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谈译者主体性的削弱

2014-12-11 13:56汪雅丽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语言学原文译者

汪雅丽 王 斌

(上海理工大学)

一、引言

翻译界对于译者身份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虽然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见解,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译者的主体性地位越来越凸显。翻译意味着在目标语境下为目标读者创作的文本(Nord,1997,12)。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体认哲学理论观,意义的产生要经过人类的体验和解构。将这一理论应用到翻译学之中,也就导致了译者身份的双重性,一方面,译者是原文的“读者”;另一方面,译者也是译文的“作者”。当译者的身份在这两者之间转换时,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却被一定程度地削弱。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削弱译者主体性的原因。

二、译者的身份

Levý与奈达提出了翻译的三步典范 (three-step mode1):分析、转移和重构。Levý更认为译作是具有艺术性的复制品,而翻译的过程就是一种艺术性的创造。他认为译者首先需要审读原作,要理解原作的意图,在此时,译者的角色是“读者”。在解读原文之后,译者需要解释或者复制原文信息以完成译文,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角色是“作者”。

(一)读者身份的主体性

尧斯(Jauss)认为:文学作品不经过阅读就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生命力,作品的意义来源于读者对其不断的解读。周晓梅、吕俊基于美国修辞派批评家Wayne C.Booth,提出译者隐含读者概念。

例 1. 原 文 :The next Wednesday’s meeting has been moved forward 2days.

译文1:下周三的会议提前到周一了。

译文2:下周三的会议推迟到周五了。

根据Lera Boroditsky&Ramscar(2002),人们对于时间的体验有两种方式ego-moving和time-moving.前者指时间静止,变化是由于人的运动产生;后者指人静止,变化产生于时间的移动。中国的时间观属于time-moving,英语国家倾向于ego-moving。ego-moving的译者会产生译文2,然而,time-moving的译者会产生译文1。这也就充分证明译者对时间的体验不同,在解读原文的时候产生的思维不同,达到的理解效果也就不同。

(二)作者身份的主体性

Derrida提出翻译是创作,翻译活动并不只是翻译意义上的行为,它是由原文刺激而产生的创作。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选择正可以发挥其在创作过程中的主体性。基于体验的不同,作者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作品必然会有差异性。

例2.原文: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译文 1:Right and left of the boat is silence;We see only the autumn moon,silver in midstream.(杨宪益,戴乃迭,译)

译文 2:Silence reigned left and right of the boat,east and west;We saw but autumn moon white in the river’s breast.(许渊冲,译)

Midstream通常表示河流正中或中游的意思;breast一般用于指人或动物的胸部。杨早期受正统教育,随后去牛津研究英国文学。他在和妻子结识之后开始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他们的翻译之中诗歌的比例非常小。而许的母亲是画家,从小培养他对艺术美的欣赏。许的一辈子几乎都是在和诗歌打交道,被赞誉为 “诗译英法惟一人”。由于个人对诗歌的体验不同,他们对诗歌形成的观念不同,所以在表达“江心”这个概念时一个选择了朴实的语言,一个选择了具有浪漫气息的辞藻。

三、译者主体性地位被削弱的原因

(一)原文作者与隐含作者的矛盾

例2《琵琶行》作于白居易被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白居易想借琵琶女的凄凉身世来抒发自己的悲凄之情。自古“秋月”就是象征悲凉的意象,与其说月光是倒映在江水中,不如说这份悲凉的光影是射进了诗人的心头。作为原文作者,白居易赋予“江心”更多的象征意义。然而由于体验不同,杨选择了midstream这样一个中性词汇去表达“江心”,这就使得其与原文作者期许产生了矛盾。从传统翻译观角度来看,许的breast更为接近原作者的意图,视为好的译文。这也就说明译者在创作译文的过程中并不只是依据自身的体验来进行选择,而是会受到原作者的限制,选择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

(二)隐含读者和隐含作者的矛盾

例3.原文:到娘娘庙,她求了一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

施晓菁译文:she...and asked for a magic prescription,which called for a little incense ash and two or three medical herbs.

译文2:besought from the spirits of the other world-by shaking the bamboo sticks in the little round box until one fell out before the others.

在东方文化里,人们会去庙里烧香拜佛求签以求好运,而在西方的宗教信仰里却没有“求神方”的习俗。第一种翻译没能把原文作者想表达的文化内涵传递给译文读者,因此译者作为隐含“读者”的身份是失败的。第二种译法准确地将原文作者的意图传递给译文读者,对于译文读者而言却是陌生的,在理解过程中需要借助其他资料。所以其作为“作者”身份也是失败的。这对矛盾说明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并不是起到一手遮天的作用,他的行为往往会受到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限制。

四、结论

翻译包括两个阶段:原语的理解和目的语的产出。所以,译者在翻译中既是读者也是作者。无论是作为读者还是作者,译者都享有绝对的主体权,当这两个过程并置起来就会发现,由于每个人的体验认知不同,译者会在这个过程中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发生矛盾,这也就导致译者的主体性被削弱。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只要译者和原作者有完全认同的认知语境,可译性就是绝对的;译者和译文读者有完全认同的认知语境,接受性就是绝对的。然而,正是因为相同的认知语境不可能实现,所以绝对的可译和接受也就难以实现,译者只能在这之间寻求平衡,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性。

[1]F.Ungerer,&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Foreign 1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pearson education 1imited,2008.

[2]侯智德.译者主体性与认知策略[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3).

[3]申丹.再论隐含作者[J].江西社会科学,2009(2).

[4]田明刚论“隐含读者”[J].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0).

[5]吴安红.翻译中译者地位及其主体性研究的历史回顾[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2).

猜你喜欢
语言学原文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