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该如何评价
——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2014-11-28 09:04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
浙江经济 2014年17期
关键词:影响力指标体系政府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

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该如何评价
——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

对浙江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评估体系的考察侧重于“两点一线”(“两点”是指“网站建设”和“用户体验”、一线是指“信息传播”),评价政府网站建设影响力、信息传播影响力、用户体验影响力

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注重互联网影响力是政府网站建设的发展趋势。政府网站是政府宣传大政方针、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门户,是政府为民办事、政民互动的主要载体,是互联网时代政府树立公众形象的重要途径。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是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以政府网站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发展,把其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截至目前,我国政府网站体系全面建立,政府网站建设总体处于以功能导向为特征的发展期。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日益成为主导社会舆论的新阵地,仅仅注重网站功能是否完整的政府网站建设思路已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用户对政府网站的需求,这就要求政府网站建设逐步实现从功能导向为主向服务导向为主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影响力将成为政府网站充分发挥成效的新标杆。

表1政府网站发展阶段

表2三类针对政府网站的典型评价比较

开展互联网影响力评价是政府网站评价的新手段。政府网站评价是引导政府网站发展方向、推进政府网站应用深化的重要手段。当前,国内从事政府网站评价的单位主要有三家:计世资讯、赛迪顾问(现为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和国脉互联。2002年,在国信办指导下,计世资讯首次在国内推出政府网站评估指标体系。2003年,赛迪顾问受国信办委托发布了全国政府网站跟踪调查情况,2004年开始开展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并将结果公开发布,至今已连续9年。与之同期,国脉互联也提出了一整套基于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2013年,国家信息中心基于对政府网站发展形势的分析,建立了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估结果,先后对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家发改委门户网站进行了改版升级。至此,互联网影响力评价已经成为政府网站改进与提升的主要风向标。

提高互联网影响力是浙江政府网站建设的迫切需要。根据国脉互联发布的2013年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显示,浙江省级政府网站绩效得分排名位列全国第3;但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评估报告(2013)》评价结果显示,浙江省级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仅排名31,仅列青海、西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之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浙江对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适应性不足。浙江政府网站建设正处于由发展期到成熟期的过渡阶段,网站信息和服务的“供给”相对充足,但供给方式仍以“坐等”为主,主动利用互联网媒体和渠道“推送”信息和服务的意识和方法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浙江各级政府网站建设发展不平衡,部分行政级别较低的政府及其部门网站建设显著滞后,从而导致全省政府网站总体互联网影响力较低。

因此,浙江需要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信息中心互联网影响力评价内容,构建一套体现发展趋势、适合浙江省情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引导全省政府网站的建设和管理。

表3 2013年不同政府网站在不同评价指标体系下的结果对比

构建思路与原则

从公共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说,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让互联网用户“得到信息”和“得到所需信息”。“得到信息”的基础是政府网站包含丰富的信息,这取决于网站自身建设的基础;“得到信息”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多地覆盖用户获取信息所依托的渠道、媒介,尽可能便捷地实现信息传递,这取决于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流畅度。“得到所需信息”取决于政府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与用户需求的吻合度。因此,从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产生机制来看,若能提高政府网站内容的时效性、全面性,强化信息传递的多样性、便捷性,让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符合用户需要,且用户体验效果良好,那么网站的影响力自然就会有效提升。

基于上述分析,对浙江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评估体系的考察侧重于“两点一线”。“两点”分别是指“网站建设”和“用户体验”,一线是指“信息传播”。其中,“网站建设”是互联网影响力的基础,网站建设的不断完善是提升影响力的前提;“信息传播”是互联网影响力的关键,直接决定影响力的大小;“用户体验”是互联网影响力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用户体验有助于提高影响力的持久度。

按照以上指标构建思路,在指标选取中严格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选取指标既要充分借鉴吸收已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国家信息中心互联网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又要立足浙江实际,力求能充分反映浙江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的主要特征。二是前瞻性原则。选取指标要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确保指标体系相对完整。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可拓展性,可以根据互联网影响力的动态演变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三是可操作原则。数据要有较强的可获得性,尽可能采用定量指标。对于自动采集难度较大的指标,可结合人工读网等方法。四是可比性原则。选用指标要注意口径的一致性,保证指标体系不仅能进行横向比较,且可以进行某一时间序列上的纵向比较。

指标体系构建

按照指标构建的基本思路,遵循上述指标选取原则,浙江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下:

网站建设影响力。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规律,网站的内容和功能是衡量网站建设的主要方面。选取网站内容的时效性、全面性考察网站内容建设水平;选取在线服务的多样性考察网站功能建设水平。一是内容时效性。在指标构建上,分别选取信息更新率反映及时性,选取信息更新有效率和网站链接有效率反映有效性。二是内容全面性。网站内容全面性主要包括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三大内容,选取上述三大栏目的开通情况和开通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考察网站内容全面性。三是在线服务的多样性。在线服务多样性主要包括服务手段的多样性和服务内容的多样性。在指标构建上,选取移动APP、公共微博、微信开通情况反映在线服务手段的多样性;选取共享服务、多语言版本开通情况,及主流浏览器、内部搜索功能支持情况等反映在线服务内容多样性。

信息传播影响力。据国家信息中心相关研究显示,通过搜索引擎、媒体网站链接登陆、访问政府网站的比重已近60%,搜索引擎和媒体网站已成为政府网站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选取搜索引擎影响力、媒体网站影响力考察信息传播过程;选取用户覆盖度考察信息传播实际效果。一是搜索引擎影响力。搜索引擎影响力主要包括两大类:直接影响力,即政府网站信息通过搜索引擎本身进行传播;间接影响力,即政府网站信息以搜索引擎为中介进行传播。在指标构建上,分别选取搜索引擎收录页面率、搜索引擎收录数增长率反映对搜索引擎的直接影响力;选取通过搜索引擎访问网站的比率反映搜索引擎的间接影响力。二是媒体网站影响力。媒体网站主要包括导航类网站、百科类网站和社交类网站。在指标构建上,分别选取通过导航类网站、百科类网站、微博网站访问政府网站的比率来反映三类主要媒体网站的影响力。三是用户覆盖度。用户覆盖范围包括省内外、国内外。在指标构建上,分别选取省内用户访问率、省外国内用户访问率以及国外用户访问率来反映用户覆盖度。

用户体验影响力。“多、快、好、省”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四大要素,其中,“多”侧重于从数量方面考察网站内容和服务,在网站建设中已得以体现,“省”侧重于从成本方面考察网站内容和服务的易获取性,不在指标体系关注的范畴之内。这里重点考察“快”和“好”,选取流畅度考察“快”;选取网站信息、服务供给和用户需求的吻合度考察“好”。一是需求吻合度。一般来说,网站内容、功能和用户实际需求的吻合度越高,用户访问量就越多,关注度也越高。在指标构建上,选取总访问率反映用户访问的总体情况;选取访问页面二次跳转率和页面平均访问时长率反映用户关注度。二是体验流畅度。一般来说,页面响应速度越快,用户访问越流畅,用户体验的愉悦度和价值感就越高。在指标构建上,选取页面响应速率、页面下载速率反映用户访问流畅度。

评价方法确定

评价模型构建。本文采用简单线性加权的方法,评价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ZGWEII为浙江省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指数;Xijkθ为第i类一级指标中第j项二级指标中的第k项三级指标中第θ项四级指标项的测评值;Wijkθ为第θ项四级指标的权重;n为一级指标数量;m为第i项一级指标中的二级指标数量;l为第i项一级指标中第j项二级指标中三级指标数量;β为第i项一级指标中第j项二级指标中第k项三级指标中四级指标数量。

数据采集及处理。本次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数据的采集,以自动采集法为主,辅以人工读网核实法。自动采集法是指利用数据采集工具,自动化抓取互联网数据的采集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网站内容时效性、信息传播影响力及用户体验影响力等数据采集。人工读网核实法是指通过人工方式浏览被评估网站,核实被评估政府网站相关功能。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网站内容全面性和服务多样性等数据采集。

该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类。定量指标相对化,即对被评价网站的指标值与该类指标的目标值作如下处理:

其中K是指规定的时间节点。

定性指标定量化,将指标体系中涉及的“有”、“无”开通两种情况分别赋值为1和0,目标值为1。

权重确定。权重确定方法主要有专家评分法和平均赋权法两种。专家评分法,即通过专家赋权确定指标权重。平均赋权法则是对各分类指标采用平均权重。本文一级指标权重确定通过专家评分法,网站建设影响力、信息传播影响力、用户体验影响力等一级指标权重赋值分别为3/10、2/5和3/10。二、三级指标采用平均赋权法。

课题组组长:王宁江;课题组成员:应瑛邱自若李运涛杜伟杰钱丹陈鹏飞李海兵

猜你喜欢
影响力指标体系政府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天才影响力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