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舞台服装设计的嬗变与前瞻

2014-11-30 05:49周婕
惠州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多元化舞台

周婕

(惠州学院服装系,广东 惠州 516007)

舞台服装设计作为舞台艺术表演过程中直观的视觉元素,是舞台艺术视觉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1]。舞台服装设计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能凸显出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状况。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标签之一的舞台服装设计也相应产生变化,其内涵更加丰富,呈现出创新与继承相互融合的特点,笔者认为未来的舞台服装设计将顺应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吸纳多种元素,在创新变革中不断前行。

1 当代中国舞台服装设计的嬗变

舞台服装设计是舞台艺术表演中的重要部分,在舞台人物的性格塑造、舞台布景的设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力。因此,对于舞台服装设计的认识是舞台艺术表演的先决条件。纵观舞台服装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与时俱进”、“变革创新”真可谓是中国舞台服装设计的“代名词”。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舞台服装设计的具体表征不同,具有不同的服装设计风格与特点。

1.1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简单划一的舞台表演艺术直接影响到舞台服装设计

舞台服装设计作为服装设计的一部分,与日常的服装设计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在实际的舞台演出中,舞台服装设计也必然要从日常的服装设计当中汲取创作灵感,否则将与日常的服装设计脱节,并失去舞台表演艺术中需要表现出的真实性。不同表演形式的舞台艺术,使得舞台服装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特点,但是从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来看,不同的舞台服装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共性。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中国经济处于探索曲折发展时期,形成了单一的服装设计风格,而这样一种单一的服装设计风格在舞台表演艺术当中具有一定的表征,如这个时期的歌舞剧和话剧就很具这些表征。

歌舞剧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富含表现力与想象力。因此,歌舞剧的舞台服装设计较之其他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更具有创造力,更为多样化。而由于当时社会历史大背景,过分重视服装设计的统一性和规划性,使得当时的舞台服装设计也呈现出单一性的特点。例如,歌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如图1),剧中人物的服装设计和造型都比较统一,娘子军成员多着军装,腰缠皮带,手带红袖章,头戴军帽,在整个舞台布局当中,将女子军队的人物形象生动而又形象的展现到了观众面前,对于整个人物的塑造与表演具有辅助作用,也使得整个舞台设计和故事内容相统一。

图1 歌舞剧《红色娘子军》

话剧在舞台表演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它是以人物对话、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动作以写实摹仿为主,实摹人的生存状态。[2]由于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需要不同的服装设计来展现,而不同的服装设计背后却也隐藏着相同的设计要素。例如,话剧《茶馆》当中(如图2),王利发、唐铁嘴、松二爷、常二爷、李三、马二爷等等剧中人物性格各异,服装设计外壳也迥然不同,但是深入研究剧中人物的舞台服装设计的要素与理念,我们会发现就服装选材、服装风格、服装色调等等方面都具有同一性。

图2 话剧《茶馆》

总而言之,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舞台服装设计追求的是服装的一致性,风格的简单性,色彩的朴素性,款式的平常性。这诸多要求使得这一时期的日常服装设计同样具有这一方面的特点,并延伸到舞台服装设计当中。

1.2 改革开放后到上世纪末(1979-1999年),绚丽多样的舞台表演艺术使得舞台服装设计向多彩缤纷的趋势发展

随着舞台服装设计理念的不断革新,舞台服装的内涵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视觉感官的一种享受,它的美好追求和愿望,是一个时代审美标准、经济发展、社会制度的综合体现[2]。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于服装设计的要求更加多层次、多元化,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服装设计的多方面的要求,一批专业的服装设计师涌现,并为舞台服装设计的发展与进步起到推动作用。在时代变迁、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中,舞台布局与背景设计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对舞台服装设计理念进行渗透影响,对舞台服装设计的多方面如颜色选择、款式设计、材质剪裁等都起到了作用。

以舞台节目主持人为例,节目主持人作为整场晚会顺利开展的枢纽,其着装美观与否、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了整场晚会的格调质量与开展状况。因此,这就要求主持人的服装不仅要与晚会当天的主旨相贴切,也要符合社会大众的价值理念,能够满足社会的审美需要。自改革开放后,人们群众的审美需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们更多的选择色彩缤纷、设计复杂的服饰,而不是款式简单、颜色保守的服饰。例如,我国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的服装,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中国重要的舞台节目之一,不同时期的主持人服装都会按照当时的政治背景、历史文化发展状况等方面来进行一定的舞台服饰的选择与设计。二十世纪90年代,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的服装进行了十分大胆的创新,如颜色选择上更加炫彩多样,款式设计上更加大胆前卫,艺术美感上更加时尚大方(如图3)。可见,随着中国设计经济的发展,中国舞台节目主持人的服装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3 上世纪90年代春晚女主持人的服饰图

1.3 21世纪以来(2000年- ),舞台服装设计呈现出更多元化的特点,本土性的设计理念不断与国际化的设计理念相接轨

在新世纪以来的舞台服装设计中,新元素、新理念、新要求逐一在服装设计当中展现出来,这使得舞台服装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本土性的设计理念不断与国际化的设计理念相接轨。我们必须注意到,对传统舞台服装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是现代舞台服装设计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而现代舞台服装设计对传统舞台服装设计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观念的创新;二是科学技术的创新[1]。21世纪舞台服装设计在对传统舞台服装设计创新的基础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艺术既要能够突出自己的民族特色,又要能够与国际化接轨,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实现传统文化艺术的多元化的进程。

舞台服装设计具有明显的多元性特征。意大利设计师吉奥庞蒂曾说过:“本土传统的设计语汇将成为一个国家设计的重要纬度。”舞台服装设计要跟上时代的进步,就必须从理念、认识、评价标准等方面对传统舞台服装设计进行变革,创造出新的适合当前人们审美需求的作品,以便推动舞台服装设计水平,促进舞台服装设计艺术的发展与腾飞。例如,2012年范冰冰在戛纳电影节穿过的“龙袍”礼服(如图4),就其创作元素而言,具有明显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以“龙”作为袍上的主要元素,而就其设计款式而言,又与国际化的设计理念接轨,将整款服饰设计成了拖地曳尾的款式。此外,当前舞台服装设计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不仅表现在舞台服装的色彩缤纷、款式多样、风格各异等方面,也表现在舞台服装的质地多样、剪裁独特等方面。

2 当代中国舞台服装设计之前瞻

2.1 多元化成为未来舞台服装设计的主要特性,因此,舞台服装设计应顺应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吸纳多种元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的服装设计理念之间的相互碰撞、不同的服装设计要素之间的相互融合,使得现代服装设计更加多元化,因此多元化日益成为未来舞台服装设计的主要特性。以戏剧表演中的舞台服装设计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戏剧进入到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服装设计师要积极更新设计理念,迎合观众的审美需求,摸索自己的创作道路,使自己的创作及设计能够达到全方位的艺术表现[2]。

当前,舞台服装根据艺术表演形式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分类,如话剧人物服装、戏曲人物服装、歌剧人物服装、小品人物服装、杂技人物服装、魔术人物服装等等,而传统的舞台服装设计理念已然不符合当前人们的审美需求,也不符合当代社会对于服装设计的新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舞台服装设计者们也不断尝试从多个角度、多方面挖掘服装设计的潜力与表现力,对现代舞台服装设计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丰富与填充,例如,近几年来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的服装可谓是奇思妙想、推陈出新,不仅有中式的古典旗袍,也有西式的现代礼服,将中国传统元素与西方现代元素相互配合、相互冲击,形成不一样的冲突之美。

图4 2012年范冰冰在戛纳电影节穿过的“龙袍”礼服

2.2 创新变革是未来舞台服装设计的发展动力,因此,舞台服装设计应该在创新变革中不断前行

舞台服装设计的创新与艺术表演形式一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呈多元化格局,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受一个时代的历史环境、文化形式、艺术思潮等的影响,它不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而是一种继承性的创新[3]。如何对传统舞台服饰进行设计上的创新与变革,这个问题一直是当代中国设计师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中国传统民族服饰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历史价值,要想在中国传统民族服饰的基础上创新出中国现代舞台服饰,就必须在款式、色彩、面料、图案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3]。

在实现现代舞台服装设计创新变革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舞台服装设计理念与技巧当中,使得舞台服装设计的创新变革得到技术的支持,成为现代服装设计的新的出路。例如,在当前许多晚会中舞蹈家表演的机械舞蹈中,舞蹈者多身着带有LED显示灯的服装,使得其舞蹈在黑暗中既具有震撼力与表现力,给观众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享受。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舞台服装设计在服装造型、服装面料、服装的材质工艺等方面都具有了更多的选择,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对现代舞台服装设计进行创新将使舞台服装设计成为科技发展的一个符号,使舞台服装设计具有更深的人文内涵[1]。

3 结束语

舞台服装设计具有时代特点,能够凸显出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状况。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舞台服装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变化,也从单一的服装设计风格到绚丽的服装设计风格,再到本土化与多元化相互融合的设计理念,舞台服装设计向着多元性、国际化的趋势发展。立足中国舞台服装设计发展史,思索现代舞台服装设计发展之前景,现代舞台服装设计应该顺应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吸纳多种要素,在创新变革中不断前进。

[1]左花苹.现代舞台服装设计研究[J].设计·大舞台,2013(4):117-118.

[2]李迪、任洪丽.论中国舞台服装的发展[J].北方音乐,2012(8):87.

[3]周朝晖.现代舞台服装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24-60.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多元化舞台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军迷大舞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军迷大舞台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服装设计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