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下 应州古韵

2014-12-10 11:22张平
文史月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孩儿

张平

应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坐落在雁门关内、外长城之间。东傍太行、南踞雁门、西饮桑水、北望平城;三岗四镇扼要塞、千载一塔镇金城;沃野平川、地广人丰,大运高速与北同蒲铁路、大同至西安高速铁路翻恒山山系、穿雁门关隘分别经县城东西而北上,荣乌高速路飞架桑浑两水掠城北而东西,大同民航班机近在咫尺,信息网络连万户千家;星罗棋布的庙宇,古刹、名胜繁多;环境独特优美,气候宜人适中……

应县历史悠久,“先有北楼营,后有大同城”足以说明。从应县城东北的镇子梁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灰陶来看,远在原始社会这里就有原始部落居住。但没有城廓治所,只是在荒凉的圹野上,有几个稀稀落落的居民点。虽然禹贡九州,应县地属冀州之域。但中原龙争虎斗,黄帝、蚩尤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这里仍是几个很小且独立的民族居住。那时叫做“危方”、“鬼方”和“土方”。在商朝的时候,居住在这里的民族第一次和中原发生大战,被中原征服后归入中原版图。商朝传到武丁时的极盛时期,武丁聘奴隶出身的传说为相,兴利除弊,国力日增,先后数次出兵,打败了西方的羌,接着又统兵数万,远征北方的土方和鬼方(即现在山西北部和内蒙一带)。土方和鬼方的人民团结起来,英勇迎敌,使武丁发动的这次战争进行得非常艰难,战争一直持续了三年,才把土方和鬼方征服。从此,应县乃至雁北一带,才第一次和中原有了文化交流。

后来又过了一千多年,到春秋战国时,应县一带仍为少数民族所居。名称叫做“林胡”、“楼烦”,统称“北狄”。也叫“胡人”。到战国七雄争斗的时候,这里傍近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击林胡、破楼烦,向北开拓疆土。并傍阴山、筑长城,与匈奴为界。应县一带又属赵国的地域。

到秦统一全国时,一直处于北方的匈奴,成为秦的强敌。匈奴逐渐南侵,秦始皇筑万里长城防匈奴。应县一带再次作为边境战场。由于战争不断,匈奴出没,这里可能很少人烟。

到南北统一的隋王朝时,雁北一带仍为突厥占领。隋文帝离间突厥内部,派兵出朔州道大破突厥,雁北再度回到中原。后来马邑人刘武周依靠突厥,起兵反隋,占据雁北。唐朝初年,李世明在统一中原后,出师塞外,击败突厥。从此雁北为唐所有。这一时期,边境较为安定,生产又有了发展,应县境内再次出现了城廓。

应州及金城县建立是在唐末五代间,唐德宗时,唐王朝把投降唐朝的沙陀人安置在应县一带。沙陀人依靠这些土城,自己经营,历经三世(朱邪执宜、李国昌、李克用),人口日增,逐渐强盛,终于成为唐末称雄一时的劲旅。李国昌时,由于旧城废玘,在天王村又筑了一座新城,叫金凤城(他的儿子李克用出生于天王村,出生时,村里的一口井飞出了一只金凤,故筑的新城叫金凤城,旧志里八景之一的“凤井含辉”就是根据的这一传说)。

到唐末五代时,由于沙陀部角逐中原获胜,金城日趋繁荣,遂以县升州,起名叫应州。至此一千多年来,虽经好多次的改期换代,应州的名称一直沿用下来。到1912年应州改为应县,属山西省。

阅不尽的风光,看不够的景致。桑干河、浑河两河流水,荡起绵亘千年的历史长卷;龙首山、恒山、翠微山三山连绵,挺起亘古不变的应州脊梁。地杰而后才有人灵。古语说,“应州的龙凤朔州的将,云州自古打大仗”。千百年来,应县的这块黄土地孕育了塔乡特有的骨血和根气。

自建州以来,文化发达,名人辈出。唐朝末年,从应州起家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领军中原数十年。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评价:“生子当如李亚子”,并手书清代诗人严遂成的《三垂岗》称赞李克用父子,足见毛泽东对他们的赏识。此外,应县人做皇帝的还有:后唐愍帝李从厚,后汉高祖刘知远,后晋高祖石敬瑭……

应县不仅有皇帝,皇后也不在少数。历史上后晋高祖石敬瑭李皇后,宋仁宗郭皇后,辽代9位皇后是应州人……历代名宰相如后唐明宗时安重海,辽朝的邢抱扑、邢抱质兄弟,金朝的高汝厉,清初的鲍承先,明国朝武职副将张友凤、张鹤父子均为应州人。文人学士金代时有曹之谦,明清之际有左光图、鲍珍,均有著作传世。明清两代应州共考中举人66名,进士15名,科第之盛为方圆州地之冠。明代有一位学者在他的《五杂祖·卷四》中讲:“九边如应州,其繁华富庶,不下江南。而妇女之美丽,什物之精美,皆边塞之无所有……”。

在首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就有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后来应县净土寺也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建于北宋中期的辽清宁二年(1056年),金明昌六年增修完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

释迦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用八角形的平面建筑设计。底层副阶周匝,立面是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际为九层。塔基为石砌两层,下层为四方形,上层依塔作八角形。塔身为楼阁式,全部用木料构造,采用连接内外槽柱的建塔方法,用大量的斜撑固定复梁,把撑杆和复架组合一体,解决水平荷载。各层均用内外的两圈木柱支撑梁架,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8根柱子,使用斜撑、梁、枋和短柱,相互以卯榫咬合,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使木塔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释迦塔底层内外两槽柱。各暗层之间立矮柱,构成平座,各层檐柱均较下层柱略向内移置,加之每层檐及平座施的雄大斗拱,形成塔的外观轮廓巍峨壮观。底层南向开门,周设回廊,各层装有木质楼梯,可逐级攀登顶层。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游人可凭栏远眺,每层景色境界不同,“俯瞩桑干滚滚波荧涛似带,遥监恒岳苍苍岫嶂屹如屏”。确有“天宫高耸”,心旷神怡之感。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高11米,制作精细,与塔身协调,使木塔显得更加雄伟。

我们的祖先不惜花那么大的人力、物力要建造这座峻极雄伟的木塔的真正原因,就是为了永久地安全地保存佛祖释迦牟尼真身——两颗佛牙舍利。木塔为什么叫“释迦塔”?所在寺院为什么叫“佛宫寺”?曾在应县召开的有国内外佛教界高僧大德和高级专家学者参加的“释迦塔与中国佛教”研讨会,对此作了明确肯定。应县是佛祖释迦牟尼的道场,是佛教最高级别的道场。endprint

应县木塔的美,有着宗教上的意蕴。紧扣‘向佛、礼佛这一主题。木塔的五个明层里,供奉有各种佛像24尊。第一层有11米高释迦牟尼全身像端坐于莲花台,面目端庄,神态怡然,辽代风格明显。墙壁绘有如来、金刚等画像;第二至五层内槽柱间安叉子,其内设坛座塑像。二层正中方坛上,有一佛四菩萨——释迦牟尼佛和东西胁侍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三层八角座坛上塑四方佛;四层方型坛座上端坐释迦牟尼佛,还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阿难、迦叶弟子;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端作中央,八菩萨分坐八方。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代文物是在第二、四层释迦主像内发现的。这批秘藏的辽代该经、写经、杂抄、杂刻、彩印佛像及七珍、舍利佛牙一大批珍贵文物共162件。经北京荣宝斋修复后,1982年6月在北京历史博物馆举行预展。1991年底,中华文物精品展又展出“辽炽盛光九矅图、辽称赞大乘功德经、辽采芝图、辽妙法莲花经卷八”等文物,专家称“件件是国宝”,是国人学者“梦寐以求而不可多得的希世珍宝”,对研究辽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建塔的历史背景,均有重要价值。如最早的辽刻经是辽统和八年(990年)雕印的《上生经疏科文》;最长的辽刻经是涅磐义记第八经卷,总长33.3米;最早的藏经是千字文编号的,共12卷,是辽统和二十一年(1003年)雕刻的;有很高研究价值的写经精品是辽代名僧守臻、孝思重熙十年抄写的《法华经手记第七》和俗文学写本;世所仅有的辽版刻书书籍是唐代李翰编撰的《蒙求》;我国首次发现的辽代水印红、黄、蓝三色雕版画《南无释迦牟尼佛像》三件,向世界证明最早的彩色套印技术在中国;国内木刻佛像的最大立幅是《炽盛光九矅图》。此外还有唐、宋、明、清文物196件。

释迦塔上,历代帝王将相、商客绅士、文人墨客、佛门人物利用牌匾、楹联这一艺术形式发挥了奇妙的作用,现存的54面珍贵牌匾,如同画龙之后再点上晴,把古木塔装饰、辉映得更加绚丽多姿、庄严神圣。这些匾额叙事绘景、写意抒情、文字精彩、寓意深长且书法多姿、遒劲有力,意境各异,不仅是木塔修缮史和重要活动的历史见证,而且也是佛教艺术史上的珍贵史料。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以浓烈厚重的佛教文化为主调,将唐末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乃至中华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等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直观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从这个角度来讲,木塔又是一座佛教文化内涵深邃的艺术殿堂。

应县净土寺坐落在应县城东北隅,与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相距三百米,紧靠城墙。据清代《应州志》记载,净土寺是金代天会二年(公元1124年)僧善祥奉敕创建,已有近900年的历史。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内殿顶之藻井——天宫楼阁,是本寺一大特色。1961年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净土寺属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净土宗派(亦称莲宗)的佛寺。全寺建筑分面在两条轴线上,西轴南端为山门,其后有金代舍利塔,高约10米,向北少许有天王殿,之北东西有钟鼓楼、配殿相对称,北端为大雄宝殿。东轴南端是禅室,中为佛堂,东西有配房,后有藏经楼。

净土寺大雄宝殿殿顶之天花藻井,有较高艺术价值,叫做“天宫楼阁”为八卦传顶,构造精美,雕工巧细,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国内外同类建筑中罕见。专家叹曰:“应县净土寺藻井,世界一流”。覆斗形天花板以房梁划为九格,分作九个藻井。每个藻井中心为一红色园星。当心间的藻井最大,藻井下用上万块小木条与小木块饰以天宫楼阁,作混金彩画,下层四周置平座,设栏杆,四面各开一门。其上,四周天宫楼阁,廓屋庄严雅致,阁内壁版上绘佛象;上层藻井内岔角、梁、袱及平棋绘龙凤,中间背版雕刻两条龙,其金龙盘簇、矫健、气势磅礴,加强了宗教建筑内神仙幻境的效果。另外八个藻井则成八角、正六、长六角、菱形等,平棋绘龙凤,喻吉祥如意。这八门九星、天宫阁楼,皆为小木雕刻。从屋檐、斗拱到吻兽、栏杆,都是按照建筑物的比例雕成的,构件玲珑精巧,规格手法变化多样,技艺高超,纵观整个藻井,造型优美,布局谨严,金碧辉煌,实为文物中少见的珍品。该藻井既可看作精制的建筑模型,又是出色的工艺品,对研究金代建筑和雕刻艺术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天宫楼阁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天宫楼阁下面雕有地宫楼阁为人间(阳间),是人们生活的场所,只要修炼成神仙,才能脱离人间,进入天宫。还有一种传说,这是一座道教结构家庙,李嗣源祖父李国昌、父亲李克用同李唐一脉相传,以神仙老子的后代自居,崇奉道教,九宫八卦藻井是道教格局,上雕二龙表示其家出过武皇李克用、庄宗李存勖两皇帝。

另外在古老的应县南山上有一方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双重身份交织而成的佛陀净土,它就是深藏在香峰山之下的晋北净土道场——老和尚坪。

很古以前,此地确有许多高僧大德落脚修行,他们圆寂之后,在此荼毗而化,只留下那一孔孔灰烬犹存的化身窑而向未来的人们叙语着那个时期的圣迹。老和尚坪东有请佛阉;东南有大南寺;东北有佛子沟、备马砚;西面有禅房沟、罗汉洞、卧龙岗;西南有小南寺。听这一个个地名,就是一个佛陀华藏世界。传说香峰山下的老和尚坪住着一老一少两位和尚,这师徒二人每日诵经念佛,修禅习定,并养了一头驴。小和尚每天要给驴割草,他割草的地方,是在香峰山的东北佛子沟的芦子地,此地芦子茂盛,地中间有一芦子拔。小和尚每天先出地睡一觉,然后就从这个芦子拔背一捆长好的芦子草。老和尚对此很是疑惑,为了知道究竟,有一天小和尚出地不久,老和尚在后悄悄跟着,到了小和尚割草的地方,一看,小和尚还是先睡了一觉,睡醒后,地上的芦子草已长好捆好了,老和尚至此才明白,此地原来有这个神异。于是在第二日,老和尚带了一把镢子刨地,三下二下,从地下刨出一个盆子来。老和尚对此不以为然,回来后把盆子扔在院内,进屋做功课,一不小心把一只鞋扔在盆内。待天明,老和尚做完功课,出院一看,昨天刨出的盆子内,装了满满一盆鞋。他又用这个盆子喂狗,把米倒在盆内,在第二日出院,见盆内装了满满一盆米。老和尚至此才晓得,这个芦子地刨出的盆子不是一个普通的盆子,而是一个聚宝盆。老和尚得此盆不久,当时朝廷一些贪心奸臣闻听此事,就要派兵进山,抢夺聚宝盆。老和尚已修到相当境界,心想不能为此而祸乱当地百姓。怀揣宝盆,辗转下山而上五台山。老和尚到五台山的一个村落,腹中饥饿,就进村化斋,为保护此盆,在这个村落外一棵弯曲的松树下,把一根红色绳头拴在树上作标记,然后就在树下挖坑埋盆。待老和尚从村内化斋出来,寻找那颗弯曲的松树时,漫山遍野到处是弯曲的树,棵棵松树上都拴有红线头,竟找不到宝盆的地方了。时至今日,人们还一直想在香峰山寻找那个聚宝盆,而小和尚当年在佛子沟割草的芦子拔,芦子草依然那样茂盛。所以,代代相传说:“先有香峰山,后有五台山”,当年,文殊菩萨乘愿东来,先在香峰山下住了一宿,而后才到五台山显圣建道场。endprint

素有“雁门关外文化强县”之称的应县又是山西民间公认的“耍孩儿之乡”,也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勤劳淳朴的应县人在辛勤劳作之余自娱自乐,创作出一个地方古老的剧种——“耍孩儿”。据《中国戏曲通史》记载:“自北宋以来,山西、河北相毗连的地区,民间技艺就有相当突出的发展。”到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这个剧种的班社就已遍布应县四乡。据对应县境内的旧乐楼考察,“耍孩儿”在清朝咸丰年间演出较为频繁,是“耍孩儿”剧种活动的旺盛时期。根据乐楼题壁记载,时间较早的“耍孩儿”有道光年间所留痕迹两处:一处是应县北楼口村关王庙的过街乐楼,在后台两面有一条题壁,记载:“有耍孩儿班到此一乐”,落笔时间是“大清道光拾叁年六月二十四日”(北楼口历史久远,“先有北楼营,后有大同城”。《山西通志》第三十五卷记载:“唐书突厥传:五德七年(624年),颉利愿款北楼关请互市,上不能拒。”商业兴隆就建庙,让神仙保佑财源滚滚。北楼口有72座大小庙宇,应县有八大名寺,北楼口就占了三个。大同庙宇遍地,传言还差北楼口一个娘神庙。有了庙就有会,有了会就唱“神戏”,一进正月初八就唱,一直唱到十月初一。为唱戏,一个2000来口人的村庄竟建了8个戏台,还有2个临时的)。另一处是应县马岚庄村崇祯观内的乐楼,落款可看出道光二十一年四月。

有史料记载,应县的‘耍孩儿戏班子最早的是秦连云(1878年-1940年)的海艺班,那个时期先后有14班。1912年“耍孩儿”海艺班赴天津演出三天,大放异彩。

到清末民初,新的班社纷纷兴起,如大柳树白家班、东关胡有信胡家班,崔庄赵家班,马岚庄李家班,寇寨郝喜郝家班和唐庄的合益园班等都是当时力量较雄厚的班社。活动在南至繁峙、代县,西到朔县、宁武,东达浑源、灵邱之间。另据1986年《大同文史资料》第14期(远古至1936年大同大事记)中载:“民国十九年前后(公元1930年前后)产生于雁同地区的耍孩剧班社大量涌现......清光绪末年,行当分工已较细,生、旦、净、丑等有专人扮演。”

清代后期,应县各剧种、班社和艺人的竞争演出再次推向高潮,耍孩儿的名演员逐年增加。如蔡疙瘩(旦,上甘港人)、薄连俊(旦,西崔庄人)、秦凌云(艺名海艺旦,城西铺人)等,都是当时很有声望的艺人。清朝末年直到应县解放前夕,又出现一批名艺人。

解放后,应县的耍孩儿一直占地方剧种之首位。“耍孩儿”戏班仅民间就有20多个,常年活跃于山西、内蒙、河北一带。1975年,应县排盐改碱工程指挥部办起文娱宣传队,有30多人,1977年定型为以唱“耍孩儿”为主的业余剧团。1980年,经山西省文化局审查批准,定名为“应县耍孩儿剧团”。从1981年后,业余‘耍孩儿剧团就上升到30多个。应县耍孩儿剧团不仅多次参加省城文艺调演,而且在太原、呼市、张家口等城市的剧院演出,由宋、金的“瓦舍”登上了大雅之堂。中国戏曲家协会也专门派专家来对应县的“耍孩儿”剧种进行考察,专家们对这一古老剧种得以继承发展感到欣慰,对应县的耍孩儿剧团的演技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唱“耍孩儿”的老艺人薄善德说:“‘耍孩儿的发源地就在应县。从现有资料看,‘耍孩儿基本上是桑干河流域的方言俗语,应县方言较多,应县是桑干河流域的中心地区,清末明初的教坊(即教徒弟的学堂)遍布四乡。一个是应县人的方言与声带与‘耍孩儿剧的唱腔、语言相符,再一个是民间的乡俗民情,整个就是‘耍孩儿。另外,从历史上的记载到今天,没有一个人从周边区县来应县教唱‘耍孩儿的。”应县有“为看耍孩儿,忘了奶孩儿”的说法,足见其艺术根基的深厚和观众的喜爱程度。周家窑是出“耍孩儿”的地方,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无论拉出谁来都能吼两嗓子。周家窑自古就有“耍孩儿”戏班,村里建于辽宋时期的古戏台可以作证,戏台里画着花花绿绿戏剧壁画的墙壁上,赫然写着“大辽清宁四年正月,本村‘耍孩儿剧团喜魁班连唱五日。”

1992年,后来组建的大同市耍孩儿剧团参加了文化部调演,荣获“天下第一团”称号。1985年,文化部将“耍孩儿”剧列入第二届中国民间民族文化保护工程之一,2005年又获得国家级“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2005年大同市这家剧团向国家注册时,来应县向老艺人薄善德寻的‘耍孩儿史料,才促成了大同市的剧团申遗成功,因此,‘耍孩儿成了‘耍孩儿。2006年春,“雁北耍孩儿”剧种荣登文化部公示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并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无疑是对有着百年历史的“耍孩儿”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肯定。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中“应县梨花春白酒传统酿造工艺”榜上有名。梨花春酒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山西梨花春酿酒集团的“梨花老”牌是中国驰名商标。相传855年(唐大中五年),山西应州金城县天王府晋王李克用降生时,其宅左天王祠井内飞出一只金凤凰,人们十分惊奇,称此井为“金凤井”。此井水甘而冽,酿成的白酒甘醇无比、香气四溢。辽清宁二年(1056年),天下第一木塔——应州释迦木塔落成,肖太后驾幸开光盛典,应州州官以酒献之,太后饮后,顿觉飘飘欲仙,时值春光明媚,释迦塔佛宫寺内梨花盛开,雪白灿烂,生机盎然,肖太后睹景生情,赐名“梨花春”,世人誉其曰“甘冽金凤水,禄俗梨花春”、“驰名塞外三千里,味占三晋第一春”。

现在山西梨花春酿酒集团展厅保存了珍贵的历史实物400余件,其中出土文物38件,古典籍10余本,传承家族旧照片16张,古酒坊旧账36本。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应县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别具一格的边塞文化和民俗风情。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了应州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endprint

猜你喜欢
孩儿
等闲识得“孩儿”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孩儿莲三题
乡愁
窗冰花
灵狐少年
衣服
灵狐少年
教育思考:百般纠结OR强烈建议谁最需要二孩儿
故乡的灯塔
“傻”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