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人也要读点“无用之书”

2014-11-14 13:26
对联 2014年23期
关键词:读点闲书楹联

●雨 言

由于工作的关系,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对联稿件,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联律的“追求”和“苛刻”,也可以体味到作者创作的艰辛和不易,这种对待楹联创作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楹联人好好学习的。但是,我们也发现,这种“追求”和“艰辛”有时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无外乎作者只重视“联律”而忽略了“内容”,却不知功夫有时在“诗外”。

对联文学与其它门类的文学一样,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文学艺术。这些知识表面看虽与楹联没啥直接关系,但对于楹联人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楹联创作涉及各行各业,可以说“无所不及”,所以,楹联人不仅要学习平仄、对仗,而且也要读点“闲书”,读点“无用之书”,扩大一些知识面。

然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学习追求是无止境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闲书”读完。那么楹联人应怎样有选择地读书呢?

总的来说,楹联人应当围绕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选择那些与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密切、自己爱好和有兴趣的书来读,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就一般情况而言,楹联人普遍应当读下列三个方面的书。

第一,要读点哲学方面的书。学哲学主要是学好基本观点,如唯物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群众的观点等等。既有本体论的思考,也有认识论的探讨,更有方法论的总结,这是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思维武器。就当今复杂的社会生活,主流与支流如此纠结,现象和本质如此复杂,特殊与普遍又如此微妙,楹联人要创作可以说时时处处都面临哲学的考题。一个问题怎么看、一件事如何处理,用哲学的眼光去分析,就能全面把握、准确判断、抓住本质,避免片面性和盲目性。

第二,要读点历史方面的书。要了解一些中国历史以及世界史,特别是其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楹联人学习历史,是为了增强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观察事物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读史以明智、知古而鉴今,不断提高历史素养,同样是自身修养和楹联创作的内在要求。

第三,读点科学方面的书。这里所说的是要从中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科学确有其专业边界,但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科学又岂受范围限制?作为楹联人,科学思维不仅是认识世界、分析问题、做出判断的基本方法,更是充实心灵、塑造品格、坚定信念的精神资源。

第四、读点国学方面的书。多学点国学,能增加个人修养和厚度,能滋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当别人侃侃而谈荷马、西塞罗时,我们会非常自豪地给他讲述孔子、老子等。在楹联创作中,当一些人正以彼“美景”展示此“美景”时,你却以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视野,贾谊“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的智慧,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创作出一副副既富有哲理,又富有民族特征对联,如此参赛,焉能不获奖耶!

猜你喜欢
读点闲书楹联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中国哲理画
孔府的年节楹联
徐州广化寺楹联赏析
我国第一部纳入正史的楹联艺术志《山西省志·楹联志》太原首发
回家读“闲书”吧
阅读教学要重视“读点处”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
庆幸
想要有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