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话沟通

2014-12-12 05:48■王
决策 2014年4期
关键词:套话讲话领导

■王 超

语言是透视心灵的窗口、人际交流的媒介,不仅体现着一个人的学识能力、道德修养,而且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价值取向。少数领导干部害怕跟群众交流、不会沟通。通过群众这道坎、打开群众心门,需要掌握“三言两语”这把“金钥匙”。

言简意赅。语言是门艺术,运用的精髓,在精不在多。最会说话的人,是语言简洁明了的人。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常讲话、讲长话,能一句话讲完的,非

语言是门艺术,运用的精髓,在精不在多。最会说话的人,是语言简洁明了的人。要讲成百上千字,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问题的重要,才能展示自身水平。开会讲话、张口说话,都是装腔作势的官话、千篇一律的套话,这样群众听了枯燥无味、了无生趣。

邓小平同志讲话简短有力,“发展是硬道理”、“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等等,言简意深,让人听了忘不了。领导干部要勤于学习、勤于动脑,练就深厚的理论功底、较高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做到开口能讲、字字珠玑。

言必由衷。文以载道,言为心声。讲出来的话,要使人愿听爱听,就得要“真”,群众最爱听的就是发自内心的真话。实际中,一些干部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偏差,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意识严重,过于看重个人得失,担心讲真话,得罪别人;讲心里话,别人“抓辫子”。

有些同志作风飘浮,脱离实际,对基层情况不明,看问题缺乏高度,想问题缺乏深度。有的地方民主氛围不浓,一些同志被磨去了棱角,不愿也不惯于讲心里话。要真正接近群众,就必须克服言不由衷的弊病,和群众多一些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只要是真心实意与群众沟通,偶尔话说错了也没关系。

言尽意止。有的干部认为,讲话长点可以帮助群众深化理解。研究表明,一个人集中精力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长了大脑就容易疲劳,注意力就会分散。若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讲了半天也没说到正题,台下听众一头雾水,不但不能吸引他们听下去,反而会让他们心生厌恶。

当前,改革任务艰巨,需要基层群众做的事情很多,如果把时间耗在冗长的会议和废话中,势必会耽误许多该干的事情。领导干部要养成长话短说、繁话简说、套话不说的好习惯,把握好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

一语中的。言不在多在管用。只要说到要害处,即便是一句话一个字,也能达到一言千钧的效果。打蛇打七寸,说话与做事一样,须抓要害和关键。只有把话讲到群众的心坎上,群众才会乐意听。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批评一些干部,“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这些现象存在的根源在于没找到与群众沟通的关键点。

一语双关。语言是把双刃剑,领导干部想让群众信服,驾驭语言非常重要,不能板着面孔僵硬说教,不能故作高深抽象议论。比如跟群众讲科学发展,不能死搬硬套,“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就是很好的宣传语言。

切忌“依葫芦画瓢”,不能文件上怎么讲,对群众就怎么念。必须把要说的同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官方语言”翻译成“群众语言”,让群众听得明白,这样才能激发群众的热情。否则,再好的路线政策,群众听不清、弄不明,贯彻执行就大打折扣,甚至导致群众上访。

(作者为中共湖北省竹山县县委办主任)

猜你喜欢
套话讲话领导
“注水”讲话
国旗下的讲话
2016重要领导变更
男朋友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我的“套话情结”