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导”应从学生的“问题”入手

2014-12-06 22:05马晓敏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垫球教学方式动作

教师的“导”应从学生的“问题”入手

草根争鸣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提出“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导—析—练”教学方式是对“探究—发现”教学方式的创新应用,使其更加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目标,对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更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所提出的“导”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内容导入”,而是以教师的导学导疑活动对学生传输信息,引导、启发学生对知识、技能进行思考、分析和理解,促使学生通过听取、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更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策略。“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实践中,建立教师这种“导”的理念与意识,可以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一、从学生回答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练习中存在的不足

在学习中出现问题时,学生往往只能看到问题的表象。怎样才能引导学生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呢?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师“导”的过程。

实例分析:以排球正面下手垫球为例,学生在尝试练习时,教师会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能说说排球下手垫球的技术要领和练习体验?”学生会回答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知与感受。学生一般回答:手臂伸直、球控制不住、手臂疼等现象。那么针对学生的这类表象的回答,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析”。引导学生思考排球垫球时手臂要稳,就需要一个平面,那么如何利用双臂做出一个好的平面?手臂疼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排球下手垫球技术要领,也明白了怎么样才能减少痛感。

二、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剖析学习信息中的关键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析”的意识是基础,有些教师只知道引导学生技术动作应该怎么做,而没有意识引导学生分析这个技术动作为什么要这样做。“导—析—练”教学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导”的过程中提出问题,通过剖析学生与教师在理解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后,展开有针对性地“析”的过程。

实例分析:在跳高内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提问:“为什么现在高水平运动员都采取背越式技术?”在篮球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问:“投进球是不是就可以拿高分?”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问:“以肩关节为轴直臂摆动,为什么跳出一瞬间摆臂速度加快?”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对技术动作原理、身体发展规律、体育项目的欣赏方法和锻炼价值等进行分析。通过讲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动作和学习动作的能力,还可以提高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从学生暴露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练习方法的使用

以往课堂中只是教师指挥学生来练习。教师如何指挥学生练习,如何引导学生选择练习方法,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通过什么样的组合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在“导—析—练”教学方式下,教师从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练习中的问题,并分析学生学习动作上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展开“析—练”的过程。

实例分析:在教学中有些女生需要费很大的精力才能掌握技术动作,在“析”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使学生由试悟转为顿悟。在学生会“析”的基础上,在练习中结合具体的练习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利用雨天室内课给学生讲解不同的练习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和基础水平选择适宜的练习方法和组合方式,引导学生能够制订适合自己的一套锻炼方法,实现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四、从学生交流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探讨有助于掌握学习内容的问题

教师的“导”要得法就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互相评价的过程,对学生交流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和运用,促进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展开“练”的过程。

实例分析:在身体素质练习中,要求学生进行400米+300米+100米练习,学生们马上会交流:“直接让我们跑800米不就行了,还不都是一样的?”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安排这个练习;距离一样,采用不同的练习方法,会收到什么不同的效果。通过这些环节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相关的体育知识,对于以后的学习有较大的帮助和启发。

—马晓敏(浙江省吴兴高级中学,313000)整理

猜你喜欢
垫球教学方式动作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排球正面双手自垫球教案
动作描写要具体
提高排球自垫球技术“四策略”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垫球启蒙
一个教学片断引发的争议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