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手术室护理人员疲劳状况调查分析

2014-12-02 04:45夏婷玉虞静华
上海护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手术室综合征护士

夏婷玉,庄 敏,虞静华,蔡 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 200233)

急诊手术室是各科创伤患者集中的地方,患者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多,环境嘈杂,护理劳动强度大,护士的工作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常常使护士个体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压抑和疲乏,甚至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1]。我们通过调查急诊手术室护士疲劳状况,分析相关原因,探讨有效减轻护理工作压力与职业疲劳应对措施,以期营造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月1月—2012年6月,选取我院急诊手术室护士45名。纳入标准:急诊手术室护士;未参加过相关的心理辅导及治疗;意识清楚,能正确理解并真实回答或填写问卷问题;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护士疲劳综合征量表,根据WHO编撰的员工疲劳综合征主要躯体、情绪和精神的症状及体验所设计[2]。量表有20个条目,应用1~2级评分法,以“是”为影响,评1分,以“否”为无影响,评0分,统计疲劳综合征总分及均值。量表分为3个部分,躯体疲劳评分、情绪疲劳评分和精神疲劳评分。总分20分,其中躯体疲劳评分满分6分,情绪疲劳评分满分5分,精神疲劳评分满分9分。总分≤6分为轻度疲劳,6~14分为中度疲劳,≥14为重度疲劳;得分越高,疲劳程度越高。

1.2.2 调查方法 采用无记名调查方式发放问卷,由调查员统一发放并回收,发放调查表前由专人负责量表的详细介绍,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45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护龄:2~9年,5年以下31名,5年以上14名;职称:护士32名,护师13名。

2.2 急诊手术室护士疲劳综合征调查结果 见表1。

2.3 急诊手术室护士疲劳综合征评分情况 见表2。

表1 急诊手术室护士疲劳综合征调查结果(n=45)

表2 急诊手术室护士疲劳综合征评分情况(n=45)

2.4 急诊手术室护士疲劳程度调查结果 见表3。

表3 急诊手术室护士疲劳程度调查结果(n=45)

3 讨论

3.1 急诊手术室护士疲劳状况分析 疲劳综合征状况测评显示,急诊手术室护士普遍存在疲劳且疲劳程度较严重。疲劳综合症在心理上表现为焦虑、压抑、迷惑、急躁、疲劳、注意力分散和自信心不足;在行为上表现为拖延和避免工作,表现和生产能力降低,工作完全破坏,同时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对患者漠不关心。长期的专业工作压力及紧张、焦虑的情绪,是护士疲劳易感性增大和易患心身疾病的重要原因[3]。本调查中,急诊手术室护士疲劳综合征量表评分总分均值为(9.31±2.78)分,属于中度疲劳。表3显示,护士疲劳程度分布情况,其中轻度疲劳8名占17.8%,中度疲劳33名占73.3%,重度疲劳4名占8.9%,护士人群以中度疲劳为主。护士人群躯体疲劳主要表现为乏力、疲惫不堪占71.1%,肌紧张,腰背疼痛占66.7%及睡眠障碍等占68.9%;情绪疲劳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自卑占62.2%,家庭关系紧张占62.2%等;精神疲劳主要表现为工作压力感占77.7%。

3.2 急诊手术室护士疲劳原因分析 由于急诊手术室工作性质及工作环境的因素,急诊手术室护士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和非同一般的职业压力,易使护士个体产生生理、心理上的疲乏,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5-6]。

3.2.1 躯体疲劳 急诊手术室工作紧张又辛苦,经常超负荷、超长时间的工作,并要求精力高度集中。护士长期处于相对固定的姿势,搬运患者时负重,且不能按时就餐,肌肉极度疲劳,导致腰背酸痛,疲惫乏力,下肢静脉曲张,上述损害身体因素的持续存在,容易导致护士的躯体疲劳[7]。频繁而无休止地倒班,搅乱了人的正常生理节律,使急诊手术室护士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还打乱了其昼夜生物节律,导致护士睡眠障碍,引起躯体疲劳。急诊手术的特点是急、快,经常会遇到交班时,因手术患者多或患者病情复杂,无法准时交班,需加班协助接班者共同完成工作,或遇突发事件、成批伤员需急诊手术,急诊手术室护士要第一时间赶到并投入到抢救工作。因此,急诊手术室护士经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无法得到较好的放松与休息。

3.2.2 情绪疲劳 手术室工作节奏快、高度紧张、专业性强,要求护士与医师配合默契。与护士相配合手术的是学历高、学术水平高和职称高的医师,这样的配合,医师和护士都有种不平等心理,有些医师以为护士只是助手,工作就是无条件配合医师完成手术,忽视了护理专业具有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一旦器械准备不全,配合不到位,易引起医师的不满情绪,导致手术室护士的身心疲惫[8]。护士的社会地位较低,超负荷的工作使护士身心疲惫,但又常常未被尊重和理解;加之医护之间巨大的福利差异,令护士们感到职业前景暗淡,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当期望角色与职业角色不相符时,发生内在冲突,身体与心理的不适应,可加速疲劳综合征的发生。女性的情感特质是细腻、脆弱、容易受伤害,护士身心承受力差,情绪易激动、发脾气,当此种情况达到一定极限时,护士会产生对工作无自豪感,对前途渺茫。莫文娟[9]调查发现,护士多表现低落、焦虑、自卑,感觉社会地位低下,对工作厌倦想改行等,且在年轻护士群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本调查中发现,62.2%的护士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和自卑,与以往的研究相符。

3.2.3 精神疲劳 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护患之间由于涉及双方的权益、健康、经济、人格及法律问题,稍处理不当,常可引发冲突,给护士带来一定的心理和精神压力[10]。医疗卫生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职业,日益突出的职业暴露、职业防护问题,医护、床护比例失调等问题,无疑增加了护士的职业源性压力和心理疲惫感。此外,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方向和内涵也在拓展,从而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医院工作者,除了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外,还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在完成繁重的工作之余,需要努力学习以更新已有的知识和技能[11]。升职和学历的要求增加了工作的压力,使得手术室护士非常疲劳。

4 对策

疲劳综合征是当前医疗行业的一个重要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缺乏适当的应对措施,常常影响正常工作,甚至给护理人员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负面影响。

4.1 构建医院管理支持系统,缓解职业疲劳 护士管理者要充分理解、关心护士的生活,为护士减轻心理压力;运用“人性化管理”科学合理地排班,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对在急诊手术室工作的护士要实行轮岗,每年轮岗1次,改变环境,从而也减轻心理压力,以利于消除疲劳[12]。

4.2 提高抗压能力,缓解职业疲劳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工作中出现失误时勇于面对,及时补救;情绪不佳时自我调节,排解不良情绪;不苛求自己和他人,真诚对待身边的同事;处理好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让家成为支持自己努力工作的动力来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5 小结

现代医学实践是一种协作性的专业技术劳动,急诊手术室护士工作状态、身体状态直接影响其他工作人员的情绪,最终会影响我们共同的服务对象——患者。护理人员应当提高自身抵抗压力的能力,合理克服工作中的焦虑、抑郁和紧张等不良情绪,缓解职业疲劳,提高工作效率[13]。护理管理工作者应当提高管理能力,减轻护士心理压力,缓解不良情绪,维护其身心健康;更能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1]刘秋鸣,郭华,施莉琼,等.护士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调查与对策[J].上海护理,2004,4(2):10-12.

[2]世界卫生组织.精神,神经疾病和社会心理障碍的初级预防[M].孟凡强,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7-92.

[3]张艳丽,孔晓云.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源分析与对策[J].医学信息,2012,25(5):36-37.

[4]孟丹丹,吕爱红,刘松茹.急诊科护士压力源与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9):99.

[5]高凯先,占绘华.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应对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16-117.

[6]骆宏,赫中华.466名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的关系[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33-935.

[7]张爱文.手术室护士疲劳状况的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0):207.

[8]张景美.手术室护士疲劳综合征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2):88-89.

[9]莫文娟.手术室护士疲劳综合征的原因及相关性分析[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6,(2):22-23.

[10]黄华兰,冼慕慈,覃惠英,等.肿瘤医院护士疲劳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25-527.

[11]任金荣,常习花,程锦,等.手术室护士疲劳状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7,21(3C):783-785.

[12]彭刚艺,李亚洁,李茶香.连续排班模式对护士工作压力影响的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07-409.

[13]陆扬.护士工作压力源与职业倦怠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08,8(2):52-54.

猜你喜欢
手术室综合征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考前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