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分析

2014-11-18 10:44郭明明蔡锐彬刘江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9期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凝血酶奥美拉唑

郭明明++++++蔡锐彬++++++刘江辉++++++邹德志

[摘要] 目的 研究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完全相同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显效时间和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与药物治疗有直接关联的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凝血酶;奥美拉唑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b)-0053-03

有效、迅速止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步,是治疗成功的基础。为研究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探索更为有效的药物止血治疗方法,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以明确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8.45±6.24)岁;消化性溃疡14例,急性胃黏膜病变12例,门脉高压性胃病9例,十二指肠溃疡9例,胃癌6例。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7.65±5.87)岁;消化性溃疡15例,急性胃黏膜病变11例,门脉高压性胃病10例,十二指肠溃疡9例,胃癌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类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1-5]制订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完全相同的对症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禁食、胃肠减压、补液、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如果患者出血量大,则进行输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535)8 mg/次和90 ml生理盐水口服,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长春北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20058)和凝血酶(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国药准字:S10820214)治疗,奥美拉唑40 mg/d静脉滴注,凝血酶2000 U和生理盐水15 ml口服,2次/d。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准确掌握心率、血压、脉搏、呕血量、便血量、尿量、呼吸、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输液量、输血量等。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即刻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项目和评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标准。显效:治疗2 d内,患者无呕血、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阴性;有效:治疗3 d内,患者无呕血、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阴性;无效:治疗>3 d,患者仍有呕血、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数×100%。②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显效时间、止血时间、输血量。③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头痛、胸闷、腹痛、心悸等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Epidata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显效时间、止血时间及输血量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显效时间和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显效时间、止血时间及输血量的比较(x±s)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与药物治疗有直接关联的不良反应,两种治疗方案均安全。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即患者屈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是急症常见的疾病[6]。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复杂、起病急,延误治疗或者处理不当,患者常因出血性休克而死亡[7]。目前临床上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措施包括手术治疗、内镜治疗、药物止血及气囊压迫止血等,其中药物止血是较为常见的处理方法[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是由于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联合用于上消化道止血,显效快且止血效应强。凝血酶是提取自猪血精制而成的非晶形冻干粉剂,直接作用于患者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促使其迅速转变为纤维蛋白,进而加快血液凝固速度。凝血酶口服后可迅速与上消化道创面直接接触,并在出血处血管裂口形成血栓,阻止血液外流而止血[9-10]。奥美拉唑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效应[11],可升高胃内pH,有利于血凝块的形成和稳定,与凝血酶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显效时间和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起效快且止血效应强,缩短了止血时间,同时也提高了输血效率,减少了血液的使用量。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与药物治疗有直接关联的不良反应,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均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明刚.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及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6):3-7.

[2] 林三仁.关注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2):89-90.

[3] 郑银坤.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6例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10,50(8):97-98.

[4] 陈强.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78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35):85-86.

[5] 高清.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5):63.

[6] 王海燕,顿晓熠,柏愚,等.中国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2):83-86.

[7] 吴慧敏,邓洁.上消化道出血80例诊疗体会[J].中国药业,2009,18(17):54-55.

[8] 王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96例的诊疗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7):2301-2302.

[9] 韦帆,廖阳.血凝酶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9):114-115.

[10] 张松达.浅谈止血药凝血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98-99.

[11] 强华琼.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9):25-26.

(收稿日期:2014-08-26 本文编辑:林利利)

[摘要] 目的 研究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完全相同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显效时间和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与药物治疗有直接关联的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凝血酶;奥美拉唑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b)-0053-03

有效、迅速止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步,是治疗成功的基础。为研究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探索更为有效的药物止血治疗方法,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以明确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8.45±6.24)岁;消化性溃疡14例,急性胃黏膜病变12例,门脉高压性胃病9例,十二指肠溃疡9例,胃癌6例。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7.65±5.87)岁;消化性溃疡15例,急性胃黏膜病变11例,门脉高压性胃病10例,十二指肠溃疡9例,胃癌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类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1-5]制订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完全相同的对症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禁食、胃肠减压、补液、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如果患者出血量大,则进行输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535)8 mg/次和90 ml生理盐水口服,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长春北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20058)和凝血酶(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国药准字:S10820214)治疗,奥美拉唑40 mg/d静脉滴注,凝血酶2000 U和生理盐水15 ml口服,2次/d。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准确掌握心率、血压、脉搏、呕血量、便血量、尿量、呼吸、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输液量、输血量等。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即刻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项目和评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标准。显效:治疗2 d内,患者无呕血、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阴性;有效:治疗3 d内,患者无呕血、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阴性;无效:治疗>3 d,患者仍有呕血、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数×100%。②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显效时间、止血时间、输血量。③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头痛、胸闷、腹痛、心悸等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Epidata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显效时间、止血时间及输血量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显效时间和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显效时间、止血时间及输血量的比较(x±s)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与药物治疗有直接关联的不良反应,两种治疗方案均安全。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即患者屈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是急症常见的疾病[6]。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复杂、起病急,延误治疗或者处理不当,患者常因出血性休克而死亡[7]。目前临床上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措施包括手术治疗、内镜治疗、药物止血及气囊压迫止血等,其中药物止血是较为常见的处理方法[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是由于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联合用于上消化道止血,显效快且止血效应强。凝血酶是提取自猪血精制而成的非晶形冻干粉剂,直接作用于患者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促使其迅速转变为纤维蛋白,进而加快血液凝固速度。凝血酶口服后可迅速与上消化道创面直接接触,并在出血处血管裂口形成血栓,阻止血液外流而止血[9-10]。奥美拉唑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效应[11],可升高胃内pH,有利于血凝块的形成和稳定,与凝血酶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显效时间和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起效快且止血效应强,缩短了止血时间,同时也提高了输血效率,减少了血液的使用量。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与药物治疗有直接关联的不良反应,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均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明刚.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及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6):3-7.

[2] 林三仁.关注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2):89-90.

[3] 郑银坤.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6例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10,50(8):97-98.

[4] 陈强.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78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35):85-86.

[5] 高清.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5):63.

[6] 王海燕,顿晓熠,柏愚,等.中国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2):83-86.

[7] 吴慧敏,邓洁.上消化道出血80例诊疗体会[J].中国药业,2009,18(17):54-55.

[8] 王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96例的诊疗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7):2301-2302.

[9] 韦帆,廖阳.血凝酶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9):114-115.

[10] 张松达.浅谈止血药凝血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98-99.

[11] 强华琼.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9):25-26.

(收稿日期:2014-08-26 本文编辑:林利利)

[摘要] 目的 研究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完全相同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显效时间和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与药物治疗有直接关联的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凝血酶;奥美拉唑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b)-0053-03

有效、迅速止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步,是治疗成功的基础。为研究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探索更为有效的药物止血治疗方法,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以明确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8.45±6.24)岁;消化性溃疡14例,急性胃黏膜病变12例,门脉高压性胃病9例,十二指肠溃疡9例,胃癌6例。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7.65±5.87)岁;消化性溃疡15例,急性胃黏膜病变11例,门脉高压性胃病10例,十二指肠溃疡9例,胃癌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类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1-5]制订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完全相同的对症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禁食、胃肠减压、补液、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如果患者出血量大,则进行输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535)8 mg/次和90 ml生理盐水口服,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长春北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20058)和凝血酶(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国药准字:S10820214)治疗,奥美拉唑40 mg/d静脉滴注,凝血酶2000 U和生理盐水15 ml口服,2次/d。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准确掌握心率、血压、脉搏、呕血量、便血量、尿量、呼吸、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输液量、输血量等。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即刻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项目和评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标准。显效:治疗2 d内,患者无呕血、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阴性;有效:治疗3 d内,患者无呕血、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阴性;无效:治疗>3 d,患者仍有呕血、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数×100%。②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显效时间、止血时间、输血量。③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头痛、胸闷、腹痛、心悸等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Epidata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显效时间、止血时间及输血量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显效时间和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显效时间、止血时间及输血量的比较(x±s)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与药物治疗有直接关联的不良反应,两种治疗方案均安全。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即患者屈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是急症常见的疾病[6]。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复杂、起病急,延误治疗或者处理不当,患者常因出血性休克而死亡[7]。目前临床上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措施包括手术治疗、内镜治疗、药物止血及气囊压迫止血等,其中药物止血是较为常见的处理方法[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是由于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联合用于上消化道止血,显效快且止血效应强。凝血酶是提取自猪血精制而成的非晶形冻干粉剂,直接作用于患者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促使其迅速转变为纤维蛋白,进而加快血液凝固速度。凝血酶口服后可迅速与上消化道创面直接接触,并在出血处血管裂口形成血栓,阻止血液外流而止血[9-10]。奥美拉唑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效应[11],可升高胃内pH,有利于血凝块的形成和稳定,与凝血酶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显效时间和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起效快且止血效应强,缩短了止血时间,同时也提高了输血效率,减少了血液的使用量。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与药物治疗有直接关联的不良反应,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均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明刚.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及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6):3-7.

[2] 林三仁.关注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2):89-90.

[3] 郑银坤.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6例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10,50(8):97-98.

[4] 陈强.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78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35):85-86.

[5] 高清.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5):63.

[6] 王海燕,顿晓熠,柏愚,等.中国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2):83-86.

[7] 吴慧敏,邓洁.上消化道出血80例诊疗体会[J].中国药业,2009,18(17):54-55.

[8] 王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96例的诊疗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7):2301-2302.

[9] 韦帆,廖阳.血凝酶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9):114-115.

[10] 张松达.浅谈止血药凝血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98-99.

[11] 强华琼.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9):25-26.

(收稿日期:2014-08-26 本文编辑:林利利)

猜你喜欢
上消化道出血凝血酶奥美拉唑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诊治效果分析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
凝血酶谱在正常人与脑梗死患者中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