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中药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临床观察

2014-12-01 02:36任永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缺氧性补阳电针

任永霞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黄山镇卫生院中医科,江苏 徐州 221131)

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们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4例,均为急性发病经治疗稳定后6个月至12个月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男18例,女10例;最小46岁,最大64岁,平均(53.33±4.8)岁。对照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61岁,平均(52.91±4.6)岁。两组病程平均(8.7±3.3)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症状体征为一侧上肢、下肢或半侧肢体活动障碍、肢体麻木或语言障碍,失认,口眼歪斜。肢体肌力下降,肌力评估Ⅰ~Ⅲ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电针治疗。头针选运动区穴位为主,配百会、上星穴。体针则选取患侧阳明经穴、太阳经穴为主,如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风市、伏兔、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解溪、太冲,并适当选用风府、列缺、照海、八邪、八风。失语者加廉泉、通里,面瘫者加下关、人中、承浆、地仓、颊车等。针刺得气后,选取适宜腧穴进行配对并连接G6805-2A型电针治疗仪(上海华谊医用仪器有限公司)。头针选用疏密波,体针选用断续波。通电前调节旋钮调至零位(无输出),通电后调节旋钮从最小低频脉冲电流开始至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45min,每日1次。②中药治疗。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药用黄芪40g,当归12g,赤芍15g,川芎12g,地龙10g,桃仁12g,丹参15g,威灵仙15g,红花12g。语言不利、苔腻、脉滑患者加石菖蒲9g,远志9g,半夏12g;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12g,全蝎10g,僵蚕12g,天麻15g,防风15g;肢体麻木者加陈皮12g,半夏12g,丝瓜络15g,威灵仙15g;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12g,郁李仁12g;上肢偏废者加桑枝9g,桂枝9g;下肢偏软无力者加续断12g,杜仲18g,桑寄生18g;半身不遂者加地鳖虫15g,全蝎10g,水蛭3g、蜈蚣3条;手足肿甚者加茯苓12g,薏苡仁20g,泽泻10g,通草15g。1日1剂,水煎服。

对照组:只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

两组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

3 疗效标准

参照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与《临床治疗评定标准》[1]。基本治愈:症状基本消失,肌力Ⅳ~Ⅴ级,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或恢复工作。显效:瘫痪肢体肌力恢复到Ⅱ~Ⅲ级,言语功能基本恢复,生活可以部分自理。有效:瘫痪肌力提高到Ⅰ~Ⅱ级,言语功能够有所恢复。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减轻。

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l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针刺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加以电辅助,可刺激肌肉被动运动,促进肌力恢复。当低频脉冲电流通过毫针刺激腧穴时,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和促进组织修复再生,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增强肌肉韧带张力等作用。补阳还五汤有活血祛瘀、补气通络功效。药理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可通过对细胞线粒体的保护,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减少脑损伤的范围,同时对神经干细胞缺氧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可促进缺氧性神经干细胞的分化[2]。补阳还五汤还可以促进局灶性脑缺血的缺血区血管新生,并可部分拮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使被阻断的血管新生[3]。而且,补阳还五汤能抑制血小板活性,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血栓功能和抗凝血作用,并影响血脂水平,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4]。因此,补阳还五汤配合电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较好。

[1]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2]赵舒武,蔡青,王晓玲,等.补阳还五汤载药血清对缺氧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13,45(1):73-75.

[3]田兆华,刘柏炎.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0,18(3):193-198.

[4]张红珍.补阳还五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血脂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1):1346-1347.

猜你喜欢
缺氧性补阳电针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黄芪百合颗粒对亚硝酸钠中毒致缺氧性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亚低温治疗中的价值
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IGF-1与缺血缺氧性脑病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