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学生体育需求与体育保健课程开展研究

2014-11-21 01:57任天平
体育师友 2014年5期
关键词:弱势群体

任天平

摘 要: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学生弱势群体的体育需求和体育保健课程开展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得知:学生弱势群体参与体育锻炼有一定的心理基础,并且内在体育需求较高;具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态度和兴趣,但缺少主动健身意识。学校对学生弱势群体的体育活动不够重视,体育保健课程亟需完善,运动场地器材等硬件设备匮乏。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学校的主导作用,积极完善学生弱势群体健身活动管理体系,加强体育教师对体育保健课的认识,完善学校体育保健课程的设置。

关键词:弱势群体;体育需求;体育保健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5.029

1 前言

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学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是指身体患有疾病或身体功能性异常,不适宜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群体。其共同特征突出表现为身患残疾、病弱、肥胖、高龄、急性损伤等[1]。随着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全社会助残意识的增强,身患病残的学生接受完善教育的机会日渐增多。有数据表明我国在校学生中伤、病、残者占5.5%,体弱者占13.6%[2]。这一群体数目庞大,并呈现增长态势,如何保障其体育公平权利将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各级学校弱势群体学生和学校体育保健课程。

2.2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

2.2.1问卷设计和检验

依据社会心理学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结合弱势群体学生的特点,通过本研究熟悉的专家、学者的问卷调查和部分弱势群体学生的重复测试,进行信效度检验,对问卷做出合理调整,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高校体育教师问卷和弱势群体学生问卷。

2.2.2问卷发放及回收

在17所大、中、初级学校随机抽取900名弱势群体学生(男生482名,女生418名),于2012年4月17日—2012年6月11日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问卷900份,其中有效问卷892份。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构成状况

各级学校弱势群体学生中,身患残疾学生105人,占总数11.67%,患有特殊疾病的有381人,占总数的42.33%,体质方面占414人,占总数的46.00%,身体素质差的学生157人占总数的17.44%,表1显示出,弱势群体学生表现在体质方面的占将近一半的比例,可知现在学生中身体形态存在一定的肥胖比例,这些弱势群体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较少,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相对较差。

3.2学校弱势群体学生体育需求内在因素分析

3.2.1体育态度

态度是一个人系统化了的心理和神经准备状态,对个人的内在行为倾向性具有指导性,可以决定个人的心理与行为。[3]

从调查得知,有7.9%的学生持非常积极态度,有43.6%的学生持积极态度,有48.4%的学生持一般态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参加锻炼的态度是积极的,这就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了心理基础。

3.2.2体育兴趣

兴趣是个人对参与某种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情绪。体育兴趣可以使人们对体育活动有积极的认识和良好的参与意识,使人们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4]。

调查显示,学校弱势群体学生对体育活动非常感兴趣的达到19.0%,感兴趣的占41.0%,兴趣一般和不感兴趣的占32.0%,超一半的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兴趣,这说明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内在体育需要度较高。

3.2.3体育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和维持人们活动的内部原因和动力,是激励人们去达到某个目的的主观原因。而良好的体育动机则可以反应个人对体育需求的客观反应,并推动人们维持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原因和心理状态。可以说,需要是动机的基础和根源,而动机则是需要的动态表现。[5]

表2调查结果,反映了学校弱势群体具有广泛的体育动机,他们不但具有和普通大学生一样的参加体育锻炼的共同动机,如:“满足爱好”、“健身”、 “丰富业余生活”等,同时对体育“增强体质”的本质功能有深刻的认识,愿意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也有符合自己身心特点的动机。

3.3学校体育保健课程开展状况分析

3.3.1学校体育保健课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教育的核心。调查结果表明(表3),17所学校中有9所开设了体育保健课,但均未明确体育保健课的培养目标,开设的课程也仅仅局限于学校向普通学生开设的公共体育课,从中择选一些适合体育弱势学生的课程,比如较常见的太极拳、羽毛球、健身操、保健按摩等常规项目。著名学者马维平认为: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课学习期待指标的统计结果表明,排名第一的是健身康复指导,占94.5%;排名第二的是运动处方指导,占92.1%;排名第三的是参与竞赛活动,占86.2%;锻炼后身体的检测排在第四位,占84.7%。通过对比表明,目前各级学校设置的体育保健课没有“以人为本”,只是为了开设而设置,没有顾及体育弱势学生的切身利益和真实需求。

另外从表3中不难发现,在开设体育保健课的9所学校中无一例外的都把体育保健课列为选修课行列,有2所学校只开设了一学年的体育保健课,7所学校开设为二学年的保健课,没有一所学校对体育弱势学生长期开设体育保健课。经过实地调查发现,9所学校虽然开设了体育保健课但并未列入学生课程表中;弱势群体学生虽然选修了体育保健课却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课时也得不到保障,大多数学校体育保健课教学课时数每学期都在30学时以下;弱势群体学生体育保健课学习具有随意性,部分学生只是报名选修了体育保健课却屡次缺课;弱势群体学生对于学校开设体育保健课选课意愿较弱,较多弱势群体学生选择和正常学生一起上体育课。有关研究表明,体育教学干预后,学生身体素质总得分较干预前具有显著性差异,除了握力体重指数有性别差异,其他指标均表现出性别上的一致性,及格率有显著提升;干预后体质弱势学生的测试因子均值和阳性数均低于干预前的水平,其中躯体化、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干预前后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强迫、偏执、精神疾病因子虽有差异,却不具有显著性[6]。因此,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体育保健课将成为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权利公平”将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趋势。endprint

3.3.2各级学校体育保健课大纲、教材使用情况分析

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并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7]。考试大纲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考试任务,要求受教育者必须掌握或者达到的技能等级标准。调查结果表明,开设体育保健课程的9所学校中只有1所学校制定有体育保健课教学大纲;没有一所学校制定体育保健课的考试大纲;没有一所学校有体育保健课的专用教材。弱势群体学生对学校开设体育保健课满意度的调查选项统计结果表明,有32.5%的学生选择满意,有60.4%的学生选择不满意,7.1%的学生选择无所谓;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调查结果表明,29.8%的学生选择满意,41.6%的学生选择不满意,29.6%的学生选择无所谓;体育保健课的评价方式选项表明,有14.5%的学生选择满意,70.2%的学生选择不满意,15.3%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实地访谈得知,由于体育保健班学生个体情况差异较大,各级学校体育部门只是安排相关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康复指导,学期末的考试并没有相关评价标准,只是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进行打分,一般情况只要选修都给及格分,大都没有优良中差之分,这种情况是造成了体育弱势学生对体育保健课评价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使体育保健课“有教有类”将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弱势群体体育教育加以完善。首先,学校体育部门应根据体育弱势学生体质特征进行分类;其次,制定出不同类型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最后,可以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相同的体育教学和相应的考试评价。如何使更多的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克服自身心理、生理等因素参与到体育保健课堂教学之中也是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内容。有关研究表明,体育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与其体育态度没有关系,而与他们的体育兴趣显著相关。提高体育弱势群体的健身意识必须激发和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提高其体育兴趣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如寻找适宜的项目、培养必需的保健知识以及开展有效的组织活动等[8]。这样对于体育保健课教学和体育弱势学生学习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3.3.3各级学校体育保健课教师、场地器材配备情况

学校体育课所需的两大基本条件是师资资源和物质条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要更加充裕和多样化,这样才能够给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但调查结果表明,专业体育教师资源的不足,场地、设施、器材等物质条件的缺乏一直是影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17所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有体育保健课专职教师,现担任教师多为兼职体育教师,且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机构培训;没有1所学校有体育保健课专用场地,大多借助于学校健美操馆或者体操馆进行课堂教学;4所学校有体育保健课专用器材,经过实地调查得知,这4所学校的所谓的体育保健课专用器材只是学校健身房;有2所学校选择体育保健课需要专用场地器材,13所学校选择不需要。对于体育弱势群体是否满意学校场地器材的选项统计表明,有2.9%的学生选择满意;94.5%的学生选择不满意;2.6%的学生选择无所谓。

教师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因素,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可以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可以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从体育弱势学生对体育保健课专职教师技能期待的选项可以得知(表4),98.3%的学生选择激发学习兴趣的技能;92.3%学生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87.4%学生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86.7%的学生选择引导学生锻炼的技能;77.4%的学生选择有专业的保健知识技能。这些都表明弱势群体学生对专职体育教师的需求很高,他们都有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目前,在我国只有特殊学校和相关康复医疗机构有专业康复技师,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师大多属于兼职教师。专职体育保健课教师相对于普通体育课教师要具有更加专业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实践环节要承受更多风险和压力,而且还要付出比普通体育教师更多劳动和心血。在调查中得知,担任体育保健课的教师都是学校体育部门指定任命而不是出于自愿。相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弱势群体学生能进行适合自己锻炼项目的锻炼场地、设施和器材确实十分有限。学校把有限的体育经费大部分投入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之中,很少考虑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学习锻炼需要,这也是造成体育弱势群体专用场地、器材匮乏的主要原因。

4 结论与建议 4.1各级学校弱势群体学生对体育锻炼呈现出“积极态度”。但体育保健课开展现状不容乐观,学校教务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体育保健课课程设置、课程性质、课设总学时进行总体规划;学校体育部门教学要求不够严谨,没有对体育保健课师资、教材、考试大纲、教学大纲进行统一的编订和执行;学校相关领导对体育弱势群体体育公平权利诉求不够重视,不能保障其对场地、器材等基本设施需求。

4.2各级学校要深刻认识开设体育保健课的作用和意义,加快体育保健课的课程设置;促进体育保健课教材建设;推动“运动处方”教学在体育保健课中的运用;积极完善弱势群体学生群体健身活动管理体系,支持“弱势群体学生社团”的建设;学校要保障体育弱势群体体育公平权利,加快专职体育保健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工作,提供体育保健课专门场地和器材,满足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诉求;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由各校领导人共同参与制定关于弱势群体体育活动的工作计划,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13-GH-368]

参考文献:

[1]邓飞,邝郁,谭希颖.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的思考[J]. 体育学刊,2001,8(2): 89-91.

[2] 周满生.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N].2008-08-05.

[3]李跃年.体育行为学 [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 社,2004.

[4]马启伟,张力为. 体育运动心理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0.

[5]金健秋,徐国宏等.大学生体育行为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7):33--35.

[6]徐芝芳,曾锡银.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与体育教学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 97-98.

[7]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程[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12.

[8]汪流,陈海燕.高校健康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健身服务网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27(12):1659-1661.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弱势群体
向弱势群体伸出援手暖民心
关于高校图书馆为学生弱势群体服务问题探究
金融创新支持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现状研究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关注弱势群体 追求和谐课堂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价值分析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民粹风下,台军成岛内“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