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与“理性”背后的思考

2014-11-24 10:50方贤升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16期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麻木公开课

方贤升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以育人为本”、“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生活”的新理念早已被大家所接受,特别是关注学生的生活更是被大家津津乐道。《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我想,作为一名教师,要成功的组织教学,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有一次,我承担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国破家亡的苦痛,激发学生的爱国民族情感与反抗精神,同时能够从现实出发,明确历史学习的重要性。为了能突破重点,我把落脚点放在日军对华侵略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尤其是突出南京大屠杀。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做课件时特意找了大量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和视频,经过慎重选择后,留下了一段大屠杀的视频和十张有关屠杀的史实图片,并在播放图片时插入了一段《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在上课的那一天,我首先放了一段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视频,为了让学生更能感受大屠杀的残酷性,我又播放了一系列刺杀、砍头、焚尸、埋尸、皑皑白骨等史实图片,并伴以《辛德勒的名单》凄凉的主题曲,观看后,要求学生回答:看了这些触目惊心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心想这回不让你们声泪俱下的话,也起码会让你们义愤填膺,我精心制造的小高潮终于到来了。可是,问题提出后确是出奇的安静,原本很会说得一些同学,今天不知怎么也三缄其口,为了挽回脸面,赶紧指定同学站起来讲,但他们站起来后的话几乎雷同,大致都说我很气愤,日本人很可恶,话是这么说,可脸部表情木然,没什么特别的反映。这真是给我当头一棒,我当时的反应是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么麻木。因为就在几天前,为了保证公开课的顺利进行,我特意找了几个班试讲,可情形跟刚刚发生的一幕几乎一样,我当时认为可能是学生的素质问题,所以这次找了全校同一年级中程度比较好的一个班,可没想到也是这一结局。

课后,与其他老师谈及此事,大家颇有同感,都认为现在的学生太麻木,对大屠杀等残忍场面一点感觉也没有。我想,面对着日军在南京大肆的抢劫、滥杀老人儿童、焚尸灭迹、轮奸妇女后又剖腹、活埋中国军民的惨状,还有什么理由不引起我们的愤怒和动容,可课堂的效果却相反,我百思不得其解,唯一的解释——现在的学生麻木。后来我也曾反复思考,问自己难道真的是学生麻木吗?可一直没得到满意的答案。偶然的一次机会,与教研员谈及此事,他的一席话,使我恍然大悟。他说,这并不是“麻木”,而是现在的学生比我们那时更“理性”。因为他们的生活基础跟我们不一样,他们过着安逸的生活,没有我们以前的困难的经历,听着流行歌曲,享受着现代的文明,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确实如此,现代社会琳琅满目的商品,瞬息万变的信息,使他们应接不暇,再加上充斥暴力的游戏和大片,使他们对暴力的承受力大大增加,很难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南京大屠杀的残酷。丰富的经历和现代社会的时代特点,使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不像我们这一代那样更容易被感染,他们比我们更理性,以至于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惨状能处世不惊。

从“麻木”到“理性”的转变,我体会到了——教学中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要性。南京大屠杀这一幕的教学中,我正是不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了解学生的生活基础,仍一味的按自己的设想教学,出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脱离,从而导致出现了师生不能正常互动,甚至冷场的局面,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出现了对学生的不客观评价,说这是学生“麻木”的表现。这与现代新课程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是格格不入的。

现在的学生更理性,没有“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这来解释那天课堂教学尴尬的原因,似乎有点道理,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着实让我高兴了一阵。可没过几天,一个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那次课堂的尴尬,除了上述原因,难道没有别的了吗?现在的学生应该也是有同情心的、有爱国心的、有正义感的,既然学生有情感,那天课堂上为什么显得有点“麻木”,当时是不是还存在什么问题,还有没有补救措施?经过反复思考,有一天突然想到:是不是课堂引导有问题?于是在接下来几个班的教学中,我试着换了一种引导方式。在讲南京大屠杀时,我首先播放了《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在凄婉的音乐中,我出示了一张一群中国人被日军活埋的图片,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①谁正在被活埋?②他们有没有反抗?③他们为什么要反抗?④你觉得他们当时会想什么?会说什么?⑤如果你是当事人,你又会怎样?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每小组都积极发言,一改以往的尴尬场面,气氛甚是热闹。有一个同学说道:“他们在临死前可能还在想自己的老人、小孩、妻子是不是也已遭到敌人的毒手,小孩才刚学会走路,他们就……他们担心的不是自己的死亡,可能更多的是亲人的苦痛。他们很有可能在说:去死吧,你们不得好死……”。在回答问题中,学生们开始进入角色,特别是看到长江边被屠杀的成堆成堆的尸体时,学生已是控诉一片。不管是语气还是表情都显得有点激动,较那天的公开课比,简直不感相信。课后我特意去请教了我校的教研组长徐老师,她说,那天的公开课,你没有很好的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缺乏了解,而是以你自己的感受去理解学生,课堂引导没有切合实际,问题问的太快太笼统,学生当时还没进入角色,想要他们在情感上接受事实有点困难,想要达到你所期待的效果就更困难了。今天你这节课之所以较上节课成功,主要是因为你了解了学生的现状,知道现在的学生更为理性,并且采取了应对措施——加强课堂的引导,使他们慢慢的进入角色,他们的情感已进入当时的场面并且用自己的情感在感受当时的场面,他们能不激动吗?你已经调动起他们的情感,他们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徐老师的一席话,使我豁然开朗。

《南京大屠杀》这一幕教学内容从课堂尴尬到课堂激动,从百思不得其解到豁然开朗,使我真正认识到了,想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要做到“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有效准备教学策略,如有针对性的加强课堂引导,尽量避免因为学生的某些因素带来课堂的尴尬,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进入角色,融入课堂,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更为和谐,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新课程的理念,我想,作为一名教师,这并非是口头上的口号,而是要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把他贯彻下去,这也是时代的需要。在新课程教学中,作为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如上网、看书、与家长交流、与学生谈心或与同事交流等形式,尽可能的去了解现在学生的总体特点和班上学生各自的特点。只有做到知彼知己,教师才能驾御课堂,有的放矢,学生也能有效参与发挥主体性。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把这一新理念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起体验和分享这一理念所带来的魅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南京大屠杀麻木公开课
麻木
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浮生一记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无题(2)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