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发育支持模式联合神经节苷脂、高压氧在早产儿脑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2014-11-18 05:28陈洋崔湘君孙迎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30期
关键词:脑损伤早产儿

陈洋++++++崔湘君++++++孙迎军

[摘要] 目的 研究神经发育支持模式联合神经节苷脂、高压氧在早产儿脑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方法 抽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本院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发育支持模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发育支持模式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高压氧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行为评分和后遗症发病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后遗症发病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次的神经行为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神经发育支持模式联合神经节苷脂、高压氧在早产儿脑损伤修复中的效果显著,且能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有益于脑修复,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早产儿;神经发育支持;脑损伤

[中图分类号] R7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c)-0018-03

早产儿指胎龄<37足周的活产婴儿,早产儿的体重多数<2.5 kg,且身体的各方面功能和功能发育均相对不足[1]。在我国发生脑损伤的早产儿占全部早产儿的50%~60%,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这些均可以导致早产儿脑瘫、听觉和视觉等系统功能障碍等,严重者甚至发生死亡[2]。为研究分析神经发育支持模式联合神经节苷脂、高压氧治疗在早产儿脑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本研究抽取本院治疗的100例早产儿脑损伤的患儿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100例早产儿脑损伤患儿,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体重>2.5 kg者4例,1.5~2.5 kg者25例,1.0~1.5 kg者12例,<1.0 kg者9例;胎龄28~30周20例,31~34周21例,35~36周9例;14例重度脑损伤,36例轻度脑损伤。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体重>2.5 kg者3例,1.5~2.5 kg者27例,1.0~1.5 kg者11例,<1.0 kg者9例;胎龄28~30周18例,31~34周20例,35~36周12例;11例重度脑损伤,39例轻度脑损伤。两组患儿的性别、胎龄、体重和损伤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3]

①所有患儿的胎龄均<37周;②所有患儿均进行MRI、CT或脑电图等检查,且检查提示脑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符合国际通用的PVL和PVH-IVH的诊断和分度标准;③所有患儿均随访12~18个月。

1.3 方法

两组患儿在确诊后均进行一般治疗,主要包括降低颅内压、吸氧和止惊等治疗,为维持患儿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及内环境平衡和酸碱平衡,给予患儿一定的能量支持。两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再实施相应的治疗。

1.3.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儿神经发育支持模式的护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为新生儿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同时降低室内灯光的强度,以免光线过强对患儿产生刺激,在光线较为强烈时应用遮光罩罩住暖箱,以免患儿暴露在光线下,调低监护仪和电话的铃声,轻柔开关患儿的暖箱门,使室内的声音保持在60 dB以下[4];②保证患儿充足睡眠,为确保早产儿的完整睡眠时间,应及时对患儿的睡眠、活动规律制订详细的照顾计划,并注意不可突然将患儿唤醒;③避免侵袭性操作,医务人员应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操作,以免对患儿造成侵袭,尽量不要搬动早产儿,在对其进行治疗前应给予触摸或将其轻柔唤醒[5];④为患儿播放音乐,应为其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每天至少播放2次,每次播放的时间应为10~15 min,同时引导早产儿看一些色彩较为鲜亮的物品[6];⑤为患儿建立舒适的体位,将患儿的手放置在其嘴边,以满足患儿的自我安慰,同时注意对患儿身体的对称性调整;⑥给予抚触,将胎龄<34周的患儿安置在摇床或水床上,对胎龄>34周的早产儿进行被动抚触[7];⑦患儿出院后应指导患儿家属继续对其进行神经发育支持模式的护理方式,并为患儿提供一个合理的教育环境[8]。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高压氧进行治疗[9]。观察组在诊断后即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纠正胎龄达37周,体重达2500 g,眼底检查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给予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10]。1个疗程为7 d,每间隔20 d重复1个疗程。在诊断后的第3天对患儿实施高压氧治疗,其所用的氧压为0.8 ATA,降压和升压的时间均为25 min,稳压的时间为30 min,1次/d,连续10 d[11]。同时在诊断后的第3天给患儿服用神经节苷脂(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783)进行治疗,每日静脉滴注20 mg,连续10 d。

在患儿1岁时进行随访,评估两组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神经功能评分和后遗症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12]

无效:患儿有脑萎缩出现,且患儿的神经、运动等系统的发育均较差,有的患儿甚至出现脑瘫;好转:患儿无脑萎缩,且其神经、运动等系统与正常的足月婴儿无显著差异,但患儿出现轻微的脑水肿;基本治愈:患儿的MRI检查或CT检查基本正常,且其神经、运动等系统与正常的足月婴儿无显著差异。总有效率=(好转+基本痊愈)例数/总例数×100%[13]。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儿后遗症发病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后遗症发病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纠正胎龄40、41周时的神经行为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早产儿脑部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极易受外部环境影响[14]。神经发育支持模式主要是通过对早产儿进行安慰、抚触和播放音乐等刺激方式来刺激患儿的大脑皮质,并能够有效提高患儿脑组织的反应性,促进发育[15]。早产儿的神经和肌肉组织均处于发育阶段,其不具备完善的活动能力,若患儿未保持合适的体位,极易导致肌张力的发育失衡,会严重影响患儿日后的正常运动[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84%);观察组患儿的后遗症发病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32%),且观察组患儿2次的神经行为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神经节苷脂和高压氧发挥的作用。神经节苷脂是一种从神经节细胞中分离的鞘糖脂,可溶于有机溶剂和水中,广泛存在于脾脏、胸腺和神经组织中,能够透过机体的血-脑脊液屏障,并营养机体的神经细胞;此外,神经节苷脂对受损的神经细胞有一定的修复促进作用,并能介导机体内神经生长因子的生长,达到再生脑神经细胞的功效。高压氧疗法也是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重要方法,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提高机体内的氧分压,继而改善脑组织发热、供氧和代谢,修复损伤的脑组织和神经功能;此外,还可以改善机体的微循环,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通过降低机体血液的黏滞度来减少血栓的形成,继而保证脑部微循环的通畅性。高压氧疗法还可以提高患儿脑组织对糖的利用度,继而阻断氧自由基的产生途径,降低对脑神经结构的损伤程度,加速机体对侧支循环的建立和毛细血管的再生,阻断细胞的坏死和变性。高压氧可增加机体内的氧含量,使机体产生更多的ATP,继而促进机体脑细胞功能的恢复;此外,高压氧还能够增加机体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有益于化学药物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更大程度地发挥药效。

综上所述,神经发育支持模式联合神经节苷脂、高压氧能够有效治疗早产儿的脑损伤,促进早产儿神经功能的恢复;且该方案的后遗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体征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HuangF,Liu Z,Su H.GM1 and NGF modulate Ca2+ homeostasis and GAP43 mRNA expression in eultured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 with excitotoxicity induced by glutamate[J].Nutr Neurosci,2007,10(3-4):105-111.

[2] Iwata O,Iwata S,Thornton JS."Therapeutic time window" duratio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everity of cerebral hypoxia-ischaemia under normothermia and delayed hypothermia in newborn piglets[J].Brain Res,2007,1154:173-180.

[3] Lopez PH,Zhang G,Zhang J.Passive transfer of IgG anti-GM1 antibodies impairs peripheral nerve repair[J].J Neurosci,2010,7(28):9533-9541.

[4] 赵美玲,王世富.创伤性颅脑外伤脑氧代谢变化的意义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4-6.

[5] 赵志荣,张建弟,武爱萍.高压氧联合大剂量神经节苷脂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8):864-866.

[6]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神经损伤专业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注射液(GM1)治疗脑、脊髓损伤患者的专家共识[J].中华创伤杂志,2010,22(1):6-8.

[7] 王烨,李思,刘青蕊.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10,25(21):1928-1929.

[8] 王印国,韦国强,陈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观察[J].华北国防医药,2010,22(3):227-229.

[9] 张立梅,王剑锋,王延平.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 19(8):7-8.

[10] Zhang YP,Huang QL,Zhao CM,et al.GM1 improves neurofascin 155 association with lipid rafts and prevents rat brain myelin injury after hypoxia-ischemia[J].Braz J Med Biol Res,2011,44(6):553-561.

[11] 陈宁,毛健,杜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及脑脊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变化[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 7(2):107-111.

[12] 李宇阳,孙晶,刘正娟.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胎儿及新生儿期的非造血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1586-1588.

[1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诊断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34-37.

[14] 王迎红,朱长连.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早产儿血脑屏障的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0):1005-1006.

[15] 早期干预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生率研究协作组.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生率的临床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44-247.

[16] 李松,洪世欣,王大梅.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及小于胎龄儿与脑性瘫痪发生的关系[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5):344-347.

(收稿日期:2014-08-15 本文编辑:林利利)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儿后遗症发病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后遗症发病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纠正胎龄40、41周时的神经行为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早产儿脑部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极易受外部环境影响[14]。神经发育支持模式主要是通过对早产儿进行安慰、抚触和播放音乐等刺激方式来刺激患儿的大脑皮质,并能够有效提高患儿脑组织的反应性,促进发育[15]。早产儿的神经和肌肉组织均处于发育阶段,其不具备完善的活动能力,若患儿未保持合适的体位,极易导致肌张力的发育失衡,会严重影响患儿日后的正常运动[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84%);观察组患儿的后遗症发病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32%),且观察组患儿2次的神经行为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神经节苷脂和高压氧发挥的作用。神经节苷脂是一种从神经节细胞中分离的鞘糖脂,可溶于有机溶剂和水中,广泛存在于脾脏、胸腺和神经组织中,能够透过机体的血-脑脊液屏障,并营养机体的神经细胞;此外,神经节苷脂对受损的神经细胞有一定的修复促进作用,并能介导机体内神经生长因子的生长,达到再生脑神经细胞的功效。高压氧疗法也是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重要方法,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提高机体内的氧分压,继而改善脑组织发热、供氧和代谢,修复损伤的脑组织和神经功能;此外,还可以改善机体的微循环,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通过降低机体血液的黏滞度来减少血栓的形成,继而保证脑部微循环的通畅性。高压氧疗法还可以提高患儿脑组织对糖的利用度,继而阻断氧自由基的产生途径,降低对脑神经结构的损伤程度,加速机体对侧支循环的建立和毛细血管的再生,阻断细胞的坏死和变性。高压氧可增加机体内的氧含量,使机体产生更多的ATP,继而促进机体脑细胞功能的恢复;此外,高压氧还能够增加机体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有益于化学药物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更大程度地发挥药效。

综上所述,神经发育支持模式联合神经节苷脂、高压氧能够有效治疗早产儿的脑损伤,促进早产儿神经功能的恢复;且该方案的后遗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体征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HuangF,Liu Z,Su H.GM1 and NGF modulate Ca2+ homeostasis and GAP43 mRNA expression in eultured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 with excitotoxicity induced by glutamate[J].Nutr Neurosci,2007,10(3-4):105-111.

[2] Iwata O,Iwata S,Thornton JS."Therapeutic time window" duratio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everity of cerebral hypoxia-ischaemia under normothermia and delayed hypothermia in newborn piglets[J].Brain Res,2007,1154:173-180.

[3] Lopez PH,Zhang G,Zhang J.Passive transfer of IgG anti-GM1 antibodies impairs peripheral nerve repair[J].J Neurosci,2010,7(28):9533-9541.

[4] 赵美玲,王世富.创伤性颅脑外伤脑氧代谢变化的意义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4-6.

[5] 赵志荣,张建弟,武爱萍.高压氧联合大剂量神经节苷脂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8):864-866.

[6]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神经损伤专业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注射液(GM1)治疗脑、脊髓损伤患者的专家共识[J].中华创伤杂志,2010,22(1):6-8.

[7] 王烨,李思,刘青蕊.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10,25(21):1928-1929.

[8] 王印国,韦国强,陈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观察[J].华北国防医药,2010,22(3):227-229.

[9] 张立梅,王剑锋,王延平.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 19(8):7-8.

[10] Zhang YP,Huang QL,Zhao CM,et al.GM1 improves neurofascin 155 association with lipid rafts and prevents rat brain myelin injury after hypoxia-ischemia[J].Braz J Med Biol Res,2011,44(6):553-561.

[11] 陈宁,毛健,杜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及脑脊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变化[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 7(2):107-111.

[12] 李宇阳,孙晶,刘正娟.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胎儿及新生儿期的非造血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1586-1588.

[1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诊断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34-37.

[14] 王迎红,朱长连.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早产儿血脑屏障的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0):1005-1006.

[15] 早期干预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生率研究协作组.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生率的临床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44-247.

[16] 李松,洪世欣,王大梅.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及小于胎龄儿与脑性瘫痪发生的关系[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5):344-347.

(收稿日期:2014-08-15 本文编辑:林利利)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儿后遗症发病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后遗症发病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纠正胎龄40、41周时的神经行为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早产儿脑部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极易受外部环境影响[14]。神经发育支持模式主要是通过对早产儿进行安慰、抚触和播放音乐等刺激方式来刺激患儿的大脑皮质,并能够有效提高患儿脑组织的反应性,促进发育[15]。早产儿的神经和肌肉组织均处于发育阶段,其不具备完善的活动能力,若患儿未保持合适的体位,极易导致肌张力的发育失衡,会严重影响患儿日后的正常运动[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84%);观察组患儿的后遗症发病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32%),且观察组患儿2次的神经行为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神经节苷脂和高压氧发挥的作用。神经节苷脂是一种从神经节细胞中分离的鞘糖脂,可溶于有机溶剂和水中,广泛存在于脾脏、胸腺和神经组织中,能够透过机体的血-脑脊液屏障,并营养机体的神经细胞;此外,神经节苷脂对受损的神经细胞有一定的修复促进作用,并能介导机体内神经生长因子的生长,达到再生脑神经细胞的功效。高压氧疗法也是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重要方法,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提高机体内的氧分压,继而改善脑组织发热、供氧和代谢,修复损伤的脑组织和神经功能;此外,还可以改善机体的微循环,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通过降低机体血液的黏滞度来减少血栓的形成,继而保证脑部微循环的通畅性。高压氧疗法还可以提高患儿脑组织对糖的利用度,继而阻断氧自由基的产生途径,降低对脑神经结构的损伤程度,加速机体对侧支循环的建立和毛细血管的再生,阻断细胞的坏死和变性。高压氧可增加机体内的氧含量,使机体产生更多的ATP,继而促进机体脑细胞功能的恢复;此外,高压氧还能够增加机体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有益于化学药物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更大程度地发挥药效。

综上所述,神经发育支持模式联合神经节苷脂、高压氧能够有效治疗早产儿的脑损伤,促进早产儿神经功能的恢复;且该方案的后遗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体征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HuangF,Liu Z,Su H.GM1 and NGF modulate Ca2+ homeostasis and GAP43 mRNA expression in eultured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 with excitotoxicity induced by glutamate[J].Nutr Neurosci,2007,10(3-4):105-111.

[2] Iwata O,Iwata S,Thornton JS."Therapeutic time window" duratio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everity of cerebral hypoxia-ischaemia under normothermia and delayed hypothermia in newborn piglets[J].Brain Res,2007,1154:173-180.

[3] Lopez PH,Zhang G,Zhang J.Passive transfer of IgG anti-GM1 antibodies impairs peripheral nerve repair[J].J Neurosci,2010,7(28):9533-9541.

[4] 赵美玲,王世富.创伤性颅脑外伤脑氧代谢变化的意义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4-6.

[5] 赵志荣,张建弟,武爱萍.高压氧联合大剂量神经节苷脂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8):864-866.

[6]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神经损伤专业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注射液(GM1)治疗脑、脊髓损伤患者的专家共识[J].中华创伤杂志,2010,22(1):6-8.

[7] 王烨,李思,刘青蕊.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10,25(21):1928-1929.

[8] 王印国,韦国强,陈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观察[J].华北国防医药,2010,22(3):227-229.

[9] 张立梅,王剑锋,王延平.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 19(8):7-8.

[10] Zhang YP,Huang QL,Zhao CM,et al.GM1 improves neurofascin 155 association with lipid rafts and prevents rat brain myelin injury after hypoxia-ischemia[J].Braz J Med Biol Res,2011,44(6):553-561.

[11] 陈宁,毛健,杜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及脑脊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变化[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 7(2):107-111.

[12] 李宇阳,孙晶,刘正娟.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胎儿及新生儿期的非造血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1586-1588.

[1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诊断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34-37.

[14] 王迎红,朱长连.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早产儿血脑屏障的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0):1005-1006.

[15] 早期干预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生率研究协作组.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生率的临床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44-247.

[16] 李松,洪世欣,王大梅.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及小于胎龄儿与脑性瘫痪发生的关系[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5):344-347.

(收稿日期:2014-08-15 本文编辑:林利利)

猜你喜欢
脑损伤早产儿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高原地区早产儿凝血功能分析与输血浆后疗效观察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
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治干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