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琅琅读书声重现课堂

2014-11-25 07:05韦波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文情感

韦波

曾几何时,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在慢慢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师讲生听,生听师讲”的轮回流转。由于课堂上没有读的习惯,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无从谈起,课堂的教学效果更是微乎其微。

读是感悟死的语言的最有效的方法。语文课突出读,语文课堂教学就有特色。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堂应是读的课堂。

在教学实际中,不少教师认为课堂时间有限,给学生读的机会就少之又少。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读课文,就很难说出感受,也就没法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种忽视学生个体情感体验的课堂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是说,读是语文课堂中任何手段和方法都不能取代的个性行为。语文课堂应以读始,以读终。学生在读的境界中,以一种轻松自如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把作者的情感移植于自我,就能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从而发现美,感受美。有了美的感受,阅读兴趣自打心中起。

“经历就是一笔财富。”这话很有道理。课堂上,学生有了读的经历,就等于有了一笔难得的读书财富。学生在读中培养兴趣,在读中感悟、体会,在读中完善自我。因为读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过程。我们把读还给课堂,就是遵循语文教学最根本的原则。萨特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我们常说“语文情结”是通过“读”形成的,而课堂上的读尤为关键。它是特定时间、特定氛围、特定对象组合的特别活动。可以说,课堂上的读,不失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良机。

由于课堂教学有别于其他的实践活动,教师在实施教学步骤时,应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情境,尽可能地解除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因素,相信学生会读懂课文,克服在诵读过程中碰到的种种困难。学生经过一个读读、品品、背背、写写的过程,在自悟自得中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我在给学生上郦道元的《三峡》一文时,先让学生自由读一遍课文。他们边读边翻工具书,边看课文注解。等静下来时,我问他们读懂了什么,全班举手的不到三分之一。再读几个轮回下来,情况就不同了,他们似乎都有“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语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感觉。此时,我让学生谈谈感受。话题一打开,教室可热闹了。有的赞叹三峡的山美、水美、树美、泉美;有的屈指估时,想找个冬季去三峡游玩,以便感受三峡山涧的寂静及猿声的悲凉。纸上的言语,经过学生的反复诵读,变成能传递情感的“活”的东西,是读给学生带来情感体验,是读沟通学生与古人的思想交流。学生能读出感受,说出感受,写出感受,这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有人说,课堂诵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读的实践中,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捕捉诵读中有价值的点点滴滴,经过自身的感悟,读出最能体现自身感受的语势、语态,从中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并享受审美的乐趣。这种通过快慢高低的音调节奏,把文本的“情感运动”直接诉诸听觉的做法,是语文课堂最富有特色的情感体验。它是整个语文学习中最主动、最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通过读,才有所感悟,有所思考。这种感悟、思考来自学生自身的诵读实践,因而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它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美的感受,使其获得情感熏陶。所以,课堂上的读是一种美的享受。它在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同时,也在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然,强调读贯穿语文课堂始终,并不等于滥读。顺时顺势地读,课堂教学才有生机,才有特色。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上课,教师便让学生摇头晃脑地读课文,直到临近下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乎堂堂如此。教师们可不知,学生这么一读,便是苦了他们。因为他们既不知这样读来读去的目的是什么,也弄不明白语文课该学些什么。渐渐地,他们便把课堂上的读书活动当做任务性的事情来完成。“每堂必读,每读必怕”,这是学生对语文课印象最深的一点。于是,他们在感到困惑的同时,也渐渐远离了语文。此情此景,我们自然是没法跟他们谈起阅读兴趣的。

总之,语文课堂要有书声。该读的要读,该写的就写。正确处理好诵读过程中“放”与“收”的关系,适时适度地让学生诵读,这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及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责任编辑 陈剑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课文情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
情感移植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