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8例

2014-12-01 02:37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腧穴症候类风湿

周 军

(湖南省邵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湖南 邵阳 422000)

近年来笔者用针刺、热敏灸、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8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8例为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男6例,年龄40~50岁;女22例,年龄25~61岁;病程2个月~16年。

诊断标准:按照美国风湿病学院(ARA)1987年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①晨僵,持续至少1h(每天),病程至少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至少6 周;③腕、掌指关节或近指间关节肿至少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至少 6 周;⑤有皮下结节;⑥手X光摄片改变;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大于1∶20)。符合7项中4项或以上。

排除标准:①晚期,关节严重畸形,关节功能Ⅳ级者;②合并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的膝骨关节炎等其他风湿病;③合并心、脑、肝、肾、肺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或活动性溃疡病;④有药物过敏史和晕针史;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针刺治疗:以近部与循经取穴为主,辅以阿是穴。病在皮肤、肌肉宜浅刺,病在筋骨宜深刺留针。配脾俞、足三里、阴陵泉、肾俞、关元等局部穴位。

热敏灸治疗:在针刺取穴基础上寻找热敏点(关节附近)。用点燃的纯艾条,以经穴、压痛点、皮下硬节等反应物部位为中心、3cm为半径的范围内,距离皮肤2cm左右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热向皮肤深处灌注时,此点即为热敏点。艾灸在热敏点先施以回旋灸,继之雀啄灸加强灸量,激发经气,再以温和灸温通经络。以患者感温热但无灼痛为度,持续时间为15~30min,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休息3天开始第2个疗程,3个疗程之后观察疗效。西药治疗:甲氨喋呤10mg,叶酸片5mg,每周1次口服;右旋布诺芬300mg,每天3次口服。

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时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指标情况。

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临床缓解:中医临床症状基本缓解,症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70%。显效: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50%~69%。有效:中医临床症状好转,症候积分减少20%~49%。无效:中医临床症状无改善甚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小于20%。

5 治疗结果

临床缓解5例、占18%,显效8例、占29%,有效13例、占46%,无效2例、占7%,总有效率93%。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比较 (±s)

表1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关节肿胀数(个)治疗前 61.3±18.6 7.8±4.4 6.7±2.8治疗后 48.1±25.2* 6.1±2.7* 4.8±2.1*时间 晨僵时间(min)关节压痛数(个)

治疗前后CRP、ESR、RA平均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CRP、ESR、RA比较 (±s)

表2 治疗前后CRP、ESR、RA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CRP(mg/L)ESR(mm/h)RF(IU/mL)治疗前 36.1±16.2 38.2±15.8 78.6±32.8治疗后 25.2±12.3* 26.4±8.5* 55.3±23.6*

6 讨 论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为关节的滑膜炎,累及软骨和骨质时易致关节畸形,95%以上的患者出现关节晨僵、肿痛,晚期导致关节破坏,同时造成肺、肾、神经系统损害,临床治疗以控制和延缓疾病发展,保持受累关节功能,防止多系统损害为治疗目标。

RA属中医“痹证”、“鹤膝风”、“历节”范畴,病机为脏腑功能低下,正气不足,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痹阻经络气血。针灸有温经通络、活血通痹、消瘀散结、消肿止痛等作用,通过针刺、灼灸刺激穴位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挛缩,从而缓解关节肿胀和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陈日新等[1]从灸疗现象出发,经过深入研究,提出腧穴热敏理论,确立热敏灸疗法,创以探寻热敏腧穴、激发灸疗经气感传为途径,大大提高了灸疗疗效。其机理是通过激发或诱导体内固有的调节系统功能,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恢复正常,因此敏化态腧穴是灸疗的最佳选穴,其疗效优于静息态腧穴。针刺、热敏灸、西药综合治疗效应增大,疗效更好。

[1]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腧穴症候类风湿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