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演员要有正确的表演观念

2014-11-21 18:23崔钟
剧影月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概念化程式化话剧

■崔钟

话剧演员要有正确的表演观念

■崔钟

偶尔听到了路人的一声感叹:“人生如戏啊!”我也试着体味了一下,确实是。

但我更多的感触还是“戏如人生”。因为我是一名话剧演员,我在舞台上、镜头前要不停的化身为角色,了解角色的思想,进入角色的世界,过着角色的生活。这样奇妙的感觉是普通职业的人永远也感受不到的。

演员在表演的艺术创作中,一方面要表现为剧本中角色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又要作为创作者,真实的存在于现实。在体验并呈现着角色喜怒哀乐的同时,还需时刻监督并驾驭着自己的表演,这两者既矛盾又统一。但是,如此频繁的在故事和现实中跳进跳出,这存在着相当高的难度,而这恰恰又是演员必须面对的。在如此巨大的压力面前,有些演员想到的不是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而是耍起了小聪明,不断的去寻找表演的捷径。殊不知,此举反而会使表演误入歧途。若是没有正确的表演观念,使其沿着正确的创作目标行进,从而形成了错误的表演惯性,那更是会直接影响到专业上的发展。每一位优秀的演员,在自己的表演上都会有着鲜明的个性,在塑造每一个角色时,都会区别于以往,多变的诠释每一个人物,让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极具个性。反之,不成功的演员都存在着失败的共性,而失败的共性里大致可以归纳出几点:概念化的表演、脸谱化的表演、无尺度的表演、自我欣赏式的表演。

概念化的表演,是相对比较多见的一种表演方式。演员总是用着一成不变的舞台表演方法来塑造着人物形象,用刻板的腔调、刻板的表情和刻板的形体动作来扮演社会各阶层的典型人物。官僚说话的感觉一定是趾高气扬的;流氓说话一定是油腔滑调的;军人说话一定是孔武有力的;老者说话一定是会咳嗽的…生气必须怒目圆睁;高兴必须开怀大笑;悲伤必须以袖拭泪;激动必须双手颤抖…如果不去深究,有人会感觉这样的表演没有什么不对,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都会这样的。可是,在表演这个专业中,最可怕的就是一般化的表演。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演员存活在舞台上,不仅是对观众们的敷衍,更是会向传染病毒一样影响到其他演员,或者造成角色间交流的不顺畅,直接影响到演出的效果。这样的表演一旦形成习惯,演员就会慢慢变的懒惰,这是异常危险的!可是令人遗憾的是,这样概念化的表演比比皆是,在每一个舞台、每一部戏里都会看到它的踪迹。这是因为多数演员都爱寻找阻力最小的方法去塑造角色。可他们却忘记了,艺术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而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拥有丰富的、复杂的、独特的情感与经历,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根本就不存在概念化的生活和概念化的人。每塑造一个角色,都必须经过体验,体验角色的精神生活,这样才能合理的塑造人物形象,使角色真正成为一个拥有灵魂的个体。

脸谱化的表演,也可以说是程式化的表演,在话剧表演中是指一种概念化、外在化、固定化的肤浅表演。这种错误的表演对于话剧演员来说,其实是一种认识上的不到位。所谓认识上的不到位,是指对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或美学形态的混淆。戏曲、舞蹈等艺术虽然也是来源于生活,但它们的表现形式经过提炼、加工,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立的、区别于生活,具有夸张美的规范性程式化艺术。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已经有了一整套程式化规范,正因为这种程式化的美学形态,才让观众感受到了美。可是,对于真实地再现生活的话剧来说,无论是塑造人物形象还是表达人物情感,这都是不可行的,或者说是一种错误。话剧塑造人物,讲究的是从大千世界中,观察、提炼生活,加工、还原出一个独立的个体,包括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形态,都是丰富的,唯一的。所以一切固定化的程式都是被话剧所排斥的。程式化,在话剧中容易产生图解式、说明性表演,这会直接导致表面、肤浅、虚假、简单。脸谱是戏曲中的表现手段,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一种性格,每一张脸谱都代表一个人物及其背后特定的角色类型。可是在话剧表演中,如果不从深处挖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就无法把握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单一的把人物简单区别为正面人物而进行高、大、全的美化,刻意对反面人物进行丑化,这样的处理会大大削弱话剧表演所应具备的真实感,严重影响到话剧艺术的广度、深度。这种表演方法特别容易进行区分,或者说只要专业学习过表演的人都可以分辨出来。但遗憾的是,我国话剧舞台上、或影视剧,特别是老电影里的一些演员,因为要配合当时宣传的需要,所以在塑造人物时,将人物严重脸谱化。而年轻一代演员在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中,也已经习惯了这种表演,并或多或少的应用到了自己的表演中,这是需要冷静的审视自己,并加以剔除的。

无尺度的表演,是指演员在舞台呈现时,超过了生活实质和心理体验的尺度,而进行的虚假、过火的表演。这样的表演实则是指演员的表演内外不统一,没有把控好内在体验和外在体现的的关系。话剧讲究内在体验,行话叫做“情动于衷,形之于外。”心理体验是表演的主导,是基础,具有决定意义。外部的体现则是依据心理体验而发生的,是心理体验的从属。当然,人的外部行动也会反过来影响到内部的情感,影响到人物的心理。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是缺一不可的。优秀的演员在表演时,一定是内在体验大于外在体现,用强大的心理依据作为支撑,合理的进行外部体现。也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这样的表演哪怕是在没有动作的情况下,也是非常充实的。演员会非常从容的进行表演,甚至可以变换不同方式,合理的表现同样人物场与场之间的不同,顺畅的贯穿人物的行动。观众不会感觉到任何不自然,不会看到任何多余的动作,不会觉得演员在“演戏”,信服的接受演员传递出来的体现。而不成功的表演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外大于内,内外不统一、不平衡。越是没有强大的内心体验,越是想用积极的动作加以掩饰,从而导致过分卖力的台词、泛滥的情感、尴尬的表情、慌乱没有逻辑性的动作、与生活完全背离的反应。这样必然导致失去了生活的真实,直接让观众感觉到了夸张、虚假、不自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戏太过!”还有一种无尺度表演,这是近些年影视剧成为主流后悄然兴起的一种错误表演方式---“无状态表演”。演员一味的追求自然,追求生活,一切的反应和表现都追求以不变应万变,甚至把这种无状态美化为“无痕迹表演”当成了自己的一种表现个性。可是他们却忽略了无痕迹表演的真正含义,那就是用高超的演技去体现角色,将剧中人物合理的还原到剧中生活里,让观众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剧中人物,而感受不到一丝痕迹。

自我欣赏式的表演一般都出现在自身专业条件相对不错的演员身上。例如,有些演员外形出色,善于塑造某一类型人物,或成功塑造过某种类型的人物。于是在接下来的多部剧中,原样照搬过往塑造过的形象,毫无新意和突破,给人感觉演什么人物都是千人一面。还有些演员嗓音条件特别出众,语感特别出色,他们会在说角色台词的时候,无形中进行自我欣赏,或刻意的寻找所谓完美的感觉,而忽略了人物的语言,甚至和该剧的风格形成反差,让人觉得格格不入。再有些演员,善于设计人物细节动作,于是在所有的戏中大量加入小动作、小设计,而忽略了角色人物应该具备的合理行为,使观众感到人物在整体效果上不有机、做作,似乎是为了演而演。演员应该拥有自己的表演风格,也应该充分展示自身特征及魅力,但绝对不应该满足于类型化的表演,即使在同一类型的形象塑造中,也要尽最大所能区别于以往的形象,塑造出每一个人物的特色。话剧是讲究舞台上角色间沟通、交流的,要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去创造剧作中的角色,而所有只着力于展示自己的表演、表现自己意识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从事话剧工作快二十年了,以上这些错误倾向在我身上也或多或少存在和出现过。这些观点是我用理论结合实践得出的,不是很成熟,也不是很完善,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望业内同仁多多批评指正。总之,希望我辈话剧演员能够树立正确的表演观念,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概念化程式化话剧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话剧《二月》海报
都市年轻人的“话剧梦”
《雨中的树》:一场突破“概念化”的主旋律洗礼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概念化对俄汉成语互译的影响
论西方戏剧的写实主义对当代戏曲的影响
京剧服饰的文化内涵
创作主体变化与戏曲的单一化走向
浅谈京剧身段表演的艺术
贝亲2015贺岁话剧《二胎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