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观察与评论,走好沟通第一步

2014-11-19 05:29廖美华
中小学德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马歇尔陈述冲动

廖美华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小程,一个特别容易冲动的,曾让我无比头痛的学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关于他的汇报几乎就像新闻联播一般:必有更新,且内容充实。比如:和同学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一生气就把凳子砸烂;拿粉笔扔同学,弄得粉笔头到处都是;打扁消防器材、砸烂消防门……他就像一头狂躁的狮子,稍不满意就会躁乱不止,舞爪张牙。为了改变他,我采用了一切能采用的手段,包括谈话、批评、惩罚、请家长……最终在焦头烂额中逐渐失去了耐心和信心,并用“教育不是万能的”来安慰自己。

学习了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后,我开始反思对小程的教育。我发现自己的教育确实存在问题,不是没有爱心、没有热情,而是缺少技巧。尤其是,沟通技巧的欠缺使我对小程的工作根本没做到点子上。

马歇尔把“非暴力沟通”分为四步,即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观察是整个沟通的前提,且这个“观察”是指已经、正在发生的事情或现象,有别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去了解发现未知的一面或真相。

非暴力沟通要求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同时,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也就是说,我们在与人沟通某件事情时,首先要做的是客观陈述这件事情,而不做任何评价或不掺杂任何想法。在这一点,我以往就没有做到。比如,随着小程迟到次数的增多,当他到校时,我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你怎么这么不长记性?或:你怎么老是迟到?在这里,“不长记性”“老是”都不是表达观察结果而是作出了潜在的评价:懒惰、不守时等。新帐旧帐一起算的结果必然是给学生贴上各种负面标签,这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马歇尔说:“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如此,我们的工作就会陷入被动,难以继续。

了解到自己的习惯性思维的缺陷和危害后,我开始尝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处理小程的问题,并很快有了惊喜的收获。

这一天,在班上的一次例行的常规总结时,小程又一次大发雷霆。他在听到自己被点名时立马拍桌而起,同时高声叫嚷:“什么意思?什么意思!”看他脸红脖子粗的气急败坏样,我赶忙稍稍安抚了一下他的情绪,然后把他拉到办公室,进行了以下对话:

我:老师注意到,刚才班干部说到你迟交作业时,你很激动。能告诉我原因吗?(以往我可能会说:你为什么总是这么容易冲动!但非暴力沟通强调首先客观陈述事实,“激动”是阐述现象,而“冲动”则是一种评价。)

程:班干部就喜欢小题大做。(愤愤不平地)

我:你的意思是班干部夸大其辞?能说得具体一点吗?

程:他(科代表)刚把作业带出教室,我就追上去交了,所以到老师那里我是没有迟的。他们就是要故意害我!

我:所以你是觉得这种情况自己不算迟交,你希望班干部可以不记录对吧?(在这个过程中,我所做是一直客观陈述自己的观察结果,而不是急于否定他的想法,向他灌输所谓的正确思想。)

程:当然!

我:我明白你的心情,因为当时你已经为了及时交作业而努力了。现在老师想知道,你是否愿意让老师或同学把对你的要求放低一些呢?(根据他的阐述,指出可以肯定的地方,试着体会他的感受。同时转换思路,让他主动选择。)

程:不愿意,那不就是说我比别人差咯!

我:所以啊,虽然你只是迟了一点点,而且也努力想及时交上去,但毕竟是迟了啊!班干部对你的严格要求其实是对你的尊重。再说,要是大家都迟那么一点点,科代表该怎么办呢?(转换思路,呈述事实但避免使用“违纪”“不守时”“冲动”等评价性字眼,强调在班规面前一视同仁是对他的尊重。)

当我说完这句话后,小程沉默了,这对他而言是前所未有的状态。他意识到了自己不对的地方,而不是被迫接受了别人强行灌输给他的某些道理或规矩,所以接下来我和他的沟通进行得非常顺利。

如此,随着我经常性地采用非暴力沟通方式与小程交谈,他的性格渐渐平和起来。慢慢地,他还会主动找我反映一些问题和想法,我们的关系变得亲近而友好起来。

这让我对非暴力沟通中的“观察”这一环节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非暴力沟通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它反对将观察和结论混为一谈,尤其是“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意作出友善的回应”。这其实暗含了“去标签化”和“赏识教育”的理念,所以我们在看到学生有不合适的举动时,一定要避免使用“总是”“经常”“又”等一些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去轻易地给学生贴上标签。

教育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事业,急于求成并不能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所以理性地表达观察胜过冲动地评论。教育不仅需要爱和热情,更需要心和智慧。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让我们以此共勉!

名师点评:

是什么蒙蔽了爱?当我们急于用自己的价值观或需要去责备他人,评判他人的做法时,不管出发点有多好,对方都难以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理解和尊重,于是心门紧闭,沟而不通。廖老师在与小程交流时,突破传统的沟通方式,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侧重于从不带评论的观察入手去解决问题,一次又一次地完全客观地陈述事实:“我注意到……”“我明白你……”。如此朴实的“表达观察”的话语触动了小程心灵的软肋,打开了他的心门,促成了他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收获到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让我们学着不带评论的观察,从而拥有这一人类最高的智慧。

(湖南师大附中 黄雅芩)

猜你喜欢
马歇尔陈述冲动
张山营镇:党建赋能建起“最美冬奥小镇”
Which Is Important?
艺术行走
马歇尔拒当元帅
冲动
巩辰卓申请罗德奖学金时的个人陈述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借题发挥
马歇尔的“小黑皮本”
为你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