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分析:中国领导人为何“深耕”欧洲?

2014-12-10 04:52
重庆与世界 2014年8期
关键词:李克强希腊领导人

参考消息网6月23日报道:外媒称,在对英国进行了短暂的访问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开始了对希腊为期3天的访问。他没有空手而来……随着总额超过34亿欧元(1欧元约合8.37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的签订,中国已表现出了想在希腊立足的愿望。

法国《观点》周刊网站6月21日报道称,在2008年中远集团获得比雷埃夫斯港两个集装箱码头的特许经营权之后,如今,中国又对希腊的机场建设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

法国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研究所负责人玛丽·弗朗索瓦丝·勒纳尔认为,“北京希望扩大其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

报道称,中国想用对欧洲困难国家的帮助换取政治上的支持,尤其是共同抵制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法国《欧洲时报》6月20日援引评论称,3个月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德国等欧洲陆地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3个月后,李克强又对欧洲的海洋大国英国和希腊进行访问,而希腊恰是2014年上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

文章称,两次欧洲行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高度统一,即在中国领导人的平衡外交战略下,欧洲、欧盟的力量正越来越得到北京的倚重。

分析表示,中国不仅要与欧洲单个国家发展良好关系,还要与推动欧洲一体化的欧盟组织寻找共同语言,不仅要与欧洲人做好各个领域的生意,还要在此基础上创新欧亚大陆合作模式,令彼此成为更亲密的朋友,最终成为经济上乃至政治上名副其实的“战略伙伴”,以缓解来自东边的压力。这正是中国领导人“深耕”欧洲的战略考虑。

猜你喜欢
李克强希腊领导人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九)
李克强强调: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
李克强特别关心这两件事
夏朝
中共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带头廉洁自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简历
My Family and Other Animals《希腊三部曲:追逐阳光之岛》
领导人的访美瞬间
紧缩计划引爆希腊大骚乱
国家领导人与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