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体系、国际秩序与国家的战略选择

2014-12-09 00:51秦亚青外交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现代国际关系 2014年7期
关键词:单极行动者秩序

秦亚青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什么因素推动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形成?什么因素促成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转型?我认为:行动者实践或者说国家的战略选择是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重要成因和转型动力,亦即国家的战略选择和战略互动促成了国际体系的形态和国际秩序的特征。首先,从理论上看。原有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强调体系要素的作用,认为无政府性是客观存在,是国际关系的先决条件和第一推动力。无政府性导致了国家的行动选择,从而塑造了国际体系形态,推动了国际体系转型,因而也决定了国际秩序特征。比如,新现实主义强调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导致国家之间的权力竞争,国强必霸、强强必争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新自由主义也将无政府性作为研究起点,认为无政府性导致利益竞争,利益势必冲突,国家势必争斗,除非建立有效的国际制度。建构主义兴起伊始强调行动者的能动作用,提出无政府性是国家建构的,但其后成熟的研究议程集中到国际体系规范,强调国际规范对行动者行为的选择,从而大幅度回归原有主流理论的体系决定论。

如果体系要素是决定性要素,大国之间的争斗无疑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权力之争,还是制度和规范之争,争斗是必然的,甚至是客观规律。任何国家,尤其是大国,都难以逃脱这种政治悲剧,因为无政府体系已经预设了大国的命运。

国际关系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是从体系向行动者、从体系对行动者的单向建构到体系和行动者的双向互构转向,尤其强调行动者对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塑造作用。两种理论路径尤具潜力。一是实践理论,强调行动者自身实践是国际体系转型和国际秩序形成的基本动力。国际体系呈现霍布斯、洛克文化还是康德文化,是行动者的实践使然,而不是国际体系中所谓的客观要素使然。另一种是比较国际体系研究。瑞典学者林瑞谷(Erik Ringmar)对东亚朝贡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日本幕府体系的研究表明,行动者的实践塑造了这三种不同的体系秩序。康灿雄的研究显示,东亚朝贡体系是行动者教化和学习使然。许田波也发现,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和欧洲前威斯特伐利亚时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中国出现大一统体系,而欧洲出现国家主权体系,究其原因,仍然是行动者战略选择使然。据此,国际体系要素不是体系形成和体系转型的唯一动力,行动者实践是更为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形成什么样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动者的战略选择和战略互动。国强必霸首先是大国选择争霸战略,而不是国际关系的客观规律。

其次,从近期历史和当前现实看。国际秩序大约有三种类型,即权力秩序、规则秩序、规则关系混合型秩序。三种类型的国际秩序又可分为五种形态。权力秩序类包括单极主导型和两极并列型。前者指一个超强国家主导的国际体系,以这个国家的实力为依托,以其理念和制度作为体系秩序原则,形成国际体系的管理体制。冷战结束伊始的国际体系近似这种类型。后者又分为两种形态。一是两极对抗型,指两个超级大国以对抗形式主导国际体系,并以两个结盟集团加强对抗强度,以相互否定为基本态势。冷战是典型的例子。二是两极合作型,指两个超级大国以合作形式主导国际体系,形成两强共治的国际威权体制。这种秩序只有在两强之间的合作质量和密度超出任何其他两个国家才能形成。冷战后讨论过的“中美国”、“两国集团”等近似这种类型。权力秩序的基本特征都是以主权为基本秩序原则,以大国为主导,以权力为支撑。

规则秩序类主要指多边协调型国际秩序。这是一种紧密多边协调型秩序,是以超国家机构主导的国际体系,形成国家之上的制度治理体制。民族国家是体系的基本构成单位,但不是最终权威机构。大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不能主导体系。权力意义重大,但在规则管辖之中。体系最典型的特征是主权让渡,国家主权部分(包括重要部分)让渡给超国家权威机构。最接近的是欧盟。

关系规则混合类指一种松散多边协商型秩序。以民族国家为体系的主导行为体,以超国家机构为协商治理平台,形成以国家和超国家机构并存的管理体制。国际体系的基本单位仍然是民族国家,基本秩序原则依然是主权,但基本单位和基本原则在超国家协商平台上运作。大国发挥重要作用,但难以主导体系。规则是重要因素,但相互关系同样是体系管理的重要因素。最接近的秩序形态是东盟。

再次,世界出现什么样的国际体系和相应的国际秩序,在很大程度上是行动者的实践活动使然,即国家的战略选择使然,而不是所谓客观规律使然。行动者的选择可以加强历史的惯性,也可以突破历史的宿命。冷战后之所以出现近似单极体系和霸权秩序状态,一方面是由于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美国主动选择单极主导型战略,认为美国可以按自己的理念、制度和方式管控世界,世界也确实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接近于单极主导型体系形态的霸权秩序。但事实证明,美国的战略选择是历史性的错误,是重大战略失误和战略冒进,导致美国软硬实力下降,也使世界向非单极格局和非霸权秩序迅速发展。

从1950年代起,欧洲在两极对抗的全球体系下选择了地区一体化道路,推进多边协调型国际秩序,逐渐形成了以规则为基本依托的地区秩序,建立了欧盟这种在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紧密多边协调型国际秩序,其特点是以超国家机构主导国际体系,形成国家之上的制度治理体制,其中德法英等大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不能主导欧盟事务,其相互之间则放弃争霸选项。这是欧洲人的实践,是欧洲国家为防止战争而做出的战略选择。

从1960年代起,东南亚一部分国家选择了另外一种国际秩序,即一种以国家和超国家机构并存的管理体制。国际体系的基本单位仍然是民族国家,基本规范依然是主权,但基本单位和基本规范在超国家协商平台上发挥作用。大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难以主导体系。规则重要,但同时需要协调各方关系,进行非正式磋商,决策不投票、不否决,照顾任何一方的舒适度,保障相互关系不会破裂。东盟秩序存在很多问题,甚至人们以欧盟标准判断的时候,也认为东盟根本就是一个面条碗。但是东盟散而不乱,包容能力很强,解决了大量成员国之间的问题,也为地区和平与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所以,冷战结束伊始时出现的单极霸权秩序,欧洲二战之后出现的紧密多边协调秩序,东南亚国家1960年代以来逐渐成形的松散多边协商秩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行动者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战略选择使然,而不是体系无政府性的宿命式选择。正因为如此,大国的战略选择、战略互动、战略实施张弛度的把握,就对国际体系尤为重要,大国的战略失误也会产生严重的秩序后果。

目前,两种国际体系形态比较有可能出现。一种是两极对抗型。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其综合国力的上升,随着中美之间战略互疑的加深,如果美中都选择争霸战略并在这一战略平台上互动,两极对抗就最容易出现。另外一种是松散多边型,即形成一种以主权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弱化意识形态冲突、高度包容性的国际体系,实施一种大小国家协商治理、大国之间不以争霸为战略目标、体系成员充分注重相互舒适度的国际秩序。与两极对抗相比,这是一种较难形成并且低效率的国际秩序,但也是一种比较民主和包容的国际秩序。这或许将是21世纪一种切实可行的国际秩序。

猜你喜欢
单极行动者秩序
打击恶意抢注商标 让市场竞争更有秩序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ANT 视域下共享单车的网络建构研究
美国独大的“单极”时代正在结束
水滴石穿
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行动者网络——贵州反排木鼓舞个案的体育民族志研究*
秩序与自由
秩序
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社会网研究的启示
双频激电法在玻利维亚某铜矿勘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