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信息产业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研究

2014-11-26 08:52蒋建华刘程军王一铭
中国科技论坛 2014年2期
关键词:高值信息产业区域

蒋建华,刘程军,刘 刚,王一铭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服务业、信息技术与设备制造业,它因具有信息产业性、倍增性、渗透性以及带动性特征,对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有着极为显著的正向影响[1-2]。关于信息产业的相关研究,有学者运用定性的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信息产业的特征和现状[3-4],也有学者运用 BP神经元网络[5]、层次灰色关联[6]、Granger检验[1]等定量方法分析了信息产业的影响因素、作用途径等。通过文献查阅,我们发现,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探索区域经济[7-8]、区域城市化[9-10]等空间关联的研究较多,而鲜有研究者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来分析区域信息产业空间关联。

基于此,本研究拟以我国信息产业为对象,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省域之间的信息产业发展是否存在空间关联以及区域之间作用大小与程度。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关于信息产业的相关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进行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资料来自于2002—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网站和省、市、自治区统计网的相关数据,部分数据经过计算整理后得到,地图数据来自于1∶500000中国基础地理数据。研究单元为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海南省与台湾省由于空间邻近具有较大的主观性[11],因此剔除这两个区域。时间序列是2001—2011年。依据数据的可获得性、科学性及可比性原则,并结合张楚婕[1]、徐升华[12]等的观点,本研究采用官方统计年鉴中的信息产业产值的数据,作为衡量信息产业水平空间格局和演化的测量指标。用以数据处理的统计软件为 GeoDA9.5 和 Arcview3.2。

1.2 研究方法

(1)标准差指数和变异系数。本研究将区域信息产业划分为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并使用标准差指数 (S)和变异系数 (V)来衡量区域之间的信息产业水平差异的绝对和相对差距。

(2)全局空间自相关。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是指整个研究样本区域的度量属性和空间模式在整个区域空间的分布格局,目前用 Moran's I,Geary'C和Getis'G等表示全局自相关的指标,本研究选用其中较为常用的Moran's I[13]。

Moran's I作为衡量空间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3)局域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关联性指标Local Moran's I是用来揭示研究单元和其临近空间单位属性特征值之间的相关性或者相似性,可以发现“高值区域”以及进行数据的异质性检验[14],其计算公式为:

(4)NICH指数。NICH指数即相对发展率指数,是用来衡量各个区域在某一时期内相对于整体研究区域的发展速度。本文参考蒋海兵[15]、蒋天颖[16]等学者的研究,用各个研究区域在某一时期的信息产业产值的变化与整个研究区域在该时期的信息产业产值的变化来计算NICH指数,具体公式如下:

式 (3)中,Y2i、Y1i分别表示第i个区域在研究末期和初期的信息产业产值,Y2、Y1则分别表示整个研究区域在研究末期和初期的信息产业产值。

2 区域信息产业格局的总体特征

2.1 信息产业水平绝对差距逐年增大,相对差距上升后有所回落

由表1可知,信息产业的标准差指数逐年增大,尤其是在2007年和2011年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其他年份的增长,这说明,在2007年“十一五”规划出台之时,信息产业被划分为战略型新兴产业,获得了产业发展的良好契机,并极大地吸引资本、人才等的流入,但由于各区域的信息产业基础、人才机制、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差异,引起了各区域的绝对差距进一步扩大。2011年,我国“十二五”规划以及工信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再次将信息产业定位为七个战略型新兴产业之一,进一步奠定了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石。

表1 2001—2011年我国信息产业差异分析

进一步分析表1可以发现,2001—2005信息产业水平相对差距不断扩大,这与《信息产业“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实施信息产业基础相对雄厚的区域优先发展的战略存在一定关联。随着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信息产业规划中统筹规划与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信息产业的区域间相对差距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随后向下略有调整,其中,2006—2008年相对差距基本稳定,2009—2011年向下略有调整。这表明各区域之间的信息产业水平绝对差距基本上经历了上升、稳定、下降的阶段,各区域之间的信息产业水平差距逐渐缩小。

2.2 信息产业水平为正的空间自相关,并形成高值和低值集聚区

根据式 (1),采用 GeoDA9.5软件计算了2001—2011年的全局自相关系数Moran's I,详见表1。从表1可知,2001—2011年,我国信息产业表现出正的空间自相关特性,可概括为信息产业水平高的区域,其周围的信息产业水平也较高,信息产业水平低的区域,其周边的信息产业水平同样较低。从表1中还可以发现,Moran's I的值有减有增,但是变化的幅度略有不同,其中,2001—2005年和 2006—2008年中下降的幅度较大,2008—2011年基本保持稳定,经历了“逐渐下降―略有上升―基本稳定”的发展过程。Moran's I从0.359降低到0.219,说明我国信息产业水平从2001年时的各研究单位的信息产业规模存在较强的空间正关联,经过十年的发展,到2011年,Moran's I值为0.219,表明各研究单元信息产业规模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相对降低,每个研究单位之间的信息产业规模趋同发展相对减弱,信息产业规模依然呈现了高值聚集区或低值聚集区 (高―高;低―低)的空间集聚现象,但这种空间正相关逐渐削弱。这种现象,一方面揭示了我国省、市、自治区之间的信息产业规模从2001年的较强的空间正关联,到2011年信息产业规模趋同现象减弱,极化的现象逐渐上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全面实施新兴产业发展战略,虽然形成了信息产业规模聚集区,但空间的趋同作用相对减弱。

(3)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间土体流坍。现场踏勘情况表明,隧道下部地层为中砂,在基坑开挖中有桩间土体流失现象发生,致使隧道侧面及基底地层损失和漏空,进一步影响了隧道结构的受力状态。

3 区域信息产业格局的空间演变

3.1 我国信息产业差异的格局演化

为了反映我国信息产业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本研究以2001、2006和2011三个年份的各省、市、自治区的信息产业总值作为指标数据,利用自然断点法对信息产业产值进行归类处理,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之后运用Arcview3.2软件依次绘制出2001年、2006年和2011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信息产业的分布图。

按照各省、市、自治区信息产业产值,本研究将研究区域30个省、市、自治区分为四类区域,其中一类区域是指信息产业水平高的区域,而二、三、四类分别表示信息产业水平较高、较低以及低区域。2001—2011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信息产业水平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状态,信息产业水平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省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信息产业产值较高。2001年,信息产业水平一类区域有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这都属于沿海地区,此外还有北京属于信息产业水平的一类区域;而到2006年,一类区域从原来的六个减少为北京、山东、江苏、浙江和上海五个省市,而广东则变成了较高的二类产值区域;到2011年,一类区域为北京、上海、浙江和江苏四个,山东则由原来的一类区域降为二类区域。从2001—2011年一类区域的分布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在这10年间,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以及北京一直处于领跑全国的地位。从2001年的各省、市、自治区信息产业产值分布图可以看出,二类区域与三类区域占大多数,研究区域中有17个省、市、自治区都是位于二、三类区域,表明此时全国信息产业水平的分布相对均衡,信息产业的差异相对较小。2006年,二类区域的数量上升为5个,三类区域的数量则由2001年的13个降为11个,而四类区域的数量则较2001年有所增加,一类区域的数量降低。这样的变化趋势表明我国信息产业的差异在不断增加。2011年变化更为显著,二类区域仅有山东、湖北、福建和广东四地,处于二、三类的两种类型的区域数量总数仅为20个,相比2001年的17个有小幅的增长,而一类区域的数量有所减少,四类区域有所增加。可见,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信息产业产值分布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区域信息产业水平差异在2001—2011年间不断增大,呈现出信息产业格局两极分化的趋势。

3.2 信息产业的核心区域逐渐显现

为了更进一步的表现我国区域信息产业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13-14],根据公式 (2),运用Geo-Da9.5软件,得到反映我国区域信息产业水差异的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图。

分为高值正相关区域、低值正相关区域、低值负相关区域和高值负相关区域。2001年,该时期呈现出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相关性的省份并不多。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六个地区为低值正相关区域,表明2001年这六个地区的区域信息产业水平较低,同时对周边区域的负辐射程度较强,周边区域的信息产业水平也较低,两者空间差异较小;值得注意地是,江苏省和上海市在这一时期显示为高值正相关区域,表明2001年江苏和上海的区域信息产业水平与其周边地区具有高度正相关关系。其周边省份如浙江、山东的区域信息产业水平都比较高,且江苏和上海与上述几个地区的区域信息产业水平差距并不是很大,因此江苏和上海在2001年共同处于我国区域信息产业的集聚中心,并且此格局得以延续。

2006年我国区域信息产业的空间聚集发生了较大变化,高值正相关区域数量增加了浙江省、北京市,形成了江浙沪三地合一以及北京市的高值集聚中心,低值正相关区域数量并未改变,但低值区域的具体区域的变化是减少了甘肃而增加了内蒙古,这表明区域信息产业的核心区域开始形成。江苏、浙江、上海三地成为高值正相关区域,表明此时江苏、浙江、上海的区域信息产业水平发展迅速,同时对周边省市的正辐射效应增强,福建和山东的区域信息产业水平也显著提高,而河北省和天津由于在发展速度上和上述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该时期已经变成低值负相关区域,北京市成为高值正相关区域;同时,2006年我国区域信息产业的低值正相关区域为新疆、甘肃、云南、四川、青海以及内蒙古均为低值正相关区域,表明在该时期,我国西北部省份变成区域信息产业水平的低值集聚区,而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形成高值集聚区,区域信息产业差异较2001年更显著。

2011年我国区域信息产业Lisa集聚变化同样较为明显。高值正相关区域变为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天津五个地区,我国区域信息产业的核心区域在稳定的基础上又有所扩大。广东成为高值负相关区域,广西、湖南、江西和河北则是低值负相关区域,该变化说明,长三角地区及其周边省市和京津地区的信息产业水平居全国前列,成为我国区域信息产业的核心区域。长三角凭借的是较为扎实的工商业基础和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及经济环境,承接国际信息产业的转移,信息设备制造业较为发达;京津地区核心区域的形成则得益于活跃的创新氛围和丰富的智力资源,主要集中于知识产权的研发,信息服务业和软件业发展迅速。

3.3 信息产业增长存在空间差异

本研究运用公式 (3)计算出我国区域信息产业水平的NICH指数,并根据计算结果将整个研究区域划分为高增长区、较高增长区、较低增长区和低增长区四个不同类型的子区域,得到我国区域信息产业增长差异分布图。

在2001—2006年与2006—2011年这两个阶段,我国区域信息产业的增长情况具有明显的变化。2001—2006年,全国近半数区域均处于低增长区,仅有北京和上海是高增长区;而广东省则由信息产业较低增长区跃入的较高水平增长区;较高增长区为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北;而到2006—2011年,我国区域信息产业增长差异分布情况产生较大的变化。高增长区由2001—2006年的2个增加为3个:江苏在该时期的区域信息产业水平迅速增长,同时广东、广西、河北、天津、辽宁和黑龙江区域信息产业的增长速度有所加快,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三个经济圈的区域信息产业水平增长幅度都有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在该时期增长速度减缓,由原先的较低增长区降为低增长区。以上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信息产业水平的增长差异分布有明显的变化,东部省市的信息产业水平增长幅度大于中西部省市,这种现象在2006—2011年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从2001—2006年与2006—2011年这两个阶段的增长差异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区域信息产业差异还在进一步拉大。

为了更好说明我国区域信息产业增长差异的空间格局变化情况,本文通过运用GeoDa9.5软件计算NICH指数的局部Moran统计值,并得到反映区域信息产业增长的Lisa集聚图。

2001—2006年,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处于高值正相关区,这与增长差异结果基本一致。江苏省虽然在该时期处于较高增长区,但这是相对区域之间而言的,江苏周边省份如山东、浙江的区域信息产业增长幅度均不低于江苏省,因此,在该时期的Lisa集聚图中显示江苏是高值正相关区。此外,江苏与周边省份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其区域信息产业增长对周边区域具有较强的正辐射效应。2006—2011年,高值正相关区域变为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和天津,广东由于在该时期发展速度提升,变成了高值负相关区域,该变化说明长三角、京津以及广东这些省市及其周边区域在该时期内区域信息产业增长较快,且发展速度相对稳定,已经成为我国区域信息产业增长的核心区。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和天津对周边区域具有较强的正辐射效应,而广东则由于周边区域的产业基础、创新资源、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信息产业的空间延伸受到一定的限制,成为了高值负相关区域。此外,低值正相关区域数量增加,表明我国西部省市信息产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进一步扩散,一是由于西部各省市自身及其周边区域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二是受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产业特征、智力资源、技术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得信息产业的发展后劲相对不足。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本研究选取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2001—2011年的信息产业产值作为反映区域信息产业水平的指标,运用了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结合Arcview3.2和GeoDA9.5软件的计算与制图功能,分析了我国区域信息产业的格局及其演化,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2001—2011年,我国区域信息产业水平差异总体呈现扩大的趋势。我国区域信息产业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态势,东部省市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明显强于中西部省市,近十年来,我国区域信息产业“东强西弱”的格局并未改变,反而在逐渐增大,这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信息资源基础情况有密切的联系。

第二,我国区域信息产业水平表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并逐渐形成空间集聚的态势。我国东部省市尤其是京津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信息产业水平高,其信息产业的产值占全国总量的比重高,而西部地区整体的信息产业水平低,与东部省市的差距十分明显,区域信息产业水平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2006年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和北京市共同成为我国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的高值正相关区域,表明该时期我国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的集聚中心扩散,核心区域开始显现。2011年,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和天津五个省市成为我国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的高值正相关区域,表明我国区域信息产业核心区域扩大,长三角及京津地区成为我国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

第三,我国区域信息产业增长同样存在空间差异。2001—2006年北京和上海的区域信息产业增长幅度最大,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湖北区域信息产业增长也较快,中西部的大多数省市处于低增长的状态;2006—2011年江苏省出现区域信息产业的高度增长,该时期广东、浙江、天津仍旧表现出高水平的增长势头,并且江苏省区域信息产业增长表现出高度正相关关系,中西部省市除湖北省外其余仍为低增长或较低增长的状态。

4.2 政策建议

首先,内外融合,大力推进区域信息产业建设。在充分认识我国各省 (市)信息产业水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创新人才引进,科技资源利用,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方针政策,实施差异化信息产业发展策略。同时,在做好我国各区域信息产业的统筹发展的同时,注重与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相衔接,实现与美国、日本、德国以及英国等国家的先进信息技术发展接轨。

其次,科学布局,促进区域信息产业空间差异化发展。发挥信息产业强省 (市)的主体功能,注重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带动效应,并加强广东、山东、福建、湖北等区域信息产业的培育,促进信息产业空间多极化和多样化的发展,增强各省 (市)的产业聚集度和综合服务功能。此外,还应培育一系列的重点高新区和一般高新区,推动信息产业特色园区建设,实现产业发展空间的合理布局。

最后,夯实基础,搭建科学高效的信息产业发展平台。应制定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打造和完善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投融资服务体系、信息网络体系以及高端服务体系,奠定各省 (市)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此外,依据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提升区域间的产业联系,实现信息产业资源要素集聚,并培育信息产业中的各级中心区域,构筑特色鲜明、科学高效的信息产业发展平台。

[1]张楚婕,房伟.我国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影响关系研究[J].情报科学,2009,27(7):1067-1070.

[2]陈禹.信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杨少华,李再扬.信息产业技术标准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及其政策含义[J].情报杂志,2011,30(9):89-95.

[4]M.K.Chen,Shih-Ching Wang.The critical factors of success for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in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market: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approach[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0,(37):694-704

[5]王钢,王欣.基于BP神经元网络的吉林省信息产业测度[J].情报杂志,2009,(1):88-91.

[6]杜小明,谭 兵,黄志民.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9):187-191.

[7]李红,丁嵩,刘光柱.边缘省区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以广西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7):30-36.

[8]王海江,苗长虹,茹乐峰,崔彩辉.我国省域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J].经济地理,2012,32(7):18-23.

[9]刘辉.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以兰州—西宁区域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2011.

[10]孙宝明.辽宁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J].地理研究,2010,30(6):868-873.

[11]王红亮,胡伟平,吴驰.空间权重矩阵对空间自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湖南省城乡收入差距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1):110-115.

[12]徐升华,毛小兵.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管理世界,2004,(8):75-81.

[13]Getis A.,Ord J.K.The analysi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by use of distance statistics[J].Geographical Analysis,1992,(24):189-206.

[14]Anselin L.The 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J].Geographical Analysis.1995,(27):93-115.

[15]蒋海兵,徐建刚,商硕.江苏沿海乡镇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6):998-1004.

[16]蒋天颖.我国区域创新差异时空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6):22-29.

猜你喜欢
高值信息产业区域
7524亿元
养殖废弃物快速发酵及高值转化土壤修复生物肥料关键技术
南京地区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与医保支付研究
麻文化发展与高值利用前景展望
分割区域
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与高值化利用技术发展展望
新郑产业新城:“屏”“芯”双轮驱动,打造中部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地
四川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区域发展篇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