蒋介石与陈炯明的关系论析

2014-11-10 22:18孙战彪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0期
关键词:蒋介石

孙战彪

[摘 要]蒋介石与陈炯明的关系纷繁错乱,既有合作,也有斗争,但是最终走向决裂。他们关系的变化不仅仅影响了当时的革命进程,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革命形势的错综复杂。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在两者的关系研究上仍留有空白。本文试图对从二者产生交集开始,到二者关系终结进行描述与分析,以展示蒋陈二人关系发展变化的全貌。

[关键词]蒋介石;陈炯明;关系变化

蒋介石与陈炯明,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同样作为孙中山的革命追随者,其人生轨迹产生了一段非比寻常的交集。在这短短的八年的交集里,二者的关系错综复杂,不断变化。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二者关系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在研究二者关系变化方面,仍留有空白。本文试图对从二者产生交集开始,到二者关系终结进行描述与分析,以展示蒋陈二人关系发展变化的全貌

一、和睦时期

1917年,广州军政府成立,蒋介石被任命为大元帅府参军,蒋制定对北军作战计划及滇、粤两军对于闽浙单独作战之计划,“在这两份全局性军事计划中,蒋介石第一次显露了他驾驭全局的能力”(1)。而陈炯明由于他一手组建的共和军被朱庆澜接收,此刻正身处无兵可带的痛苦之中。不过很快经孙中山、邓铿等人的协调,陈得以统帅朱庆澜划拨的警卫军12个营。

1917年12月份,陈炯明被任命为援闽粤军总司令,1918年年初在广州誓师北伐。于此同时,一方面吴佩孚军的军队相继攻克湖南岳阳、衡阳、长沙,使北伐军面临不小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桂系军阀的阻碍,北伐军的补给难以及时运抵前线。孙中山急调蒋介石,出任粤军司令部作战科主任。在对闽南的作战初期,粤军由于计划得当,指挥有度,进展顺利。但是,随着闽浙联军增援不断增加,左路,右路,相继受挫。陈炯明指挥的中路军,孤军深入,形势十分危急。在12月底三河坝之战中,蒋“顾不得军机军规,冒用陈炯明的名义发布命令:渡河后退者,斩!并把这个命令写成大幅标语,插在河对岸。粤军官兵也知道没有出路,所以都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固守三河坝”(2)。此后,由于暴雨以及及时赶到的援军,粤军趁势返攻。此战蒋冒用陈的名义发布命令,虽然此次战斗最终以胜利告终,可是冒用军令仍是比较严重的违规事件,但陈对此事并未加以追究。在接下来的大浦攻防战中,由于李炳荣部轻易放弃阵地,大浦被占领,使得有利的局势被逆转。这次对闽南作战,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蒋介石展示了自己极高的作战素养。1918年7月份蒋制作粤军第二期作战计划之后,于7月31日提出辞呈。陈炯明得知后,立即派人携亲笔信赶到潮安,试图挽留蒋介石。信函中有“粤军可百败而不可无兄之一人”。这话虽然有部分夸张的成分,但是也仍可以看出,陈炯明对蒋介石赏识有加,十分器重。

八月初,孙中山回到上海,蒋向孙报告了对闽南的作战的情况以及所受到的不公待遇,并向孙中山打了陈的小报告——陈炯明纵容部下诋毁孙中山(所谓诋毁其实是指陈的亲信叶举称孙中山为“孙大炮”)。在8月底的短短几天之内,陈炯明三次致电蒋介石,表达希望蒋早日返回广东的愿望。8月26日致第一封电报,在这封电报中,陈炯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蒋关怀备至,并将近期的军事进展,以实情相告,形势紧急希望蒋早日归来。作为蒋的上级以及革命前辈,不仅仅表现出了十分赏识的态度,也表现出了对蒋介石的倚重。8月29日,第二封电报,在此封电报中,陈把蒋当知己相待,告诉蒋自己失去爱将,心情悲痛,同时军情紧急,危难之中,难觅良将,希望蒋尽快归来。另一方面,陈炯明也深知蒋年轻气盛,战果卓著,急于建功立业,引起其他部队将领的嫉妒与不满。于是陈许诺“待龙岩下,而编一大队,交予汝挺进,弟则主守后方”,来表明自己并未听信别人谗言,依然信任蒋介石,希望蒋介石不要为谗言所左右。8月31日,在第三封电报中,陈先是告知蒋编练军队的计划,并希望蒋能够领导该军队,将军队练成“中坚军队”,其次则是向蒋推荐可以任用的人才,并希望蒋介石加以教导。这三封电报,对蒋介石来说都是难以拒绝的。而从往来信件的内容来说,他们的关系还是十分密切的。

二、矛盾时期

在蒋介石滞留上海期间,粤军在陈炯明和邓铿的带领下,仍旧不错的战绩,在闽南地区占领20余座县城。9月18日,蒋介石到达设在漳州龙溪的司令部,在会见陈炯明之后,便很快开始查阅各方报告,亲自查看军队布防情况。26日蒋被任命为第二支队司令官。陈炯明把自己的亲信梁鸿凯、丘耀西二人以及手下的一千余人,调拨给蒋介石。很快长泰之战爆发,时值南北议和,时任广州军政府的总裁岑春煊下发停战命令,给了北军得以休整的机会。在长泰之役中,蒋介石抱病上阵,但是由于北军增援已到,攻势猛烈,而“梁、丘各部,又不尊令,擅自退却,及至申刻,帝君枪弹猛射入城,乃知前方部队已经逃遁,及敌军炮入城中,中正只身冲围”(3)。对于长泰之役的失败,蒋介石进行了分析,蒋认为:防线问题、过于信任停战协定、军纪与士气这三个因素是导致战败的最主要因素。蒋“请准陈总司令调回永春、安溪梁、丘两部至长泰,亲自督操训练,以图日有进步。陈本支队根本改良办法,以及全军编配整理方式。陈不尽采用”(4)。而陈对蒋的回复则是“具佩关怀大局,留心军务。现我军虽撤退,然于军威无损,局面不摇,增阅历,尚可为异日之受用,未见失也”(5)。在这封复函中,陈让蒋不要急于对军队进行大的改造。从陈炯明给蒋介石的信来看,陈并未因为此次战败而过多的责备蒋介石,反而是劝慰蒋不要过于自责。虽说未追究战败的责任,但是推迟整顿军队的事情,让急于改造军队,创建自己能够有效指挥的军队的蒋介石有一定的打击。在1919年的上半年,蒋介石以探望母亲为借口离开部队。实际上,对于陈炯明军阀作风的厌恶,开始生根发芽。

1919年6月底,蒋介石致信邓铿说“自弟组织支队以来,毫无整顿之气象,座耗饷需,人孰无良,能不愧怍?……支队组织之始,旧人难觅,人才缺乏,内部官佐,半系狗尾续貂;及乎职员委定之后,屡思易人整理,而不可复得,故每每措置乘方,不能收指臂之效者,二也”(6)。这封信表面上看,是做蒋对邓铿抱怨军队的痼疾,实际则是抱怨陈治军无方,将军权集于一身。然而蒋对陈的厌恶并没有表面化,在7月9日再次致信邓铿,其中有这样的表述“弟留连于本军者,已越一载,始以足下推毂之重,继以总座爱护之深,故敢竭尽驽钝效其驰骋,以助总座者助本党,公义私情所由来也”(7)。蒋介石对于陈炯明还是抱有感恩之,还是应该帮助陈炯明的。12月5号陈炯明致信蒋介石“弟一人心有余而力未逮,极盼吾兄来漳匡助,使粤军得一部之刷新,逐渐扩充,练成中坚部队,以保障地方之发展。…….吾兄能来粤军弄好,将来必可于福建树一远大之规模,否则共济乏材,弟亦无法能为国家努力,惟有独善其身而已(8)。陈炯明仍希望蒋能来福建帮助其编练军队。然而,有了前一次陈的爽约,蒋对陈的许诺有一定的看法。于是蒋介石在7月底辞去第二支队司令之职。陈炯明难以挽留,就给了蒋一个闲职,任命蒋为粤军司令部参议。此次辞职之后,孙中山以及陈炯明都多次去信,请蒋早日返回,蒋都一一回绝。而此时的陈在闽南建立起以漳州为中心的闽南护法区,“刷新政治”、“整军经武”,经过一系列的整顿措施,陈炯明确立了绝对的权威并且取得了军队的实际控制权。在闽南地区“(除军队事务外)其余内政一切事务,亦经陈督办委员办理。”(9)“数十县知事,由陈一人产生”(10)。而陈在闽南的新政也得到了不少的认可和赞赏。美国公使称“漳州到处可见建设的显象。美国侨民对陈之施政也均引以为荣”、“建设确系突飞猛进”(11),英国驻军参谋称“陈真不愧为中国革新人物”(12)。

三、决裂时期

1921年上半年,广州军政府重组,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陈炯明掌握了军政大权,就任陆军部长兼任内政部长。9月中旬,蒋启程奔赴北伐的大本营——南宁。到南宁之后,亲眼看到了陈炯明对于北伐的作为,陈对蒋说:“民国二年,展堂一定要我出兵反对袁世凯,实在害了我。如果他当时不反袁,广东由我干到现在,岂不什么都好了吗?你为什么一定要跟随现大总统孙文共事呢?”(13)。蒋介石在拜见孙中山之后,便径直返回浙江。10月份非常国会通过了有关北伐的议案。陈炯明表面支持北伐,暗地里则扰乱甚至组织北伐计划的实施。以至于孙中山对陈炯明说:“吾兄北伐而胜,因事势不能回两广;北伐而败,且无颜面再回两广。两广请兄主持,但毋阻吾北伐,并请切实接济饷械”(14)。又是经过多番劝说,蒋才于11月返回粤垣,并制定北伐作战计划,在1922年来到桂林与众人商量北伐的相关事宜。于此同时,陈炯明与孙中山由于政见不合,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加上陈炯明对于北伐军饷的克扣,以致北伐军粮草难以为继,只能移师广东东北部的韶关。在孙中山带领的北伐军先行部队到达粤桂交界的梧州之后,致电并派廖仲恺请陈炯明他来梧州商量北伐事宜,而陈炯明不但拒绝前往,而且提出辞职。蒋介石认为陈炯明此时已经跟孙中山所倡导的革命道路背道而驰,意图谋叛,行迹已露,应该尽快予以铲除。而陈实际则是“一面电致叶举,熊略、翁式亮诸将,令抛弃广西,尽调所部回粤;一面使粤垣各将积极备战,力拒北伐军之东下”(15)。但孙中山对于陈炯明还是有些期许,给陈炯明写了信,试图说服陈炯明仍然服从孙中山,在信中蒋介石说“然至今日,如吾公个人计,当力劝高蹈,暂时不出,而为大局计,为民党计,又为个人之过去与将来计,似不能固执己见。违反前议。……免除内讧,舍再出任重以外,别无妙法。吾公如能深信中正之言,采约一二,勿听细人之谗,勿堕宵小之计,服从孙总理,共图北伐”(16),对于蒋介石的劝说,已经身在惠州的陈炯明并没有回应,并且暗地里接受了吴佩孚许诺的两广巡阅使的职位。然而此时广州的局势已经十分危急。陈的部属叶举等,率军进驻广州,当孙中山要求叶举等率部加入北伐,开赴前线时,叶举以军饷不足为由,拒绝出动。愤而离开的蒋介石在沪期间通过电报来往也得知了广州的危机局势,在跟许崇智讨论广东局势时,对于陈炯明的行动做了如下判断“近闻某部备战甚急……并竞存有即日回省之言。以弟悬揣,本军未深入赣境,未见败仗之时,竞存必不回省也。盖其于此时回省无办法,如其回省而不出兵北伐,或剿桂,则其回省无名也。回省无名,即为作乱。……如吾果能先发制人……不难一网打尽”(17)。至此,蒋介石与陈炯明之间的关系已经完全破裂。

历史是复杂的,蒋介石与陈炯明作为大革命时期重要的人物,他们的关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这种变化被深深的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他们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革命进程的发展,他们的决裂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革命的顺利进行。

注释:

(1)韩真:《蒋介石与援闽粤军》,宁德师专学报,2007(2)。

(2)段云章、陈敏等:《陈炯明的一生》,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4页。

(3)蒋介石:《粤军第二支队进攻永泰情况始末》,转引自《蒋介石全传》,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4)《蒋介石年谱》,第30页。

(5)同上。

(6)《蒋介石年谱》,第31页。

(7)同上

(8)《蒋介石年谱》,第34页。

(9)《粤军占领漳州之消息》,申报,上海,1918年9月11日,第六版。

(10)《陈炯明的一生》,第157页。

(11)康白石:《陈炯明传》香港:文艺书屋,1979年版,第15到16页。

(12)《陈竟存在闽南之施政》,民国日报,上海,1920年2月7日,第七版。

(13)古屋奎二:《蒋介石密录》,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第142页。

(14)同上。

(15)《大陆报记广州乱事》,民国日报,上海,1922年6月26日,第六版。

(16)《蒋介石年谱》,第75页。

(17)《蒋介石年谱》,第79页。

猜你喜欢
蒋介石
蒋介石:我敬佩一人、畏惧两人
蒋介石:我的爱情并不美好
呆若木鸡
蒋介石日记里的蒋宋恋爱
张治中“婢”而不“卑”
宋美龄弄错蒋介石的秘密替身
蒋介石要兼职怎么办
蒋介石要兼职怎么办
电影演员孙飞虎
蒋介石与陈炯明的三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