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照顾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4-11-21 07:59陆美华黄敏清麦惠诚邹秀玲林榕生
中国临床护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支持性妇科领域

陆美华 黄敏清 麦惠诚 邹秀玲 林榕生

支持性照顾是指除医药、手术、放射治疗等干预措施外,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可能需要的各种帮助[1],能系统地了解癌症患者需要帮助的情况,以便提供合适的心理、社会支持与帮助。癌症是患者最为恐惧的疾病之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绒毛膜癌等。由于子宫和卵巢对于妇女的特殊意义,其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发生在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故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心理、社会文化方面均承担着巨大压力,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直接威胁生命。因此,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临床上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作为评价肿瘤治疗效果不可缺少的指标[2]。本研究通过对住院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支持性照顾,观察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10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4例。入组标准: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②无精神障碍和智力低下者,认知功能和沟通能力良好;③对此次研究的目的和方式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④预期生存期>6个月。将入组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53.21±10.9)岁;卵巢癌11例,子宫颈癌14例,子宫内膜癌7例;初中文化程度13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19例。对照组: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52.63±11.4)岁;卵巢癌9例,子宫颈癌15例,子宫内膜癌6例;初中文化程度15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17例。2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恶性肿瘤生长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采用护理程序对病情进行评估制订护理计划,接受常规治疗,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及对症处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主动给予包括支持性照顾、社会支持、支持性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

1.2.1 支持性照顾

从医护人员和家属两个方面进行实施。①医护人员的支持性照顾,体现在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建立互相信任的医患关系,及时发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支持性照顾的需求,根据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评估并制定护理计划,选择合适的地点、时间和环境,由责任护士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把支持性照顾贯穿和落实到整个住院过程中。②重视家属的支持性照顾,家属是患者最亲近、最相信的人,他们的关心、鼓励和支持是患者心灵最大的安慰。让家属多陪伴,多协助患者日常生活与活动,维护良好的家庭关系,并给予最大限度的经济支持。充分利用家庭支持系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支持性照顾的目的,不是单纯强调延长生命,而是更多地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和家属的信心,充分配合医护人员实施各项治疗和护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1.2.2 社会支持

指导照顾者善于利用社会支持。①与患者家属及亲友及时沟通,避免在患者面前宣泄不良情绪,要求家属每周探视患者至少2次,以亲情的关怀给予帮助和支持。家属给予患者生活照顾和最大限度的经济支持,与患者共同面对疾病。②指导患者主动寻求社团、工会的帮助,逐渐融入正常的社会活动,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帮助。除医务人员和家属的支持照顾外,护理人员还应帮助患者积极寻求社会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是提高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满足的基础,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能降低个人对压力事件所产生的负向情绪。

1.2.3 支持性心理干预

①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合理安排治疗时间,用治疗性语言,如劝导、支持、启发、鼓励、积极暗示等方法,帮助患者表述情感和认识问题,消除患者的疑虑,改善患者的心境,矫正患者的不良行为,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促进心身康复[3]。②以温馨的环境和亲切的态度进行有效沟通。医护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在精神上给予支持,有效利用社会支持资源,使患者振作精神,乐观、积极地面对病情。③心理放松疗法的运用。教会患者心理放松的方法,如聆听舒缓的音乐,想象愉快的场景,回忆美好的经历等。指导患者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做好情绪管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思想顾虑,获得安全感,增强自信心。④以合适的方式让患者了解病情,让治疗成功的病例和治疗效果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看到希望,树立理想与目标,增强信心。

1.2.4 健康教育

①对每位患者发放1份我科自制的健康教育手册,手册中的内容均出自教科书,患者阅读后再详细进行讲解。②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由专门经过培训的责任护士担任,负责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③每周组织同种疾病的患者进行小讲座1次,内容包括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诊断、治疗、护理、并发症、预后、复诊等,提醒患者应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及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和着凉等,详细讲解化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如何正确处理。④有针对性地做好个体教育,帮助不同病种的患者全面了解肿瘤的治疗、护理、转归等相关知识,纠正对肿瘤的认识偏差,减轻患者的无助感,形成正向思维,使患者正确认识治疗过程,提高适应能力。鼓励患者正视生活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并采取积极应对的方式。

1.3 评价方法

采用癌症生活质量问卷核心量表(EORTC Cor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EORTC QLQ-C 30)[4]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5个功能量表、1个整体功能量表、3个症状量表。标准分为0~100分,功能量表和整体健康状况的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越好;症状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越差。以上测评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工作人员执行,用统一的指导语,在规定时间内由患者自行填写。对于填写困难者,由调查员按一定的语言程序逐条询问填写。测评的时间为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分别发放问卷64份,回收6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治疗前、后测定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2组各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干预后干预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疲劳、疼痛、失眠症状较对照组改善,经济困难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3 讨论

3.1 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支持性照顾的意义

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病程较长、病情严重,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极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5]。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得到显著延长,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之一。因此,我们针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支持性照顾方案,进行人性化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2 支持性照顾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

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比生存率、病死率更能反映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状况,恶性肿瘤治疗的目的不仅是延长生命,更重要的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支持性照顾治疗2周后,干预组患者功能量表中的5个功能领域和整体健康状况得分高于对照组,表示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主要症状领域和其它症状领域的4个项目得分低于对照组,表示受疾病的影响程度低于对照组,说明支持性照顾对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行之有效的,达到了药物和手术治疗所不能替代的效果。2组经济领域得分无统计学差异,表示支持性照顾对患者经济领域中经济困难的帮助和影响作用不明显,这是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患者就医的目的不仅仅是改善症状、去除病灶,更重要的是恢复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正确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目前,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的调查很多,在护理实践中应加强个体生活质量的测量和评估,这是评价健康状况、疾病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内容和方法[7],也是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生活质量是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产生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是逐渐被公认的肿瘤治疗的终点评价指标[8]。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在妇科肿瘤学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让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把提高生活质量作为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摆在肿瘤科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表1 2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表1 2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项目 性质 干预组(n=32) 对照组 (n=32) t值 P值躯体功能 功能领域 57.50± 2.45 58.20± 2.34 1.169 >0.05角色功能 功能领域 71.20± 5.25 70.90± 4.93 0.236 >0.05认知功能 功能领域 57.90± 4.33 58.80± 3.55 0.909 >0.05情绪功能 功能领域 66.20± 3.44 65.60± 3.89 0.654 >0.05社会功能 功能领域 79.60± 7.66 78.90± 6.80 0.387 >0.05整体功能 功能领域 52.62±21.96 54.68±12.13 0.374 >0.05恶心呕吐 主要症状领域 32.08± 4.65 31.22± 3.16 0.865 >0.05疲劳 主要症状领域 56.56± 4.32 57.42± 2.76 0.949 >0.05疼痛 主要症状领域 51.15± 6.70 52.47± 3.65 0.979 >0.05失眠 其它症状领域 39.82± 4.50 38.77± 3.55 1.036 >0.05经济困难 经济领域 61.82± 5.31 60.60± 4.67 0.976 >0.05

表2 2组干预2周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表2 2组干预2周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项目 性质 干预组(n=32) 对照组 (n=32) t值 P值躯体功能 功能领域 67.98± 3.61 56.36± 3.22 13.588 <0.05角色功能 功能领域 77.56± 5.78 68.86± 2.98 7.568 <0.05认知功能 功能领域 68.11± 4.29 57.67± 3.41 10.777 <0.05情绪功能 功能领域 74.77± 3.98 64.52± 3.77 10.577 <0.05社会功能 功能领域 85.86± 6.75 76.71± 5.67 5.872 <0.05整体功能 功能领域 69.92±20.78 56.32±11.67 2.563 <0.05恶心呕吐 主要症状领域 22.65± 4.57 30.12± 3.42 7.403 <0.05疲劳 主要症状领域 42.80± 5.12 58.03± 2.51 15.109 <0.05疼痛 主要症状领域 40.09± 3.77 51.57± 4.05 11.737 <0.05失眠 其它症状领域 28.73± 4.86 36.77± 3.49 7.601 <0.05经济困难 经济领域 62.96± 4.98 61.52± 3.80 1.300 >0.05

3.3 社会支持对支持性照顾的促进作用

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仅仅关注治疗是远远不够的,患者的心理状况、社会支持和家庭情况都是医护人员关注和干预的内容。良好的社会支持能缓解患者的无助感,通过来自各方面的社会支持,妇科肿瘤患者得到充分的支持、关怀、疏导和帮助,可提高患者对各类事件的应激能力,为治疗疾病提供动力。实践证明那些能够战胜疾病的患者往往具有较强的社会支持系统,而在整个社会支持中来自家庭成员的情感支持显得格外重要[9]。良好的社会支持和亲人的呵护可以增加肿瘤患者的适应性行为,使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中积极应对,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疾病对机体的影响程度。有研究表明[10],除年龄、性别、婚姻、配偶健康情况和文化程度等因素外,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各种症状也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医护人员重视社会支持对肿瘤患者的作用,帮助患者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使患者充分获得社会支持和照顾,可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3.4 支持性心理干预是支持性照顾的基础

妇科恶性肿瘤对女性患者造成的影响涉及多个方面,由于疾病的改变以及各种病理状态下的需求,需要从各方面得到帮助和支持。本研究根据患者影响因素,积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变化,综合评估其期望的需求。护理人员在对癌症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全面分析和评估每位患者心理状态及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及支持系统的情况,采用不同护理方法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1],把支持性心理干预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对不同个体针对性地给予支持性心理干预,做到因人施护。有研究认为[12],患者是独立的个体,心理干预要进行个体干预,患者最直接的精神支柱来源于家庭。因此,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除患者本身外,还应包括患者的家属和社会成员。支持性心理干预能改善肿瘤患者在人际交往中的适应不良,减轻焦虑和担忧,克服无助和绝望,纠正错误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建立正确的思维和应对方式,使患者情绪得到改善、症状得到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新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体,护理工作要求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患者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13]。因此,肿瘤科护理人员应把生理、心理、社会适应3个环节协调一致,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今后护理工作不断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临床上对于治疗肿瘤,不单纯是只追求患者的生存问题,还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有效的支持性照顾是保证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了解患者相关需求,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3个方面进行支持性照顾和治疗,减轻恶性肿瘤对躯体的影响,以达到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目的。但其相关干预措施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护理人员积极参与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干预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Fitch MI.Providing supportive care for individuals living with cancer.Toronto:Ontario cancer Treatment and Research Foundstion,1994:23.

[2]邵株燕.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命质量研究进展.肿瘤学杂志,2006,12(2):88-92.

[3]钱国安,王维利,陈艳,等.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80-282.

[4]万崇华,陈明清,张灿珍,等.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 30中文版评介.实用肿瘤杂志,2005,20(4):353-355.

[5]徐河玉,罗婷婷,杨林瑛.健康教育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5上):4-6.

[6]孙梅,闫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研究进展.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4):780-781.

[7]吕美霞,顾源,施侣元,等.恶性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14-215.

[8]于彦芝.4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性生活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现代护理,2005,11(19):1597-1598.

[9]付岚,李俊英,李虹,等.社会支持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9-11.

[10]乔洁.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上海护理,2007,7(3):59-61.

[11]彭俊华,陈楚君,陈桂玲,等.首次住院治疗鼻咽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中国临床护理,2014,6(1):3-4.

[12]陈珊,林细吟,刘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51-53.

[13]王桂花,刘丽华.人性化服务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0):1030-1031.

猜你喜欢
支持性妇科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提高材料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支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