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年宵花市场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4-11-14 06:53高立鹏邓茜玫
关键词:花卉市场蕙兰红掌

高立鹏,邓茜玫

(中国花卉协会,北京100714)

花卉业既是美丽的公益事业,又是新兴的绿色朝阳产业,发展花卉产业在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1]。围绕春节进行的年宵花市场交易是我国最重要的花卉市场活动,已经成为我国花卉产业的晴雨表[2]。近年来,有关我国花卉年宵花市场情况的研究报道散见于行业专业媒体,但这些研究比较零碎和分散,不能全面准确反映我国年宵花市场的真实情形,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在2014年年初面向北京等16个省 (区、市)开展的年宵花市场调研结果,全面概括了各主要花卉品种的年宵花产销现状,并在深入分析我国花卉市场特点、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年宵花市场现状

2014年年初,我国年宵花主导产品——蝴蝶兰、凤梨、红掌和大花蕙兰基本供大于求,种苗和成品都出现积压,导致花卉价格下跌,企业利润普遍下降,部分企业出现亏损,一些花农和企业甚至退出花卉生产 (见图1、2)。

(一)蝴蝶兰

2013年全年蝴蝶兰生产量和销售量都比上一年度有所增长,但价格明显下滑 (见表1)。广东省2013年全年成品花总产量约为1 200万株,初步统计销售量达1 000万株,受形势影响,企业纷纷调整销售策略,将作种苗用的2.5寸蝴蝶兰苗提前催花上市,低价销售,以减轻种苗销售的压力,3.5寸蝴蝶兰苗的销售均价降为25元左右,同比2012年下降14%左右,销售量大幅增加。部分省 (区、市)蝴蝶兰产品出现积压,价格大幅下降。

(二)红掌

2013年红掌产量、销量继续上升,价格持续下降 (见表2)。2014年年宵期间,山东省生产红掌60万盆,较2013年同期增加了20%,售价12~25元/盆,较2013年同期略有下降;陕西省销售红掌60万盆,比2013年减少10万株;批发价格30元/株,比2013年 (60元/株)下降近一半。山西红掌批发价由原来的20~28元/盆下降至18~23元/盆,部分质量稍差的产品降至16~18元。

(三)凤梨

2013年凤梨产量、销量略有上升,价格明显下降 (见表3)。综合分析,2013年年底,我国凤梨市场供应量应达到900万盆,同比增加了60万盆,增幅为7.1%。从区域来看,各地凤梨销售量有增有减,但价格都有所下降。2014年年宵期间,陕西省凤梨销售量为10万盆,比常年减少三分之一,批发价格40元/盆,比往年下降10元/盆左右。由于凤梨周年供应,销售问题不是很大,但高品质品种不多,价格始终在低位徘徊。

(四)大花蕙兰

2013年大花蕙兰产量、销量继续上升,价格明显下降,部分地区价格同比下降近四成。其中,我国最大的大花惠兰生产区域——云南省大花蕙兰产量为300万盆,同比增加了25%,售价为70元/盆,同比下降41.7%;山东省生产大花蕙兰产量为46.7万盆,同比增加了29.7%,售价为175元/盆,同比下降10%(见表4)。

2014年年宵期间,全国大花蕙兰销售量比2013年同期上升了12.0%,价格下降了37.3%。2014年年宵期间,山东省大花蕙兰销售50万盆,同比增加了25%,售价为40~480元/盆,同比下降35%;陕西省大花蕙兰销售量达2万盆,价格由去年平均300元/盆,下降到130~150元/盆,降幅达到50%;浙江省萧山区大花蕙兰上市量5.2万盆,同比减少13%,销售量5.2万盆,同比减少16%,普通品种价格下降20%~30%。

表1 部分省区2013年蝴蝶兰产销情况分析

表2 部分省区2013全年红掌产销情况分析

表3 部分省区2013全年凤梨产销情况分析

表4 部分省区2013全年大花蕙兰产销情况分析

二、我国年宵花市场特点及主要问题

(一)我国年宵花市场特点

与2012年相比,全国各地年宵花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政府采购和集团消费进一步下降,家庭和个人消费稳步增长。这种变化将是长期的,将对未来我国花卉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今年全国各地年宵花卉品种结构总体格局依然保持不变,其中盆花仍然以花色、叶色、果色鲜艳的盆花为主,除蝴蝶兰、凤梨、红掌和大花蕙兰外,杜鹃、君子兰、国兰、水仙等传统名花占有一席之地。小盆栽、多肉类植物、红豆杉等特色花卉也开始进入市场,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1.老品种人气低迷,新品种颇受青睐

在2014年年宵花市场上,大宗产品蝴蝶兰、凤梨、红掌、大花蕙兰仍占主导,但品种上有所变化。以山西花卉市场为例,蝴蝶兰新优品种供不应求,而一些老品种以及花色偏淡的品种出现滞销。凤梨老品种“丹尼斯”、“红星”等基本退出市场,“平头红”销量下降,花头大、颜色亮丽的新优品种“富贵牡丹”受到市场热捧;红掌的“亚历桑娜”等老品种基本退出市场,“火焰”的销量出现下降。除了大宗产品,一些特色新产品如红玉珠、高山杜鹃、兜兰等产品市场销售良好。

2.集团消费显著下降

2014年年宵花市场最大特点是集团消费显著下降。受中央有关规定的影响,集团购买大幅减少,高档盆花纷纷降价销售。广东省是我国盆花的主要产区,往年春节团购花占整个年花销售额的70%~80%。由于团购的大幅减少,今年年花销售额至少减少了30%~40%,其中高档盆花受影响尤为严重。

3.家庭个人消费崛起

与集团消费大幅下降相反,家庭消费正在崛起,市民成购花主力。2014春节前后,前来购买年宵花的市民等散客群体显著增加,成为年宵花销售的主攻方向。

4.年宵花依然是花卉消费主体

我国花卉消费市场分节庆消费和日常消费。以春节为代表的年宵花消费在全年花卉消费中占比较大。以陕西省为例,近十年来,年宵花消费约占该省全年花卉总消费量的70%~80%。其他省份情形与此类似。这种市场消费特征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但与此同时,日常消费已开始增加,这预示着中国花卉消费正在向终端市场转型[3]。

(二)主要问题

2013年年初以来,花卉行业虽然已经开始踩“刹车”,调整部分产品生产规模,但由于市场存在滞后效应,年宵花卉市场仍然出现内需不足、产能过剩。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消费结构长期扭曲

2013年以前,我国年宵花卉消费结构中,团体消费比重较大,大型租摆、集团购买是花卉市场,尤其是年宵花市场的主力军,虽然花卉需求旺盛,市场交易活跃,但表面繁荣下面却隐藏着畸形的经营消费模式。

2.生产结构不合理

我国年宵花卉生产以蝴蝶兰、凤梨、红掌、大花蕙兰等大宗产品为主,生产周期较长,品种单一,结构不尽合理。由于蝴蝶兰、红掌、凤梨、大花蕙兰从小苗到上市需要2~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应对市场变化能力较差。

3.产品质量不高

产品质量不高,同质化、劣质化现象严重。今年年宵花市场出现的最大问题是高档花卉产品如蝴蝶兰、红掌、凤梨、大花蕙兰等产品质量不高,优质产品数量不足,一般及低端产品较多,同时由于催花不过关,花期控制不准,错过了最佳销售期,影响了花卉生产企业及经销商的收入。

4.经营水平亟待提高

经营手段停留在原始产品直销、简单组合销售上,没有将花卉的高档组合、盆器配套、花卉文化融入到其中,更谈不上满足消费者特色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5.“卖难”“买难”并存

我国年宵花卉产销信息不畅,存在“买难”“卖难”同时并存的现象。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地区、一些企业的年宵花生产面积增长过快,产品积压、出现结构性过剩。另一方面,消费者不知道在哪里能买到质优价廉的花卉产品。

三、我国年宵花产销对策建议

在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深入人心的形势下,年宵花的生产和消费格局必将发生大的变化。未来,我国年宵花的消费结构将发生三大变化,即消费主体由团体消费向家庭消费转变,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价格要求将更高。未来年宵花的生产也将发生三大变化,即花卉产业继续深度调整,产业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迅猛发展。

面对新趋势、新机遇、新挑战,未来我国年宵花及花卉产业发展需要积极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强宏观引导,加快产业调整,加强零售终端建设,通过提质增效,最终实现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

(一)加强宏观指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制定落实各项惠农 (花)政策

积极贯彻落实《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各地花卉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各地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有条件的地区应重点抓好现代农业 (花卉)生产发展项目、花卉苗木品种引进与创新项目、花卉苗木种植设施设备贷款贴息和政策性保险等,地方政府要督促供水供电部门对花卉苗木生产用水、用电按一般农业用水、用电标准收费;金融机构加大花卉苗木产业信贷支持力度,适当放宽花卉苗木企业贷款期限,合理浮动利率;加快进出境动植物隔离检疫处理中心建设等,帮助年宵花生产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4]。

2.加强分类指导

各级花卉协会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年宵花的生产经营情况,广泛听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促进花卉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创新思路。引导花卉苗木企业立足当前市场需求,着眼长远发展趋势,生产更多、更适合大众消费需求的中低端产品和特色产品。研究制订更切合市场实际的信息收集和发布体系,配合各地政府做好分类指导和产销对接工作,力促本地区花卉苗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花卉集散中心、花卉苗木市场建设,引导生产基地、市场交易、物流仓储、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发展。大力培育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带领小微企业和花农共同发展,积极引导小微企业和花农围绕龙头企业协作配套,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良好发展局面。鼓励和引导大型企业构建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推进花卉物流体系建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损耗,提高经济效益。

(二)主动适应深度调整,积极完成企业转型升级

1.主动压缩过剩产能

对于产能过剩的产品,要积极调整产量,不再盲目扩张种植,实现减量不减价,以维护生产者的利益。在种植过程中,不再刻意把花期控制在春节前后,以免出现花卉集中上市却销售乏力,加大日常供应,使花卉全年不间断供应给广大市民。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今年年初小盆栽畅销,很多商家计划扩大生产规模,明年小盆栽可能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需要引起市场注意,切忌盲目跟风,形成新的过剩产能。

2.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要注意淘汰落后过时的品种,适当减少高端消费品种产量。要拓宽花卉栽培类型,加大对面向大众消费的花卉品种的科研、种植、推广力度。

3.加强经营管理,重视提升质量

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搞好市场定位,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要切实提高质量意识,通过同高校及科研单位合作,从栽培设施、种苗、栽培基质、肥水控制、花期调控、营养诊断、质量控制、组盆美化、贮藏运输、周年上市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优势花卉的产品质量。

4.加强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积极开发携带方便、外观优美的小花型、轻质型礼品花,拓展礼品花卉市场。开发体验式花卉产品,加大花卉文化创意力度。积极推广组合盆栽,通过提高技艺,改进主花材、配花材和花器,增加产品附加值,开发出更具创意的花卉组合盆栽。开发节能低碳产品,以降低生产中的能源成本。

(三)加强零售终端建设,提高市场营销水平

1.开拓零售终端市场

当前,花卉市场主要集中在郊区,离市区很远,要减少对年宵市场的依赖,实现周年供应,便于日常消费,就要逐步开拓零售终端市场,让花卉进超市,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

2.完善营销网络

生产商要完善直营店、配送店,形成完善的营销网络;生产向下游延伸,延长产业链,增强盈利能力。有条件的生产企业可直接入驻花卉市场,批零兼备。

3.创新销售模式

要创新思路做营销。如将卖场搬到小区,直接面对广大市民。在卖产品的同时也卖“服务”,提供“送货、养护、回收”等一系列服务。此外,还可以通过网店、微博营销,采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开拓更多的业务。

(四)加强舆论宣传,积极培育消费市场

1.切实加强舆论宣传

利用电视、电台等媒体做宣传,引导居民花卉消费。如花卉产区可由政府出面,在电视台播放春节礼仪用花,清明节“鲜花文明祭祀”、春节“鲜花敬老人”、教师节“兰花献教师”等公益广告,在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上对花卉进行集中报道宣传。

2.利用会展节庆拉动消费

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花卉展会活动、各类花艺比赛、组合盆栽大赛等,拉动年宵花消费。同时,通过开展花卉进社区、进校园、进阳台等活动,宣传普及花卉栽培养护知识,培育大众花卉消费市场。

3.重视引导日常消费

在加强对节日花卉消费、年宵花消费宣传之外,还应积极引导日常消费,让普通民众接受花卉,消费花卉,并养成日常消费的习惯。各级花卉行业组织要在大众花卉消费市场培育、大众花卉消费引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5]。

[1]江泽慧.大力发展现代花卉业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中国花卉园艺,2013(1):5.

[2]中国花卉协会.2013年全国年宵花市场调查报告[Z].2013:10.

[3]王新悦.年宵花消费向终端市场转型 [J].中国花卉园艺,2014(1):10-13.

[4]国家林业局.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Z].2013:38-41.

[5]高立鹏,吴铁雄,王春城.北京都市型现代花卉业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252-261.

猜你喜欢
花卉市场蕙兰红掌
芽大小、6-苄氨基嘌呤和活性炭对红掌芽生长的影响
美丽的红掌
青州市花卉市场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马桑树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红掌鲜切花温室栽培技术探究
红掌
选购鲜花迎新春
一图读懂虹桥商务区“十三五”规划
中美建交以来的四次国事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