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弹性成像对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浅析

2014-11-24 02:56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肝炎乙型肝炎纤维化

宋 洋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吉林 长春130062)

目前,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经皮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但因为病理穿刺本身作为有创性检查存在一定并发症及相关风险,很难多次进行。肝纤维化程度作为一项对慢性肝病防治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理应尽可能及时和准确的评估[1]。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FS)是一种新型的建立在超声诊断基础上的快速、便捷、非创伤性肝纤维化检测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应用一维脉冲超声切割波在肝组织内运行的速度换算成弹力数值,数值越大,反映弹性波的传播越快。FS主要检测肝组织的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本研究对我院临床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行FS检测的同时,进行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将LSM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8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9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31例,年龄在22-56岁之间,平均30.32±11.45岁。并排除患有其他腹腔器官相关并发症,或曾经进行过腹部手术的患者。

1.2 方法

1.2.1 肝脏硬度检测 采用法国Echosens公司生产的测定肝组织弹性的专用仪器,嘱咐患者平卧位,双手置于头部,向左侧倾斜使肋间隙增宽,检测点选择在右侧腋前线至腋中线第7、8、9肋间间隙,探头与肝右叶表面垂直按动按钮,通过使用50Hz的低频脉冲振动波,连续有效的检测10次,取中位数为最终测定结果,并且以弹性值(KPa)来表示,最后检测要求成功率要大于60%,偏差要小于中位数据1/3。

1.2.2 肝组织活检 患者在行瞬时弹性检测之后,进行肝脏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超声定位,采取经皮肝穿刺,于肝右叶远离大血管的位置做好标记,皮肤常规消毒,局麻,嘱咐患者屏住呼吸,使用16G活检针采集肝脏组织,长度约2cm,至少包括6个以上汇管区,置10%中性甲醛中固定,送病理科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分期符合2000年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分期标准[2]:S0期无纤维化;S1期汇管区纤维化扩大,局限窦周及小叶内纤维化;S2期汇管区周围纤维化,纤维隔形成,小叶结构保留;S3期纤维间隔伴小叶结构紊乱,无肝硬化;S4期为肝硬化。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本组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刺活检结果,S0期10例,S1期19例,S2期28例,S3期16例,S4期16例,肝脏硬度值随着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加重而增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436,P=0.006),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其结果(t=3.765,P<0.01),具体见表1。

表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分期及LSM值比较(±s)

表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分期及LSM值比较(±s)

病理分期 n LSM(KPa)S0 10 3.12±1.03 S1 19 5.64±1.75 S2 28 9.46±2.95 S3 16 15.81±4.62 S4 16 22.37±7.44

3 讨论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引起的肝损害和肝癌导致每年50万以上的患者死亡[2-3]。肝炎过渡到肝硬化病理上表现为肝纤维化加重乃至假小叶形成,因此,有学者认为,肝脏纤维化甚至早期肝硬化是可以逆转的[3],前提是要接受及时治疗。因此能否及时准确的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是准确有效地判断疾病预后,指导治疗从而评价疗效的关键所在。目前,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存在着一定危险性和并发症风险,并仍属于有创性检查,不易被患者接受,不宜频繁多次施行,而肝纤维化是一个损伤和修复的动态发展过程,单次的病理穿刺结果无法做到全程监测肝纤维化发展的过程[4]。寻找有效安全的诊断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瞬时弹性成像是一种新型的建立在超声诊断基础上可重复应用的快速无创、无痛诊断肝纤维化的新方法,其核心技术是瞬时弹性波治疗,这种波在肝脏中的传播速度与肝脏硬度是成正比的,肝组织硬度值可以通过测定肝脏瞬时弹性图谱来反映,通过测定肝脏硬度值来评估肝脏纤维化的程度,这种方法在肝纤维化的非创伤性诊断和监测肝脏疾病的发展以及评价抗纤维化疗法的效果等方面有很广的应用前景。此次研究发现,随着病理分期的加重其肝组织硬度值也有增大的趋势,也就是说随着肝脏疾病的恶化,肝脏的弹性值将会不断增加,这样预示着肝脏可能已经处于具有明显结节样改变性状的肝硬化状态,这与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基本符合[5]。

总之,瞬时弹性检测是一种快速、无创、客观、可重复的肝纤维化检测手段,容易得到医生和患者的接受和认可,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评估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1]Patel K.Noninvasive tools to assess live disease[J].Curr Opin Gastroenterol,2010,26(3):227.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

[3]袁 敏,杨长青.瞬时弹性成像在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28(6):468.

[4]Han KH,Yoon KT.ew diagnostic method for liver fibrosis and cirrhosis[J].Intervirology,2008,51(1):11.

[5]张均倡,熊 倩,黎凤娇,等.瞬时弹性记录仪Fibroscan在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0,20(5):301.

猜你喜欢
肝炎乙型肝炎纤维化
《世界肝炎日》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氧化槐定碱体内体外通过AKT/mTOR通路调控自噬抑制HBV诱发肝纤维化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芪红水煎液抗大鼠免疫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