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嘌呤醇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2014-12-02 03:49尹刚夏青李越凡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别嘌呤醇心血管病血尿酸

尹刚,夏青,李越凡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栓阻塞,导致的心肌缺血坏死。即使迅速完成再灌注治疗,仍有很多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心衰)。有研究发现,在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应用别嘌呤醇可以改善缺血症状[1],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损伤[2],改善心功能。本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应用别嘌呤醇,观察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尿酸血症患者75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26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6.0±6.5)岁。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8例)。纳入标准:根据2010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布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3]。对于临床上有因心肌缺血致心肌坏死证据者,存在下列任何一项时,可以诊断为心肌梗死:心脏生物标志物(肌钙蛋白最佳)增高或增高后降低,至少有1次数值超过参考值上限(即正常上限),并有以下至少1项心肌缺血的证据:①心肌缺血临床症状(胸痛、胸闷乏力等);②心电图出现新的心肌缺血变化,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③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④心脏彩超证实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血尿酸>420μmol/L(男性),血尿酸>360μmol/L(女性)。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相关药物过敏;血细胞明显低下;有痛风病史或临床症状;不能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6MWT)者。75例患者中,吸烟32例,合并高血压26例,合并高血脂42例,合并糖尿病24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均参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3],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应用磺达肝癸注射液抗凝治疗,缬沙坦及倍他乐克等抗心肌缺血,瑞舒伐他汀降脂稳定斑块。治疗组入院后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别嘌呤醇(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716),初始剂量50 mg 1/日,每周递增50 mg至400 mg 1/日口服维持。观察两组患者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1.3 血清学指标检测 所有受试者分别在治疗前、入院后24 h、1周采集空腹静脉血,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NT-proBNP,检测试剂由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提供。

1.4 心功能指标检测 对患者随访,自确诊急性心肌梗死6个月后如无禁忌症,进行6MWT[4]。6MWT:在病房划出一段长达30.5 m(100英尺)的直线距离,两端各置一椅作为标志。患者在其间往返走动,步履缓急由患者根据自己体能决定。监测人员每2 min报时一次,并记录患者可能发生的气促、胸痛等不适症状。如患者体力不支,可暂时休息或中止试验。6 min后试验结束,监测人员统计者步行距离。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例、血尿酸水平、合并高血压病比例、合并高血脂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置入支架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和6MWT的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1周后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1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T-proBNP水平下降(P<0.05)。两组患者确诊急性心肌梗死6个月后,6MWT结果,对照组为(263±70)m,治疗组为(337±62)m。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药物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闭塞血管开通的越早,预后越好。但是组织细胞恢复血流(再灌注)后,大量钙离子内流,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导致广泛组织细胞损伤,引起再灌注综合征。尿酸不仅损伤冠状动脉内皮[4],促进细胞炎性因子生成,还可以激活血小板,加速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5]。别嘌呤醇是体内次黄嘌呤的异构体,可以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在降低尿酸生成的同时阻断氧自由基的生成。在心肌缺血时别嘌呤醇可以保存细胞和线粒体的ATP,再灌注时,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使左心室心功能恢复[2],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6,7]。此外,还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调节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从而抑制心室重构,增加心肌纤维对钙离子的反应,增强心肌收缩能力,而心肌耗氧量并未增加[8]。别嘌呤醇可阻断通过经典和旁道激活补体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的过程,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减小心肌梗死患者血栓风险。

NTproBNP目前作为诊断心衰的客观指标,对急性心肌缺血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其分泌水平与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及心衰严重程度有关,临床上多用于评估患者的预后[9-12]。研究发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即可出现NT-proBNP的升高,在心梗发生第一天达到高峰。两组患者在治疗24 h后NT-proBNP水平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能与别嘌呤醇起始用量较小,起效慢有关,但在治疗1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T-proBNP水平下降(P<0.05)。6MWT是目前评价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常用指标之一[13]。虽两组患者均行介入治疗,在心梗发生6个月后6MWT评价均存在心功能不全,但治疗组明显长于对照组,提示心功能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别嘌呤醇作为一种经典的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应用可以降低其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1] Awsan Noman,Donald SC Ang,Simon Ogston,et al. Effect of highdose allopurinol on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able angina: a randomised, placebo controlled crossover trial[J]. Lancet,2010,375(9732):2161-7.

[2] Weiping Guan,Tomohiro Osanai,Takaatsu Kamada,et al. Effect of allopurinol pretreatment on free radical generation after primary coronary angioplast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J Cardiovasc Pharmacol,2003,41(5): 699-705.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90.

[4] John Kanellis,Duk-Hee Kang. Uric acid as a mediator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inflammation, and vascular disease[C]. Semin Nephrol,2005,25(1):39-42.

[5] 邢海燕,轩楠,宋丽萍. 别嘌呤醇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02):146-8.

[6] 李静,潘宏彬. 别嘌呤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12):42-4.

[7] Virginie Mellin,Marc Isabelle,Alexandra Oudot,et al. Transient reduction in myocardial free oxygen radical levels is involved in the improved cardiac function and structure after long-term allopurinol treatment initiated in established chronic heart failure[J]. Eur Heart J,2005,26(15):1544-50.

[8] Ekelund UE,Harrison RW,Shokek O,et al. Intravenous allopurinol decreases myocardial oxygen consumption and increases mechanical efficiency in dogs with pacing-induced heart failure[J]. Circ Res,1999,85(5):437-45.

[9] John GF Cleland,Justin Ghosh,Nick Freemantle,et al. Clinical trials update and cumulative meta-analyses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WATCH, SCD-HeFT, DINAMIT, CASINO, INSPIRE,STRATUS-US, RIO-Lipids and cardiac resynchronisation therapy in heart failure[J]. Eur J Heart Fail,2004,6(4):501-8.

[10] NT-proBN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小组. NT-proBNP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1,9(6):401-8.

[11] 齐斌,任威,李春江,等. 血尿酸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J]. 临床误诊误治,2013,26(3):72-4.

[12] 段延章,刘素云. PCI治疗对AMI心室重构及NT-proBNP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8:90-2.

[13] Robert O Crapo,Richard Casaburi,Allan L Coates,et al. ATS statement: guidelines for the six-minute walk test[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6(1):111-7.

猜你喜欢
别嘌呤醇心血管病血尿酸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控制尿酸 安全为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诊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