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4-12-01 10:09周春祥
活力 2014年17期
关键词:高效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方法

周春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高效学习;方法

要想构建一节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高效课堂。顾名思义,高效课堂就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做到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也就是说使学生在知识掌握、兴趣培养、习惯养成、能力提高、品质锤炼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好的收效。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问题、学会创新,并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体。那么,我们平时的“注入式教学”、加班、补课、题海战术等课堂上的做法就肯定与“高效课堂”的要求是相悖的。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完成的,因此,课堂教学是否高效,教师是关键。我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学校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和《小组建设实施的办法》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基本训练 激趣导入

这一步是为学生先学打下基础,是学生进行“自学”前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尝试问题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发挥旧知的“迁移”作用,为学生学习解决尝试题铺路搭桥。

这一环节可视教材内容的不同,我采用不同的方式:

1.尝试题引路。(常用的)

2.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教育情景。

总之,在这一阶段,我通过尝试题的引路或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迫切要求学习的心理状态下开始新的一课。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一开始我就提出一个十分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见过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那么椭圆也是没有棱角的,椭圆形的车轮行不行?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呢?随着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进行深思,教师顺势引导,把学生的思维逼近圆的特征。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容易理解,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认准目标(出示学习目标)

认准目标,即把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准确地把握住,这既是对学生说的,也是对教师说的。教师和学生只有目标明确,方向才不会跑偏,才会集中精力攻主要问题,才会高效。目标的认定方式可灵活多样。既可课前重点认定,也可课中逐一认定。(我在这里只出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目标明确、具体,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在教学《比的认识》时我出示了这样的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2.通过同学们自学找到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3.会用求商和分数值的方法学会求比值。

三、学生自主学习

指导自学(学生独学)

出示学习目标后,教师出示自学内容,学生转入自学,这里我根据学情出示相应的自学指导。让学生在自学提示的引导下,更加有目的的自学。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自学情况,特别应关注学困生的自学指导。同时要对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守纪律的学生以正面引导。在教学《图形变换》一课时,共分为4个学习任务出示,第一个学习任务:请观察这两副图,思考:四个三角形A、B、C、D如何变换得到“风车”图形?紧接着我出示了学习指导:温馨提示:先认真观察两幅图有何不同,再动脑想一想,然后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既一看、二想、三操作、四表达。这样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自学。

合作学习(对学)

1.交流。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对自学的知识有的胸有成竹,有的模模糊糊,有的一知半解。这时我先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议论,互相可以得到启发,这种议论我让学生三三两两的自由议论。学生组内交流学习新知所得。(兵教兵,兵练兵,是学生合作学习最好的办法,我们班每组安排6个成员,优等生也就是正负组长坐中间,中等生和差等生坐在两边,这样优等生和优等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等生也可以随时帮扶中等生和差等生)汇报学习所得时先由6号成员汇报,5号4号3号2号逐一补充。如果出现不会的问题采用“兵教兵”的方法。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有了问题组内的学生之间可以讨论、可以在课本范例中获得启示、这也是学生自学后的第一次反馈。如在教学《比的认识》这一课时,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比?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以及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时,组内6号组员学习较差,江报时难免有不全或误差,这时5号组员、4号组员等逐一纠正和补充。最后在全组集体的力量下完成自学任务。

2.汇报。汇报也就是展示自学成果,这时要充分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虽然在前面交流时已经把自学生任务完成了但对于学困生来说对于新知的学习还不一定到们,所以我让每个小组的6号成员来汇报,发现问题让其他组的6号成员来纠正和补充。达成共识,扫清学习知识的障碍。

释疑(群学)

我让每个组提出本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在这里能提出问题的个人和小组给予加分奖励。(在这里小组提出的问题小组间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到全班来讨论,解决)最后教师抓住普遍性的关键问题进行点拨,作最后的概括讲解,把新知纳入学生的知识系统。在教学《比的认识》时,有的小组提出了比的后项能不能为0时,我放手让小组间进行讨论,小组间讨论很激烈,有的认为不可以为0,原因是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母和除数不能为0,那么比的后项也就不能为0。有的则认为在比赛中出现了如6:0这样的情况,所以比的后项可以为0。这时班级中出现了分歧,这时我加以强调,各类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较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在比赛中比分是6∶0,0代表是0分。

四、知识的运用与提升

在这一环节我安排了有梯度的习题这是第二次的集中反馈,学生经过了前面的自学,还没有从本质上抓住问题的特征,有必要进行巩固。这一层次我通过变式题的训练使学生从本质上了解所学知识,从多角度掌握解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掌握解题技能技巧的目的。我也可以从这次训练中发现前面没有解决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明确。(在这里习题设计要求简单明了比如:填一填、试一试、比一比等)

五、课堂检测(10分钟)

课堂检测是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检测是从面向全体学生的角度出发,我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包括基础题、综合题和拓展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都有所得,都能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感受。这样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教师也能从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指导学生和改进教学。(每节课课堂检测后我先检查组长的,组长再检查负组长的,剩下的4名同学再由正、负组长分别检查,最后由组长进汇报)

六、总结与反思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哪些知识,要求他们汇报的尽可能详细具体一些。同时提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再进行质疑。在这一环节我通常设计以下两个环节:1.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 2.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编辑/穆杨)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效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方法
探究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分析
巧用有效课堂教学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初中语文课堂灵活提问、高效学习的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