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常态体育课变得更加自然流畅

2014-11-21 01:41徐继山
体育师友 2014年5期
关键词:运球体育课创设

□ 徐继山

现在的体育课积极倡导还原真实于课堂,体现和谐自然,不做作。自然的常态课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一定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上好体育课。

一、自然的问题导入

体育课堂导入的目的,是为了在课的开始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之中。有的体育教师很在意课的开讲,往往都在开讲的那一刻上下功夫。故意过分渲染,刻意雕琢,夸张,显得不自然,这不可取。当然这种酝酿无可厚非,问题在于要做得自然得体。做到在很短的时间内,自然导入学习内容。教师还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去导入新课,不要不切实际,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有位教师,性格内向,平时显得比较古板,一次上课导入,他突然一反常态来了一段热情奔放的导入语,与平时的教学特点完全相反,弄得学生都很不适应。简短的几分钟的导入,也是需要反复推敲的。因此课前我们需要多花一点时间进行自然和谐的导入设计,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自然的情境创设

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学习好新课创设一定的情境是必不可少的,创设教学情境一定要自然,不生硬,绝不能牵强附会。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好体育知识。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营造某种情境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在预设的情境中掌握所学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是当前运用较多的教学方法。如在王老师的体育课中,她为了让学生上好绕障碍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在场地上画一个象中国地图的图案,沿线条形成环线,在各转折点上放置10面标杆小旗,她导入情境 “游遍祖国”,练习要求学生从起点出发,沿图案边线过场上的每一面旗子,跑一圈回起点。比比谁用得时间最短?按照两个小组一起出发,但是由于小组之间身体素质差距太大,组与组之间成绩有一定距离,尽管很多同学很努力,但是仍然不能够追上前组学生,一些学生就松松垮垮地跑完全程,一脸的无奈。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打击。这堂课正因为老师一味摆设游览祖国这个 “境”而忽略了学生小组之间身体素质差距大的 “情”,“境”中无 “情”,便失去了情境创设的意义,体育课的特点是身体活动,从而完全脱离了一堂体育课真正意义所在。

自然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要有合适的“境”。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时,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

三、自然的师生互动

体育课中的师生互动应是课堂生成的,应是教师课上调动与启发下的学生积极参与,绝不是事先预设的假象。我在进行踢毽子教学时,几个小组之间的展示比赛结束后,有学生提出要和我进行比赛,我愉快地接受了挑战。 “1、2、3、4”学生们都在为我数数,我心想尽可能的把自己的最高技术发挥出来。 “老师踢的真好啊!” “老师真厉害,一直没有败。”其实我已经精疲力竭,只不过咬紧牙关坚持着。“停!”计时的学生一声喊,学生们立刻欢叫起来: “老师太厉害了,1分钟内踢了98个!” “同学们,当我踢到80个的时候就感觉累了,很想停下来,听到大家的加油声,我就坚持下来了。坚持到底就会有收获,同学们愿意再试试吗?”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马上各就各位,整个课堂呈现出了一片积极锻炼的景象。上述事例看出来进行小组比赛结束后,有学生提出学生想要和老师进行比赛,老师愉快地接受学生的挑战。把自己由教师变为学生的挑战者,很自然地融入到学生中。更好地创设良好互动环境和交流机会与学生同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自然的语言过渡

上好一堂体育课,过渡语言的运用十分重要。一堂体育课,教师将自然过渡的语言贯穿于教学内容之间,采用环环相扣的提问或递进式的话语,将教学内容中串连起来,做到自然连贯。精心设计体育课中各个环节的过渡语,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学的一个环节快速引入到下一个环节,实现教学诸环节的无缝衔接,使课堂结构更加紧凑、课堂教学更为高效。例如 “今天我们既要比谁的实心球投得远,又要比谁跳得远,你们可要加油哦!” “跳远我们已经学过,但是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增加一点难度,你们愿不愿意挑战自己呢?”这种形式的衔接语,能够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在“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时,复习原地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后,老师导入过渡语是: “原地体前变向运球是体前变向运球的基础,同学们已经把它掌握熟练了,但在比赛中经常用到的是体前变向运球,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完成后,可以安排一个绕标志物运球游戏,这两个环节的过渡语是: “刚才我们学习了篮球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大家掌握的比较快,接下来我们运用所学技术做绕标志物运球游戏,看谁运的既快又好。”这样,巧妙地运用这些过渡语,使教学活动逐步深入,师生配合更加和谐。

过渡语言让学生容易接受理解,不要说得云里雾里,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五、自然的问题揭示

评价一堂体育课,还应关注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及对学生的引导。教学中,要对学生有提问,但提问不能太唐突,要自然,要有 “问”才 “提”,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要在课前设计好,才能达到引起注意、引起思考、引入问题或总结回顾的目的。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应,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尤其是那些平时比较活跃的学生,此时显得不够活跃的,不能及时响应教师的提问,就有可能大部分学生没弄懂。要放慢讲解节奏。对学生课堂不积极的情况,可用与学生交互的方式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和注意力,交互的方式一般用提问或设问的方式进行。自然的提问还要注意时机与质量。可以采用直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站起来回答,回答完后要进行纠正或鼓励。也可以采用设问的方式,自问自答,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直接提问或设问,都要自然而发,不得过于生硬。所提问题最好都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能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自然流畅的体育课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体育课,它能够让学生在高兴、快乐、喜爱中学好体育知识,增强身体体能,提高体育素养。

猜你喜欢
运球体育课创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创设未来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体育课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