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2014-12-02 08:28张海东
环境与生活 2014年20期
关键词:敏感区自然保护区环境影响

文/张海东

前言

随着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长,对区内输供电网络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急剧增加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好电网规划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电网规划要做到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确保电网规划实施后生态与环境的可持续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对将要实施的电网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国家也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对该类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外,《关于做好“十二五”时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43号)中要求进一步做好“十二五”时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电网规划及建设在近年已进入了高峰期,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南京电网规划环评、广州电网规划环评是国内较早开展的区域性电网规划环评,山西、江苏、贵州等省份也已陆续开展。

本文将结合广西省“十二五”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例,针对规划的不确定性特点,对电网规划环评进行研究和总结,为其它电网规划环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电网规划要做到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确保电网规划实施后生态与环境的可持续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对将要实施的电网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目的及内容

评价目的为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前提,在电网规划的编制和决策过程中,根据电网规划环境影响区域的资料收集和环境现状调查,充分考虑电网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以及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预防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根据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广西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如下内容:电网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电磁环境影响、声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景观影响、水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以及环境风险等。

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根据广西电网规划的规划目标、建设规划等,以及环境影响识别结果和环境敏感区,结合规划范围的环境状况,考虑公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从全面性和代表性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持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控制性和引导性相结合等方面来分析确定本次规划环评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广西电网规划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关注重点

电网规划环评的重点应为规划实施的环境制约因素,因此广西电网规划环评的重点是对生态敏感区、人口密集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以及公众参与调查,其中尤以生态敏感区为规划环评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采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中的“叠图法”,将电网规划图和自然保护区图、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自然文化遗产、地质公园等生态敏感区叠放在一起,形成电网规划与生态敏感区位置关系图,以直观、形象、简明地表示电网规划与自然保护区的相对位置关系。

确定关系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等依据,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电网规划首先应避开自然保护区。因自然条件限制等,确需通过或占用自然保护区时,应符合:当输变电工程建设占地涉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时,需调整变电站站址及线路路径方案,避开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当输变电工程建设占地涉及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时,应征得同级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风景名胜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对输变电建设项目也有类似的准入或者限制规定。除此之外,还关注电网规划与广西重要生态功能区、广西大湄公河次区域生态廊道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影响预测分析。

(2)重点关注工程评价范围受影响人群的意见,采取信息公告、填写问卷等方式进行较为广泛及有针对性的公众参与工作,为规划环评在不同的阶段提供重要的参考,从而能够为该规划的决策过程提供重要依据。

广西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1)电网规划涉及的地域广、对涉及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具有累积性,同时电网建设的隐形环境影响较为重要的特点,决定了建立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困难性,至今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没有针对输变电工程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电网规划中的站址选择、路径走向本身尚未最终明确,对于影响分析、规划调整建议、规划环保措施等存在一定的困难。

(3)尚有部分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具体范围不能明确,如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整及优化后的部分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位置和范围还未正式公布,这对规划调整建议、规划环保措施的提出带来了不确定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建议和措施的针对性。

建议

(1)现行的输变电工程设计规程、规范、规定中包含了较多的环保原则与要求,因此,广西电网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相关环保原则与要求。

(2)具体电网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认真向项目所在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征询选址选线的可行性情况,认真复核工程是否涉及具有制约性的敏感区,较好的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3)重视公众意见,在具体项目的选址选线时从减轻电磁环境影响的角度,应尽量远离居民区,消除公众的担心和恐惧,减少误解引发的施工阻碍、运行投诉等纠纷。

猜你喜欢
敏感区自然保护区环境影响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基于GIS的赣南地区城镇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以赣州市龙南县为例
在某个敏感区如何协调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探究
牡丹江流域自然地理敏感区划分研究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ILS临界区与敏感区浅析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养殖的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