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下播洒生命的色彩

2014-11-21 23:35潘超
体育师友 2014年5期
关键词:广播操组内动作

潘超

一、主题内涵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王占春提出:“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是应当被重视的。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加强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合作,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合作学习在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较广泛、效果不错,其意义在于促进群体智力互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小组的一定程度的约束作用,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遵守纪律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合作学习也能够节省教师的讲解时间,组内只要有人明白了,他就可以充当“小老师”,讲给其他人听,组内的体育小骨干也可以帮助同组同学纠正动作,这样教的人多了,集中讲解的时间少了,学生的锻炼时间就会越来越多。老师的注意力有限,不可能注意每个学生,但是组内的5--6个人就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同伴的情况,更利于对于个别同学的帮助和辅导,这样我们的体育课堂就会越来越有效。

二、案例背景

我校是课程改革的实验学校,室内的课程都在进行课程改革,采用小组的模式进行授课,同学之间合作学习,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在我校这种课程改革氛围的引领下,体育课的课程改革也被列上了日程。同时,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由于对运动技术含义的狭隘理解,将教法竞技化,导致教学枯燥无味,复杂难练,教师教的没劲学生也学的无奈。主要表现在教材单调,缺乏趣味性,在广播操教学中,教师反复地讲、抠动作,学生反复地练,更加显得死板和和机械,从而造成部分学生不爱上广播操课,不爱练广播操,更有甚者不爱上体育课。事实证明,传统的体育教学很难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改革传统教学,从健身角度出发,娱乐与健身相结合,变教材的枯燥乏味为有趣性,使教材丰富多彩,从而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当前体育教学的紧迫任务,所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体育课来说是势在必行,以小组为载

体的合作学习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案例描述

新生入学要学广播操,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这一客观情况,很多老师都感觉到“头大”,学生对于广播操的学习兴趣低,总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可想而知,广播操的教学质量一直不尽人意,学生做的也有气无力。每次只要一说这节课学习广播操,学生们立刻无精打采的,厌学情绪特别明显,很不配合,在学习过程中,更会出现“调皮捣蛋”的情况,手臂伸不直,动作不到位,拖拍抢拍的现象更是比较常见的,怎么样能调动学生学习广播操的兴趣,让广播操教学更有效?这是我在教授广播操时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案例剖析

1、动作结构分析

《放飞理想》这套广播操以基本体操为主线,动作简单易学,整套广播操体现青春、向上、健美、竞争、拼搏的特点,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精神追求,动作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逐步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动作往往是形似神不似,没有精气神,做的不够到位,也不够优美。

2、教学特点分析

广播操的项目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学生要形成动作的动力定型,就必须反复地进行肢体练习,有时候一个动作要重复练习几十次,学生才能掌握。动作要正确优美,学生就必须要掌握要领、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反复的练习。学生的练习兴趣就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影响了广播操的质量,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自学自练。

3、学生学情分析

水平四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辨别思维和动手能力,注意力指向性较强,并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认知和技能有一定的提高,学习新知识速度快模仿能力强,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他们愿意在同伴中展示自我,更加注重集体的荣誉感。

4、问题归因分析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够新颖,不能适应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再加上反复地操练动作,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就被慢慢地磨光了,回顾以往的广播操课,都是教师先完整示范一节操,然后分解法讲解、示范,再完整地做,学生都是被动的学,将课堂还给学生很迫切,评价机制还不够完整,一节课做的好的学生对于他的表扬、奖励不够,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五、解决策略

改变以往广播操教学时单一的教师讲解、示范和领做的模式,引入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利益相同,利用任务单,组内学生能明确分工,大家进行集体的讨论,有了对话和商量,并能进行小组学习,共同的活动,并给予一定的学习时空,最后通过比赛,给学生展示的平台。我是这样操作的:

1、异质分组,组间同质

在分组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组内成员的多样性,一般都采用异质分组的形式,分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体质健康、专项爱好、组织领导能力等,一般小组是相对稳定的,确保组内成员能更好地相互交流、讨论帮助、共同提高。

2、合作学习,明确课题

学生能明确我们合作干什么,本节课中,学生能明确自己小组是要学习、研究哪一节广播操,能合作解决在广播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3、合作进步,达成目标

合作学习小组一定是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能明确这节课每个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为实现小组目标共同努力。在学习、合作的过程中,甚至可以细化到每个具体的动作,每个人可以研究1个8拍,分工合作,让每一个人都有了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组内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4、合作探讨,自主练习

没有时间、空间的合作学习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行的。在各组认领完一节操后,各组可在规定的一定区域内进行自主地练习,组内学生可以进行讨论,可以来安排每个人干什么,如每个人认领一个8拍,但动作相同、方向相反的两个人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甚至是相互的评价,组内也可以2个8拍为一小组,进行组内比赛,又能进行组内的互学、互评。

5、分组比赛、集体讨论

一段时间后,班内进行小组间的展示和比赛。每个小组展示过程中,不仅要看他们的动作质量,也要看他们组内成员的参与度,展示完后,小组开始教班级其他同学这节操,可以2个人前面边做边教,其他人到下面纠错,不过具体的形式还是由学生自己来定。教完后进行集体讨论,谈谈教的好地或者不好的地方,有没有错的地方等,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打分。教师这时候,可以对某些动作进行强调,后再组织这个小组领做。endprint

6、共同提高、展示成果

每个组派一人来统计分数,算出优胜小组。在学习广播操的这些课上,共得到3次优胜的小组所有成员可以代表班级参加校广播操队,为班级争光。

六、具体效果分析

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更愿意为了小组和班级的荣誉认真学习、练习,动作的质量大大提升,动作的力度也有了,“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开始约束自己,组内的同学会相互帮助和指点,优胜的小组可以代表学校参加西湖区的广播操比赛,组内的全体成员都要参加,也给了很多学生机会,这样学生就能全身心地学习和练习;但是,如果想在一节课完成这么多的练习和比赛,时间上还是比较紧凑的,所以可以将学习的课题(广播操的哪一节)事先安排给各个小组,小组可以利

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和练习,这样学习的时间就更加地充裕,也可以分为2节课上,第一节课主要给组内学生讨论、学习、合作,第二节课主要是展示、教其他组同学、比赛等;这样就在细节方面处理的更细致,动作的要求也能更细化,一节课上下来,就不存在某一环节太粗糙的情况,这个主要还是看学生的能力,能力好的班级可以选择一节课上,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学校广播操队的成员更加积极,迟到的现象减少,练习中抱怨的声音也越来越少。

七、案例的意义

合作学习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学生能探讨、合作地学习,学习的能力在提升,可以说学生更会学习了。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得到提高,学生越来越愿意帮助其他人。同时,小组合作使得互动更充分,学生之间能够做到互补,更能擦出灵感的火花,小组内会涌现出一批体育骨干、“小先生”, 有同伴一起学习,有榜样相伴左右,既能提高学习的动力又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最终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相互学习,更可以辅导后进生,在课外加强练习,帮助教师减轻了负担。这样可以更到位,更具体。

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实践操作中确实能起到好的效果,对于各位体育老师教授广播操还是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的,不论是新授广播操,还是一段时间后提高广播操质量的复习课,都是比较实用的,将合作学习引入广播操的学习、广播操队的选拔、其他项目的教学甚至是学校其他体育竞赛活动中,学生更能全面地参与,体差生也能借助组内的力量成长起来,最后形成一个学校良好的体育风貌。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第一实验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广播操组内动作
广播操比赛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运用“教学做合一”理论引领小学广播操教学
听着广播做运动:日本人如何爱上广播操
动作描写要具体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探究
本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