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人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2014-12-01 06:36钟骏亮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神经内科江西萍乡337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36期
关键词:煤矿工人危险性高血压病

钟骏亮(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神经内科,江西 萍乡 337000)

脑梗死属于神经系统的多发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目前已成为致使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临床数据显示,50%~70%的脑梗死存活者均遗留瘫痪或失语等恶性残疾[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我国,脑梗死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其发病年龄多集中于60~80岁之间,并且男性要高于女性,此外,寒冷季节的发病率有显著的增高[2]。和普通人群相比,煤矿采煤工人的生活及生产条件都有着明显差异。本研究旨在探讨煤矿采煤工人脑梗死发病的危险性因素,进而为防治煤矿工人的脑梗死提供理论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共调查4183例煤矿工人(包括在职和退休),均为男性,年龄为51~92岁。其中,有脑梗死病史的患者为435例,其余3748例均无脑梗死疾病。所有调查对象中,高血压患者为485例,糖尿病患者为478例,有冠心病病史的为141例;有TIA病史的为236例;井上工作者为2881例,而井下工作者为1302例,其中,井下工作的年限未满10年者共计668例,满10年未满20年者共计245例,年限在20年以上的共计390例。两组人群的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专业医务人员应用统一的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行问卷调查以及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姓名和年龄,有无吸烟或饮酒等生活习惯,既往有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或短暂性脑缺血(TIA)等病史;职业史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岗位、是否有井下工作情况及工作年限等,测量调查对象的身高和体质量,并计算出体质量指数,此外,需测量调查人群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并对其进行头颅CT以及心脏超声等临床检查。

1.3 诊断标准

脑梗死的诊断主要依据1985年第二届脑血管疾病学术论坛制定的《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1999年的WHO/ISH高血压防治的指南;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依据的是1998年WHO所推荐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冠心病的诊断依据1981年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内科学术论坛所制定的冠状动脉硬化类心脏病的诊断标准进行;短暂性脑缺血的诊断依据第五届脑血管病论坛制定的TIA的诊断标准予以实施[3]。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所有调查对象的并发症情况及是否有井下工作情况及工作年限等指标,以及头颅CT和心脏超声的检查结果。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并运用SAS8.1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应用logistic对脑梗死的危险性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两组人群的相关因素相比,观察组糖尿病、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发病率以及体质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脑梗死的危险性因素分析

2.2 工作环境不同的人群脑梗死的发病情况

对比分析井上工作人群与井下工作人群的脑梗死的患病率,结果发现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不同的井下工作年限的人群的脑梗死的发病情况

不同的井下工作年限的人群的脑梗死的发病情况相比,结果无明显的差别(P>0.05),见表3。

表2 工作环境不同的人群脑梗死的发病情况

2.4 合并性因素分析

为了有效排除各因素间的相互干扰,以控制各种混杂因素的不良影响,本研究主要通过分类变量行赋值,见表4。把是否有脑梗死病当作因变量,则各种危险因素即为自变量,然后进行logistic的回归和分析,进而依次筛选出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以及体重指数,结果显示,其OR值分别是3.942、1.792以及1.067,见表5。

表3 不同井下工作年限的人群脑梗死的发病情况

表4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的赋值表

表5 脑梗死的危险性因素的logistic回归和分析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神经系统的多发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目前已成为致使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临床数据显示,50%~70%的脑梗死存活者均遗留瘫痪或失语等恶性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我国,脑梗死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其发病年龄多集中于60~80岁之间,并且男性要高于女性,此外,寒冷季节的发病率有显著的增高。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属于脑梗死的一个重要诱因,这是由于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脑动脉可有玻璃样变及粥样硬化,脑动脉会变得狭窄、闭塞,所以该动脉的供血区脑组织会发生梗死或缺血[4]。有专家研究显示,在控制其他危险性因素的条件下,收缩压值每增加10mmHg,脑梗死的发病风险就会增加50%,而舒张压值每增加5mmHg,脑梗死的发病风险就会增加47%[5]。糖尿病也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性因素,血糖的升高可诱发人体脂代谢的紊乱,使组织蛋白非酶被糖化,血管壁的弹性减低,而阻力增加,且管腔狭窄,会加速并加重动脉的粥样硬化,同时可损害血管的内皮细胞,使凝血系统的功能发生变化,易诱发脑梗死[6]。肥胖可导致高血脂和高血压以及高血糖,脂肪组织可以释放出多种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改变凝血以及纤溶系统的活性[7]。临床大量研究均已证实,冠心病属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性的发病因素,据统计,冠心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概率比无冠心病者要高5倍,所以,冠心病可导致脑梗死并增强脑梗死的风险性,由此可见,冠心病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8]。

本研究旨在探讨煤矿采煤工人脑梗死发病的危险性因素,进而为防治煤矿工人的脑梗死病提供理论参考。共调查4183例煤矿工人(包括在职和退休),有脑梗死病史的患者为435例,其余3748例均无脑梗死疾病。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人群的相关因素相比,观察组的糖尿病、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发病率以及体质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井下工作年限的人群、井上工作人群与井下工作人群的脑梗死的患病率相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以及冠心病的发病率以及体质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人群,并且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和糖尿病以及体质指数的OR值分别为3.942和1.792以及1.067,所以,糖尿病、高血压病和高体质指数以及冠心病均为诱发煤矿采煤工人脑梗死疾病的危险性因素。

综上可知,应积极对高血压和高血糖以及高体质指数等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要积极地对煤矿采煤工人进行健康教育,广泛普及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知识,对各种不良生活习惯进行有效的干预,以有效降低脑梗死的相关危险性因素的水平,控制发病率,提高煤矿采煤工人的健康水平。

[1]李寿云,房明华.煤矿工人脑血管病98例临床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3,10(3):12-13.

[2]周卓轸,黄天明.煤矿职工死因调查[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2,15(6):365-365.

[3]柳莹.煤工尘肺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脑血管病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12.

[4]桑俊文,刘桂芬.井下煤矿工人CT确诊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7):895-896.

[5]张丹,胡琼伟,陈泓伯,等.煤矿工人职业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2,27(15):75-77.

[6]汤静.煤矿工人体育健身的必要性及其作用[J].煤炭技术,2012,31(8):278-280.

[7]康岚.复发性脑梗死的诱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3,5(30):199-200.

[8]王爱红.脑血管意外患者健康知识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3(8):34-35.

猜你喜欢
煤矿工人危险性高血压病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危险性感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影响煤矿工人安全培训的因素与建议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抗战后期煤矿工人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斗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煤矿工人安全行为测试及分析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