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际战略形势评析:怎一个“乱”字了得?

2014-11-29 14:17林利民
现代国际关系 2014年12期
关键词:乱局军费开支伊斯兰

林利民

台湾的朋友们锁定的2014年最“冏”汉字是一个“黑”字。但如让笔者投票,笔者将锁定一个“乱”字,因为“乱”字最能深刻表述2014年国际战略形势以及当今世界的主要特点。如果说2013年国际战略形势的主要特点是“静水流深”的话,①林利民:“2013年国际战略形势评析:静水流深”,《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12期,第9~19页。则2014年国际战略形势的主要特点就是“乱云飞渡”、“乱象丛生”、怎一个“乱”字了得!

一、乱象丛生

2014年国际乱象首先表现为世界经济仍然在低迷中徘徊。2013年末和2014年初,西方经济界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已经走出危机,开始企稳、复苏,并普遍看好2014年世界经济前景,英国《经济学家》当时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4%。②“The World Economy in 2014:Why Optimism May Be Bad News”,The Economist,January 4,2014,p.8.西方经济界不少人尤其看好美欧日等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前景,甚至认为美欧日等西方国家将“重新引领世界经济增长”,已持续多年的“西降东升”进程将被打断。③George Magnus,“The Story Shift from East to West”,Prospect,November 2013,pp.61 ~62.然而,2014年的世界经济变局以及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世界经济增长图景却与西方经济界、战略界的主流判断大相径庭。2013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仅为2.7%,④Claire Jones,“OECD Cuts Global Growth Forecast”,Financial Times,November 20,2013.2014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甚至低于2013年。英国《经济学家》数据显示:2014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0.5%;欧元区为0.8%,欧元区主要大国德法意分别为1.4%、0.4%、-0.3%;新兴经济体中,俄罗斯、南非、巴西2014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6%、1.6%、0.2%。印度、印尼经济表现稍好,但其2014年增长率也仅为6%、5%。世界主要经济体仅有英美及中国经济表现较好,其2014年增长率分别为3%、2.3%和7.3%。①“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The Economist,December 13,2014,p.80.但在欧日俄等主要经济体一片哀鸿的困境下,单靠英美中显然已经难以拉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更何况英美中也各有难题。不仅如此,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明显加剧。在西方经济体中,美英与欧日经济增长明显不平衡;在新兴经济体中,中印及印尼与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国经济增长也明显不平衡;而西方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增长不平衡依然存在。凡此种种,都加剧了世界经济健康增长的困难。展望2015年,欧日俄经济下行并未见底;乌克兰危机及“伊斯兰国”崛起等引起的地缘政治冲击也未见缓解;石油价格在短短几个月之内陡跌四成多②Anjli Raval,“Prices,not OPEC,to Balance Supply”,Financial Times,29/30 November,2014.、突然跌破60美元/桶的价位,更增大了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埃博拉病毒”的危害能否被彻底遏止还是未知数;③Christopher Adms and Neil Buckley and Ed Crooks,“Market Rout as Oil Slide Rocks Energy Groups”,Financial Times,November 29,2014.而中国经济有可能继续小幅下行也牵动着世界经济下行。④“The Impact of a China Slowdown”,The Economist,November 29,2014,p.77.因此,2015年世界经济仍将在低迷中徘徊应是国际共识。

从政治视角看,2014年国际乱象的最突出表现是一向以政治稳定、社会安定自诩的西方国家接连出问题。先是苏格兰按约定在9月18日举行“独立公投”。如果此次“独立公投”赞成票过半,苏格兰就会脱离英国成为独立国家,并将导致英国失去500万人口以及失去北海油田和主要海军基地。⑤John Kay,“Tricky Questions for Scots Lucky Enough to Have a Vote”,Financial Times,September 10,2014.由此,英国继失去全球一流大国地位后,也将失去欧洲一流大国地位。虽然公投结果对英国而言是有惊无险,对于苏格兰独立的公投否决票勉强高于赞成票,但它提出的政治性问题却发人深思。第一,为什么一向以繁荣、稳定自诩的英国差一点出现国家分裂?第二,为什么美欧等西方国家对苏格兰分离主义活动以及英国“分裂”齐声说“不”,采取了与对待非西方分离主义活动不同的标准?比如,专栏作家史蒂芬(Philip Stephens)大笔一挥,宣称“全世界都对苏格兰分离主义说‘不’”;⑥Philip Stephens,“The World is Saying No to Scottish Separation”,Financial Times,September 12,2014.保罗·科勒(Paul Collier)则不惜笔墨求证为什么东帝汶、南苏丹、尼日利亚以及前苏联的资源富集区要求民族分离是合理的,而“民主的”苏格兰因拥有油田就要求独立会产生严重的“潜在后果”,因而不合理、也不合法;⑦Paul Collier,“Beware the Global Impact of a Scottish Resource Grab”,Financial Times,April 23,2014.欧盟甚至以不对其开放加入欧盟和北约的大门为杠杆,威胁苏格兰分离主义者,对公投结果施加影响。⑧George Robertson,“Separatists Invite a Bitter Divorce”,Financial Times,September 8,2014.第三,继苏格兰搞独立公投后,欧洲西班牙、荷兰、捷克、罗马尼亚以及法国和意大利、甚至加拿大的分离主义者会不会如法炮制?如果这些国家也搞分离主义公投、并导致主张分离的力量取得多数票、进而导致国家分裂,西方国家会怎么办?世界又怎么样?在苏格兰公投前的8月9日,大西洋对岸的美国发生了白人警察枪杀一名黑人少年的“弗格森事件”,并在全美引发反种族歧视浪潮,波及全美100多座城镇,甚至连英国也产生了反响。⑨Monica Davey and Richard A.Oppel JR.,“No Answers in Ferguson:West Hands Really Raised?”,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December 1,2014.在非西方国家,巴基斯坦、泰国、埃及、委内瑞拉等国都陷入政治动荡,其中巴基斯坦动荡尤其剧烈。综而观之,2014年出现的政治动荡不仅是“民主”动荡,而且也包括西方国家发生“民主动荡”。由此提出的一系列严肃问题是:西方怎么了?西方民主怎么了?西方在其财富向非西方转移及其全球地位下降的过程中,会不会陷入持续动荡,以及会不会陷入“分裂”浪潮?这对西方及世界政治的发展将意味着什么?观察、研究西方出现“民主动荡”和“民主赤字”的根源,不仅是西方理论界、战略界的责任,也是全世界理论界、战略界的责任。[10]Tony Blair,“Democracy in Defict”,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December 6 ~7,2014;“What’s Gone Wrong with Democracy”,The Economist,March 1,2014,pp.47~52.

2014年国际乱象的第三个表现是国际地缘政治紧张呈加剧态势。欧洲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是最带全局性的地缘政治紧张。自3月份俄罗斯“收复”克里米亚半岛以来,在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Dinetsk)和卢甘斯克(Lugansk)等地,乌克兰政府军与乌东部亲俄“民间武装”之间的武装冲突一直时断时续,冲突双方都有强大的战略后援:美欧向乌政府军提供了从资金、物资、情报到武器装备,以及从精神鼓励、舆论宣传到严厉“制裁”俄罗斯等各种支持,只差直接出兵;俄罗斯则以牙还牙,坚定支持乌东部亲俄“民间武装”,包括提供武器装备和各种物资、甚至出动“志愿军”。①Neil Buckley and Roman Olearchyk,“Ukraine Ceasefire Exposes Division in Kiev Leadership”,Financial Times,September 16,2014;Rodric Braithwaite,“How to Bring the Ukraine Crisis to a Peaceful End”,Financial Times,August 11,2014;Richard N.Haass,“The Unraveling:How to Respond to a Disordered World”,Foreign Affairs,November/December,2014,p.71.双方谈谈打打,边谈边打,达成协议不是为了实现和平,而是为了夺取政治优势,因而任何协议都难以落实。乌东部冲突的实质已不限于乌交战双方,而是俄与美欧及整个西方的地缘政治较量。美欧怀疑俄企图“攫取整个乌克兰”甚至要恢复“俄罗斯帝国”,俄则坚拒美欧企图把乌克兰直接纳入欧盟、北约、进一步挤压俄罗斯。②Neil Buckley and Roman Olearchyk,“Ukraine Ceasefire Exposes Division in Kiev Leadership”,Financial Times,September 16,2014;Michael A.Mcfaul,“Tobeat Putin,Support Ukraine”,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August 8,2014.于是,乌克兰冲突就打上了全球地缘政治竞争印记,马航MH17客机就是其直接牺牲品。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G20峰会上,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首脑以乌克兰危机为噱头,集体围攻、羞辱俄总统普京,把这场危机的全局性影响推向了高潮,也预示这场危机更难在短期内平息。③Mark Landler,“Obama Takes a Firm Line with Putin on U-kraine”,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November 17,2014.在亚太,主要的地缘政治冲突表现为中国与日本、菲律宾及越南等濒海邻国围绕东海、南海相关海域、海岛的主权争端发生激烈对抗,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的主权争端尤其激烈。域外一些国家,如美、印、澳、俄等也积极插手,日本甚至以中日钓鱼岛争端及南海争端激化为噱头,企图拉拢美印澳等结成所谓“民主国家”同盟,共同遏制中国崛起。④Demetri Sevastopulo and Jamil Anderlini,“Eyes on a Compromise”,Financial Times,November 7,2014.在从阿富汗经地中海东岸的黎凡特地区再到地中海南岸的马格里布地区,因“伊斯兰国”崛起、美国及西方再度“军事卷入”大中东以及着手从阿富汗全面撤军,伊斯兰“新月地带”的地缘政治形势更加严峻,地缘政治格局演变、重组的前景更加变幻莫测。

在军控领域,国际军事竞争严重抬头。其表现,一是国际军事竞争范围明显扩散。除亚太各国普遍增加军费开支外,2014年非洲军费开支增长8.3%,高于世界其他各洲;⑤Gombe and Kampala,“Arms and the African”,The Economist,November 22,2014,pp.41 ~42.沙特阿拉伯军费开支达808亿美元,增长20.5%;⑥Craig Caffrey,“Saudi Arabia’s Defence Budget to Rise by 20%”,Jane’s Defence Weekly,July 2,2014,p.19.波兰2014年军费开支增幅超过10%,达105亿美元;乌克兰军费开支总额达170亿美元,年增50%;⑦Nick de Larrinaga,“Mixed Fates”,Jane’s Defence Weekly,August 20,2014,pp.24~32.阿塞拜疆军费开支也增长了3.1%。⑧Guy Anderson,“Azerbaijan Announces 3.1%Defence Budget Hike”,Jane’s Defence Weekly,October 22,2014,p.21.这些国家增加军费开支明显与地区形势紧张相关,如波兰、乌克兰、阿塞拜疆增加军费开支是基于乌克兰危机升级,而沙特阿拉伯则是基于“伊斯兰国”兴起、与伊朗的安全竞争以及美沙关系出现变数。二是大国军费开支普遍反弹,其中,俄罗斯2015年军费开支将达804亿美元,增幅为32.8%,俄并计划到2018年把军费开支增至1000亿美元以上;⑨Peter Dunai and Craig Caffrey,“Russia Plans Defence Spending Hike for 2015”,Jane’s Defence Weekly,October 29,2014,p.14;Nick de Larrinaga,“Mixed Fates”,Jane's Defence Weekly,August 20,2014,pp.28~32.印度2014~2015年度军费开支增加2.18%,达到380亿美元;[10]Rahul Bedi,“India Increases Defence Budget,Changes FDI Rules”,Jane’s Defence Weekly,July 16,2014,p.6.北约威尔斯峰会决定欧盟28国未来10年军费开支达到其GDP2%的目标,这意味着欧洲各大国的军费开支将出现增长势头;[11]Brooks Tigmer,“NATO Agrees‘Aim’for 2%Spending Rise Over 10 Years”,Jane’s Defence Weekly,September 17,2014,p.6.安倍上台后,日本军费开支恢复增势。日本内阁2013年12月17日批准的“五年防卫大纲(2014~2018)”规定此5年间日本军费开支为2330亿美元,年均470亿美元,但日本防卫厅2014年8月提出的2015年度日军费开支预算为489亿美元,较2014年度增长3.5%,并被认为是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防卫预算计划”。[12]ADJ,Asian Defence Yearbook:2014,p.67.美国虽然有“自动减支法案”约束,但也开始酝酿恢复军费增势。国防部长哈格尔辞职是一个信号,它至少说明美国决策层要求恢复军费增势及扩大海外军事干预行动的势力在继续与国会的“自动减支法案”及奥巴马的收缩战略激烈博弈。①Jeremy Au Yong,“Hagel’s Exit Fails to Dispel Doubts on US Security Vision”,The Straits Times,November 26,2014;“Chuck Hagel’s Departure,over and out”,The Economist,November 29,2014,p.34.三是各国加紧进行军事装备的升级换代、争夺军事科技优势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方面,美国依然处在领跑位置。尽管预算吃紧,美国依然计划未来10年投资3550亿美元用于核武器更新换代,未来30年则准备投入9000亿~11000亿美元对其全部核武库进行升级换代。②“U.S.Move to Modernize Its Nuclear Weaponry”,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September 23,2014.在常规军备方面,美军员额、规模将有一定的缩减,但美军将调整编制,加强高科技武器的数量和品级。美国防部长哈格尔宣称为确保“21世纪的军事支配地位”,美将加紧开发新武器系统,包括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大数据和三维打印技术的军事应用等。③“US Eyes New Weapons Systems”,The Straits Times,November 17,2014.美国各军兵种未因预算吃紧而放慢各种军事装备更新换代的步伐,超高速武器、动能武器及空天武器系统等尤其是其发展重点。例如,美国空军已完成X-37B飞行器的第三次飞行试验,2015年将进行X-37B的第四次飞行。④Daniel Wasserbly,Marina Malenic and Geoff Fein,“US DoD Favour Readiness and Modernization over End Strength”,Jane’s Defence Weekly,March 5,2014,pp.4 ~6;Marina Malenic,“USAF’s X-37B Spaceraft Completes Third Mission”,Jane’s Defence Weekly,October 29,2014,p.13.同时,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发也未见丝毫松懈。⑤Marina Malenic,“DoD to Seek Money for Missile Defence Fixes”,Jane’s Defence Weekly,March 5,2014,p.12.俄罗斯计划到2020年前安排大约7600亿美元的经费,对其70%以上的旧装备进行全面替换,实现“再武装”,这包括大量采购各种新战机、新战舰以及各种尖端武器系统。⑥Karl Soper,“Rearming Russia”,Jane’s Defence Weekly,June 4,2014,pp.28~30.英国原来只打算建造、部署一艘排水量65000吨的新型航母,但在2014年9月举行的北约威尔斯峰会上,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英国将建造、部署2艘新型航母,以确保英国在任何时候(100%of the time)都有航母值班作战、维持英国的全球威慑能力。⑦Richard Scott,“Thinking Big”,Jane’s Defence Weekly,October 22,2014,pp.30~33.四是军事结盟有进一步加强趋势。在欧洲,北约威尔斯峰会使北约的军事同盟职能进一步强化,美国尤其乘乌克兰局势紧张,扩大了在欧洲的军事存在⑧Peter Spiegel,Hugh Carnegy and Kathrin Hill,“US to Boost Military in Europe”,Financial Times,June 4,2014.;在亚洲,因亚太濒海带出现地缘政治紧张,美国进一步强化其与日澳菲等军事盟友的关系,并公开宣称要进一步加强对该三国的军事安全保证,⑨Raul Dancel,“Pact to Boost US Military Presence in Philippines”,The Straits Times,April 28,2014;Mark Landler,“Obama Says Japan Treaty Covers Islets in Dispute”,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A-pril 25,2014;Jonathan Pearlman,“US Offcials in Sydney to Boost Military Ties”,The Straits Times,August 12,2014.美与日澳尤其加强了军事安全合作关系。美且企图将其“军事保护”触角伸向印度和越南。[10]Melissa Sim,“India,US to Work Together to Boost Maritime Security”,The Straits Times,October 2,2014;Jane Perlez,“U.S.Court Hanoi while China Keeps Close Watch”,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August 18,2014.横向方面,亚太国家中的印越之间、印澳之间、越菲之间等,都有意加强相互间的军事合作关系。[11]Nirmala Ganapathy,“India to Sell Patrol Boats to Vietnam”,The Straits Times,October 29,2014;Jonathan Pearlman,“Modi Seal Deals to Boost Military Ties with Australia”,The Straits Times,November 19,2014;Reuters,“Two Viet Warship Visit Philippines”,The Straits Times,November 26,2014.在这方面,日本尤其一马当先。日本不但积极推进其与印菲越澳等国的军事安全合作关系,包括直接向其提供军事装备等,更企图推动这些国家与美一起,共同应对中国崛起。[12]Agence France-presse,“Abe Reaches out to US,Australia on Defence Ties”,The Straits Times,November 15,2014;Reuters,“Japan‘Set to Sell Subs to Australia’”,The Straits Times,September 2,2014.五是亚太是世界上军事竞争最激烈的地区,前述各种国际军事竞争现象在亚太都有集中表现。亚太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增加军费开支,其中,除前述日、印军费开支有明显增长外,菲律宾2015年度军事预算达26.6亿美元,年增30%;越南2014年军费开支达43亿美元,年增14.36%;[13]ADJ,Asia Defence Yearbook:2014,pp.76~80.印尼2015年军费开支为81亿美元,年增14%;[14]Jon Grevatt and Craig Caffrey,“Indonesia Increases Defence Budget by 14%”,Jane’s Defence Weekly,August 27,p.15;Julian K,“Australian Spending to Rise by 6.1% ”,Jane’s Defence Weekly,May 21,2014,p.6.澳大利亚军费开支达214亿美元,年增6.1%。[15]Julian K,“Australian Spending to Rise by 6.1%”,Jane’s Defence Weekly,May 21,2014,p.6.不仅如此,亚太各国还普遍增购各种先进军事装备,尤其是海空军装备。有人估计,未来15年,亚太各国单是潜艇就将增购110艘左右。①David Pilling,“Asia Follows China into an Old-fashioned Arms Race”,Financial Times,April 3,2014.

最后,2014年的大国关系与大国格局也出现乱象。近代以来的数百年间,大国格局及其范式一直在单极、两极、多极间转换,格局分明。例如,一战时期的同盟国与协约国对峙、二战时期的轴心国与“联合国家”对峙、冷战时期的美苏“两超”对峙以及冷战后美国一超独大,等等。但在2014年,大国格局既非单极结构、又非两极结构、也不是经典的多极结构,其表现形态与范式及其变化前景极不明朗。不仅如此,甚至连大国定位、“大国圈子”有多少个成员也不明朗。例如,一战时期的英德美法俄意日、二战时期的德日意和美英苏、以及冷战时期的美苏中欧日等都无疑是大国,但在2014年,要弄清世界上有多少个大国变得很困难,各种说法都有。美国无疑是世界大国,但在人们普遍讨论“后美国世界”的情形下,美国还是不是“超级大国”就成了问题;中国被普遍认为是世界大国,但中国更多地表现为亚太大国,在世界其他地区的表现则更像一个热衷于海外投资的跨国公司;俄罗斯有霸气,但更像一个欧亚大国,并在衰落过程中载浮载沉;印度被西方捧为世界大国,但更像一个南亚大国;其余国家,如英日德法及巴西等,虽然有某些争当世界大国的“表演”和潜质,但更像是地区强国。在“大国圈子”不明朗、不确定的新条件下,2014年的大国关系互动复杂,其互动特点与范式很难在国际关系史上找到先例。例如,美欧俄关系在2014年陷入了“新冷战”,但这场“新冷战”仅在乌克兰问题上有限展开,在其他方面影响并不大;②Philip Stephens,“Gorbachev is Wrong about a New Cold War”,Financial Times,November 14,2014;Igor Ivanov and Malcolm Rifkind,“The Risk of a New Cold War”,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August 4,2014.中美关系是一对最主要的大国关系,上半年中美关系相对冷淡,围绕东海、南海问题以及网络、贸易、军事安全政策等甚至一度出现紧张,下半年则以共同应对“伊斯兰国”崛起及应对“埃博拉病毒”和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为契机而明显改善,③Tom Mitchell and Geoff Dyer,“Obama and Xi Struggle to Bridge Strategic Divide”,Financial Times,November 10,2014;Wang Dong,Robert A.Kapp and Bernard Loeffke,“Resetting U.S.-China Relations”,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November 11,2014.但中美或分或合并未从根本上影响大国格局和大国关系,如并未制约中俄关系的积极发展,或者也可以认为2014年中俄加强合作并未从根本上制约中国与美欧加强合作关系;同理,2014年中日关系的局部紧张也未对中国推进与美欧关系产生根本性影响。2014年中俄印巴等新兴大国间的关系虽有新的加强,也未能从根本上驱动大国格局明朗化。大国关系、大国格局及其活动范式的不明朗是2014年国际乱象的隐性表现和最集中表现,也是为什么理论界、学术界基本上很少有人系统探讨当前大国格局与大国关系全局的直接原因。

二、四大冲击

除前述五方面表现外,2014年国际乱象还突出表现在国际安全受到四大意外事件冲击,其中第一个意外冲击是马航客机接连失事;第二个意外冲击是“伊斯兰国”崛起;第三个意外冲击是“埃博拉病毒”肆虐;第四个意外冲击是国际油价“大跳水”。

在第一个意外冲击中,最悲哀的是马来西亚以及失事飞机上的遇难者及其亲属。3月8日,MH370客机坠毁,机上239人不仅全部遇难,且迄今为止,遇难者尸身及飞机残骸依然如泥牛入海,无影无踪。④“MH370,Search Enter New Phase”,The Straits Times,September 30,2014.四个月后的7月17号,马航二度坠机,这一次是MH17客机,机上298人也全部遇难。⑤Shannon Teoh,“MH17:Malaysia Mourns”,The Straits Times,August 23,2014.马航这两次客机坠毁事件都不是机械、技术原因或天气原因所致,而是人为的政治、社会原因所致。MH370客机不但迄今仍无影无踪,且坠机原因至今仍扑朔迷离;MH17客机虽然找到了残骸,也确认了飞机是被导弹击毁,却弄不清是谁发射的导弹。美国及西方一度指控是俄罗斯支持的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所为,并动员舆论,准备把俄罗斯总统普京树为“全球公敌”(a global pariah),俄罗斯则指控乌克兰空军战机发射导弹击落了马航MH17客机。⑥Andrew Parker and Roman Olearchyk,“Dutch to Lead Probe on MH17”,Financial Times,July 22,2014;Peter Spiegel,Kiran Stacey and Stefan Wagstyl,“EU Pressed to Raise Heat on Russia”,Financial Times,July 21,2014;Kathrin,“Moscow Challenges Evidence of Culpability”,Financial Times,July 22,2014.不论马航两次坠机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责任者是谁、以及迷底是否能揭穿,马航连续坠机事件本身就导致了国际恐慌,表明世界再次进入混乱与失序状态,甚至连民航客机都难以从容和安全飞行!

在第二个意外冲击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和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所谓“伊斯兰国”缘起于2004年建立的“‘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AQI)。2006年,该组织宣布创立“伊拉克伊斯兰国”(ISI);2013年,所谓“ISI”更名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in Iraq and the Levant,ISIL),或称为“伊拉克和叙利亚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in Iraq and the Syria,ISIS),或简称为“伊斯兰国”(IS)。2014年1月,“伊斯兰国”占领伊拉克西部重镇法卢加(Fallujah)。此后,“伊斯兰国”如同注射了激素的“毒瘤”般疯长。2014年6月,“伊斯兰国”占领伊拉克重要城市摩苏尔(Mosul)和提克里特(Tikrit),并宣布在其控制区建立所谓“哈里发国家”(Caliphate);7月,一些邻近叙伊边境的叙利亚城市落入“伊斯兰国”控制,其控制区扩散到叙利亚。①Lee Seok Hwa,i“ISIS:Biggest Threat since AL-Qaeda”,The Straits Times,October 20,2014.“伊斯兰国”建立后,一方面在伊、叙、土三角地区攻城略地,军事进展神速;②Charles Lister,“Analysis:Islamic State Seeks to Link Its Conquered Territories”,Jane’s Defence Weekly,September 3,2014,p.21.另一方面则在其控制区搞恐怖统治,疯狂迫害其他教派和无辜大众,制造了不少血腥事件,包括对美国新闻记者福利(James Foley)实施“斩首”(the beheading),等等。③John Kerry,“Beat ISIS with Global Unity”,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September 1,2014.“伊斯兰国”尤其把打击矛头直指美国及西方,而美国及西方也把“伊斯兰国”突然崛起视为最直接威胁。2013年,2/3的美国人反对美国对叙利亚用兵;但在2014年,2/3的美国人支持奥巴马在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④“Obama’s Strategy Towards ISIS”,Financial Times,September 10,2014.美国及西方不但因福利被“斩首”而愤怒和“震憾”,不但担心“ISIS之癌”(the cancer of ISIS)向世界其他国家扩散,⑤John Kerry,“Beat ISIS with global unity”,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September 1,2014.更由于大量包括美欧以及日本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国民加入“伊斯兰国”武装而忧心忡忡,担心这些加入“伊斯兰国”的西方国民会返回其本国制造恐怖事件。⑥Jonathan Eyal,“Summer Camp Jihadists’Pose Challenge to West”,The Straits Times,August 25,2014;Bloomberg,“US Considers Military Strikes Against ISIS in Syria”,The Straits Times,August 24,2014.2013年伊始,奥巴马政府曾下定决心,要把美国战略重点从大中东地区转向亚太。为此,美不但着手从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全面撤退,且在西方媒体大肆炒作所谓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屠杀20万平民”以及越过使用化武“红线”(the red line)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对叙动武,以免冲击其战略东移决策。⑦“Mission Relaunched”,The Economist,September 27,2014,p.11.面对乌克兰危机和俄出兵克里米亚,奥巴马政府也是如此。但是,“伊斯兰国”崛起却迫使奥巴马政府不得不调整其坚守一年之久、从中东全面“收缩”的大战略,下决心再度在中东用兵。8月8日,美国发动了对“伊斯兰国”的空中打击。此后美不断加大打击力度,英法等国也相继出动战机参加空袭行动。到10月16日,美国对“伊斯兰国”及其盟友“呼罗珊”(Khorasan group)等发动了487次空袭。为争取政治“合法性”,美还动员组织包括其阿拉伯盟友、西方盟友在内、超过60个国家参加的联合阵线。⑧Lee Seok Hwa,i“ISIS:Biggest Threat since AL-Qaeda”,The Straits Times,October 20,2014.美为打击“伊斯兰国”甚至不惜准备与其宿敌伊朗和叙利亚阿萨德政府言和。⑨Richard Haass,“Look to Syria to Halt the Deadly March of ISIS”,Financial Times,August 27,2014.尽管如此,美并未能遏制住“伊斯兰国”的疯狂。“伊斯兰国”拥有20000~31500名战斗人员以及面积相当于100多个新加坡的控制区、有绑架资金和石油收入提供金融支持、有从战场缴获的重装备,美很难凭借空中打击战而胜之。[10]John Kerry,“Beat ISIS with Global Unity”,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September 1,2014;Lee Seok Hwai,“ISIS:Biggest Threat since AL-Qaeda”,The Straits Times,October 20,2014.有分析认为,叙利亚有可能成为“奥巴马的越南”,[11]Fredrik Logevall, Gordon M.Goldstein, “ Will Syria be Obama’s Vietnam?”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October 9,2014.奥巴马也承认打击“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不会少于3年。[12]Mark Landler and Jonathan Weisman,“Obama is Ready to Hit ISIS in Syria”,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September 11,2014;Tim Arango and Yhomas Erdbrink,“U.S.and Iran Hit Islamic State but Try not to Look Like Allies”,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December 5,2014.总之,“伊斯兰国”崛起及美重新军事卷入中东加剧了大中东的混乱,包括库尔德人建国运动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伊朗核危机和叙利亚局势的演变前景更加不确定,等等。中东反恐形势和地缘政治形势更加复杂,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也被严重打乱。

第三个意外冲击更具有全球性。“埃博拉病毒”(Ebola)最早于1976年在扎伊尔(即今刚果民主共和国)被发现,2013年12月率先在几内亚一处偏僻的林区爆发,而后在几内亚、塞拉内昂和利比里亚等西非国家肆虐,并迅速扩散到邻近的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等国,甚至殃及一些欧美发达国家。①Javier Blas,“Ebola Threatens to Infect 1.4m by January,Say US Experts”,Financial Times,September 24,2014;“The War on Ebola”,The Economist,October 18,2014,p.13.据年末最新统计,西非国家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死亡者已达6346人,病例已达17834例。②Nancy Gibbs,“The Choice”,Time,December 22,2014,p.30.而在此前的9月份,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The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更宣称在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埃博拉感染者每20天就会翻一番,并预测到2015年1月,“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将增至55万人以上,最多甚至可达140万人。③Javier Blas,“Ebola Threatens to Infect 1.4m by January,Say US Experts”,Financial Times,September 24,2014.“埃博拉病毒”肆虐引起了世界性恐慌,严重拖累了本已陷入困境的世界经济,世界贸易、投资、旅游以及油气开发等深受影响,西非国家尤其首当其冲。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受“埃博拉病毒”肆虐影响,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2014年经济增长率将降至3% ~3.5%,几内亚经济增长率将降至1.5%。④Ngozi Okonjo-Iweala,“Nigeria Shows that Ebola is not Unstoppable”,Financial Times,0ctober 8,2014.为应对突然爆发的“埃博拉病毒”,国际社会确实进行了巨大努力。英国《经济学家》发表题为《向埃博拉宣战》的社评,宣称应对“埃博拉病毒”“不但考验西非人民,也考验全世界”;⑤“The War on Ebola”,The Economist,October 18,2014,p.13.美国总统奥巴马则呼吁国际社会“迅速行动起来”。⑥Javier Blas,“Ebola Threatens to Infect 1.4m by January,Say US Experts”,Financial Times,September 24,2014.然而,相对于这场没有先例的巨大“卫生领域危机”,国际社会的努力又是不够的。全世界有63个国家及组织,包括世行以及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在内,承诺为应对这场危机将提供总计18亿美元的援助⑦David Von Baker,“The Ones Who Answered The Call”,Time,December 22,2014,p.39.。但到10月为止,到位资金尚不到4亿美元。⑧World Bank,“Pledged Funds to Tackle the Ebola Crisis”,Financial Times,October 13,2014.美国一方面提供了数亿美元援助,但又向疫区派驻3000名军人,结果,其驻军维持费远远超过其对疫区的实际援助。⑨Jeremy Au Yong,“US Sending 3,000 Troops to Tackle Ebola in”,The Straits Times,September 17,2014.有人评论说,相对于美国计划未来30年投入约1万亿美元更新其核武库而言,美为遏制“埃博拉病毒”而向西非国家提供的援助不过是“九牛一毛”。[10]Nicholas Kristof,“The Ebola Fiasco”,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September 26,2014.目前,“埃博拉病毒”虽然在几内亚等国得到一定的控制,却又在马里等国开始爆发。奥巴马政府要求向西非疫区提供60亿美元的援助,而美国国会并不打算“开绿灯”。国际社会有理由怀疑所谓2015年年中就能完全控制埃博拉疫情之说是否为时过早?[11]Opinion,“New Frontier For Eloba”,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November 27,2014.“埃博拉病毒”肆虐不但加剧了国际乱象,也表明国际社会管理国际乱局的能力依然十分有限。

2014年第四个意外冲击堪称意外中的意外。上半年,国际原油平均价还处于110美元/桶的高位,高盛公司一度甚至预测国际油价将向150美元/桶的高位攀升。但随后短短几个月,油价就跌至80美元/桶。[12]“Russia’s Wounded Economy”,The Economist,November 22,2014,p.11.到12月上旬,国际油阶更跌至65美元/桶,跌幅高达43%。[13]Anjli Raval,Chris Adams and Ed Crooks,“Oil Price Drops below$65 for First Time in Five Years”,Financial Times,December 11,2014.历史上也有过油价暴跌现象,例如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经历过油价暴跌。然而,此次油价暴跌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特点,其原因看似由市场供求关系和油气开采技术的进步所决定,其本质又不是单纯的供求问题和技术进步问题。其一,油价是在利比亚、尼日利亚、伊拉克等产油国动荡不止、“伊斯兰国”肆虐、伊朗受国际制裁、巴以关系紧张、乌克兰危机发酵、美欧俄关系陷入所谓“新冷战”的背景下暴跌的,而在通常情况下,上述因素应推升油价而不是相反。①Anjli Raval and Neil Hume,“A New Chapter for OPEC?”,Financial Times,November 24,2014;Martin Wolf,“Two Cheers for the Sharp Falls in Oil Prices”,Financial Times,December 3,2014.其二,油价暴跌通常应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增长,而实际情形并非如此。IMF推算国际油价每下跌20美元/桶,全球GDP就会增长0.5%,而在经济信心提升的情形下,全球 GDP甚至会因此而增长1.2%。②Chris Giles,“A Partial Pump Primer”,Financial Times,October 24,2014.这等于说,这一轮油价暴跌应能推动世界经济自动增长1%~2.4%,但是就目前及可预期的未来一段时间而言,全球经济没有、也不会出现这样的积极反应。其三,低油价一方面沉重打击了非西方的、甚至反美反西方的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高度依赖石油美元和高油价的国家,也在打压生产成本很高的美国页岩油生产以及加拿大油砂产业、墨西哥和巴西的深海油田开采等。③Anjli Raval,“Price,not OPEC,to Blance Supply”,Financial Times,29/30 November,2014.其四,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举行的11月会议不是按通常逻辑限产保价,而是发动“石油价格战”,宣示决不为保价而减产,甚至表示“不在意油价究竟是每桶60美元、80美元还是100美元。④Anjli Raval and Neil Hume,“A New Chapter for OPEC?”,Financial Times,November 24,2014;Anjli Raval,“Price,not OPEC,to Blance Supply”,Financial Times,29/30 November,2014.最后,围绕油价暴跌,“阴谋论”满天飞,但究竟是美国联手沙特等国打压俄罗斯和伊朗、委内瑞拉等反西方国家,还是沙特等低成本产油国刻意打压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则难有定论。⑤Anjli Raval,“Price,not OPEC,to Blance Supply”,Financial Times,29/30 November,2014.无论如何,在油价大涨的9月份,沙特确实逆势向市场增加了原油供应量。⑥David Gardner,“For Saudi Arabia,Plunging Oil Prices are a Political Weapon”,Financial Times,December 10,2014.国际油价这种没有先兆、没有章法的暴跌以及国际社会没有章法的反应,进一步突出了国际乱局。其反映的不仅是国际石油供求乱局以及世界经济乱局,更反映了国际秩序的混乱与失控。

目前国际油价的跌势并未见底,OPEC不肯限产、美国页岩油产量还在攀升,而国际需求依然疲弱。⑦Anjli Raval,“Price,not OPEC,to Blance Supply”,Financial Times,29/30 November,2014.有预测认为,在2015年某个时间点,国际油价可能跌至50美元/桶以下。国际上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谈论“石油新秩序”(new oil order)以及“OPEC时代的终结”,⑧Anjli Raval and Neil Hume,“A New Chapter for OPEC?”,Financial Times,November 24,2014.更有人开始为2015年油价跌至40美元/桶以下做准备。⑨Gregory Meyer,“Oil Market Rout Drives Bears to Gamble on Crude Dropping below$40 a Barrel”,Financial Times,December 5,2014.

三、乱源安在?

为什么国际战略形势在2014年会出现严重混乱与失序?首要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秩序调整没有、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到位,正所谓“逝者逝矣,来者未来”。[10]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译:《全球趋势2030:变换的世界》,时事出版社,2014年,第29页。综观历史,举凡在国际秩序、国际体系发生全面调整、变化期间或其前夕,世界就会出现乱局,如维也纳体系建立前有拿破仑战争及其乱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前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乱局;雅尔塔体系建立前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乱局;冷战后美国“单极体系”建立前有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引起的乱局,等等。现在,冷战后的美国“单极体系”开始向“后美国时代”过渡[11]The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Global Trends 2030:Alternative Worlds,p.iv;p.xiii.,因而当前出现国际乱局符合历史逻辑。换言之,虽然人们可以通过分析找到导致2014年国际乱局的各种具体原因,但从根本上说,2014年出现国际乱局是历史性力量使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冷战后出现的美国“单极体系”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西方体系,其支柱是美国以及欧日等西方国家的整体实力优势,其来源部分继承于雅尔塔体系,而其最后根基则渊源于此前出现的那些西方体系,包括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以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等等,甚至也包括“修昔底德陷阱说”。就连雅尔塔体系本身,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西方体系。这类西方体系崇尚的是绝对国家利益、权力政治游戏,崇尚实力、武力、恃强凌弱、拉帮结盟以及辅之以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和民主价值包装,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由西方主导的国际制度、国际规则。此前出现的各种西方体系,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再到冷战后的美国“单极体系”,莫不如此。然而,21世纪进入第二个10年,全球化加速推进,世界更加多样化而不是西方化,尤其是以中俄印巴为主体的非西方国家普遍崛起,亚洲太平洋地区开始取代欧洲大西洋地区成为世界地缘政治中心,世界越来越“非西方化”,国际力量对比也开始朝西方实力及其优势不断下滑的方向演变,以西方实力及其权力观、自由民主价值观为基础的西方体系和西方秩序、包括美国主导的“单极体系”,已经不可能适应这种千变万化的新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是这种西方体系、美国“单极体系”导致了目前的国际乱局。可叹的是,美国及西方并没有从这样的视角探讨当前国际乱局的深刻根源。美国外交学会会长里查德·哈斯(Richard N.Hass)最近在美国《外交》杂志撰文分析当前国际乱局及其根源,虽然承认世界处于“失序”状态,承认“冷战后的国际秩序在瓦解”,甚至也承认当前国际秩序及其某些相关原则与全球化的世界不相适应,等等,是导致当前国际乱局的部分原因,但他又从根本上将其根源归因于奥巴马政府的领导不力和美国的“不作为”或者政策失误。看起来,哈斯是想说,如果美国换一个总统,并奉行“积极的外交政策”,世界就不会有乱局或者能够平定乱局。①Richard N.Haass,“The Unraveling:How to Respond to a Disordered World”,Foreign Affairs,November/December,2014,pp.70~79.鉴于哈斯目前在美国政、学两界具有重要影响力,其在《外交》上发表的文章通常有可能对下一届美国政府的对外决策产生指导性影响,哈斯此论可能意味着2016年后上台的美国政府将重振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实际上,当前奥巴马政府的全球战略已经开始出现从战略收缩回调的迹象。如果这些判断是正确的,美国果然转向哈斯所言“积极的外交政策”,则世界乱局有可能持续更长的时间,甚至可能乱上加乱,而不是相反。

导致2014年世界乱象丛生的第二个根本原因与西方一向主张的政治民主和自由市场制度及其价值观密切相关,而这二者也是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经济政治和价值基础。历史表明,西方是先有经济、科技发展而后才一步步走向现代民主制,包括其“一人一票民主制”,而不是相反。但是,西方理论界却硬说是其政治民主制、法治和自由企业制度驱动工业革命和经济繁荣,以此“忽悠”全世界,借以掩盖其凭借“偶然”率先发现科技革命的秘密,以及数百年来凭借枪炮、商品和科技垄断等掠夺世界而聚集起巨大财富的事实,并向全世界推广其自由民主价值观和“一人一票制”。其结果是,除少数例外,照搬西方民主制和自由企业制度的非西方国家纷纷落入民主动荡的陷阱,或者叫“中等收入陷阱”,埃及、泰国、巴基斯坦、委内瑞拉等莫不如此。甚至当长期经济低迷困扰西方国家时,这些西方国家就再也“玩”不起民主政治和“一人一票制”,也陷入民主动荡。美国虽然2014年经济向好,但其经济增长并未惠及社会中下层,这是奥巴马政府今年“赢了经济却输了选举”的根源,也是为什么“弗格森事件”在全美唤起抗议风潮的经济、政治根源。英国目前经济运行也不错,但经济增长也未惠及拥有北海油田的苏格兰人,苏格兰人闹“独立公投”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此。即是说,美英在经济向好的情况下出现动荡,其根源也在于其民主制出了问题。

导致2014年全球动荡的第三个根源关乎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2014年之前,奥巴马政府确实有意从“世界警察”位置后撤,并采取了表明其决心搞“全球战略收缩”的若干行动。②Ian Bremmer,“China’s Limited Influence”,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November 28,2013;林利民:“2013年国际战略形势评析:静水流深”,《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12期,第14页。但从其2014年的政策实践看,其全球战略收缩是“退三进二”,有所退也有所进,这使世界无所适从。例如,美在乌克兰搞“颜色革命”,支持“民主人士”搞政变,推翻乌合法政府,这直接导致了2014年的乌克兰动荡、危机;美在亚太贯彻“再平衡”战略,或明或暗地为日本、菲律宾等国鼓劲、加油,驱动这些国家在东海、南海问题上对中国采取不妥协立场、甚至采取进攻性立场,直接导致了亚太濒海带的地缘政治紧张;美在缅甸支持所谓“民主运动”,其结果是“金三角”鸦片种植、走私问题在2014年更加严重,在阿富汗也是如此;①Nirmal Ghosh,“Opium Revival in Golden Triangle”,The Straits Times,December 9,2014.美政策失误也是“伊斯兰国”毒瘤般崛起的重要外因。②Richard N.Haass,“The Unraveling:How to Respond to a Disordered World”,Foreign Affairs,November/December,2014,p.75.在油价问题上,美不负责任地把巨量页岩油投放市场是油价突然下跌的主要原因,并引起OPEC国家的政治反弹。有关美国蓄意压低油价打压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战略对手的传言,也不是空穴来风。

最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非西方的普遍崛起、世界更加多样化、多元化,各种全球性挑战,例如全球变暖加快、传染性疾病泛滥、自然灾害的多发、毒品走私以及各种跨国犯罪的增多、恐怖主义的全球开花,等等,也使世界显得更加混乱与失序。但是,这些问题是全球治理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源,说明了全球治理的难度。如果世界有一个更完善、更合理的国际体系,如果美国不是奉行一系列不负责任、自私自利、甚至仍然充满霸气的国际战略,这些问题本可以得到更合理的治理,而不是导致世界更混乱。

2015年的世界将如何变?世界能否转乱为治?这是全世界都关心的战略性议题。如果目前不合理的国际体系、国际制度、国际规则及其经济、政治基础和价值基础不能得到有效改造,如果美国继续奉行其不负责任的国际战略,如果各种全球性挑战得不到有效应对,世界就有可能仍将在乱局中挣扎,2014年的国际乱象不但难以消除,而且世界在2015年甚至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还将出现新的混乱与失序。临近新年之际,有消息报道称“巴塔”(Pakistam Taliban)于12月17日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发动恐怖袭击,导致132名儿童死亡;③Farhan Bokhari,“Pakistan Taliban Massacres Schoolchildren”,Financial Times,December 17,2014.同一天,俄罗斯卢布对美元的比价贬至70∶1,较5个月前贬值一半,俄2015年经济预期增长率调降为-5%。④Kathrin Hille,“Bank of Russia under Fire as Currency Tumbles”,Financial Times,December 17,2014.也是同一天,国际油价下探50美元/桶的新低位。凡此种种,都预示2015年国际乱局有可能持续甚至扩大。面对在历史性力量驱动下的国际混乱与失序,是积极干预,还是闲看流云、静观其变、尽可能避免随意干预,其实是一种战略心态,也是一种战略选择。就此而论,哈斯为美国政府开出的“积极对外政策”药方不但不能有效治理国际乱局,甚至可能导致世界更加混乱。

猜你喜欢
乱局军费开支伊斯兰
全球军费去年突破2万亿美元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车 站
欧盟就脱欧乱局严厉警告英国
世界媒体眼中的英国大选“乱局”
微信投票乱局与治道变革
MH370痛定思痛
伊斯兰刀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