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巅峰

2014-11-11 03:31罗杰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4年5期
关键词:指环瓦格纳乐团

文 特约记者 罗杰

北明软件董事、董事会秘书何长青酷爱音乐,尤其着迷19世纪的音乐家兼戏剧家瓦格纳。老何温文尔雅,知识渊博,崇尚高贵,喜爱自然,谈话中他所传递的正能量,极富感染力和亲和力……

如果看过电影《指环王》,您肯定会对其中的配乐印象深刻,很多人都认为这里面有瓦格纳的影子。

超级瓦迷

老何告诉笔者,听瓦格纳歌剧,“就像瓦格纳自己所言,‘感德国人所感,像虔诚的孩子,边哭泣边欢笑……’”说老何是超级瓦迷一点不为过。老何的母亲是新中国第一代留苏学生,受母亲影响,老何从小就喜爱古典音乐,他对音乐器材没太多要求,而更专注于音乐本身。老何从参加工作起开始搜集古典音乐CD,到目前为止,珍藏CD、DVD近5000盘片。

六七年前,老何开始有了新的感悟: 相较CD、DVD,他更钟情于现场聆听。近年来,老何平均每年听30场左右,基本上每周或一周半就是一场音乐会,且非世界一流水平不听。例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老何打“飞的”前往上海聆听《尼伯龙根的指环》全剧。

老何最极端的是亲赴英国伦敦,用一周时间聆听4部总共17个小时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其门票也是他有生以来购买的最昂贵的,1500英镑(两张票)相当于人民币16000元。“那次订票挂在Waiting List上整一年,直到演出前半年有人退票才获得,真的很过瘾。现在平均每年出国一到两次,聆听高水平的歌剧、音乐会,物有所值。”老何对当时的“疯狂”现在还津津乐道。

“在我看来,德国拥有好几个世界一流乐团,几乎德国的每个大城市都有:柏林爱乐、德累斯顿乐团、莱比锡乐团、慕尼黑爱乐等等。而许多德国的二流乐团水平也堪比其他欧美国家最好的乐团。当然,全球其他超级乐团也很不错,像美国芝加哥乐团、荷兰阿姆斯特丹乐团、奥地利的维也纳爱乐乐团等,它们都是我所追随的对象。近年来在家门口观赏一流的演出,几乎每个月都有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室内乐、独奏家来访,这说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无论北、上、港,凡一流音乐会,只要我有时间就会过去观赏。”老何对此非常满足。

应笔者要求,老何记录了他近年来观赏瓦剧的情况:

2002年美国纽约:《纽伦堡的名歌手》;

2005年中国北京:《尼伯龙根的指环》(全剧);

2007年中国北京:《唐豪塞》;

2010年中国上海:《尼伯龙根的指环》 (全剧);

2011年中国香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2012年中国北京:《罗恩格林》;

2012年中国北京:《漂泊的荷兰人》;

2012年英国伦敦:《尼伯龙根的指环》(全剧);

2013年中国北京:《帕西法儿》。

的确,聆听现场效果不同。从小受到艺术熏陶的老何对于那些与瓦格纳交集或前后的音乐大师非常熟悉:莫扎特、肖邦、勃拉姆斯……老何从音乐中体会到的是抽象的人生感情,感受到的是异国文化。

作为多年的超级瓦迷,老何认为,每一次聆听高水平的歌剧,都好像是一次心灵的润洁、激情的回荡;不同歌唱家、不同乐团指挥对经典的诠释,所产生的不同音乐效果,给自己带来的都是不同的震撼和回味。老何说,音乐具有超乎自然的力量,可以传递出丰富的内涵。“你在音乐会现场感受氛围,得到震撼和感动。现场给你提供融入的机会,你通过互动获得的感受是C D所不能替代的。”他说。

老何说能够唱瓦格纳歌剧的演员,在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男声女声各十几个,他们当中有人毕生专唱瓦格纳。“他们一生中真正的黄金时间也就10年,好的顶多延长到20年,但的确很难,他们不光要嗓音好演技好,还要体力好,一晚四小时,一唱一星期,没有超凡的体能,是绝对做不到的。做事做到极致,这是瓦格纳特色”。

被问到观赏的历次音乐会票价,精明的老何说他自有高招。他聆听现场都是买性价比最高的座位。“例如你要听室内乐或者独奏,可以买乐队背后的座位,那种票一般就80元;而听大场面交响乐,可以买国家大剧院票价相对低廉的楼座,音效也相当不错。不过这些便宜的票一放出来几分钟就卖光了。”

巅峰瓦格纳

老何熟谙成事之道。凡学习必要从高处着眼,你才能有正确的方向。老瓦是歌剧巅峰, 要想搞懂西方歌剧就必须触摸到他。据老何说,后世人们贴给老瓦的标签甚多:诗人、作曲家、剧作家、剧导演、指挥家、哲学家,也有人简单地把瓦格纳说成是“贝多芬+莎士比亚”,集二人成就于一身,既做编剧—用他那优美的诗作变为剧中台词,又作曲。并且,他不只是文学家与音乐家的结合,他还是制作人、导演和指挥。在他之前,歌剧是一个样,而在他的时代则变成另外一个样,如他大胆改革了歌剧表演形式,让乐队走入舞台下的乐池。

老何还提到大家熟悉的《婚礼进行曲》,说这是取自《罗恩格林》里的一首混声四部合唱。歌剧第三幕第一场开始时,由贵妇们引导新人进入新房的混声合唱,旋律优美、速度徐缓、庄重而抒情。

200年前出生的瓦格纳异常迷人, 他不仅迷住了国王、迷住了名秀,更迷住了千万百姓。为什么?因为他的诸多独一无二。

老何说,瓦格纳“怪”,怪到在他那个时代无人可以理解,哪怕200年后我们这个时代,他也属于“超酷”的一类。他把歌剧写到无人敢唱,甚至唱到死人的地步。歌唱者要开着“巨大马力”的肺活量,一唱四、五个小时。不仅唱时长,而且还要以一己之力与整个乐队抗衡,即以己之歌喉压过百人乐队。

一个极端的例子,德国男高音歌唱家路德维希·施诺尔在半个月内连续出演瓦格纳四部剧的排练,最后活活累死在台上。

瓦格纳“狂”,狂得可以让巴伐利亚国王俯首帖耳地为他大造私人剧院。在德国小镇拜罗伊特,路德维希二世倾其所有建造的那座剧院至今还在,它不仅让瓦格纳生前享受了多年的瓦剧演出,而且直至今日,也是瓦剧最神圣的演出场所。

每年夏天的拜罗伊特歌剧节,都是全球瓦迷的超级“大朝拜”,其演出一票难求,甚至被当地黄牛炒到了上万欧元一张。

瓦格纳“独”,独到在《瓦格纳寓言》中,萧伯纳说老瓦是一个“真正的特立独行者”。瓦格纳从不与任何音乐家、评论者结党,因为他相信自己的主张是无需庸人赞美的。

瓦格纳“苦”,苦得生活潦倒,他所写的那部歌剧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用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可谓呕心沥血。歌剧共分四部:《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众神的黄昏》,全剧演唱分为4天,每天平均4个小时。

《尼伯龙根的指环》这部巨作可以说是老瓦的杰出代表作,既是他给自己树立的一座高峰,同时也成为了全球歌剧的巅峰。老何认为:“仅凭这一巨作,就能让老瓦成为世界第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剧作所描述的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尽管剧情荒诞不经、逻辑混乱,但是就它的象征手法、对世界观的表述以及对社会的认识,都达到了一个无人企及的高度”。

《尼伯龙根的指环》的艺术价值毋庸置疑。这部歌剧汇聚了瓦格纳歌剧改革的非凡成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让剧作与音乐和谐一致,让音乐协同剧情共同塑造人物形象。他在歌剧中对交响乐的运用、丰富和声手法的运用、音乐场景描写中技巧的运用及其他许多极有创意的革新,将歌剧推到了崭新的高度。虽然老瓦的创作充满矛盾,但他仍不愧为德国最杰出的作曲家,在贝多芬之后的德国作曲家中没有谁拥有他那样的气魄和胆识。

拜神瓦格纳?

据老何介绍,老瓦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1876年在拜罗伊特剧院上演时,德国人看到的不仅是巨龙、侏儒、黄金和仙女,而且还将该剧看作是纯粹的德国美学的复兴。此前,意大利歌剧统治着德国剧坛多年,他们甚至自卑地认为,德语之粗劣,永远不适于演唱高雅的歌剧。

而在《尼伯龙根的指环》剧中,所有演员身穿北欧的古代服装,布景也回到了蛮荒时代,这种承载着浪漫理想的舞台设计明显带有日耳曼民族特征,老瓦此举意在以北欧神话来修正德国人的灵魂。

喜欢“不同玩法”的北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何长青

随着18 76 年《尼伯龙根的指环》首演成功,瓦格纳终于成为德国歌剧、德国音乐和德国艺术的象征。瓦格纳对于腐朽权欲的诅咒和对英雄们的讴歌,使之成为德意志精神的化身。

时至今日“空前绝后”的瓦格纳让全球歌剧界皆认为,上演他的作品就是节日。而且,谁上演《尼伯龙根指环》,不管其水平如何,都会被视作一项令人心驰神往的创举。

此外,建一座豪华剧院只上演他一人的作品、在剧院百年之后还一票难求,则更是令人不可思议。剧院建在拜罗伊特的小山上,山下即是瓦格纳故居。

自1876年起,在这里每年的歌剧演出都酷似宗教的顶礼膜拜。本来将剧院建在山上是古希腊卫城的观剧习惯,但令人惊讶的是,全球的瓦迷都把上山的过程看作是一种仪式,赋予它足够的庄严感。而来剧院观赏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也绝对是瓦迷一生中不可多得的幸事,所以,拜罗伊特剧院的演出门票要提前10年预定。瓦迷们甚至为到拜罗伊特“朝圣”拟订了诸多规矩:“朝圣者”在看《莱茵的黄金》当天或前一天,先要瞻仰瓦格纳故居;不论尊卑只能步行上山;观剧时要保持绝对寂静;幕间休息要备有大餐;喝彩的方式是用脚猛跺木质地板等等。前年,剧院与时俱进开放了网上订票,但订票渠道虽然改变了,门票定额却未变,使购票更成为全球性的门票抢夺战:35万人争购供观赏30多场演出的5万张限额门票,其痛苦程度之高可想而知。

“若要想真正了解瓦格纳戏剧所能产生的情感强度,那就应当前往拜罗伊特。”这是瓦迷们的普遍说法。但是,好奇怪,至今老何还没有去过拜罗伊特呢,甚至连德国土地也不曾踏足。“瓦格纳再神圣,在今天也还是要拿来消费的,好东西不能一次全部享用,得留点想头儿。而且工作在身,我也不可能拔腿就走。所以等有时间了再去朝拜不晚”。

这就是老何的处世方式,凡事潇洒自如、顺其自然、不做强求。

不同的玩法

“听说你还很喜欢高尔夫和越野,熟悉你的人都这么说,”笔者问。“那是不同的玩法,”老何答。

高尔夫带给老何的是休息、放松和快乐,而越野则提供了观赏常人难以观赏到的景色的机会。“越野一定要安全。保证安全的条件,一是要装备适当,二是要团队前往。”这是老何的原则。

老何2007年购买了现用的经过改装的吉普大切5.7。“高排量的车子才能在高海拔环境开起来。要保证安全,车子必须改装,包括轮胎和减震弹簧要换成专业水平的,因为原厂装配无法满足这些极地越野条件,好的装备还得加足够的经验和技巧。”老何告诉我,他曾经亲眼看到一场事故差点造成车毁人亡:那是在前往可可西里的路上,连续27小时的冰凌,其中一辆车的驾驶员经验不足,在危险地带急踩刹车,车子转到了悬崖边!幸好停住了,下边就是千米深渊,真要下去了,后果不堪设想。

老何的文武之道,分别覆盖“思”与“行”的不同玩法:酷爱音乐触摸巅峰属“文道”,聚焦于“思”,既陶冶性情又提高修养,这是文明的延伸和文化的深入,可以引发思考和思辨,基本在形而上的精神层面;而高尔夫与越野,则比较深入生活实际,更多“武道”,是“行”的部分。

高尔夫强调自然和绿色、技巧和眼力,且经常独立完成,老何工作累了,就去球场挥杆放松。越野则完全是集体行动,强调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老何的越野一般是几辆车或十几辆车同行,以老带新相互关照,他认为越野追求的是不同的人生体验。

在最适合越野的内蒙古、西藏和新疆的广袤旷野中,老何最喜欢的是内蒙古的沙地和川藏路上的艰险路景。内蒙古可以看湿地、草原,感受“天苍苍野茫茫”景象;而318国道的川藏路,则是最美的千里画廊,年年修年年险,不同的塌方导致不同的路况,是难得的“未料刺激”。

追求人生的不同体验,观看常人不曾看到的景致,这是老何眼里越野的魅力。同时,触摸巅峰,享受自然,追求刺激,感悟人生,这既是音乐欣赏,也是高尔夫运动所能给予老何的别样乐趣。

老何就是这样一个人,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生活丰富多彩、常“乐”常新。他,“人”谦和而不满足、“情”淡定而不守旧,“思”则目标远大、“行”亦脚踏实地。

猜你喜欢
指环瓦格纳乐团
霍 金
“遇见”瓦格纳(大家拍世界)
滚烫的交响灵魂
“闪耀的爱情,灿烂的死亡!”——记2017 拜罗伊特《尼伯龙根的指环》
聆赏乐剧歌剧22 年全记录之七——瓦格纳其他乐剧简介(下)
聆赏乐剧歌剧22 年全记录之三——瓦格纳的“《指环》系列”(上)
指环“寻亲”记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指环百搭
神奇指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