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百姓冷暖挂在心上——井冈山市人武部扶贫工作纪实

2014-12-07 01:55刘丽娜
老区建设 2014年21期
关键词:娃娃鱼人武部米酒

□刘丽娜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8年,毛泽东同志亲自创建的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防务处,是最早的“红军武装部”。80 多年过去了,井冈山市人武部带头弘扬井冈山精神,始终牢记先烈先辈向人民许下的诺言,始终按照百姓心中的样子干,积极投身井冈山火热的扶贫攻坚战中,为老区群众办成一件又一件实事、好事,他们服务老区、爱民为民的1237 个事迹被载入《井冈山市志》。

“百姓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在井冈山,老百姓都说:遇到急事、难事了,就找人武部。

2014年4月,井冈山市坳里乡寨下村的桥墩被洪水冲垮,河两岸4 个自然村的村民无法通行,孩子们上学只得靠铲车接送。人武部在了解这一情况后,迅速行动,多方奔走筹集了50 多万资金重建新桥。当新桥建设项目开工的时候,寨下村的百姓高兴得放起了鞭炮。87 岁的唐守志老人激动地连声道:“这真是一座爱民桥啊!”

井冈山市人武部组织干部职工和民兵为群众搭建临时简易桥梁

几十年来,人武干部进农家门、帮农家困、结农家亲,随身都要带上民情日记、帮扶手册、挎包水壶和干粮袋这“四件宝”。仅最近3年,人武部干部职工写下的民情日记累计达50余万字,谁家有困难,谁家需要帮助,他们心中有一本明白帐。

“鹅岭乡村民冯秋月家,丈夫因病去世,每到秋收的季节,要记得去帮冯家收割水稻,要自己带干粮,不要麻烦老乡;拿山乡樊家村,村民陈家富夫妇都是聋哑人,女儿陈茜在读高中,家里生活困难,每年9月开学的时候,要记得给小陈茜送学费,再带些生活用品去……字字句句,都是对百姓的牵挂。

“帮助百姓建设幸福家园”

“乡亲们生活好吗?群众们日子过得怎么样”井冈山市人武部的干部职工经常这样问自己:我们是革命摇篮里的红军传人,如果不能帮老区群众建设好家园,我们还能对得起谁?

井企集团石门村原来是一个猪圈在屋旁、垃圾屋前倒、污水满地流的“脏乱差”村落。2014年,在人武部的协调帮助下,进行“三清三改”、“五通一气”,整修排污环保水池,建立了人畜分离点。如今的石门村,村道小路硬化,房前屋后绿化,村内干净整洁,村民们笑呵呵地说:“街净了,路畅了,村绿了,灯亮了,乡村与城里一样了。”

军旗过处春满园。近年来,在井冈山市人武部协调帮扶下,厦坪镇菖蒲村貌焕然一新,2011年评为“江西最具魅力的乡村”;2013年拿山乡沟边村被列入“吉安市美丽乡村文化示范村”名录;茅坪乡茅坪村建设的“山地人家”农家客栈,2014年国庆喜迎1500 多名游客入住……

“找准百姓致富的路子”

“红军在最困难的时候,仍想着让老百姓吃饱肚子,我们作为红军的传人,就要让老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这是井冈山人武部官兵的最大心愿。

井冈山市茅坪乡是著名的“八角楼”所在地。2012年,井冈山茅坪乡大坝村的村民根据当地生态环境,46 户村民开始了娃娃鱼养殖,可是随着2014年娃娃鱼的市场价格急剧下降,眼看着娃娃鱼越养越大,养殖户们一脸愁云。井冈山市人武部在了解到情况后,迅速行动,联系销售。通过牵线,海门市的一家公司提出以高于当地2倍的价格收购娃娃鱼,仅第一批娃娃鱼的销售就能为养殖户增收240万元。

红米酒厂是井冈山地方传统企业,由于技术的原因,红米酒的品质一直难以提升。通过井冈山市人武部的多方协调联系,2013年10月,浙江绍兴酒业股份公司与井冈山酒厂正式合作,共同研发红米酒酿造工艺技术。目前,两家合作研发的新一代红米酒——“红族红米酒”即将投放市场,下一步绍兴酒业还将与井冈山合作新建年产量2000 吨的生产线,仅此一项将为地方每年增加收4000万元。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对后一个“渔”字,井冈山市人武部有着独特的理解。随着井冈山红色与绿色旅游的深入发展,上井冈山参观学习的军内外人员逐年增多。人武部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先后与中科院、国防科技大学、江西省农科院、江西省军区等单位联系,引进推广农副产品保鲜加工、特种养殖、传统产品改良等13 项新技术、新品种;建立了多元立体营销网络,使老区特色农产品走上了“订单式”发展轨道。

井冈山市人武部部长刘宗成与贫困村群众话发展

井冈山市人武部政委崔伟与挂点村群众话发展大计

为使扶贫开发向更深更广的范围扩展,2013年11月,在南京军区领导的倡导下,井冈山市人武部与上海长宁区、江苏海门市等6 个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武部签订协议,结对帮扶井冈山市6 个贫困乡镇。井冈山人武部积极当好协调员、通讯员、战斗员,制定符合村情民意的帮扶规划,目前已对接引进资金3100 多万元,启动20多个帮扶项目。

猜你喜欢
娃娃鱼人武部米酒
像雷锋那样当兵 当雷锋那样的兵
八宝米酒过三八
白露米酒
双鸭山市四方台区人武部 军地共建增强党组织实效
娃娃鱼
被隐藏的“豪华”
山区娃娃鱼生态养殖经
一壶米酒
当二锅头VS彝家米酒——王朔玩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