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木偶剧创新与本体魅力

2014-11-21 18:23骆燕
剧影月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木偶剧琼花木偶戏

■骆燕

试谈木偶剧创新与本体魅力

■骆燕

2014年9月26日,中国木偶皮影艺术的最高奖项“金狮奖”第五届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圆满落幕。这次大赛,参赛团队和中青年演员众多。经过一周的激烈角逐,我作为扬州市木偶研究所(原扬州市木偶剧团)一名青年演员,所表演的木偶黄梅戏《女驸马》中“为救李郎离家园”一折,获得评委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一举夺得此次大赛的最佳表演金奖。面对金灿灿的奖杯和沉甸甸的证书,我不禁浮想联翩。我想,我这段十来分钟的戏,既无华丽的布景,又无炫彩的灯光,全靠木偶角色运用的传统戏曲程式,配合念白,唱腔抒发剧中女驸马冯素贞“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后的喜悦、忐忑的心情。应当说,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扬州杖头木偶戏的表演艺术的展现,给了我这次获奖的机会。

上世纪一1995年,我和同学们从扬州市文化艺术学校木偶班毕业后,进入扬州市木偶研究所正式开始了木偶剧演员的生活。扬州市木偶研究所自上世纪1957年建团至今已有57年的历史,是以演出传统木偶京剧为主的艺术团体。名传遐迩,誉满偶坛的大型木偶艺术团体,前辈艺术家们高超的木偶传统剧的演技,广受国内外同行的赞誉和钦佩。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老艺人马宏俊表演的传统木偶京剧《徐策跑城》堪称一绝。该剧中老丞相徐策,为给蒙冤的薛家将平反昭雪,不顾自己年老体衰,步行上朝奏本。马宏俊操纵木偶表演的徐策,在回忆薛家蒙冤的过程(戏曲唱腔体现)中,他时而慢步缓走,时而快步急行,时而跑步如飞……其中配合“甩髯口(胡子)”“抖相刁(官帽)”“踢蟒袍”和“颠步”“绞步”等戏曲表演程式动作,把一个为国为民,是非分明,急切上朝面君的老人,刻画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再如老演员蒋海龙,他在神话木偶京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表演的孙悟空,显得大气、灵活、动感十足。由于他学过戏曲表演,故在戏曲表演程式的运用方面,较为得心应手和规范。如在该剧“花果山”的一场,他运用木偶“掏翎子”“抓蟒袍”等戏曲程式动作,藉以表现齐天大圣的威严、稳重;而在“猪八戒智激美猴王”的那段戏中,他又借用戏曲中的“椅子功”,运用不同角度的“亮相”体现了孙悟空的急躁、恼怒和急于下山降服白骨精,搭救师傅唐僧的精神风貌。在大战白骨精的“开打”中,他借鉴戏曲“档子”和操纵木偶的技巧,把一个神通广大、力降妖魔的孙悟空表演得十分可信。更值得一提的是,曾获“全国木偶精英”的国家一级演员颜育,表演的木偶绝活《扇韵》,她把扇子融入木偶舞蹈,这在木偶艺术界乃第一人。为了巧妙、准确、传神地体现舞蹈意境,颜育借鉴戏曲中的一些手法,比如“提气”“云手”“整云鬓”“反探海”的身段动作,体现舞中少女的轻盈舞姿;借鉴戏曲中眼神眨眼的调度,体现少女的妩媚动人。戏曲表演的特点在于虚拟性和写意性。颜育在舞蹈与木偶表演相结合中,力求达到虚实统一的效果。如“扑蝶”一段的蝴蝶就采用虚拟的手法(蝴蝶无实物表演)和木偶真实的“转扇”相结合,虚实相生,活力四射,达到“不是真人,胜似真人”的艺术境界。

从上述几位艺术家的表演中,我们便可领略扬州木偶表演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此外,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创排的大型木偶京剧《嫦娥奔月》和九十年代创演的大型儿童神话木偶剧 《琼花仙子》为标志的经典剧目,谱写了扬州木偶一幅幅辉煌篇章。《嫦娥奔月》曾获文化部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奖;《琼花仙子》先后曾荣获文化部第八届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导演奖、文华音乐创作奖、文华表演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江苏省委宣传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和演出超千场奖。2012年在成都举办的国际木偶艺术节上又荣获最佳剧目奖。该剧一举创下扬州市木偶剧团一出大戏连续演出时间达18年之久,演出场次最多的历史纪录。究其原因,乃我团始终坚守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尤其是注重木偶剧创新与本体艺术发展相融合的改革理念,去指导艺术实践而取得的硕果。如《嫦娥奔月》,这部根据同名锡剧改编的一出大型木偶京剧剧目,是扬州木偶戏建团以来创排的第一台木偶大戏。编导者充分发挥木偶剧的本体表演特色,在剧中增加了许多木偶特技:如洛水河,虾兵蟹将翻江倒海的戏水场面;后羿大王为民除害时箭射魔头河伯的原形巨龙表演;在月宫众仙女追捕星星造箭时的仙女飞天等新颖的特技,大大的增加了木偶本体艺术的观赏性和魅力。尤其是本剧的音乐唱腔一改传统的纯京剧唱腔为“京歌”风格的音乐旋律。清新悦耳的“京歌”,不但老戏迷爱听,还吸引了广大的青年观众。这在上世纪80年代,可谓是富有超前意识的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

上世纪90年代的中期,随着影视和高科技媒体的迅猛发展,戏剧开始受到冲击,木偶戏也由以成人观众为主,改变为以少年儿童为主要受众面的儿童艺术。为了适应这种局面,剧团创新上演了大型儿童神话木偶剧《琼花仙子》。但仍然坚守木偶剧种的本体特点,在导演手法、音乐唱腔、表演手段以及舞美特技方面进行了大幅度创新。为了发挥扬州杖头木偶的表演技巧,塑造剧中的琼花仙子、五泉、麻胡子、福宝以及金蟾大王的木偶艺术形象。该剧导演焦锋(国家一级导演、文化部文华导演奖得主)借鉴、化用了许多戏曲表演程式,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我是《琼花仙子》一剧中琼花仙子的表演者。在剧中《琼花舞》一折,这是琼花仙子的第一次出场,我和其他表演八个小仙女的演员,分别运用戏曲中的“投袖”“抖袖”“扬袖”“举袖”“抛袖”“转袖”等七,八种“水袖”程式,配合“琼花,琼花神奇的花,飞落扬州把根扎。满身光彩都献出,留下洁白人人夸”的主题歌,载歌载舞,把天上银河边的琼花仙子的活泼可爱,俏丽浪漫的美好形象凸现于舞台。而到了后面的“烈焰舞”一折,因为妖道麻胡子和金蟾大王火烧扬州城,琼花仙子面对扬州百姓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舍己为民。为了展现她焦虑,愤懑的心绪和勇于牺牲的精神。我除了运用了戏曲中的“圆场”“云手”“窜鹞子翻身”等戏曲表演程式去展现人物。同时,又借鉴芭蕾舞中的“大跳”、“旋转”等舞蹈元素使这段舞蹈十分丰满、精彩。这其中中国戏曲手段和芭蕾舞元素的结合的中西合璧的表现方式,大大渲染了舞台气氛,从而更加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物个性,取得强烈的演出效果。

此外剧中导演采取了人偶结合;木偶舞台挡片(遮挡演员的木偶舞台幕布)幕后表演与幕前表演相结合;台上台下相互动,乃至拆除木偶舞台挡片,让观众能直观演员操纵表演新颖的舞台手法。使之近距离,立体地展现了木偶本体艺术魅力,满足了观众了解木偶表演奥秘的愿望。

应该说,中国戏曲剧种之所以丰富多彩,重要在于各个剧种因为所处地域,特点,文化环境,人文风貌不同,因而具有个性风格不仅是各个剧种的显著标识,更是征服观众的最重要的手段。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扬州杖头木偶戏,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和我团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在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实践经验和明显的成果。为使我们扬州杖头木偶戏保护传承的科学化,规范化,我们必须厘清木偶戏自身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厘清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关系。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木偶戏的传承发展具有活态性和流变性,又必须保持它的本体的本真性,其存续发展只能是自然流变,而不能形成基调特变。我们的传承要原汁原味,发展创新要符合木偶戏自然流变规律。要防止现代科学和审美观念过快,过多地介入而导致木偶戏的颠覆性发展。所以我们要以敬畏之情传承和发展木偶戏艺术,保持木偶戏本真面貌与特点,做到让古老的木偶剧艺术更好地传承发展。

当下木偶剧演出市场,近年来排演了一些人偶童话剧目,这些剧目也得到了少儿观众,尤其是低幼儿童观众的欢迎。作为艺术的多元化,似无可非议。但人偶剧是远离木偶剧本体的一种艺术品种,远离木偶剧创新应充分发挥本体艺术魅力这个根本。如果我们任其发展下去,对这种现象不加重视和改变,势必严重影响木偶剧进一步健康发展这个宗旨。因为,专业木偶剧团都去搞人偶剧,那么还有木偶艺术的生存之道吗?对此,笔者觉得应引起我们木偶艺术工作者和有关方面的认真思考。

猜你喜欢
木偶剧琼花木偶戏
木偶剧表演艺术漫谈
当代木偶剧造型艺术的创作
传统戏剧——木偶戏
窗外飞絮
宋代琼花的人文发现
扬州琼花涂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木偶戏
木偶剧进校园瑶乡少年乐翻天
木偶戏
木偶剧表演艺术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