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铅华呈素姿

2014-12-09 07:54朱毅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分组讨论公开课板书

朱毅

笔者所在学校近期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从众多精心准备的参赛公开课中我感受到了课改后课堂的变化,板书基本被屏幕代替,学生分组讨论热热闹闹,学生好像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但事后仔细回味这些课,总感觉热闹的课堂背后好像缺失了点什么。

一、莫被乱花迷人眼

课改实施以来,多媒体、分组讨论等新的教学手段展现出旺盛的活力,由于其具有可以展示各种图表、扩大课堂容量等优势,以至于很多地理教师上课必用多媒体,见问题必讨论,而对讲授、板书、板画等传统教学手段却产生了一种排斥和恐惧心理,唯恐自己被冠上“满堂灌”“教学方法陈旧”的大帽子。

一堂真正的好课应该是平实高效的,能够完成师生问互动,实现思想和知识的交流与碰撞,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有所收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能够得到增长。不论是传统的讲授、板书、板画,还是多媒体、分组讨论都是达到此目的的手段。

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法才是一堂课的目的。课堂上教师幽默睿智的语言、妙语连珠的讲解、漂亮的板书板画也许很传统,但却能更简洁地帮助学生寻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方向。这有如牧马人牧马,他是任由马儿自己走到哪里就放牧到哪里?还是有意识地把马“引导”到水草丰美的地方呢?牧马人也许没有太多的牧马理论,但他知道要把马引领到水草丰美的地方,因为这样马才能吃饱喝足。这不就是一种简单的高效吗?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也要针对教学活动的具体内容选择更具实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切莫被众多的教学手段所迷惑。

例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一节中美国五大湖沿岸工业区的兴起、转型和再生的内容,学生可以自主讨论、分析和探究出来,其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在课本中找到。但这节内容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教师重点讲解:五大湖沿岸工业区的发展过程告诫我们,近代西方工业国家所走过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是不正确的,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一种道路,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在经济发展中要避免走他们的老路,要寻找到一条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这才是这节内容的核心思想,而这必须通过教师的讲解清晰地告诉学生。

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高中生,及时、必要的讲授能够让他们迅速寻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增长、思维得到发展和提升,激发起他们更深刻的思考,使他们完成学科知识的建构。这不正是高效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吗?

我这里讲的课堂教学回归平实,不是想讨论多媒体或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的不足,而是想说在教学中不要走极端,不要人云亦云、跟风追风,要真正去除浮躁静下心,认真地研究我们的每一节课。教学中该用多媒体的时候就用多媒体,该讨论的时候就讨论,该精讲的时候就精讲,该练习的时候就练习,让我们的课堂更实在一些。

二、洗尽铅华谋心动

部分的参赛公开课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分组学习、匆忙讨论、角色表演充满课堂。笔者绝不是否定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公开课,而是主张应坚持因材施教,既推陈出新又讲究实效,不能走向极端。因为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热热闹闹的活动,不恰当的活动有时也会干扰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讲到“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一节时,我没有过多地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而是让学生们静下来,想一想自己已经多久没见到清澈的河水,多久没见到河里摇曳的水草,又多久没见到湛蓝的天空了……这样也许没有换来学生见到污染情景时的诧异和惊呼,却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做起,去爱护我们的环境。这样的“静”难道不是一种活动吗?

课堂活动不应仅仅是外在形式的活泼,而应注重学生思维的灵动。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的场面,而是对问题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特别是教学中的重难点,需要教师用心讲解,更需要学生用心感悟。一个人在进行质疑、深思、感悟时,其外在表现更多的是深沉、安静。我们要学会让学生在安静的氛围中用心感受,这时学生的外在表现可能不是很活跃,但他们内心的体验是丰富的,思维也是活跃的。这样的课堂难道不是活跃的课堂吗?只有气氛活跃而没有屏神凝思、思维交锋的课堂又能算是真正活跃的课堂吗?

课堂教学不是娱乐节目,华而不实的教风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我们的课堂需要洗去铅华,抹去浮躁,回归平实。

猜你喜欢
分组讨论公开课板书
基于分组讨论互动教学的视频反馈学习法在神经病学教学查房的应用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