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智慧与素质

2014-12-01 10:12邵贵海张晓燕
活力 2014年17期
关键词:素质教学质量智慧

邵贵海+张晓燕

[关键词]教学质量;智慧;素质

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智慧和素质。什么是教师的教育智慧或素质?这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清楚的问题。教学活动是教师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们在谈论素质教育时,特别强调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德育为灵魂,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因此,教师教育智慧或素质的含义必须着眼于教学活动本身。我们把教师教育智慧或素质理解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

一、师德与师魂

(一)敬业爱岗。这一教师道德凸显四个意识,即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勤业意识。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师德体现的就是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这就是师德第一个表现即 “师业”。敬业爱岗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其表现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岗位;教书育人;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

(二)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又一个表现即 “师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我们称其为“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师爱来自教师的职责,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感情投入与回报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育人”的根本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只有对学生充满了期望,充满了鼓舞,才能点燃起学生的激情,对事物充满了爱心,才能走向成功

(三)严谨治学。师德集中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质量上。能否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是衡量师德的重要标准,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师德的第三个表现:“师能”。教师的成功,在于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严,往往建筑在对自己严的基础上,特别要严谨治学。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

(四)为人师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这就是为人师表的师德表现,也可以叫师德的第四个表现:“师风”。师风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注意身教;二是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三是廉洁从教。教师廉洁与否,学生看得清楚,所以要坚持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四是依法执教。在教育教学中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违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教师的知识

(一)本体性知识——胜任岗位的基本保证。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知识要有事业与职业的目的,一个人最佳的知识结构,主要是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与专业为基础。这种本体性知识有四个要求:一是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二是既懂得本学科的历史,又掌握该学科的新进展;三是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四是能把本学科知识变成自己的一种学科(学术)造诣,能够清楚表达出来。然而,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只是基本保证,而不是唯一保证,即有本体性知识并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决定条件。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不存在统计上的“高相关”关系。有几位颇有名的科学家,他们曾经是一些不合格的中学教师。因此,可以认为,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一定要有,但达到某种水平即可。

(二)文化知识——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教师的工作,有点像蜜蜂酿蜜,需要博采众长。为了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教师除了要有本体性知识以外,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向未来的人生之路。在学校里,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因为教师的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教师的文化知识修养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在博采众长基础上主张每一位教师都要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三)实践知识——机智丰富的个体存在。实践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当时的情景有分寸地进行工作,才能表现出教师的教育教学机智。在这些情景中教师所采用的知识来自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明显时代性、经验性。这就要求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努力追求严、实、新、活、联五方面的要求。“严”即严格精选教学内容,严格管理,严格课堂纪律和考试纪律;“实”即教学务必理论联系实际,讲实话,追求实际效果;“新”即了解学生思想的新变化,吸纳新内容,运用科学的新思维、新理论引导学生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探索新教学方式,寻找出一条能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途径;“活”即重视激活学生的思想,启发他们积极思索问题,随时注入鲜活的思想,活跃课堂气氛,语言力求活泼、有力、激情;“联”即在教学内容上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与学生德育系统的其它渠道相联结,使教学理论性与其他渠道实践性相连结,做到互为补充和强化,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使教书与育人联系相联结,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四)条件性知识——成功教学的“金钥匙”。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这种知识是广大教师所普遍缺乏的,也是我们在教改实践中所特别强调的。条件性知识是一个教师成功教学的重要保障,在研究中,我们把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具体化为三个方面,即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三、教师的能力

(一)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育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而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教育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教育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教学教育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自我控制。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又可以叫做反思能力,21世纪要倡导训练反思型的教师。

(二)教师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善于对信息技术优化、整合,今天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的使用,上网和创办网校,已成为社会的时尚。在教学中学会应用这些技术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21世纪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心理健康,意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是对心理或精神健康的维护和保健。它不仅包括积极情绪情感,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更加重要。目前,学生中存在越来越多的心理行为问题。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学习不好,并不是智力低下,而是意志品质薄弱,存有心理障碍,这就要求教师承担起学生心理卫生保健医生的角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那些具有积极心理的成功型倾向的学生,加大对学生浓厚兴趣的引导,使其积极心理得到满足,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对那些怕困难的具有消极心理的失败倾向型学生,要多鼓励,多引导,让学生“跳起来摘苹果”尝到成功的滋味,树立起学生的坚韧性。对于那些“前怕狼,后怕虎”办事犹豫心理的人,要积极启发、诱导,帮助学生找出出错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果断性。

(编辑/李舶)endprint

猜你喜欢
素质教学质量智慧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