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何处来》节目价值分析

2014-12-02 13:23杨蓉
声屏世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家史陈冲先辈

杨蓉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名诗《回乡偶书》,表达作者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情怀。中央电视台取诗句中“客从何处来”为题制作了一档探寻先辈历史、追溯血脉遗产的真人秀纪录片。节目中通过讲述五位嘉宾的祖先历史,来激发大家对“我从哪里来”的思考,开启寻根之旅。

回归传统,引领大众文化

传承家族文化,找回血脉遗产。中华民族是—个重视家族传统的民族,无论是几千年传承不衰的名门望族,还是偏远乡村的小姓微族,都是以家族的文化传承为第—要务,修谱建堂,努力延续自已家族的兴旺历史。①节目中,嘉宾根据家族成员的记忆以及相关历史资料还原先辈们曾经的生活与工作,比如阿丘的外公外婆曾经工作生活过的马来西亚橡胶林;还有代代相传的家族族谱,易中天先生的家谱一直追溯到500年前太初公易先;著名影星陈冲也第一次回到自己的祖籍地——重庆永川区松溉镇,这是其祖辈世代生活的地方,陈氏家族在此繁衍生息;马未都先生重回父亲的出生地山东省镆铘岛,在这里通过曾祖父留下的家谱,他了解到马氏家族迁来镆铘岛之前的历史。家族文化的传承与血脉遗产的继承,体现的不仅仅是后辈们的智慧与努力,更是先辈们的嘱托与希望。

泛娱乐化时代,重新设置议题。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市场化是导致媒介娱乐化倾向的重要原因,经典文化、精英文化已被大众文化所取代。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内一流媒体,完全具有主导舆论的先锋作用,央视通过一系列节目的创新重新设置公众关注的议题。节目通过记录五位嘉宾的家族脉络与个人历史,激发人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我了解我的家族史吗?我的先辈们都曾经有怎样的生活?等等,也许只有一些小小的关注,就能带来很大的改变。

泛娱乐化时代,传统文化、家族历史早已湮没在娱乐的海洋中,通过巧妙的议程设置可以很好地引导现代人的家族观念和一脉相承的家族责任感,特别是对现在的年轻人。

历史在时代中散发光芒。开启尘封已久的历史,就如开启一坛储藏多年的老酒,历久弥香。有的历史让人激动不已,有的让人感慨万千,有的则需要人们勇敢地揭开伤疤......然而站在当今,翻开过去的人和事,我们会有不一样的解读与认识。

陈冲在追寻外公历史中,发现外公在文革期间因无法忍受被打为反动派而自杀时,她的姨妈问了她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陈冲觉得自己不会,因为还有家人,只要挨过文革,一切都会好的。但是,这是站在当今去解读历史,没有人会知道文革什么时候结束,在那个时代也没有人会忍受自己是个反动派而苟且存活。或许历史只有在历史当中才能理解,而对于今人来说,这些人物在历史中散发着独有的光芒。

认识历史也是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马未都先生在探寻父亲历史的时候发现,父亲是家族的长子长孙,承载着家族的希望,读了十年书的秀才终于成为岛外东山村官办学校的一位老师,成为家族的骄傲。然而,最终他放弃了这一切,成为一名浴血的士兵,只为让人生有意义。从而马先生也联想到自己所走过的路,年轻的时候写小说被调到出版社,所有人都觉得很体面,但还是退出来了。后来做影视,赚了很多钱,觉得不适合自己。马先生对文物感兴趣的时候,是文物最没地位的时候,到哪都被人另眼相看,觉得不务正业。如今文物火了,人们劝他把东西卖了,他却做起了博物馆。

利用新媒体,开启全民寻根之旅

《客从何处来》制片人李伦之前是央视《社会记录》的制片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其老师是几年前去世的陈虻,其格言就是“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也许就是这样的理念促使李伦创作这个节目,通过讲述个人历史来衬托在大历史背景下个人命运与历史沉浮。节目中选取的是五位明星嘉宾,通过这五位嘉宾的家史触发民众对于家族史的好奇与探寻的勇气。节目组积极利用新媒体,通过微信客户端推送节目相关内容,通过微博发起“轻·家史视频征集活动”,并在央视网、优酷网和腾讯网同步提供网络视频。

《客从何处来》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特别是阿丘的那一集,引起很多老年男性的共鸣。而“轻·家史视频征集活动”在微博上传播之后,得到了业界人士的期待,也触动了全民家族情怀。在该节目的宣传片中,记者在城市街道进行了随机采访,发现不仅是年轻人对自己家族历史知之甚少,稍微上了年纪的人也不太知道。同时也发现不是人们刻意不去了解,而是生活节奏太快,没有那个意识去了解。其实所有人对自己的家族历史都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情感。

家族精神永远流淌在我们的血管里,我们的现在和未来都和家族联系在一起。“轻·家史视频征集”活动就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晒出普通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家史也许不会那么精彩,也许就是一个物件、一句家训或一个小故事,但都是一份寄托和传承。

多角度注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家族的信仰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相承接的。

致逝去的先辈们,敬健在的长辈们。当长辈们在世的时候,我们往往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尽孝道的机会,而面对逝去的祖先们,我们往往又充满了怜惜和怀念,这是人类的共性。百善孝为先,该节目创作的初衷不仅仅是激发人们对于家族史的单纯好奇,更希望传递出关爱亲人长辈的信号。在阿丘的这则家族故事当中,由于父母的讳莫如深,他一直不知道自己外公外婆的真实身份和死因。直到有一天,阿丘的表姨妈告诉他如果哪一天他有能力去马来西亚了,就能知道外公外婆的身世。之前,从亲人们那里得知的都是外公外婆因为是叛徒而被杀害,这个话题也一直成为家里的禁忌。阿丘同马来西亚的表哥一起寻找外公外婆的死亡真相。当他们得知外公外婆只是普通的橡胶工人,被当地殖民者杀害后,两人重回那片橡胶林,物是人非,不禁潸然泪下。历史的谜团被揭开,伤痛也被抚平,而更重要的是找回自己的至亲,找回外公外婆的过去。在阿丘本该返程的那一天,他留下来和在马来西亚的姨妈一家团聚,珍惜身边的亲人不仅源于血脉联系,也是对死去的亲人的怀念。endprint

城市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督促人们莫忘本。随着城市化、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开始脱离农村走向城市甚至走向国外。大融合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容易让人们忘了根源,人们常说饮水思源、落叶归根,这是一种感恩,也是一种传承。对于他乡的人们来说,不管你过得好还是不好,都不要忘了自己从哪里来、你将去往何处。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坚持。

影星陈冲常年生活在国外,这次回国寻根不仅了解了先辈们的过去,对自己也是一次很好的回归。节目中陈冲探寻了外公的历史,外公的刚正不阿使其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敬佩,而外公鲜活的校园生活也让陈冲了解了外公的另一面。在探寻爷爷故事的过程中,她不仅了解了爷爷曲折的英雄史,也第一次来到爷爷的出生地,在那里她回顾自己祖先们的过往。节目结尾,陈冲感慨道:“我从哪里来不是一个地理的东西,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概念,就是我们祖先是什么样的,从农村地里出来学徒,慢慢地变成今天的我,这个就是我从哪里来。爷爷及先辈们通过影响帮助别人而成为他们自己,而陈冲自己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另外一个命运(家人、朋友或者是社会上的陌生人)带来影响,这是人生价值所在,也是追问我是谁的本质所在。”

吸引人们怀念与追忆旧时光。《客从何处来》关注的是对个人历史的追忆,过去留下的痕迹对于走得太快的人们来说是一剂精神良药,帮助我们清醒自己。近些年流行的同学会、重游母校等活动,就是想要通过当年的人和事去重新认识现在的自己。之前在微博上流行的和父母在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时间段拍下照片,通过这样的方式纪念和父母走过的岁月。

《客从何处来》是一个关注人的节目,也是一个关注时光的节目。从空间上来说,我们一直进行着地理位置上的变化迁移,却忽视了时间轴上的点滴变化。纪录片的本职是记录历史,也是对一段时光的纪念。“轻·家史视频征集活动”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记载一段时光一段历史。

结语

柴静在其博客中写道:“这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节目,只有细细品味才不会错过先辈们的一番心意。”就像曾宝仪所讲,看完节目后,若你能有这冲动,转头问身边的长辈,他们或许觉得渺小,无足挂齿的过去,然后对他们说:正因为这些微小的因缘际会,我们才能走到这里,谢谢你”。②这正是《客从何处来》节目的价值所在,也是中国当前其他节目需要学习的: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本土创新的核心理念。(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栏目责编:邵满春

注释:①鲁先圣:《浸润在历史长河中的“家风”》,新浪博客,2014/04/28,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ba3bdd0102eg1f.html。

②柴 静:《客从何处来》,新浪博客,2014/04/27,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

0d37b0102fayy.html。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史陈冲先辈
春节“家”年华
不忘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HYBRID REGULARIZED CONE-BEAM RECONSTRUCTION FOR AXIALLY SYMMETRIC OBJECT TOMOGRAPHY*
传承先辈精神 再造澧县辉煌
月夜曲
陈冲 腹有诗书气自华
家史
在中学德育教学中渗透家史的措施研究
家史传奇
继承先辈精神 不负时代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