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师徒结对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2014-11-13 02:00许建军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专业化成长校企合作

许建军

【摘 要】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专业教师下企业培训是加快师资队伍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的教师下企业培训存在着短期性、随意性、盲目性的弊端,导致下企业培训流于形式。通过校企师徒结对的形式,借助企业技术力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可有效避免传统下企业培训的弊端。

【关键词】校企合作 师徒结对 专业化成长

“校企师徒结对”不同于传统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期间临时性的师徒关系,它是一种更稳定、更长远的结对关系,并且通过学校层面签订师徒结对协议、颁发聘书予以确认,师徒结对活动的机制更趋于常规化,内容涉及课程教学、专业建设、技术指导、创新实践等各方面。

一、校企师徒结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价值分析

(一)开展校企师徒结对是职业教育对接企业需求的“催化剂”

从教育的起源来说,职业教育发轫于企业员工培训,因而职业教育主动对接企业需求、职业学校教师扎根企业拜师学艺,正是职业教育在本质上的一种回归;而从教育的发展来说,与普通教育的相对独立不同,职业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职业教育只有时刻保持与企业、行业、产业的密切联系,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因而,通过“校企师徒结对”推动大量的一线教师到企业拜师学艺、顶岗实践,必然能够有效地扩大、密切校企联系,也更有益于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乃至融合。校企之间良性的互动和融合,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开展校企师徒结对是职校教师优化企业实践的“稳压器”

事实上,近年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要求下,大多数中职学校已经建立起了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培养培训的制度和体系,但是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不少中职学校的教师下企业实践往往安排在暑期进行,其应付任务的痕迹明显,至少呈现出三大弊端:首先,几乎都是短期行为,没有延伸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其次,在实践企业、指导师傅的选择上,往往呈现较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整个下企业实践显得十分盲目;第三,在实践内容方面,几乎都是依据企业的安排,缺乏自主意识,更没有系统化、长效化的构想和设计。

传统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其存在的随机性、偶然性、盲目性,导致实际的成效并不明显,而采用校企师徒结对式的下企业实践培养由于其规划性、系统性、针对性,使得下企业实践的成效更加长远且稳定。

(三)开展校企师徒结对是职校教师跻身技术前沿的“孵化器”

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系统的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模式,因而职校教师走的几乎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成长路径。所以,若想我们的职校教师昂首阔步走在技术的前沿领域,若想我们的职校学生游刃有余于职场的千锤百炼,必须借力于“校企师徒结对”,求索于企业实践中,从而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四)开展校企师徒结对是职业学校提升师资水平的“试金石”

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成长为专业技术领域的行家里手,在校企师徒结对的学习中,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革新、项目开发等工作,并且应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通过“校企师徒结对”,职业学校的老师需要从“学徒”成长为技术上独当一面的技师,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

二、校企师徒结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径解析

(一)整体规划是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基本保障

首先,学校应将校企师徒结对定位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必须建立由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室、专业部、实训处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专业教师校企师徒结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通过学校全体教师会议、教研组长会议、专业教师会议等形式宣传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目的和意义,定期组织校内交流活动,在校内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其次,学校必须制定出台相应的活动方案和实施办法,如制定《关于建立开放式、跨界性的教师‘技术成长团队暨校企协作式授课的实施办法》《校企师徒结对工作暂行条例》等制度,就参与师徒结对的专业范围、结对师傅的要求、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内容等相关情况进行明确规定。同时,结合活动方案和实施办法的要求,每学期制订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活动计划,指导推进活动开展。

再次,学校将师徒结对纳入学期教师绩效工资考核以及专业教师继续教育范畴,作为专业教师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先进评比、专业带头人选拔、出国培训与教学骨干推荐的重要参考条件。

(二)导师遴选是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关键举措

在开展校企师徒结对过程中,师徒对应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一般稳定期是1~3年,只有稳定的师徒结对关系,才能保证指导内容的长效性和深入性,也才可能形成有价值的成果。也因为如此,企业导师的遴选显得尤为关键。

首先,企业导师应该具有一定资质。如学校开展校企师徒结对对企业导师明确如下要求:参与结对的企业师傅应当是企业、行业中的专家能手,一般至少应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并在该行业工作满五年及以上。此外还应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条:行业中的领军人物,在同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企业内公认的技术骨干,具有工程师及以上的技术职称,具有高级工及以上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其次,企业导师来源应有一定的方向。一般来说,学校可以允许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发展需求自行选择结对的企业导师,但对于那些之前很少接触企业的专业老师,应该提供一定的平台和资源库。比如,学校在2006年发起成立“平湖市校企合作研究会”,2012年升格为“平湖市校企合作促进会”,目前有会员单位42家,主要是平湖市机械、光机电、服装、箱包四大支柱产业的骨干企业,专业老师可以从这些会员单位中寻求结对的技术导师;此外,学校还是“嘉兴港区石油化工协会”“平湖市服装行业协会”“平湖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平湖市五金紧固件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依靠行业协会与更多的企业单位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拓宽教师培养培训的资源和范围。

再次,学校层面应积极固化校企师徒结对关系。学校应在每学年初,通过组织“校企师徒结对启动仪式”等活动,邀请专业教师的企业技术导师来校,并由学校出面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导师签订结对协议,由学校出面颁发聘书,以强化企业技术导师的身份认同感。此外,学校还应积极与企业技术导师所在企业联系沟通,争取企业的支持,在安排技术导师来校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或接纳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等方面提供便利。

(三)规范活动是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根本命脉

首先,常效化的活动时间。一方面,学校要求结对教师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在每年暑期赴导师所在企业实习10~20天。此外,要求每个“师徒对”每月至少活动一次,可以是企业技术导师来校与结对的专业教师开展实践技能指导或个别交流,也可以是结对的专业教师去企业技术导师处学习实践。

其次,互动型的活动形式。在互动型的校企师徒结对活动中,学校专业教师既可以获得来自企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企业技术导师来校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开展技术指导、课程教学,能够帮助专业教师充分挖掘校内教学设备的使用效能,体验充满企业元素的专业教学。

再次,专题性的活动内容。学校要求每个“师徒对”以学期为单位,确定本学期的重点研究或学习方向,可以在课题研究、技术案例、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有侧重点地进行研讨。校企师徒对的活动专题,必须与学校科研项目相结合,即带着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结对活动;必须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以充实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专业教学模式,提高专业教学实效;必须与学校专业发展相结合,以进一步储备学校专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并为学校的专业发展提供富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必须与自身专业发展相结合,着力提高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拓展专业外延。

(四)绩效考核是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重要抓手

1.定量考核。学校要求每个师徒在每次开展活动后都要详细记录该次活动情况,内容涵盖活动时间、地点、主题、情况记载以及反思和体会。以学期为单位,每个师徒对上报本学期结对活动开展情况,汇总活动数量,每月活动不足一次的为不合格(详见表1)。

表1 校企师徒结对活动情况记录表

2.定性考核。学校组织进行效果检测,一方面检测专业教师开展校企师徒结对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为以后工作提供改进的依据。一是进行即时性效果检测,即检测专业教师学会了哪些专业技能,掌握了哪些专业知识,了解了企业哪些情况等;二是进行持续性效果检测,即检测专业教师是否有了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比没有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教师进步快等;三是进行广泛性效果检测,即检测其他专业教师对挂职锻炼的看法,对学校专业建设、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毕业生职业能力、发展后劲的影响等。

三、校企师徒结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成效评析

(一)教师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

通过将近两年的校企师徒结对活动,学校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技能、职称结构、双师型比例等方面得到较大改善,教师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目前学校有平湖市名师2名,嘉兴市学科带头人4名,嘉兴市名师3人,嘉兴市名校长1人。2012年以来,学校不少专业教师在校企师徒结对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革新、项目开发等工作,并且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二)教师业务竞赛成绩突出

通过近两年的校企师徒结对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业务水平飞速提升,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能力竞赛、教学设计竞赛、创新作品大赛等赛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自2012年以来,学校仅数控加工技术、电子运行与控制、化学工艺、服装设计与工艺四个专业的教师就获得了30项省级以上竞赛成果。

(三)专业教育教学成果斐然

通过近两年的校企师徒结对活动,积极推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幅提高,教育教学成果斐然。

自2012年以来,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中职学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2012学年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成果20项、2013学年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成果12项。2012学年(2013年度),学校886名学生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单考单招)考试,上线822名,上线率达92.8%,上线人数名列嘉兴同类学校第一。机械(数控加工技术)、工美、化工、计算机、体育五个专业的上线率均达到100%,共有113名同学进入省各专业前100名。

【参考文献】

[1]中国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china.com.cn/,2010(3).

[2]孙泽平,田书芹.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2(4):105-107.

[3]韩秋黎,冯正良.“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发挥作用机制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11(1):57-61.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湖市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专业化成长校企合作
促进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立足小片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于制约幼师专业化成长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立足园本教研,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