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2014-11-26 02:38隋凤波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四平分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4年20期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发展

□隋凤波(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四平分局)

0 引言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水资源是人类生存最根本的资源,地球上的任何生物离开水资源将不能继续存活。因此,人类应当坚持保护水资源,处理好人类发展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妥善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防止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破坏,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1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现状

1.1 水资源的特点

1.1.1 水资源是有限的和可再生的

在光合作用下,当水蒸气与空气中的微尘或颗粒相结合,水资源无法承受重力时即形成降雨。地表水资源能够在一定的周期内与地下水相互循环,从而促进了水资源的净化和再生。

1.1.2 水资源是不可代替的

水资源不仅能够维持地球上生物的生命,也同样能够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源泉。一旦水资源遭到破坏,水资源环境恶化,并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净化和再生,那么水资源就无法维持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危及到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1.1.3 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我国的国土面积大,所属气候带较多,因此,降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差异较大。从时间上来看,我国的降雨量分布变化大,6-9月份降雨量明显较多,其他月份雨量较小。由于我国北方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雨量集中,冬季雨量较少。南方主要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的降雨量较为分散。因此,我国水资源南方分布多,北方分布少,西部地区少于东部地区。

1.2 水资源的现状

1.2.1 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制不健全

我国的水资源保护立法主要体现在《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方面,但是并未形成完善的水资源保护体系,水资源的规划、利用、管理等制度还没有建立,也没有形成水资源交易制度和水资源保护参与制度。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管理不到位,保护缺乏监督,行政权力滥用等问题十分严重。

1.2.2 水资源管理模式不合理

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主要实行全国统一调配和管理监督、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但在实际生活中,地表水的开发利用主要由水利部门负责,地下水由国土资源部管理,大气水由气象局管理,水资源污染防治由环境保护部门管理,农林牧渔业由农林部管理。多个部门之间相互分离和并立,没有实现有效的协调与合作,部门之间政策不统一,甚至矛盾和冲突频发,水资源的相关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难以得到有效执行。

1.2.3 水资源保护队伍薄弱

我国水资源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不高,队伍薄弱,部分地区的水资源保护组织只有2名工作人员,根本无法有效执行相关政策,素质和人员数量影响着水资源执法力度,不能有效地贯彻水资源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利用理念,严重制约着水资源保护的效果。

1.2.4 部分地区水资源破坏严重

我国原有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属于粗放型的开发方式,对河流湖泊的水资源没有合理进行开发,水资源过度开发现象严重,特别是对河流湖泊水资源的长期的无限制开发、无偿开发使得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受到破坏。部分地区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没有经过处理排放入河流湖泊中,导致河流湖泊遭到污染。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是当水资源的污染严重时,水资源的可再生功能就会遭到彻底摧毁。

2 水资源保护措施

2.1 建设节水型社会

根据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全社会都应积极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明确节水型社会的目标,探索不同地区和不同水环境下的水资源节约模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工农业对水资源的污染,发展质量高无污染的水源,形成合理的循环系统。工业布局要顺应水资源发展形势,治理工业废水排放,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普及节约型生活设施,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2.2 加大水资源保护投资

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需要财政支持。因此,国家应当从全国的水资源保护现状出发,建立完善而长久的保护体系,加强对水利工程的保护和建设,健全水利建设政策,扩展基金范畴,完善水资源的利用市场,建立多元化水资源发展体系。

2.3 预付型资源消耗

为了更好的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制止竭泽而渔的开发方式,防止出现提前借贷利用方式,禁止出现先破坏再修复的利用方式,建立起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预先对水资源形成保护,制定可持续的利用措施,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

3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

3.1 进一步发展并完善治水理论知识

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指导治水。依据中央水利工作的大政方针及可持续发展的治水理念,应当坚持统筹兼顾、全面规划、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积极进行开源节流、防洪抗旱工作,坚持兴利除害结合,从而形成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合理开发,达到对水资源的综合治理及有效保护,最终通过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进一步完善治水理念,加强对水环境恶化、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等问题的综合治理和统筹规划,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在防洪体系的建设中,既要治水,同时也要规范人类活动,为水资源留出适量的空间和出路,重视人与水的和谐,构建人水和谐社会。还要改变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加强对水资源节约的重视力度,实施区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通过实现水利现代化来有效地提高水利工作的高科技含量。

3.2 增加水利保护工作投入,大力支持环保工程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工作需要政府公共财政的大力扶持,有关部门应当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及管理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协调建立一项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继续坚持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为国债投资的长期建设的重点工作,力争提高用于水利工作的资金比重。稳定水利建设工作基金政策,扩大基金的筹集范围。政府水利工作部门应着力建设产业发展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行业监管法制化的城市水务管理体制,进一步调整财经政策,构建更好的投资环境,力争形成私人资本及企业资本、银行信贷资金和政府财政资金等多种投入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搭建一个长期稳定的投资信贷体系。

3.3 着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在目前经济迅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形下,着实有必要将水资源问题放到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考量,加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当前水资源的严峻形势,树立对水资源保护意识,避免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只看到眼前和局部利益而忽视长远、整体利益的作法。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要定期开展节水活动,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增强节水、爱水意识,努力构建“节水型环保卫生城市”。政府要把水资源当做环境问题的第一要务来落实,利用科学合理的有效手段,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强化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为今后各地小康社会的形成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4 总结

总而言之,要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顺应和谐社会的要求,提高对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视,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优化配置与有效保护、综合治理相结合,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大对水利工程的保护力度,强化对水资源开发方式的研究,推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提供稳定的支持。

[1]王莉莉,钱宽,徐慧琴.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2(5):52-53.

[2]南向东,于立,冯秀红.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及其利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4):85-86.

[3]李广智,陆梅,张振.浅议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4(7):156-158.

猜你喜欢
水资源利用发展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