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和CT在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中应用效果比较分析

2014-11-24 02:56赵传杰李树亮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下腹阑尾阑尾炎

赵传杰,李树亮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山东 临清252600)

本研究通过对术前均行B超和CT辅助检查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B超、CT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3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158例,男93例,女65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47.2±8.5)岁,病程2-72小时,平均病程(11.5±3.9)小时;主要临床症状为右下腹剧痛或转移性的右下腹疼痛,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同时有白细胞计数增高。纳入标准:①具有典型急性阑尾炎临床症状[1]:右下腹疼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发热及体温升高,右下腹麦氏点压痛等;②术前均行B超和CT检查;③无腹部手术史者;④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孕产妇、哺乳期妇女;②合并心功能障碍者;③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④合并慢性炎症性反应及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1.2 方法

B超检查:采用GES6和飞利浦IU22超声仪(低频探头频率1.7MHz-4.7MHz,高频探头频率5.0MHz-10.0MHz)进行检查。操作方法:患者排空膀胱,取仰卧位,在麦氏点局部采用高频探头进行加压检查,如果没有发现阑尾,则先找到盲肠的下端,然后再依次寻找阑尾,对因为外界因素或肠气干扰导致没有明显观察到阑尾形态的患者,利用低频探头延长扫描时间来观察阑尾形态及其周围情况。诊断标准:阑尾区管腔扩大,同时管壁增厚,横切面呈靶环状,纵切面呈蚯蚓状的声像图表现[2]。

CT检查:采用GE prospeed AI单排螺旋CT及飞利浦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扫描参数设置:120kV,150-240mAs,采集层的厚度为3mm,间距3mm,重建层的厚度为1.5mm)。操作方法:患者头在前仰卧于CT台,从膈顶到耻骨联合的下缘进行扫描,然后根据阑尾疼痛的部位及涉及的范围对CT收集到的图像再行重建。重建按照矢状位和冠状位的方式进行。诊断标准:疑似急性阑尾炎者表现:充满液体的阑尾粗≥6mm,无阑尾周围索条状影但壁增强;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影像表现:充液阑尾≥6mm,且阑尾周围有积液,右下腹出现脓肿或急性肿块[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分析,计数资料描述采用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或配对χ2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等指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超、CT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术后经病理结果证实,158例疑似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中有149例为急性阑尾炎患者,9例为急性阑尾炎阴性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2例,左侧输卵管积脓1例,右侧输卵管积水1例,小肠憩室炎1例,右侧隐睾并恶变1例,子宫穿孔3例),误诊率为5.70%。其中化脓性急性阑尾炎患者53例,单纯性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坏疽性急性阑尾炎患者10例。B超、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B超、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例]

2.2 B超、CT检查的诊断价值比较

CT检查的灵敏度、准确率与B超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的灵敏度、准确率高于B超检查,两种检查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B超、CT检查的诊断价值比较

2.3 B超、CT检查结果比较

两组检查结果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P=0.993)。见表3。

表3 B超与CT检查结果比较

3 讨论

由于阑尾腔比较狭小,阑尾容易聚集外来的粪便、细菌,且阑尾动脉作为回肠动脉的一条终末分枝,在遇到刺激时容易发生阻塞、痉挛,最终导致阑尾发生炎症性反应而引起阑尾炎[4]。其主要临床表现:(1)转移性右下腹痛或固定性的右下腹疼痛;(2)心率加快,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3)发热、体温升高;(4)重要体征是右下腹的固定压痛[1]。目前临床上主要根据典型症状进行诊断,但有研究发现阑尾炎的误诊率可达到29%左右,严重地损害患者的健康及延误病情[5]。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B超作为辅助诊断手段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B超作为一种无创、对人体损害小的检查手段,在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中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6]。急性阑尾炎时,B超下可见阑尾增粗呈水肿状态,并可较好地显示阑尾的位置、病理组织类型及严重程度等。但研究也认为B超有一定局限性,即对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可能是因为炎症反应较轻而阑尾肿胀不明显,可能会造成B超无法及时检查出来,从而延误患者的治疗。CT因为具有较强的图像后处理能力,可以通过重建技术在不同的角度对阑尾及其周围情况进行重现,且其空间分辨率高,因而在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中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7]。本研究对疑似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术前均行B超和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判定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中,158例疑似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术后经病理结果证实149例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化脓性急性阑尾炎53例,单纯性急性阑尾炎86例,坏疽性急性阑尾炎10例。提示我们通过临床症状诊断阑尾炎的误诊率较高,因此,在临床应慎重。经B超和CT检查发现,CT灵敏度、准确率高于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有关结果一致[8]。可能是因为:(1)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阑尾腔中脓性液体较多,B超对其的分辨率不高,造成误诊率较高;(2)一些阑尾炎患者的炎症性反应较轻,阑尾的肿胀不是非常明显,因此导致显示率较低,B超无法发现;(3)肥胖、肠道气体对检查的干扰等也是造成B超检查误诊率较高的一个原因。两组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9]。结果还表明,B超与CT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虽然B超的灵敏度及准确率略低于CT,但是两组的检查结果没有差异,这也就证实了目前B超在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中还能得到广泛应用,不仅是因为其无创、伤害小,还可能是因为其与CT检查结果无差别所致。这提示我们在急性阑尾炎典型症状非常明显时可以结合B超进行确诊,但是临床症状不明显时结合CT检查意义较大。

综上所述,CT的灵敏度及准确率高于B超,但是两种检查手段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别,临床在鉴别诊断急性阑尾炎时应在典型症状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辅助诊断手段进行鉴别诊断。

[1]Leeuwenburgh MM,Wiezer MJ,Wiarda,et al.Accuracy of MRI compared with ultrasound imaging and selective use of CT to discriminate simple from perforated appendicitis[J].Br J Surg,2014,101(1):e147.

[2]张玉军,张 梅,徐连芬.B超对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6):107.

[3]祁小晶.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44例的临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7(4):1706.

[4]邹贵军,张炎,吴仕和,等.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9):5723.

[5]刘明国,彭志远,邹正霖,等.急诊多层螺旋CT平扫对阑尾炎诊断的临床意义[J].西部医学,2013,25(12):1879.

[6]Caglar E,Aribas B,Tiken R,ea al.Midgut malrotation presenting with left-sided acuete appendicitis and CT inversion sign[M].BMJ Case Rep,2014.

[7]申 宏,袁 菊,洪 凡,等.CT与B超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18):1776.

[8]赵宇红.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及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6):911.

[9]于广英,张进伟.B超和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J].医药前沿,2012,2(3):81.

猜你喜欢
下腹阑尾阑尾炎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养胃 “一揉二提”
阑尾真的无用吗?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手术治疗5例阑尾类癌临床报道
急性阑尾炎周围组织超声表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