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为本: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赋权路径建构

2014-12-08 03:20姚进忠
关键词:城市融入农民工

姚进忠

摘要:农民工城市融入面临诸多困境,其实质是农民工权利缺乏。实现农民工赋权是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服务社会建设大局的关键之举。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为农民工赋权建构了一个动态的、立体化的实现路径。借助全方位、多维度的服务体系,以农民工能力建设为核心目标,着力实现人性解放、社会发展,从三个角度建构出一套可行的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赋权路径。

关键词:社区为本;农民工;城市融入;赋权路径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9-9107(2014)01-0041-06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大规模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形成一支数量庞大且具时代影子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在城市建设、社会发展中起到重大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造就了城市对农民工“经济吸纳”与“社会排斥”的双重态度,使他们在城市融人中受到多层阻碍而游离于城市和农村的边缘。这样的现实减缓了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因此,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的背景下,关注如何创新农民工城市融入成为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一般是指,农民工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心理与价值观念上整体融入城市社会并认同自身新的社会身份的过程与状态,其本质是多重空间、身份与观念、价值、认同的转换。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实质是一个权利和权益保障问题,所以,能否有效实现农民工赋权、唤起农民工的主体意识,深深影响着这个群体的城市融入质量。

一、文献回顾

农民工城市融入需要全社会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方式,从心理意愿到制度设置的全方面转型。而现实的情况是农民工在这些层面上均受到各种阻碍,无法真正地融入城市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建设的宏观进程。针对这一现实,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民工城市融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宏观研究多集中在制度层面。该层面研究表明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教育等多维的社会排斥,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这个角度研究提出废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完善现行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等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中层研究主要针对各系统结构的重构。社会整合理论认为,城市化是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社会中的全面融合。而现实是城市只在经济系统上一定程度地接纳农民工,在社会、生活方式、教育等方面还是很大程度地将农民排斥于城市之外,农民工城市整合与认同上表现为“半城市化”,即体现为在体制、社会行动和社会心理三个层面的不整合。因此,必须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出台和设置各种制度,努力达成城乡一体化,从而达成系统重构。微观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体层面。这个角度关注农民工个体心理和认同,认为农民工日趋“漂泊化”,成为“失根”的群体,在城市融入中对自身身份的理解和认同上存在矛盾和模糊性,从而引发了各种“认同危机”与“心理困境”;这个角度的学者倾向于分析如何清晰农民工的自我认同。目前学界对于农民工群体城市融入困境及对策分析的三个层面从另一角度可以归结为三个主要的解释范式:现代化的理论范式、社会网络范式与制度主义范式。已有的研究视角对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进行了规范性的解读,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脉络。然而,现有研究对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的分析存在微观与宏观、行动与结构之间的断裂。它们或者偏重于将融入过程视为农民工的学习与适应过程,而忽视微观适应过程的宏观结构变迁背景;或者偏重于强调制度等结构性因素对此过程的制约,而忽视结构性制约下农民工的能动性实践。社会工作赋权理论为我们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启示,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必将是宏观结构与微观行动之间的密切互构的过程。

赋权(empowerment),又译为充权、增权、激发权能等,其概念内涵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强调个人有能力、有机会为自己的生活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核心是通过社会工作外在的协助唤起案主的自我意识,激发案主内在的潜能,并借助社会参与提高他们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这是一个涵盖过程与结果,多元面向的作为,包括个人、人际之间与政治宏观层面。台湾学者宋丽玉系统梳理了相关文献后综合地对赋权的概念做出如下解读:“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抱肯定的态度,自觉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并且在需要时影响周围的环境。依据生态观点,又可自个人、人际与社会政治三个层次呈现权能感。”将其引入农民工城市融入,赋权增能主要发生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个人能力增权,通过提升农民工主体意识,提高个人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增强认同感与掌控感,使其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自觉学习城市社会的文化知识、技能,增加得以控制自身的生活能力以及对所处环境的融合与影响能力,觉得与所处的环境有良好的适配度。二是人际层面,相信农民工个体具备与人沟通的知识、技巧,与他人互动时能够自我肯定,能够与他人形成伙伴关系,通过各种项目活动扩大农民工社会交往的范围,提升社会交往的层次。通过互动群体的影响改变农民工传统的价值观,使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在文化互动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在合作互动中促成问题的解决,并促使农民工群体自觉对他人有影响力,或是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同时也能够考虑别人的需求或自己的责任。三是社会参与增权,为农民工创造和完善社会参与渠道,认识自己拥有的权利,发挥自身培养的能力,在参与中促成政策或政治层面上的改变,从而形成良好循环,加快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这样的理念有助于将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宏观结构与微观行动进行整合。国内相关学者将赋权运用于农民工群体的研究上,认为农民工赋权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它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参与,上至宪政的修订,下至个体的培育,是一个合力方能实现的过程口。在此基础上,学者提出了合力赋权的解释框架,认为农民工赋权主要有宪政赋权、外力赋权、行政赋权、市场赋权、媒体赋权、自力赋权等几个方面。这是一个很好地解释框架,可是如何可以在实际中进行操作与运作,真正实现农民工的赋权,研究中却很少关注。笔者在行动研究中发现,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实务思路为实现农民工城市融入赋权提供了实践框架参考。本研究结合一个研究基地的行动设计展示“社区为本”的农民工赋权路径,以期在实践中真正实现农民工赋权,缓解该群体城市融入困境,创新城市社会管理模式,服务社会建设大局。

二、“社区为本"社会工作实务框架解析

社会工作自从确定为独立的学科以来,专业一直强调“人在情境中”的实务理念,在服务过程中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即社会工作在实务中将服务对象放置在更为宏观的社会结构进行考察,认为服务对象的问题除了是个人能力不足之外,可能有更深沉的社会结构动力。所以社会工作的服务不仅致力于增强个体内在对于外在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注重改善和优化服务对象的外部环境和资源以促进个体与环境更好地互动。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在这样的服务思维中,“社区”作为个体与环境互动最为直接的平台,往往成为社会工作进行服务开展的基本载体。社区作为个体日常生活的直接平台正好处于微观个人、家庭与宏观环境的接触中介面;作为结构的宏观环境是透过社区生活平台形塑个人、家庭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行为规范,同时,个人能动性反过来是通过社区这一媒介来深刻地影响宏观结构环境。由此在社会工作的实务总结中产生了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实务框架。

“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并不等同于社区工作。它是一个包容性的框架,借助社区这个平台,社会工作者通过社区资源的挖掘与建设,一方面为个体和家庭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增强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援,另一方面个体或家庭功能的改善又直接为社区发展注入优化资源。因此,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致力于系统化的双向改变:通过重新建构社区文化,一方面激活个人能动性,恢复个人、家庭、邻里等良好的生计、生活和发展环境,缓解个人困扰;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当越来越多的社区逐渐恢复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时,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自然就会得到根本的改变。在这样的框架中,实务涉及个体、家庭、社区与社会环境等不同层面,社会工作者扮演资源整合者、协调者、支持者、倡导者、辅导者等多元角色。

在这多元的层面与角色中,我们可以尝试抽象地勾画“社区为本”社会工作的基本框架。在服务维度上,这个框架追求建立一种生态的服务体系,力求全面地考察服务对象的生活,主张运用多元面向和多元系统的干预策略;在服务目标上,“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致力于服务对象的能力建设,它反对干涉主义的实务模式,朝向解放服务对象的个人自主性、充实服务对象的权能,以真正实现个体与环境的良好对话;服务核心取向上。这样的服务模式将着力点放置于社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它认为多元的介入与能力建设,都是着力于社会建设大局与人性的全面解放,最终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应逐步形成以服务对象能力建设为核心,生态服务体系为横,社区发展和社会发展为纵的立体化、动态的服务框架。

三、“社区为本”视角下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赋权实现

“赋权”就是期望通过提供各种社会资源和协助培养知识与能力,使农民工个体由能力被动的弱者变成主动的强者,由此提高他们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消除城市融入的各种障碍,改变农民工受到外在社会污名化的群体界定,使农民工群体内个体重新界定自己及其所属的社群,重拾自信与自尊,并得以采取个别性或集体性的行动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赋权实现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方面相互支撑,共同构成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机制,加速其融入城市社会的进程。下文以“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思路,结合笔者在厦门一个农民工聚集社区的服务设计,剖析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赋权实现的可能路径。

(一)搭建综融性的生态服务体系

实现农民工的赋权,以促进其城市融入,服务社会建设大局。首先要解决从哪些角度、维度对农民工进行赋权。“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框架在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的启示下,试图为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赋权搭建综融性的生态服务体系。

生态系统理论是少数具有综融性与折衷式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观点。它以人与环境互动的关系特质为概念框架,理解个人所处的环境脉络如何影响个人及其行为的场域,强调生态环境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聚焦于生态环境、个体及两者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环境系统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因此,从该理论思维出发,在社会现象解释中循环因果关系替代了线性因果关系,其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环形的社会工作介入框架,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的焦点应将个体置于其生活场域,重视个人生活经验、生活空间与生态资源分布等有关个人与环境间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品质与调和度三个层面问的互动来引导社会工作实务的实施。本研究以布朗芬布伦纳所提出的个体发展的生态模型为依据,具体探讨“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实务框架如何进行相关的干预,以实现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多维赋权,以此改变农民工与其所处环境之问的不良互动关系,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根据布朗芬布伦纳所提出的生态模型,社会生态环境是一种嵌入式的结构安排,它的每一部分都与它所相邻的部分相互包容(见图1)。

生态系统理论通过协同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比任何理论对环境的描述都更为丰富。它在概念上克服单一应用某种理论模式所具有的内在限制,该理论重视将人与周边的环境因素都纳入改变的范围内,认为在人周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个体是否能够与其所生活的环境系统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这是一种有关互动和交流的整体观念。这种观点的引入为社会工作者提供识别和肯定所有社会系统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的理论框架。它引导社会工作者将注意力集中在生态系统及其各系统的交流上,而不单单是某个个体、某个部分或是服务对象环境的某一方面。整个实务项目都将注意力放在:第一,解放、支持和促进个体的因应能力;第二,增进社会和自然环境对个体需求的回应。

因此,社区为本构筑农民工的赋权体系中,我们以实践社区中所设立的外来工服务中心为平台,从生态视角关注农民工相关的多维群体,主要有农民工自身群体(将其分类进行个性化服务,包括外来务工子女、青年外来务工人员、新入城务工人员、女性外来务工人员、失业外来务工人员、贫困外来务工人员等)个体与家庭系统、农民工所在社区系统、社区中的原生居民系统、农民工服务的企业系统、社会相关的环境系统、国家的社会政策系统等。赋权内容上也从多维角度进行设计,包括就业生计、子女教育、心理辅导和健康服务、维权服务、社会交往和社区参与服务、文化生活服务等。这是一个综融性的生态赋权体系,它提供了一个多元层面、多元系统的全人概念架构来理解农民工的社会生活功能。图2具体地展示农民工所处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各主要生态系统,这些环境和系统正是社会工作介入与赋权时需要面对和处理。

(二)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推动项目设计

“赋权”是一个“授人以渔”的过程,通过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而不是怜悯式地扶持。相信任何农民工个体或群体的问题解决与能力发展除了外在的帮助扶持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通过各式各样的教育激发与培养行动策略,协助农民工群体或个人获得必要的资源和能力,促使他们不仅勇于承担行为责任,而且愿意并能够和其他人一起行动,以达到共同的目标与社会改变。“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框架强调社会工作者扮演解放者的角色以从事个人与组织的倡导辩护,进而达到增加农民工权能的目标。整个项目设计的服务内容以农民工的能力建设为核心,社会工作者干预的策略主要是以社区为平台挖掘农民工的优势、能力,整合各种个体、社会资源,协助他们摆脱权能失利,推进农民工城市融入。本研究服务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能力建设。

第一层面:整合服务提供者,与服务对象建立协同关系,评估辖区中农民工的即时性需要,引导他们学习寻找及申请资源。在项目启动初期,社会工作者争取辖区社区的支持,针对社区电子生产性企业多、农民工聚集的特点,设立社区外来工服务中心,组建大学生服务志愿团队,走访社区中的企业,争取企业的支持。并对中心所提供的服务进行宣传,让农民工了解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增加农民工走进中心的可能性,以此进行需要评估,为后面的项目设计与推进做指引。第二层面:社会工作者借助服务中心,期望推进的活动主要有技巧及知识的教育,评估农民工所涉及各个系统的权力动力。计划通过会议、工作坊、课程、中心自办报刊、电影广场及社区小型专题活动等,依据辖区农民工的能力及兴趣教导他们分析自己的能力与问题的技巧和知识,以期透过自助和系统性行动,协助农民工在团体中分享自己城市融入的个别经验,建立共同意识,再促使团体决定要采取何种行动。第三层面:社会工作实施针对性的干预计划,内容是保障农民工所需资源的提供及系统的可近性,焦点在于改变或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即时性的环境压力,提升他们对目前自己所处环境的意识觉醒,向专业人员学习如何与系统有效沟通。以企业和社区为平台的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就业服务(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培训、企业职工教育、就业培训、社区再就业培训、建立社区就业信息咨询台)、心理辅导、健康服务(外来工情绪压力管理小组活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女工健康知识培训和企业新外来工适应性小组活动)、社会交往和社区参与融入服务(利用社区与辖区企业的联系,以社区为平台,先后组织企业外来工联谊会、企业新进外来工迎新活动、社区篮球赛、运动会、社区大型晚会,如举办社区“新市民文化节”)、子女教育服务(以“大手拉小手”亲子教育小组活动、外来工子女义务家教、外来工子女人际关系成长小组等方面着手)。借助这些项目的开展,建设关怀的社区,由社区内的福利服务机构及服务单位将区内疏远和松散的网络有效地连结起来;在不同背景的组织、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人士之间建立起社区互助的精神,一起协助社区内有需要或贫乏的社群投入社区。第四个层面:活动是有关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政治性行动。主要是借助社区平台向更宏观的系统传达农民工的需要,朝向地方、全国层次政治、宏观改变的倡导,以促进出台各种有助于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政策与制度,为农民工个人能力和意识的提升提供一个空间,创造农民工城市融入能力建设的良好软件条件。

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农民工城市融入项目设计主要以社区为本,利用社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中心为平台,探索和开展满足他们多元化需求的项目,更多是从精神文化适应和能力建设为导向的介入模式丰富外来务工社区文化生活,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获得解决问题的技巧、技能,提升自身能力,增强社区归属感,帮助他们在主流城市社会的边缘站定脚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接纳。

(三)以社会发展、人性解放引领赋权的实施

赋权旨在实现两个角度的干预焦点:一方面强调透过教育与自助活动提升服务对象系统的意识觉醒、基变思考与倡导技巧,另一方面则期望透过集体性行动向有关系统制度进行倡导,以促进社会各系统的发展。后者更是以宏观的角度引领整个赋权工程的实现。“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赋权框架将着力点放置于通过农民工相关系统的赋权,实现各个相关系统的发展。服务的开展以社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性的解放作为指引。

社会发展是“一个旨在改善作为整体的人口的福利并伴之以一个动态的经济发展过程的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过程”。即通过推动社会变迁从而控制社会问题、满足需要并提供上升的机会。它并不以治疗或康复让其回归至现在结构去对待个人。相反,它旨在影响更宽泛的人群,例如社区或社会以及发生在这些社会的社会关系。它是普遍性的而非选择性,它寻求成长而非简单将人们回复到现在的福利水平。它试图经由有目的的人类行动以追寻社会变迁的过程。在社区为本的农民工城市融入项目中,我们期望生态的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服务核心,在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提升农民工的各项福利的基础上,影响更宽泛的人群,以推动社会变迁、社会发展与人性解放。项目试图通过有控制的多元主义接受和促进不同组织参与社会发展来动员社会体制,包括市场、国家、社区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家庭,以此改善农民工的福利,并以此促使城乡统筹与社会建设更加有效。社会发展认为农民工赋权的努力应该置于社会组织的每一个层面,不仅仅是地方的,而且是地区的或全国的,且各个努力是相互支持的。它为引导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赋权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聚焦。

综上所述,“社区为本”的服务框架横面干预与纵向发展结合、多元策略与核心思想响应,为农民工城市融入赋权的实现建构了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连续统一路径,为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促进城乡统筹与社会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结语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质量关系着社会建设大局。实现农民工赋权,促进其有效的融入城市和适应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框架为农民工城市融入勾画了一个动态的、立体的赋权实现路径。借助全方位、多维度的服务体系,以农民工能力建设为核心目标,着力实现人性解放、社会发展,从三个角度建构出一个理想的以社区为本的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赋权机制。文章的论述是一种理论思路的整理,旨在为农民工城市融入主题研究和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抛砖引玉。这样框架的真正实现需要经过一个行动实践与反思总结不断相互对话的持续过程,需要后续的实务与理论进一步修正、发展与整理。

猜你喜欢
城市融入农民工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户籍障碍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对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影响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
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融入对农地流转影响分析
国家统计局: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面临拐点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