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8例观察

2014-12-01 02:37海锋巍苏同生指导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刺络后遗神经痛

海锋巍,苏同生(指导)

(1.陕西中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省中医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00)

带状疱疹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该病毒具有较强亲神经性,感染该病毒后受侵犯部位神经发炎或坏死,产生神经痛。尤其是50岁以上老年患者约 26﹪的会出现顽固性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1],我们用刺络放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48例,均为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住院部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男11例、女13例,年龄平均(48.3±12.6)岁,病程平均3.2年,发病部位躯干部11例、头面部7例、四肢部6例。治疗组男12例、女12例,年龄平均(46.8±11.7)岁,病程平均2.7年,发病部位躯干部10例、头面部6例、四肢部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2]。①急性带状疱疹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或既往有急性带状疱疹病史;②有明显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的痛觉、触觉异常;③疼痛的性质为自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痛或持续性烧灼痛、紧束样疼痛;④患区内有明显的神经受损样其他不适感,如痒、蚁行感等;⑤心理负担沉重,情绪抑郁,睡眠障碍。

纳入标准:①年龄35~70岁;②符合PHN诊断标准,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仍持续性、长期的疼痛超过1个月,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疼痛;③VAS≥5分;④知情同意针灸治疗。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PHN诊断标准;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损害或全身衰竭;④恶性肿瘤、精神病、糖尿病、血友病、有出血倾向。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夹脊穴(双)、肩井穴(双)、阿是穴、大椎穴、耳尖、足三里、三阴交。选取其中的夹脊穴、部分阿是穴及大椎穴用用梅花针迅速点刺数下或扣刺局部或穴位,刺激强度以能耐受为度,以局部渗血为宜。随后在点刺部位拔罐,留罐8~12min,取罐后用消毒棉球试净血渍,用碘伏和75﹪酒精局部消毒,罐亦严格消毒。随后其余穴位行甲钴胺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

对照组:用普通针刺治疗。取夹脊穴(双)、肩井穴(双)、阿是穴、大椎穴、耳尖、足三里、三阴交。在患部疼痛周围阿是穴,与皮肤呈30°进针后沿皮对痛点进行围刺,针尖刺向病灶中心,用泻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1日1次,30次为一疗程。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疼痛完全缓解,VAS疼痛评分小于等于1分。显效:疼痛明显减轻,VAS疼痛评分小于等于3分。有效:疼痛有所减轻,VAS疼痛评分较前减少2分以下。无效:疼痛未见缓解,VAS疼痛评分无变化或增加。

采用SPA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0.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62±1.23*2.16±0.48**△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24 24 7.73±1.84 8.12±2.03

5 讨 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于中医“痛痹”范畴。病机为病邪侵袭日久,久病入络,经脉阻滞。老年人气血两虚、正气虚弱,无力驱邪外出,邪留于内,瘀阻经脉,使疼痛加剧[4]。Fabian[5]研究发现带状疱疹的神经损害为炎性脱髓鞘改变,此过程是可逆的,并认为PHN的发生与脊髓后根神经纤维受损有关,治疗往往十分困难。老年PHN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修复神经的功能降低,神经组织修复较慢,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且持续时间较长。

刺络放血可以使患部邪毒随血而去,从而阻止病情蔓延和发展。刺络放血可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的充血、水肿、瘀滞和缺血等,从而使受损的神经、皮肤组织尽快得到修复,达到祛瘀生新、祛瘀止痛的目的。甲钴胺注射液是神经营养药物,参与物质的甲基转换及核酸、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加速突触传递恢复,可以达到镇痛和促进受损神经恢复的作用。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既可发挥穴位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作用,又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受损神经周围,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使受损的神经得到修复。同时,穴位注射延长了针感,成为持久的穴位刺激,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

[1]王仁珍,王红,王郧莲.带状疱疹455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12):730.

[2]边天羽,俞锡纯.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08-21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4]赵爱霞.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7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3(5):263.

[5]Fabian VA,Wood B,Crowley P,et al.Herpes zoster brachial plexus neuritis[J].Clin Neuropathol,1997,16(2):61-64.

猜你喜欢
刺络后遗神经痛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疼痛的临床观察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概况
刺络拔罐加药物配合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