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J渡槽桩基础施工技术

2014-11-26 02:38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4年20期
关键词:护筒骨架灌注桩

□程 刚(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

1 工程概况

J渡槽位于某输水干渠工程第三标段(桩号36+974.086~37+234.086),由槽身段、进出口渐变段及河道整治三部分组成,全长260 m,主槽为九跨,每跨20 m。上部结构为简支带拉杆矩形槽,沿纵向施加预应力。矩形槽梁高5 m,矩形槽过水断面5.20 m×3.64 m。槽体底板厚度0.50 m,侧墙厚度0.50 m,拉杆布置间距2 m,尺寸0.40 m×0.50 m。下部槽墩为双柱式框架槽墩,基础为灌注桩基础,埋深20 m以上,灌注桩直径D=1.50 m,两桩中心间距5.70 m,净距4.20 m,共有20根桩。渡槽设计流量63m3/s,槽身过水断面尺寸5.20m×3.64m,槽内设计水深3.64m,渡槽纵坡i=1/800。

2 桩基施工方案

桩基础采用旋挖钻机旋挖钻孔,导管法灌注混凝土。首先进行桩位放样定位,确定每个桩的位置,然后安装旋挖钻机,随即进行钻进作业,钻进完一个孔位并验收合格后,将钻机移至另一个桩位,同时对已经完成钻孔的桩基进行钢筋笼安装及混凝土灌注作业,从而保证连续施工。

3 施工方法

3.1 施工准备

钻孔的准备工作主要有桩位测量及放样、制作和埋设护筒、泥浆备料调制、泥浆循环系统设置及准备钻孔机具等。

3.1.1 埋设护筒

护筒用6mm钢板制成,护筒内径为1.70m,整体每节高2m,两端用厚10mm钢板焊成法兰盘以备连接,护筒顶端留有高40cm、宽20cm的出浆口,底节护筒下端设刃脚,护筒顶高出地面0.50m,护筒宜埋入泥岩1.50 m左右,护筒顶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00 m。

3.1.2 泥浆拌制

根据桩基的分布位置,在施工现场设置储浆池、沉淀池并用循环槽连接,池的尺寸均为5 m×5 m,深1.50 m。根据施工图计算黏土需求量,并提前将黏土运至施工现场,采用机械拌制,制浆前尽量将黏土块打碎,以缩短机械搅拌时间。

3.2钻孔施工

旋挖钻机钻孔先钻头着地,旋转开孔。利用钻头下端的切削刃对土层进行切削破碎,切削的土体被挤进钻斗,装满后将钻斗提升出孔口,旋转钻机底盘,并开启钻斗阀门,将土体排放,如此反复,直至孔底标高。在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减小钻头的提升速度,以免引起持力层的松弛带动钻杆下端的钻头。钻孔作业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必须将钻头提离孔底5 m以上以防止坍孔埋钻。

3.3 钢筋骨架加工及吊放

3.3.1 钢筋下料与制作

所有钢筋笼下料时,主筋均比设计桩长加长50 cm,以方便排架墩施工时截桩、接桩。由于每个桩基长度不一致每组骨架的各节段要排好次序,挂上桩基础的编号。

3.3.2 钢筋骨架的吊放

钢筋骨架入孔时,由吊车配合钻机吊装:在安装钢筋骨架时,采用两点起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1/3点之间,并采取措施对起吊点予以加强,以保证钢筋骨架在起吊时不致变形。吊放钢筋骨架入孔时应对准孔径,保持垂直,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放。

3.3.3 声测管和导管安装

按照施工图要求埋设3根声测管,将Φ57声测管固定在钢筋笼上,每节声测管长6 m,声测管通过Φ70套管连接,底部采用Φ70×12钢板焊接封闭。灌注混凝土导管用直径300 mm的钢管,每节长2 m,配2节长1 m短管,由管端粗丝扣、法兰螺栓连接,接头处用橡胶圈密封防水,导管使用前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混凝土浇注架由型钢做成,用于支撑悬吊导管,吊挂钢筋笼,上部放置混凝土漏斗,混凝土由进料斗经储料斗倒入漏斗,并随即卸入导管直接浇注,同时用吊车配合钻架吊放拆卸导管。

3.4 钻孔清理

钻到设计高程后,采用抽浆换浆法清孔,钻头提出孔外,采用泥浆泵一边把孔底泥浆、钻渣混合物抽出孔外,一边向孔内补充经泥浆池净化后的泥浆。在清孔时始终保持水位高度及泥浆的稠度,以防止坍孔。由于安放钢筋骨架及导管准备浇注水下混凝土,这段时间的间隙孔底易产生新渣,待安放钢筋骨架及导管就序后,再利用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清孔的方法是在导管顶部安设一个弯头和皮笼,利用泥石泵将孔底泥浆混合物通过导管抽出,以达到置换沉渣的目的。施工中勤摇动导管,改变导管在孔底的位置,保证沉渣置换彻底。待孔底泥浆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且复测孔底沉渣厚度在设计范围以内后,清孔完成,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3.5 灌注水下混凝土

采用竖向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见图“1J渡槽桩基础隔水球式导管法施工示意图”。灌注前,导管下端距孔底沉渣0.30~0.50m为宜。接头法兰盘外宜设锥形活套,底节导管下端不得有法兰盘,以防导管升降时卡住钢筋笼。混凝土灌注应符合以下技术条件:

3.5.1 漏斗和储料斗使用和选择

漏斗和储料斗用6 mm钢板制作,斗内壁光滑、平整、不漏浆、不挂浆、混凝土下放顺畅,漏斗容量为1.50 m3。混凝土的初入量要>2.70 m(3以沉渣0.50 m计),初灌时,先将漏斗放满,灌注中,罐车同时向漏斗里放料,以确保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在1~3 m 之间。

图1 J渡槽桩基础隔水球式导管法施工示意图

3.5.2 导管使用和规格选用

导管用直径300 mm的钢管,壁厚6 mm,每节长2 m,配2节长1 m短管,由管端粗丝扣、法兰螺栓连接,接头处用橡胶圈密封防水。导管制作应坚固、内壁光滑、顺直、光洁,各节导管内管应大小一致,偏差≤±2 mm。其轴线误差≤孔深的0.50%,亦不大于10 cm。导管使用前,进行接长密闭试验,试压可用水压或风压进行,其压力大小宜等于孔底静水压力的1.50倍,同时要检查防水胶垫是否完好,有无老化现象,导管使用后涂油、编号,以保证灌注混凝土过程中不漏水、不破裂和使用有序。混凝土灌注期间用吊车和钻架吊放拆卸导管。混凝土封底,必须有隔水栓。

3.5.3 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操作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溢出或从漏斗处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固,致使测深不准。同时应设专人注意观察导管内混凝土下降和井孔水位上升,及时测量复核孔内混凝土面高度及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做好详细的混凝土施工灌注记录,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探测时必须仔细,同时以灌入的混凝土数量校对,防止错误。

施工中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导管法兰盘卡住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移到钻孔中心。提升导管时,必须同时测量混凝土面的高度,根据测量数据确定导管的提升长度。当导管提升到法兰接头露出孔口以上一定高度,可拆除1节或2节导管(视每节导管长度和工作平台距孔口高度而定)。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拆装一次时间一般≤15 min。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掉入孔中,注意安全。已拆下的导管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

当混凝土面超过护筒底2 m时,可使用摇管机拔起护筒。混凝土面任何时候都需保持在护筒靴以上至少1 m的高度,护筒全部回收后,为避免坍孔,桩孔需使用非粘性材料回填。

3.5.4 桩基检测

桩基混凝土待强度达到一定要求时,利用声波检测仪通过声测管检测桩基的完整性和承载性能,在确定桩基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排架及联系梁施工。

4 结语

总之,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要按照监理批复的施工作业指导书,注意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严细、快速”的原则,严把每道程序关,确保灌注桩的成桩质量。

[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SL633-2012)[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2]杨占山,张传才.钻孔灌注桩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现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01).

[3]张犟.浅谈水利工程中灌注桩的应用[J].陕西水利,2009(11).

猜你喜欢
护筒骨架灌注桩
浅谈管状骨架喷涂方法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既有桥墩护筒保护技术探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全护筒跟管灌注桩护筒受力分析
水上钻孔灌注桩护筒穿孔漏浆的预防与处理
一种灌注桩超灌混凝土提前处理工装的应用
骨架密度对炭/炭多孔骨架压力浸渗铜的影响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夹硬层软土地区带可移动护筒挤压入岩灌注桩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