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自强精神,凝炼学校特色

2014-12-02 08:39杨文利
天津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汇文校本办学

■杨文利

天津市汇文中学校长杨文利

●校长管理学校要做到三个“为本”:以生为本,促进健康成长;以师为本,促进专业提升;以校为本,促进特色发展。

●学校的职责是提供多元的课程、创造多样的活动,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校发展是对优良办学传统的传承与创新,学校文化是根基、办学理念的灵魂。

●追求精致管理,是在宏伟愿景引领下做细小的事。

2012年,上海一项科研成果表明:当前,在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诸多要素中,学习自信心居于首位。

汇文中学的杨文利校长以其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敏锐地察觉到,这项研究成果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决不能就学习抓学习,更不能着眼于一分一分地提高学习成绩,而要关注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

杨文利是个充满创新精神的校长,她将理性认识到的东西立即转化成办学行为。她带领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决定在新时期要进一步弘扬汇文中学“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提出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为办学理念。他们依据本校学生发展的特点,将教育的重心定位于着力引领学生增强学习自信、提高学习欲望、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这就将提升学业成绩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之中。这才是提高教育质量之本。

杨文利校长的文章虽不长,但全文显示出她教育理论修养的深厚。这样的校长多了,天津的教育就更有希望了。

(本刊记者韩大勇,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邢真)

天津市汇文中学成立于18 90年,至今已有12 4年的历史。百余年来,“图自强……慎守勿怠自芬芳……”的校歌一直在校园内传唱。校歌所弘扬的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永不懈怠的精神,滋润和涵养着学生的思想,陶冶和锤炼着学生的品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汇文人”的成长。学校在发展中不断传承与弘扬自强不息精神,积极建设自强文化,凝炼“自强教育”的育人特色。

一、自强教育的内涵

1.自强教育概念的界定。

自强教育是以学校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办学理念为灵魂,通过调整课程、改革管理、创新活动、优化环境的过程,传承和弘扬自强文化,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陶冶学生心理自信、学习自主、生活自立、人格自强的品德和能力的育人方式。在强体魄、强精神的过程中,使学生成为具有主动性、独特性、独立性、创新性、合作性和责任心的人,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都能主动地去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2.自强教育的个性特征。

一是强调发愤图强勇于担当的责任教育。二是强调遵循成长规律的全面发展教育。三是强调提高学生自信的开发潜能教育。四是强调激活学生内在动力的自我教育。

二、建设自强教育特色的依据

1.促进高中生主动健康发展的需要。

高中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个性品质,自尊心越来越强,容易产生自卑感,自我调控还很不成熟,很不稳定。为此,我校以自信、自主、自立、自强教育为重点,着力解决学生心理上不自信、学习上不自主、生活上不自立、品格上不自强的弱点和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主动发展。

2.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需要。

以百年汇文一以贯之的自强不息精神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传承和弘扬自强不息的办学优良传统,创新发展有自己办学特征的自强文化,使自强文化演绎成一种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的民族风骨,演化为一种催人奋进、勇于创新的价值追求。

3.回应当今人才培养新要求的需要。

自强教育所强调的自信、自主、自立、自强等教育是对新时期人才呼唤的有力回应,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三、建设自强文化,实施自强教育的基本路径

1.不断锤炼学校的精神文化。

学校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办学理念为核心,确立学校的发展愿景和“三风一训”。

我们用“图自强”“慎守勿怠自芬芳”的教育,不断强化“汇文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自信心,促进自强自立人格的形成;通过丰富多彩、充满自强精神的教育活动,为个性不同的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促进学生自信、自主、自立、自强的实践行为,提升学生自信、自主、自立、自强思想要求的境界;在经历了思想意识的和社会实践的教育活动后,我们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体验成功的愉悦和反思失败的教训中,强化勇于进取的情感,激励每个人实现自我超越。

2.构建凸显自强精神的课程体系。

首先,学校用自强教育理念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深入挖掘自强教育与学科内容的契合点,做到深度融合;在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上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其次,学校还积极建设自强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研制《汇文中学校本课程改革开发指导纲要》,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顶层设计。学校开设系列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广泛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采用必修和选修的形式将课程纳入课表。同时,学校还以“明德讲堂”为载体,分年级、分专题,采用讲座的形式安排校本课程。

3.构建自强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针对学校的生源实际,结合自强教育的内涵要求,学校提出课堂教学改革应抓住的四个要素,即“激情创境、自主学习、多元互动、反馈矫正”。这四个要素是学校从教学管理层面提出的一种指导性的教学要求,目的是将教学活动的重心转移到激活学生自我意识、提高学习自信心、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上来。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

4.建设“自强教育”的人生规划教育体系。

我校实施人生规划教育是以自强精神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引领学生养成心理上自信、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立、品格上自强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并在此过程中,将人生规划教育转化为每个学生人人都能掌握的自我教育方式。

学校按照“整体规划、分层实施”的原则,整体规划和设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重点;建立学校、班(年级)和学生个人三个层级的实施体系;学校编写“明德讲堂”人生规划教育读本,并将“明德讲堂”教育活动整合开发为校本课程;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集体人生规划教育指导组制度;建立人生发展规划交流制度。以保证学校人生规划教育目标的落实。学校还构建“人生规划教育”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学生成长手册的功能,规范学生成长手册使用方法,建立学生成长评价的程序。

5.建设环境文化,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为营造自强文化的软环境,学校每年设立四大节活动,即三月的读书节,五月的科技节,十月的体育节,十二月的艺术节。用四大节活动将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活动的主题由学生会主持选定,活动方案由学生组织设计,使学生成为四大节活动的设计者与参与者,有效地增强活动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使学生在亲历亲为的四大节活动中受到自强文化的洗礼。

我推荐的书

筅《走向优质教育》,沈玉顺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筅《教育实话》,陈桂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筅《发展性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与操作》,陈玉琨著,商务印书馆

猜你喜欢
汇文校本办学
在机器人的陪伴中自信成长——记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的“墨者”宋泽卿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空白
第10章 分式
“图形的相似”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