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体皮裤关键部位结构及放松量的设计

2014-11-30 05:49罗琴
惠州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裤裆倾斜度臀围

罗琴

(惠州学院 服装系,广东 惠州 516007)

1 引言

目前,人们对皮革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皮革这种非织布面料来说,为了穿着的合体性和舒适性,在板型制作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尤其是关键部位的结构及放松量的设计。影响皮裤舒适性的结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腰臀结构及放松量的处理,二是裆部结构及放松量的合理设计。因此,板型师必须掌握关键部位的结构,并根据人体运动所需,合理设计放松量,使皮裤穿着舒适。

2 合体皮裤腰臀处结构及放松量设计

从人体工效学角度分析,皮裤在外在美观性和内在舒适性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涉及腰、臀部位的设计时,整体上要求达到皮裤内外空间的相互协调。[1]

2.1 腰围结构及放松量

一般情况下,裤子纸样在前、后腰围的尺寸是这样进行计算的:前腰围为1/4腰围-1cm(+省量),后腰围为1/4腰围+1cm(+省量),这里括号内省量可以根据款式设计选择是否增加。公式中腰围指的是用腰围净值增加放松量之后的腰围实际尺寸。放松量通常取1~2cm就可以保证呼吸及基本运动(如站立、坐下和前屈等)所需。然而,在设计合体皮裤纸样时,腰围线往往需要将直线改为弧线形式,并且根据工艺要求,腰头表面需要缉装饰性明线,这样,腰围线就容易发生一定拉伸现象,所以合体皮裤纸样在腰围处通常以不加放松量较为理想。

2.2 臀围结构及放松量

通常,人体的臀围要比腹围大,如果将臀围前后设计相等的话,完成后裤子的侧缝线就会偏前。为了使得裤子的侧缝线回归到人体体侧居中位置,裤子臀围的结构制图需要在四分法制图的基础上,后片加宽0.5~1cm,前片减小0.5~1cm来达到美观的效果。因为皮裤臀围的合体性要求更高,所以前后差就可以取范围内较高数值。

臀部运动主要是臀后部会纵向伸长,合体皮裤中臀部数据是影响皮裤外观造型的关键数据。因此,臀围放松量设计应从围度放松量和长度放松量两方面入手。[2]围度放松量包括人体组织弹性和呼吸所需量(也被称为生理放量),长度放松量是为保证人体运动的舒适性而设置的放松量(也被称为形态放量),主要以后起翘量和后裆缝倾斜度形式来体现。一般情况下,皮裤的臀围放松量可以设计最小4cm,还可以根据皮裤面料的弹性适当减少。

2.3 合体皮裤腰臀差的结构处理

人体下肢带腰臀截面形态特征显示,在下半身外包围线与腰线形状呈垂直的后中心线及前中心线附近余量较少,而在侧腰附近则明显增多,在前后中心线附近基本没有余量。[3]如图1所示,在整个腰臀差中,臀凸与后腰部差量(图上g字母显示的范围)最大,侧腰部差量次之(图上d、e显示的范围)。

腰臀差的结构处理方式有几种:比较多见的是前后设计腰省的方法,而且一个腰省量设计在2~2.5cm范围内,根据需要前后腰左右可以各设计一个或两个省道。当然侧腰省也是必须的,对于前裤片,因为人体在前侧的曲率比前面的要大,所以为了皮裤更合体,侧腰省的省量可以设计到1~1.5cm。消除腰臀差的第二个方法是将腰臀差放到横向分割线中消除,如设计育克线,不仅具有消除腰臀差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装饰功能。第三个方法就是将皮裤设计成低腰款式。由于低腰围与臀围的差值越来越小,基本可以通过直接从侧缝消除的方式实现。

图1 人体腰臀截面形态特征示意图

3 合体皮裤裆部结构设计

3.1 裤裆宽度设计

裤裆宽度包括前裆宽和后裆宽设计,如图2所示。对于非皮革面料来说,裤子的总裆宽计算公式为0.16H,分配在前裆宽为0.04H,后裆宽为0.12H。[4]然而应用在皮革面料中时,前后裆宽值可以适当减小。皮裤前裆宽尺寸可减少0.5cm,后裆宽尺寸可减少1.5~2cm,前后裆宽比1:3较合适。

图2 合体皮裤裤裆宽度及落裆量设计示意图

3.2 裤裆长设计

裤裆长尺寸关系到皮裤结构外观,既不能出现大裤裆(裤裆太长),又不能设计裤裆太短,使得裤子穿不上去。确定裤裆长尺寸通常有以下四种方法[5]:

(1)按臀围尺寸进行比例推算

采用1/4H为裤裆长尺寸,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非常简便,对于一般体型是合适的。但是如果是特殊体型,就用H/10+L/10+6cm来进行调整。因为它用臀围和裤长两个因素控制裤裆尺寸,对于特殊体型来说是比较合理的。

(2)测量法

人体坐在板凳上,测出从腰围最细处垂直下量至板凳面的距离后减去一定的量。合体裤通常在测量的基础上减去2~3cm,再根据款式需要(如果低腰款式)则可以再减少。

(3)查成品规格表

通过查成品规格表,找到相应的裤裆长尺寸。

(4)采用经验值

一般成年人合体皮裤裤裆长尺寸为23~27cm,宽松型皮裤裤裆长尺寸为27~30cm。

3.3 落裆量设计

落裆量就是裤子后片的裤裆深度与前片裤裆深度之差,如图2所示。在合体皮裤结构设计中,裤子后片的裤裆深度大于前片的裤裆深度,一般在0.5~1.5cm之间取值。落裆量的产生原因一是为了满足人体前屈、抬腿和下蹲等运动引起的后裆线长度的增量,需要加长后裆线,所以裤子裆弯处需要有一个向下量的要求。二是为了在缝制过程中,使得前裤片和后裤片的内缝线长度一致。越靠近横裆线的皮裤设计,落裆量就越大,如短裤的落裆量的取值范围为1.5~3.5cm。

3.4 后裆缝倾斜度和起翘量的设计

3.4.1 后裆缝倾斜度设计

后裆缝倾斜度又称后裆缝困势。[6]皮裤后裆缝倾斜度的设计是为了吻合人体臀大肌的凸出与后腰部位形成一定坡度的生理特征。如果后裆缝倾斜度过小,后腰下部不贴体,裤片后腰中部会出现起空现象;若过大,虽然下肢活动方便,但随之也加大了后裆长,所以当人体站立起来时裤中缝部位就会有横向坠纹。标准人体臀凸的后裆缝倾斜度为13°左右,考虑人体间的活动空隙,往往倾斜角取12~15°左右合适,如图3所示。

3.4.2 后起翘量设计

裤子后片起翘量是指裤子后腰缝线在后裆缝处的提高量。一般来说,由于后裆缝存在着困势,才导致了后翘的产生。假如后裆缝倾斜度产生时,而后裆缝线不设计起翘量,后裆缝与后腰缝的夹角必定大于90度,裤后中缝合后,腰口线处就会出现凹角。只有在凹角处随势画顺后腰缝,才能消除这个凹角,如图4所示。所以后裆必须起翘是为了使腰口线与后裆缝垂直,裤片前后中缝合时,腰口线才会圆顺。

图3 合体皮裤后裆缝倾斜度和起翘量的设计示意图

图4 凹角示意图

4 皮裤关键部位结构合体性实验

4.1 实验目的

实验以研究皮裤关键部位结构合体为目的,通过改变板型结构中的结构参数,制作样裤,从而总结出皮裤各关键部位的结构及放松量设计规律。

4.2 实验设计

根据理论及经验值设定出皮裤关键部位结构参数,并将合理数值进行排列组合,得到一系列样裤规格系列。选择低腰(比正常腰围低5cm)紧身皮裤作为实验样裤款式,适用人体为净臀围88cm,净腰围66cm的标准女子人体。设定后裆缝倾斜度、后起翘量及裤裆长为变量因素,研究臀围松量为4cm的皮裤各关键部位的设计规律。实验中将合体皮裤的后裆缝倾斜度分为12°,13°,14°,15°,后翘量分为2cm,2.5cm,裤裆长分为18cm,18.5cm。

实验将分为两组,第一组:后起翘量2cm与裤裆长18cm,研究后裆缝倾斜度分别设计为12°和13°两个变化量;第二组:后起翘量2.5cm与裤裆长18.5cm,研究后裆缝倾斜度分别为14°和15°两个变化量。合体皮裤各关键部位的尺寸规格设计及实验数据列表如下:

表1 第一组实验数据列表/cm

表2 第二组实验数据列表/cm

为了方便记录实验结果,实验需要进行编号设计。编号则由一个数字和一个字母组成,数字代表样裤的后裆缝倾斜度,字母X代表第一组,字母Y代表第二组。例如12X,该样裤后裆缝倾斜度为12°,裤裆长为18cm,后起翘量为2cm,如14Y,该样裤后裆缝倾斜度为14°,裤裆长为18.5cm,后起翘量为2.5cm。

4.3 实验结果

编号12X结果:后面:臀部贴合,大腿稍有余量,有横向皱纹,后下裆部位稍有横向纹路,裆部不贴服,外观效果一般。后中缝余量较多,舒适度一般。

侧面:外侧缝有稍不贴服。

前面:前裆贴合人体,虽有少量横纹,但为人体基本活动所需。外观效果好。

编号13X结果:后面:臀围贴合,大腿有明显的向下斜纹,后下裆部稍起皱至大腿处,裆部稍紧,外观效果最差。后中缝余量较多,舒适度不佳。

侧面:外侧缝横向皱纹明显。

前面:前裆贴合人体,外观效果好。

编号14Y结果:后面:臀部贴合,后裆贴合人体,大腿根部有少量横纹,裆部略显紧绷,外观效果良好,后中缝余量较少。舒适度较好。

侧面:外侧缝较为贴服,有少量横向皱纹。

前面:前裆贴合人体,外观效果好。

编号15Y结果:后面:臀部贴体,后裆贴合,外观效果最好,后中缝贴合,舒适度最佳。

侧面:外侧缝平服,贴合人体。

前面:前裆贴合人体,外观效果好。

4.4 小结

经过实验,合体皮裤臀围放松量取4cm较为合适,落裆量按照传统经验值是在0.5~1cm之间波动,裤裆长可根据款式需要(如是否低腰)设计,合体皮裤后裆缝倾斜度为15°,对应的后起翘量为2.5cm,前后裆宽比例为1:3的应用更合体。

5 结语

本论文以合体皮裤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腰臀部及裆部结构。其中影响皮裤合体舒适性的重要结构参数有臀围放松量、裤裆长、后裆缝倾斜度及后起翘量和裤裆宽度的大小及分配四个方面。针对这些重要结构参数通过实验,得出了合体皮裤板型结构设计的规律,为合体皮裤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1]李熠.皮裤腰臀合体结构的实现[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3-15.

[2]张中启,江树明.从人体工程学谈皮裤舒适性结构设计[J].西部皮革,2008(08):52-53.

[3]王立新.女裤造型的关键结构数据处理[J].中国皮革,1998(3):29-30.

[4]林彬.皮裤结构中立裆的定量研究[J].国际纺织导报,2009(3):70-71.

[5]吴晓天.裤子裤裆的结构设计原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233-235.

[6]蒋锡根.服装裁剪疑难解答150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08:114.

猜你喜欢
裤裆倾斜度臀围
臀围松量对男西裤裆部造型的影响
上颌不同区域牙槽骨颊舌向倾斜度的CBCT测量分析*
臀围松量对女裤裆部特征的影响分析与模型构建
疯狂的海狸鼠
内裤裆部变硬,是不是就不能穿了?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腰围/臀围比的影响
《飞鸟集》争议关键词:裤裆、押韵和下架
浅析下肢动作对裙子结构设计的影响
全站仪+反射片在高架桥墩柱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打鬼子的手榴弹,谁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