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实施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观察

2014-12-01 06:36高霞王虹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荆州市中心医院输液室湖北荆州43402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36期
关键词:责任制医护整体

高霞,王虹(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输液室,湖北 荆州 434020)

我院为湖北省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0年3月成为卫生部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我科是优质护理服务首批试点病房之一。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满意的医疗服务是我们的目标,我科从2012年2月开展了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科开放床位41张,月收治患者约126例。在职护士16人,均为女性。年龄23~51岁,平均年龄33.6岁;学历:硕士1人,本科9人,专科5人,中专1人;职称: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9人,护士1人。医生9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医师2人。

1.2 方法

1.2.1 传统工作模式 为半功能制护理加半责任制护理,排班方法及职责:每天分4个工作时段,即白班(07:50~12:00,14:00~17:00)、连班(8:00~11.00,11:45~15:00)、小夜班(16:45~00:00)、大夜班(00:00~8:00)。白班8人,按患者分组,每组责任护士2人,辅助班1人,连班2人,主班1人。责任护士负责患者上下午的所有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连班2人,未分管床位,负责中午时段的所有治疗护理,手术病人、新病人的接待等;小夜班、大夜班各1人,分别负责夜间所有治疗护理。

1.2.2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为系统性责任制整体护理

1)排班方法。科室医生分为2大组,即手术组和放化疗组。每组由副主任医生1人、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1人组成。护士除主班和护士长外,分成2个责任组,每个责任组3人(责任组长1人,责任护士2人),负责20~21例患者。2个责任组分管的床位与医生分组分管床位一致,形成医护合作团队。每日在岗总人数11人(包括护士长1人),每组在岗4人(包括责任组长1人,白班责任护士1人,连班责任护士1人,整夜班护士1人),主班1人,护士长助理1人。除护士长助理、主班外,其他白班护士和护士长均7:30上班,行晨间护理,即白班(07:30~12:00,14:00~17:00)、连班(7:30~11.00,11:45~15:30)、整夜班(16:45~8:00),整夜班2人轮流休息4h。

2)重新制定工作职责。除护士长、主班、护士长助理外,其他护士每人包干床位6~8张,与医生同组排班。晨会交班前完成所分管病床的晨间护理和陪护的清理工作,为医生提供安静、整齐的查房环境;护士床头交接班后责任护士参与本组医生查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检查、治疗方案等,以提供预见性护理;查房完成后进行患者评估,根据病情、自理能力等完成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工作。连班护士11:00~11:45和15:30之后不在岗时其床位由责任组长负责接管。整夜班护士负责本组患者夜间的治疗和护理,轮休时由另外2人接管本组患者。工作期间责任护士全面负责本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参与医生诊疗计划的讨论、危重病例讨论,负责实习护生的带教和考核。

3)比较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前(2011年2至12月)、后(2012年2至12月)患者满意度、患者对分管责任护士的知晓率、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其中患者满意度、患者对分管责任护士的知晓率、护士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由护理部每月发放调查表调查,取均数。护理质量由护理部根据护理质量标准每月检查,包括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安全管理、健康教育,每月抽查10份,满分100分。

2 结果

2.1 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前后满意度情况比较

患者满意度、患者对分管责任护士的知晓率、护士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比较,患者满意度由90.56%上升为98.73%,患者对分管责任护士的知晓率由81.23%上升至100%,护士满意度由91.5%上升至99%,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90.43%上升至98.88%。

2.2 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3 讨论

3.1 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是衡量医护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1]。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开展,使每一位患者从住院开始就有固定的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负责其全程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形成了“我的患者、我的医生、我的护士”的责任关系,医生、护士主动与患者和家属交流沟通,主动解决患者的疑问,熟练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用药、病情变化等,给予患者及时的帮助,使患者减少了陌生感,增加了信任感,融洽了医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由81.23%上升至100%。更提高了患者的综合满意度,由90.56%上升为98.73%。

3.2 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士工作满意度

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与传统的工作模式比较,护士工作职责分明,各班次人员配备较均衡,护理交班次数减少,护理工作连贯性增强。责任护士对分管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问题及护理要点了解清楚,保证了各项护理工作的及时到位,避免了交接不清而导致的治疗、护理的遗漏,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表1显示,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前后各项护理质量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保证了每班有2名以上护士值班,充分体现了双人双班双核对的原则,保障了各班次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护士相互协作,避免了护士长期连续、高强度工作带来的身心疲惫,减轻了低年资护士和夜班护士单独值班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2],增加了个人安全感,体现了对护士的人性化管理,护士工作满意度由91.5%上升至99%。

3.3 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强化了医护合作,提高了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医护合作是指医生、护士之间的一种可靠的合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医护双方都能认可和接受各自行为和责任的范围,能保护双方的利益和有共同实现的目标[3]。良好的医护合作是提高医疗、护理水平,消除疾患,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4]。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开展,使医护形成一个合作团队,责任医生熟悉与自己合作的责任护士,经常询问了解患者的情况,一起查房,一起讨论患者的病情和患者对治疗方案的反应等;责任护士也及时主动向责任医生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情绪反应、康复情况、心理变化等,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建立了相互信任、相互理解、配合默契的医护关系。满足了患者治疗护理的需求,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90.43%上升至98.88%。

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施,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得到全程全方位无缝隙的医疗护理服务。促进了医护合作,融洽了医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体现了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的精神。

[1]孙雯敏,周志祥,汤琪春,等.综合性医院开展“主护制”试点病区的实践及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6(11C):68-69.

[2]柯彩霞,谢文,刘晓华,等.护士排班模式改革与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管理,2008,8(11):38-40.

[3]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Nursing’s social policy state-ment[M].Washington Dc:American Nursings Publishing,1995:89.

[4]杨晓莉,吕海燕,李曙光.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合作所持态度的对比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66-469.

猜你喜欢
责任制医护整体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