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油田氮气抑水技术

2014-11-21 03:01王继创孟繁森安俊玉徐卫红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4年3期
关键词:增油水淹液量

王继创 孟繁森 安俊玉 徐卫红 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古城油田目前有正常注水井25口,正常注聚井10口,由于南部砂体位于河道中心部位,物性、连通性好。2011年完善注采井网后油井受效,但同时区块综合含水上升较快,动态调整难度大。2010年年底有8口受平面矛盾及单向突进影响,产能下降12t。2011年对古225#、古2307#等8口井进行示踪剂监测。

1 氮气抑水作用机理

氮气抑水技术主要是针对高液量、高含水油井注入一定的氮气,通过优化注氮参数及注入工艺,从而改变液流方向,以达到抑水之目的[1-2]。

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原理为:①氮气在多孔介质中发泡,堵塞大孔道,控制水锥,调整产液剖面;②氮气能降低水相相对渗透率;③由于重力分异,注入的氮气进入微构造高部位形成次生小气顶,驱替顶部原油向下移动;④氮气能保持地层压力,有利于减缓底水锥进,氮气不溶于水,微溶于油,具有良好的膨胀性,驱油弹性能量大;⑤氮气黏度小,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进入水窜通道,降低水窜能量,解放潜力油层段;另外相渗改变,油井含水降低,岩性由水润湿性转变为油润湿性,降低了水相渗透率,提高了油相渗透率,改善措施效果。

鉴于以上作用机理,结合其他油田成功应用经验,在古城油田南三块开发单元开展氮气抑水试验。

2 现场应用

近年古城油田4个主体常采单元共实施38井次的氮气抑水试验,共增油3377t。其中泌123区2012年2月10日开始实施氮气抑水,实施6口,有效6口,有效率达到100%,且增油效果显著。

氮气抑水技术在现场应用过程中经历了实验尝试—总结规律—推广应用三个阶段。

2.1 氮气抑水技术应用

(1)注氮选井原则。应选取水淹严重(边水淹为主),生产层位相对单一(3层以下),采出程度较低(<35%),有一定地层能量(日产液>10t)的油井。

(2)施工方式选择。采取氮气段塞+清水压井+焖井的方式,先从油管注入氮气,根据井口压力情况决定清水用量及焖井天数。

(3)注氮强度选择。结合监测资料,根据水淹决定氮气注入量,正常情况下要求每米油层厚度注氮量>3000m3。

2.2 氮气抑水见效特征

(1)氮气抑水堵边水效果明显好于注入水淹井。通过对不同水淹类型油井的见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注氮气后边水淹油井生产效果明显好于注入水淹油井。见效特征主要表现为增产幅度大、稳定,有效期持续时间长。6口边水淹井累计增油949t,有效率100%;而5口注入水淹油井注氮后增油146t,见表1和表2。

表1 边水淹井注氮效果评价

表2 注入水淹井注氮效果评价

(2)见效油井产状变化大,见效特征显著。氮气抑水见效较好的5口油井,其见效特征呈现出较强的规律性。见效的5口油井液量稳定或下降,其中3口井液量呈下降趋势,2口井液量稳定。其他生产参数如液量、含水、氯离子均呈下降趋势,产油量上升明显。液量、液面、含水及氯离子等参数的下降表明边水能量有所减弱,油井的层间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高含水层被抑制,含水较低的出油层得到解放和动用,充分说明所注氮气对大通道高产液层产生了一定的抑水效应,增油效果明显。泌123区注氮井合计日均增油9.2t,平均单井日增油1.5t,增产幅度达150%以上。目前该区注氮井平均日产油20t,对区块产量贡献率达到27.4%。

(3)高黏度油井实施效果较差。泌125区实施氮气抑水的7口油井虽然都见到了一定的增油效果,但增产幅度较小,单井日增油只有25t左右,总体增产幅度远远差于泌123区。分析认为,泌125区Ⅳ9层氮气抑水效果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油黏度的影响,Ⅳ9层油层温度(37℃)下原油黏度为6868mPa·s,在正常的地层温度下原油流动困难,极大地影响了措施效果。

(4)注氮强度与增油量关系不大。随着注氮量的增加,油井产油量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增加趋势,需进一步摸索探讨,找出具有最佳经济效益的注氮量。

3 现场应用的可行性

3.1 技术可行性分析

氮气抑水实施结果表明,氮气具有较好的抑水作用,对受边水或注水(聚)影响出现高含水现象的井,注氮后水能量得到抑制,聚(水)驱作用得以发挥,见到好的效果;对于有边水而没有注水对应的井,措施后见到一定的效果,但潜力相对较小;对于注入不平衡引起的水窜,注氮后可达到控水、增油的效果。

3.2 经济可行性分析

古城油田已实施38井次的氮气抑水措施,累计注氮量65×104m3,累计增油3377t,累计产出166.4万元,投入产出比达1∶2.4,经济效益显著。

4 现场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氮气难溶于水微溶于油的物理特性,在后期生产过程中,抑水的氮气大部分被采出地面,被地层溶解、吸收的氮气量极其有限,多次氮气抑水后,必然会出现地层亏空、产油量下降等现象,为后续开发带来诸多问题。

(2)氮气抑水增油技术现场适用范围有限。从现场实施效果来看,氮气抑水无法解决由于井网不完善,平面矛盾突出而造成的注入水淹问题。该项技术对注水井水窜油井和聚驱聚窜油井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应采取配套辅助措施,进一步深化技术内涵,拓宽技术适用范围,从宏观上提高措施有效率。

(3)部分油井出现了气窜现象,受窜油井产能呈下降态势,目前缺乏有效的堵塞手段。

(4)监测资料缺乏。由于注氮抑水尚处于试验探索阶段,缺乏必要的动态监测资料,应加大油井产出液剖面监测力度,为注氮效果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5 措施建议

氮气抑水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开发效益,下步应做好以下工作:

(1)以注水开发为基础,在地层能量得到有效补充的前提下,再考虑采取氮气抑水措施,以保证措施的长效性。

(2)选取部分水井开展氮气驱试验,实施过程中辅以调剖措施,提高平面堵窜能力,扩大氮气波及体积,提高氮气平面控制程度,达到既调剖抑水又补充能量的目的,提高氮气驱油效率。

(3)针对泌125区原油黏度高,地层温度下原油流动困难的特点,考虑采取氮气抑水+热处理的方法,提高地层温度,增加原油流动性。

(4)加强氮气抑水井后期生产管理工作,结合提液调参等常规生产手段来提高措施效果。

(5) 对部分有效期短的井加大氮气用量,对于边水能量强、无注水对应的油井,通过投注增加内部能量,培育高产井。

[1]曹维福,罗琳.特低渗透油藏注氮气流体相态行为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9,28(4):121-124.

[2]杜殿发,郭青,王青,等.特稠油油藏注氮气可行性分析[J].石油钻采工艺,2008,30(6):75-79.

猜你喜欢
增油水淹液量
浅析消费者在水淹车下的权益保护
TAP阀压开地层解决方案及其在苏南的应用
工程因素对页岩气井产水的影响分析
子长老草湾区7247井组调剖驱油技术研究
高含水油井自转向酸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水淹吕布
小麦玉米花生间作套种保粮增油的思考
CO2 驱低液量高气液比井下气锚模拟与优化
潜油电泵井日常采油技术
模糊聚类神经网络技术在识别水淹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