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特征与短期疗效的关系*

2014-11-28 08:00刘永红谢光荣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脑电脑电图显著性

刘永红 杨 坤 谢光荣 于 雪

临床上,抑郁症症状的出现常伴随睡眠紊乱。有研究表明,约90%的抑郁症患者会抱怨睡眠质量问题[1],给患者本人和家庭、社会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抑郁症睡眠紊乱的患者,抗抑郁药近期疗效相对较差,但也有不一致的结论[2-3]。睡眠紊乱是否与重性抑郁障碍的近期疗效相关,本研究探讨重性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和近期疗效的关系,以及睡眠脑电的某些特征是否可预测抑郁症的短期预后。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抑郁症组:为2006年3月-2007年1月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就诊的门诊或住院的抑郁症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DSM-IV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50岁;③从未用药或停药己超过2 周者,长效抗精神病药物停用至少6月者;④自愿参加本研究;⑤17 项版本HAMD 评分中总分≥21 分。排除标准:①伴发严重躯体疾病患者;②酒精或药物滥用或依赖者;③伴发原发性睡眠障碍患者;④近一周内出现感染或发热者;⑤不合作者。完成本研究的患者共29例。

1.2 方法 ①HAMD 评定:于入组时由专门经过培训的精神科人员进行HAMD 评定,全部由同一人完成。HAMD 减分率(r-HAMD)=(HAMD 入组时-HAMD4 周后)/HAMD 入组时,减分率≥50 时为有效,减分率<50%为无效。ΔHAMD=HAMD 入组时-HAMD4 周后;②多导睡眠图检查:在睡眠实验室睡两个晚上,一个晚上适应,另一晚上进行整夜的多导睡眠图检查,参照杨坤等[3]研究。本实验室睡眠监测系统分析的主要指标有以下几方面:①睡眠进程:包括总记录时间(TRT),睡眠总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睡后觉醒的次数(AN),觉醒总时间(AT),睡眠效率(SE),睡眠维持率(SM);②睡眠结构:包括睡眠阶段(S1,S2,S3,S4)睡眠的时间和百分比(S1~S4%),慢波睡眠(S3+S4,SWS)时间和百分比(SWS%),觉睡比(AT/TST%),REM 睡眠时间(RT)和百分比(RT%),③REM 睡眠指标:包括REM 睡眠潜伏期(RL),REM 活动度(RA),强度(RI)和密度(RD),第一个REM 睡眠时间(FRT)及百分比(FRT%)以及REM 睡眠出现的次数(RSN)。

1.3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For Windows(Version 11.5)软件包进行处理,数据用(±s)表示。对短期疗效有效的抑郁症和无效的抑郁症之间比较多导睡眠特征应用独立样本t 检验,以及多导睡眠脑电指标与ΔHAMD 变化值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重性抑郁症患者短期疗效有效和无效的睡眠脑电图比较 见表1。

表1 重性抑郁症患者短期疗效有效和无效的睡眠脑电图比较(±s)

表1 重性抑郁症患者短期疗效有效和无效的睡眠脑电图比较(±s)

注:* P<0.05,**P<0.01,下同

两组研究对象在睡眠潜伏期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其他睡眠进程、睡眠结构、REM 睡眠指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2.2 重性抑郁症组(n=29)患者PSG 指标与HAMD 变化值(ΔHAMD)的相关分析 将抑郁症患者的多个多导睡眠变量与患者的ΔHAMD 作相关分析显示:ΔHAMD与睡眠潜伏期、觉醒总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维持率、S2 时间、觉睡比、REM 睡眠时间、RT%、REM 密度、FRT%显著相关(P<0.05),见表2。

表2 多导睡眠脑电图特征与抑郁症ΔHAMD 的相关

3 讨论

睡眠障碍是抑郁症发病早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主要包括睡眠维持困难、早醒、睡眠过度及晨醒时有心境恶劣的倾向。这不仅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而且加重患者的情绪障碍。已有研究表明,抑郁症睡眠脑电图的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维持障碍、慢波睡眠(SWS)减少和REM 睡眠的抑制障碍[4-5]。抑郁症确实存在一定特征性的睡眠异常,我们前期的研究大多数结果与他人的研究相一致[6-8]。临床上发现,抑郁症患者常伴随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可以在短时间给药后改善,抑郁情绪随之改善,起初睡眠障碍不显著的患者抑郁情绪改善较慢。为揭示重性抑郁症患者某些睡眠特征是否与短期抗抑郁疗效相关,本研究检测了29例重性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图,将29例根据4 周临床疗效分为两组(4 周短期疗效有效组和无效组),发现两组抑郁症病人入组时睡眠潜伏期具有显著性差异。有效组的睡眠潜伏期显著长于无效组。这与临床发现一致。相关研究发现,睡眠潜伏期、觉醒总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维持率、S2 时间、觉睡比、REM 睡眠时间、RT%、REM 密度、FRT%均与ΔHAMD 有显著相关,更进一步表明抑郁症睡眠脑电的某些特征如睡眠潜伏期等可预测疾病的短期疗效。有研究发现,一些睡眠指标的异常可能与疾病的长远结局有关,改善抑郁症睡眠障碍及情绪的褪黑素药物,长期治疗后患者预后相对较好,然而研究结论各异[3,9],可能与样本的异质性、样本量有关。本研究仅观察了4 周疗效,需进一步延长观察时间。

本研究通过探讨短期疗效不同的重性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脑电异同,表明睡眠脑电某些指标能预测重性抑郁症的短期疗效。但是该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抑郁症患者样本例数偏少,以后的研究要扩大样本进行探讨;应对抑郁症患者进行睡眠脑电图随访研究。

[1]Kessler R C,Berglund P,Demler O,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Resultsfrom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NCS-R)[J].JAMA,2003,289(5):3095-3105

[2]Tsuno N,Besset A,Ritchie K.Sleep and depression[J].J Clin Psychiatry,2005,66(10):1254-1269

[3]Catena-Dell'Osso M,Marazziti D,Rotella F,et al.Emerging targets for the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depression:Focus on melatonergic system[J].Curr Med Chem.2012;19(3):428-37

[4]Thase M E,Murck H,Post A.Clinical relevance of disturbances of sleep and vigilance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A review[J].Prim Care Companion J Clin Psychiatry,2010,12(6):1-10

[5]邓先华,孙学礼,唐娴.抑郁症睡眠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06,21(4):849-850

[6]杨坤,谢光荣,胡义秋,等.重性抑郁症主观睡眠和客观睡眠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8,17(7):631-632

[7]Toussaint M,Luthringer R,Staner L,et al.Changes in EEG power density during sleep laboratory adaptation in depressed inpatients[J].Biol Psychiatry,2000,47:626-633(82)

[8]Alvaro P K,Roberts R M,Harris J K.A systematic review assessing bidirectionality between sleep disturbances,anxiety,and depression[J].Sleep,2013,36(7):1059-1068

[9]刘人申,汪作为.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及对预后影响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1):1290-1291

猜你喜欢
脑电脑电图显著性
认知控制的层级性:来自任务切换的脑电证据*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工作记忆负荷对反馈加工过程的影响:来自脑电研究的证据*
基于成本最小化信息的社会性意图识别:来自脑电和行为的证据*
脑电图检查的到底是什么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脑电图描记与分析
睡眠剥夺在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