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家庭的健康养老服务研究

2014-11-20 08:18
电视技术 2014年1期
关键词:数字家庭养老老年人

李 扬

(工业和信息化部 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北京 100846)

2013年10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此前还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数字家庭通过网络实现家庭内部各种电子电器产品之间及其与外部的互联互通,使家庭成员能够便捷地实现信息服务与智能控制。围绕健康养老服务的数字家庭应用顺应了居家养老的社会需求,通过数据采集、数据汇总、数据分析和运营服务四个关键环节实现,对切实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发展数字家庭健康养老服务的重要意义

1.1 健康服务业是拉动经济的潜在增长点

健康服务业覆盖面广、涉及到众多产品,与健康服务相结合的数字家庭居家养老,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皮尔泽在其著作《财富第五波》中将健康服务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美国健康服务业规模相对于其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17%,其他OECD国家一般达到10%左右。预计到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

1.2 居家养老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到来,人们对提升医疗健康保障水平的需求日益强烈。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后期,以健康服务为代表的新型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发展数字家庭的健康养老服务,可以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2013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4.9%,到2050年,此比例将升至30%以上,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占老龄人口比例约50%,老龄人口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

1.3 健康养老服务是推动数字家庭产业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随着智能终端和宽带网络的日益普及,数字家庭应用日益丰富,能够实现健康医疗、安防控制、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多样化服务。数字家庭的健康养老服务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家庭为核心、以小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托,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健康医疗服务,对扩大信息消费、提升家庭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数字家庭产业转型升级重要突破口。

2 数字家庭健康养老服务的关键环节

数字家庭健康养老概念框架如图1所示。

2.1 数据采集:健康智能终端加快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健康养老数据采集端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智能血压仪、智能血糖仪、智能心率手表等产品层出不穷,为老年人健康信息的采集提供了基础。智能血压仪和血糖仪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与血压、血糖间接测量原理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通过网络自动传输至手机对应应用服务平台,生成详细健康数据报告反馈给用户,部分产品支持多用户管理,子女能够实时知晓父母健康状况。目前市场在售血压仪品牌有欧姆龙、康康、木木、iHealth、Life-Sense等(见表1)。大部分智能手表产品具有心率测量功能,包括欧姆龙、迈欧、博能、三星、果壳Geak等多个品牌,特别是即将上市的Syshelp老人智能手表,具有“一键呼救”、GPS定位和健康管理功能,将心率和运动测量数据上传至云端平台,并定期生成健康报告供医生、亲人查询。

图1 数字家庭健康养老概念框架

表1 我国主要健康智能终端产品

2.2 数据处理:云计算、大数据基础支撑

随着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加快应用,健康养老数据处理端对健康信息进行平台化管理,实现健康监测、健康评估管理、健康干预、健康改善和协同医疗,为老年人与医疗专家和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系提供桥梁。云计算技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大数据技术则通过运用全新模式对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备更强的决策洞察能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简而言之,云计算是对硬件资源的虚拟化,大数据是对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协同应用可以有效满足智能健康终端收集并处理大量数据的需求,并统计分析用户健康数据的规律性,使老年人实时掌握自身健康状况,为医疗专家提供分析参考基础,实现对老年人个性化的健康指导。目前,IBM、NEC、百度、东软、用友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先后布局“健康云”,推动数字家庭健康养老技术基础设施落地。

2.3 运营服务:养老服务生态系统构建

健康养老的运营服务以健康管理平台为核心,汇集医院、医生、社区物业、健康检查机构服务资源,通过线上线下协同运作,形成养老多样化服务生态体系,为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提供便利。运营服务采用合作运营分成模式、用户许可模式和整体营销模式进行广泛合作。将健康智能终端厂商资源、保健药品制造商、营养食品生产商作为前端提供方,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医药、保健、检测服务;将社区物业作为中端运营方,为老年人提供安心看护、应急呼叫、心理疏导、营养餐饮等本地化服务;将医院、医生、健康检查机构作为后端提供方,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检查、医疗诊断服务。目前,杭州、厦门、北京、南京、广州、合肥均有健康养老项目推出,但在对接社区物业、医疗资源方面仍有待完善,运营服务作为资源整合的关键环节,对拓展商业模式、保证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3 发展数字家庭健康养老服务的措施建议

3.1 落实相关产业政策,加强实施产业化工程

落实《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精神,鼓励和支持数字家庭养老服务业的创新发展。面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热点,加快实施数字家庭健康养老产业化工程,支持研发老年人智能血压仪、智能血糖仪、智能手表等终端产品,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终端与服务一体化发展,夯实数字家庭健康养老服务基础。

3.2 整合医疗、保险资源,构建健康服务长效体系

促进数字家庭整合医疗卫生资源进入社区和居民家庭,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医院与老年人家庭远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以数字家庭为载体,依据采集健康信息,开展健康查体、远程诊视、保健咨询等服务,加快推进数字家庭和医疗卫生机构对接的服务试点。促进数字家庭对接医疗保险机构,切实解决老年人查保、投保等问题,鼓励和引导数字家庭运营商与保险机构开展相关业务。

3.3 建设健康养老服务网络,提供个性化服务平台

支持建设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健康养老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和机构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发展老年电子商务,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规范化、个性化服务。支持社区建立健全健康养老服务网点,引入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企业,方便老人及家人线上预定养老服务项目。

3.4 培育健康养老产业集群,营造有序的产业环境

培育数字家庭健康养老产业集群,引导各地和相关行业部门加强规划,在制定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中,扶持发展龙头企业,鼓励发展数字家庭养老服务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创新能力,形成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健全市场规范和行业标准,确保健康养老服务和产品质量,营造安全、便利、诚信的消费环境。

猜你喜欢
数字家庭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加快数字家庭示范社区建设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湖北广电与思科合作开展数字家庭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