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80例观察

2014-12-01 02:36曹郑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香砂螺杆菌幽门

曹郑云

(河南省体育工作大队门诊部,河南 郑州 450012)

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6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龄18~59岁,平均35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6年;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糜烂性胃炎1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15例,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58例。对照组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19~60岁,平均36岁;病程4个月~14年,平均5年;慢性浅表性胃炎31例,糜烂性胃炎1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16例,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5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1]中有关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经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

纳入标准:年龄18~60岁,且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党参20g,茯苓10g,陈皮10g,炙甘草6g,黄连9g,厚朴10g,木香10g,吴茱萸5g,白术10g,半夏10g,砂仁10g,莪术10g。嗳气加旋覆花10g,代赭石10g;反酸加海螵蛸10g,煅瓦楞子10g;厌食加山楂10g,麦芽12g;恶心欲呕者加竹茹10g,生姜10g;胃脘刺痛者加五灵脂12g,蒲黄10g;胃阴不足者加天花粉10g,麦冬10g;偏寒重者加荜澄茄10g,干姜10g;偏湿热重者加黄芩10g,白花蛇舌草10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饭后30min温服。

对照组用奥美拉唑20mg,口服,每日2次;多潘立酮10g,每日3次,饭前30min服。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加服阿莫西林胶囊500mg,口服,每日3次;甲硝唑400mg,口服,每日2次。

两组均6周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酸、辣、煎炒之品及禁酒。

3 观察指标

观察上腹隐痛、上腹胀满、食欲减退、嗳气、泛酸、恶心6项症状,以半定量积分法[2]评定。无症状为0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疗程结束10天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复查Hp。

4 疗效标准

单项症状疗效标准[2]。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大于等于9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70%~94%。有效:临床症状好转,症状积分减少30%~69%。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状积分小于30%。

总体疗效标准[3]。近期临床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腺体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复常或消失,胃酸基本恢复正常,胆汁反流消失。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腺体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恢复或减轻达2个级度以上(含2个级度),胃酸分泌功能和胆汁反流改善,原异常值减少2/3以上。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检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急、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减轻,胃酸分泌功能和胆汁反流改善。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例(%)

两组单项症状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单项症状疗效比较 例(%)

Hp感染转阴率比较:治疗组治疗前Hp感染58例,治疗后消失49例,Hp转阴率84.5%。对照组治疗前Hp感染57例,治疗后消失32例,Hp转阴率56.1%。两组Hp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讨 论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等范畴。多由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寒邪和食积损伤脾胃,恚怒忧思伤肝,肝气乘脾犯胃,脾胃功能失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所致。寒邪郁久化热,食积蕴生湿热,气郁化火,气滞血瘀,最终成寒热错杂、气滞血瘀、虚实互见之证。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机关键为脾胃虚弱,气机壅滞。食积、湿热、气滞、血瘀为标,脾虚气滞为本。因此,治疗当以健脾和胃、行气止痛为主,兼清热燥湿、化瘀消导。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陈皮、木香、厚朴、砂仁健脾化湿、行气化滞而除满,莪术活血化瘀、行气消积,黄连苦寒清脾胃湿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吴茱萸温中散寒、开郁降逆,炙甘草甘温调中、缓急止痛。全方补中寓泻、泻中寓补、虚实兼顾、寒热并用、气血同调,共奏健脾和胃、行气化滞、清热燥湿、温里活血止痛之功。现代研究认为,慢性胃炎发病与免疫功能低下及幽门螺杆菌存在有一定的关系。药理研究证实,黄连、党参、甘草有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4]。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合为四君子汤[5,6],能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同时还具有促进消化吸收,调节胃肠功能,抗胃黏膜损伤等作用。黄连、吴茱萸合为左金丸,可显著抑制胃酸分泌,防止溃疡形成。厚朴、砂仁、陈皮、木香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排除消化道积气,抗溃疡[7]。半夏能降低胃液游离酸度和总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的修复[8]。莪术可改善胃黏膜微循环,增加血流量,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及萎缩腺体复生。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可杀灭幽门螺杆菌,消除胃黏膜炎症,改善胃内环境,保护胃黏膜等,与西药治疗相比效果更明显,且耐药性低,无不良反应。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37.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2-157,380-383.

[3]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等.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5):314-316.

[4]隋吉娟.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87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95.

[5]周翠萍,谢清.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7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9,17(5):29.

[6]叶富强,陈蔚文.四君子汤对胃肠作用的药理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73-74.

[7]王再谋,付荣周,唐章全.现代中药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2-165,221-223.

[8]凌一揆,罗光宇,李玉纯,等.“十八反”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生川乌反半夏的初步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21(8):47-48.

猜你喜欢
香砂螺杆菌幽门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动力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临床探讨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香砂养胃丸与温胃舒胶囊辨证论治慢性胃炎的疗效对比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溃疡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